反「碼頭文化」 就是反「幫派會黨文化」殘餘

2021-01-12 中國江蘇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論述黨的政治建設時強調,要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那麼,什麼是碼頭文化?如何從政治上理解碼頭文化?碼頭文化有何危害?如何防止碼頭文化的侵蝕?

碼頭文化充斥「江湖氣」

在漢語中,碼頭這個詞並沒有多少歧義。看似平常的碼頭,和江湖聯繫在一起,就有了碼頭文化。

關於碼頭文化的解釋大概包含以下幾個要點:第一,碼頭文化產生和興盛於江河湖海碼頭,中國傳統的碼頭文化主要產生於長江沿岸的重慶、武漢、上海等地,這與比較發達的長江河運相關。第二,碼頭文化的內核是一個比較狹小的義利圈子,其基礎是相互依賴的經濟利益,其表現是傳統信義文化在社會底層的具體形態,即江湖義氣。第三,碼頭文化經常和行幫組織、會館和袍哥人家這樣江湖氣十足的傳統社會組織形式聯繫在一起。

因此,碼頭文化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江湖」。碼頭文化就是江湖文化的一個部分,與江湖文化的另一個部分「山頭文化」有很大的相似點。碼頭文化和其他江湖文化一樣,都是以小部分人的利益為依歸,以圈子內的人為友,其忠誠信義只施加於圈子內的人。

政治上的碼頭文化就是「幫派會黨文化」

在各種政治辭典中,並沒有碼頭文化的準確釋義。為此,必須首先考察碼頭文化與政黨文化的關係。

政治,說到底是有關公共利益的權力生產、分配和使用。在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下,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越來越複雜的政治體系,而政黨正是現代政治體系的一個關鍵因素。前現代的政黨即幫派會黨與現代政黨最大的區別就是:幫派會黨以爭取部分人的利益為目標,甚至不惜損害整體利益;世界上的現代政黨雖然也以部分人的利益為基礎,但不以損害整體利益為目的,而是追求部分與整體利益的一致性。

從政治文化的經濟基礎上分析,幫派會黨的政治文化與碼頭文化這樣的江湖文化緊密聯繫,碼頭文化以分工合作很少的自然經濟為基礎,以損人利己為特徵。行幫會館、袍哥組織本是經濟組織,與之伴生的政治組織則是前現代的幫派會黨。現代政黨,以分工合作緊密的現代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之緊密聯繫的是現代市場上產生的現代企業和行業組織。

這就意味著,要高揚政黨的現代性,就要清除幫派會黨文化的殘餘。中國共產黨是現代政黨,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基礎,以追求國家整體利益為目標,就必須反對碼頭文化。

碼頭文化嚴重破壞現代政黨

碼頭文化在經濟上會破壞市場經濟,把統一的互惠互利的現代市場分割為一個個損人利己的經濟條塊;在政治上則會破壞現代政黨,把一個追求「最大公約數」的政黨分割為一個個政商勾結的黨內利益集團。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而碼頭文化追求少數人的利益、部分的利益,與黨的目標格格不入。

碼頭文化的組織形式是行幫會館,是幫派會黨。從國家和社會整體上來看,碼頭文化表現為一盤散沙,各自為政,以鄰為壑。中國共產黨是集中統一的政治組織,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如果碼頭文化滲透,必然會破壞黨的組織原則,消解黨的組織力量,削弱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

幫派會黨缺少現代政治文化的輸入,對外以小圈子為先,對內以個人利益為先,是一種缺乏整體利益關懷、共同利益關懷和科學組織形式的組織。在這種組織內,厚黑術和潛規則的流行是一種必然現象。這種文化只要進入黨內,必然會導致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特權主義、形式主義等消極腐敗現象流行。

防止碼頭文化重點放在改變主觀條件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無論是經濟領域的行幫會館,還是政治領域的幫派會黨,一方面是為了結群逐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結群自保。要杜絕碼頭文化,就要從消除碼頭文化產生的主客觀條件著手。缺少分工合作的自然經濟和一些落後文化的殘餘影響的存在,是碼頭文化產生的客觀條件。客觀條件的消除是一個歷史過程,因此,防止碼頭文化的工作重點應放在改變主觀條件上。要讓從政人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認識到,在黨內政治生活中,沒有結群逐利和結群自保的必要性與可能性。要讓黨員領導幹部感受到,只有在黨的整體事業中才能得到物質和精神的回報。

加強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十分必要。黨的理想信念、黨和國家整體目標入腦入心,會衝淡黨員幹部對私利的追求,會引導黨員幹部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於小圈子利益之上,把整體利益置於部分和個人利益之上。

黨的管理制度的建設十分重要。制度最大的效果是改變身在其中的人的預期。我們應通過制度建設達到這樣一種效果:讓黨員幹部切身感受到,追求小圈子利益、損害整體利益很快就會受到懲處,只有追求黨的整體利益,自身個人利益才能得到實現。在黨內搞碼頭的人不斷受到處理,為人民服務的人不斷得到激勵,那麼碼頭文化自然興盛不起來。

有針對性的鬥爭必不可少。治標之所以必不可少,在於它不僅能為治本做準備,而且它本身就是改變人的預期的手段之一。我們必須看到,不管制度如何完善,因為利益驅使和騎虎難下等原因,有些人即使知道碼頭文化是錯誤的,他們也未必就停下來,因此必須與之鬥爭。

選人用人是關鍵。防止碼頭文化的目的在於建設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在於弘揚黨和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整體文化。因此,從正面來說,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和生態,需要選好人、用好人,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為那些公道正派、忠誠乾淨擔當的好幹部撐腰鼓勁。(作者系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朱昔群)

相關焦點

  • 文化 | 福建「海底反」,傳承數百年的民俗
    史載,明太祖朱元璋為防倭寇騷擾,派了江夏侯周德興巡視東南沿海,在四面環海的東山島築城建寨,銅山古城成為閩海五大水寨之一,隨著駐島官兵以及隨軍家屬增加,還有當地住民以漁為主,當地漁業不斷發展,海洋文化也「水漲船高」繁榮起來,「海底反」就是誕生於這一時期。海島人靠出海打漁為生,常年耕波犁浪,隨時會發生海難事故。為祈求出海平安和漁業豐收,漁家人就以「海底反」表現對大海的崇拜與敬畏。
  • 《脫口秀反跨年》:新潮流文化時代,反傳統、有態度是關鍵詞
    《脫口秀反跨年》打出「反」的概念,實則是用幽默化的解讀,為節目娛樂化表達提供多元化的呈現方式。可以說,《脫口秀反跨年》既是傳統跨年晚會的一次突破,也是綜藝IP的一次創新。騰訊視頻在年末晚會市場中填補了喜劇空缺,同時也在喜劇文化新內容IP打造以及綜藝行業迭新上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 《脫口秀反跨年》:新潮流文化時代,反傳統、有態度是關鍵詞
    可以說,《脫口秀反跨年》既是傳統跨年晚會的一次突破,也是綜藝IP的一次創新。騰訊視頻在年末晚會市場中填補了喜劇空缺,同時也在喜劇文化新內容IP打造以及綜藝行業迭新上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 中青報:要反的不是「圈子」而是「圈子文化」
    原標題:要反的不是「圈子」而是「圈子文化」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18人進行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74.2%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存在「山頭」、「圈子」現象,75.9%的受訪者坦言當前社會以「山頭」、「圈子」為代表的附庸思維普遍存在。
  • 反民謠,反小資_文化頻道_鳳凰網
    文/王昕這是法國二人反民謠(ANTI-FOLK)團HERMANDUNE的全新作品,7月在南法旅行的時候,凡是大小唱片行,都把這張放在顯著位置,他們在本土應該很出名。談到反民謠,看字眼會認為是反對民謠的又一音樂形式,但實際上,這門派本質上還是民謠,只是在手法和歌詞上吸取了朋克元素,更簡單更粗糙更直接更犀利,不同於當代民謠的小清新和小悶騷,立足草根情懷,反對小資情調。反民謠崛起於上世紀80年代,曾被用來對抗和批判裡根及柴契爾夫人。
  • 反黑馬王扮演者李天翔簡介 反黑馬王結局是什麼
    反黑馬王是誰演的最近熱度和話題度最高的港星就要數陳小春了吧,隔三差五就能看到小春哥登上頭條。由陳小春領銜主演的警匪劇《反黑》也正在熱播中,劇中馬王一出場就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觀眾對馬王的扮演者和結局都十分好奇。那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電視劇反黑中馬王的扮演者個人資料及大結局介紹。據悉,劇中馬王一角由香港演員李天翔扮演。
  • 「反滲透法」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惡法」
    中新網1月15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回應多個有關臺灣所謂「反滲透法」問題,他表示,「反滲透法」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惡法」,
  • 一次集齊四位「山雞哥」,網劇《反黑》呈現了什麼樣的江湖
    然而,《反黑》是按照風流雲散的格調講述故事的。開篇就是幫派推舉新一任話事人的大場面,僅過了一集,在香港已有百年基業的幫派「和興盛」所有大佬就因為警方臥底鳳凰哥(陳小春飾)的存在出現事業的轉折點,金字塔形組織結構的興和盛被警方掐去了頭部,群龍無首,遂成一盤散沙。
  • 隱藏中國千年的神秘宗教,反宋反元反明反清,誰上位就反誰
    明教就是摩尼教。 教義有點像基督教,神是公義的,但是要入天國之窄門必先對神虔誠。 唐武宗出世,一生幹的最大的事就是滅佛。摩尼教、景教、襖教被連根拔起,在法律上不被統治者認可,成為違法幫派。摩尼教為了持續下去,只能轉移到民間。經過很多年的轉變。
  • 這個紐約華人黑幫的前成員,現在成為一名反亞裔歧視的領袖
    這已經不是麥克第一次為華裔群體發聲,從去年7月開始,麥克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反歧視生涯,並逐漸成為了一名領袖。麥克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飛龍幫(Flying Dragons)幫派成員,該團夥在紐約走私海洛因,經常與唐人街另一個頗具勢力的幫派鬼影幫(Ghost Shadows)互搶地盤。麥克這樣回憶起自己小時候:「那是非常殘忍的,非常血腥的,我親歷了鬥毆,看到了滿街的屍體,我總是很小心,很多地方我不能去。「
  • "反日情緒"包圍韓國年輕人:對日貨"四不",徹底剪斷不易
    原標題:「反日情緒」包圍韓國年輕人:對日貨「四不」,徹底剪斷不易「即使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是日本文化已經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密不可分。」韓國姑娘Eve目前供職於首爾一家律師事務所,曾在英國留學的背景讓她對國際問題有了更多的關注,她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毫不諱言,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韓國人很喜歡日本文化。和老一輩相比,今年23歲的Eve顯然少了許多「歷史包袱」。
  • 臺灣民謠歌手林生祥:為反水庫製造「文化原子彈」
    唯獨專輯最後附錄的那首「水庫系築得,屎嘛食得」(水庫若可以修,屎都可以吃),不是專為鍾理和創作,而是林生祥與固定搭檔、詞作者鍾永豐在1990年代末反水庫運動時期的舊作,歌名就是當時運動群眾振臂高呼的口號。反水庫,是客家青年林生祥返鄉的開始,也是他確立傳統與現代連結創作方向的開始。
  • 緊固件為什麼會有「反扣」
    日常生活中不少小夥伴們在擰松螺絲的時候都會發現越擰越緊,左右嘗試後發現有些螺絲是逆時針擰開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原因是螺絲有正絲和反絲之分,也可稱為正扣與反扣。
  • 《冷血追擊》釋劇情版海報 反套路復仇細節曝光
    電影《冷血追擊》發布了一組全新的劇情版人物海報,年度榮譽市民連姆·尼森、滿腔熱血的新晉女警,以及兩個黑幫大佬海盜和白牛逐一亮相,將這場反套路復仇抽絲剝繭,把更多細節呈現在觀眾面前。電影《冷血追擊》9月6日全國上映,九月最娛樂的復仇片敬請期待!
  • 戰爭背景下帶來的反人性
    ,不甘寂寞的交際花,說著地道上海話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費的殺手,被冷落卻忠誠的姨太太,外表光鮮的電影皇后,深宅大院裡深不可測的管家,偶爾偷腥的電影皇帝,荷爾蒙滿溢大腦的幫派小弟,一心想要破處的處男,善良的妓女,隨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幫派二哥,日理萬機卻抽空戀愛的戴先生。
  • 《古惑仔》系列電影道出的幫派文化:無義氣,不江湖
    曾幾何時,古惑仔幾乎成了一種文化現象,一種「兄弟義氣」的象徵。在《古惑仔》系列電影中,出現的黑幫主要有日本的山田組、中國臺灣地區的三聯幫以及Hong Kong地區的洪興、東星這四個幫派。當然,名字和現實中有差距,但基本都有原型的,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下。Hong Kong的黑幫大多發源於「三合會」,而此會據說是1760年成立的「天地會」在廣東的分支。
  • 反奸防諜人人有責|《反間諜法》頒布實施六周年
    制定和實施《反間諜法》,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維護國家安全的客觀要求,是加強隱蔽戰線反奸防諜鬥爭的迫切需要,是貫徹黨的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決策的重要舉措。 2014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簡稱:反間諜法)頒布施行。
  • 【反邪教專題】高衛國理事長率隊赴台州考察反邪教工作
    ,並觀看了《青少年反邪教寓言創作實踐》宣傳片,黃巖區反邪教協會副理事長林樂民介紹了黃巖在校園反邪方面的創新做法。作為中國寓言之鄉,黃巖區藉助當地文化資源優勢,將反邪教寓言創作植入校園當中,使學生在創作反邪教寓言故事的同時進一步學習掌握反邪教知識,所創作的作品別具趣味性、感染力,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反響。8日上午
  • 青幫溯源,漕運發家的民國第一幫和以「反清」為旗幟的漕運水手
    事實上,羅清強的這種主張就是一種狂熱的宗教鼓動,在16世紀和17世紀的時候非常流行,因而全國有很多人在這兩個時期加入了羅教。 在明朝覆亡之後,羅教勢力開始成為「反清復明」的民間組織。早在17世紀初期,翁巖、錢堅和潘清就開始在大運河上組織漕運水手和一些兵丁來發展羅教勢力。正因為如此,他們三人被青幫尊稱為「三祖」。
  • 王品「幫派」文化,你學得會嗎?
    王品從不吝嗇分享自己的經驗,但就像海底撈等「奇葩」企業一樣,想學會沒那麼容易。王品大陸事業群執行長李森斌一語道破:「任何的做法都可以被學習,任何的做法都可以被複製,唯有一個東西無法被複製,就是文化,就是藏在每個人心裡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