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動物收容所員工打死也不敢跟你說的「收容所真實內幕」!

2021-02-18 狗狗去哪兒

很多人覺得在動物收容所工作,每天陪貓貓狗狗玩耍,輕鬆又愉快。但是,buzzfeed上報導了一位英國動物收容所員工的自白,讓人心疼落淚:

我們常常被咬,尤其是在訓練的時候。這是做這一行的風險,尤其時當你在面對緊張的狗狗的時候,但等到你久而久之、讀懂他們的身體語言之後就會被咬的次數就會慢慢減少。


有時候貓比狗還要危險。被貓咬跟抓比較容易造成感染,貓咪帶著細菌尖銳牙齒可以刺進皮膚深處遭成感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幫他們上藥前都會把他們包成卷餅的樣子。


雖然每天可以跟貓狗一起玩,但多數時間是鏟屎、清潔籠子、餵食、給它們洗澡、治療、訓練還有面試各種各樣的領養者。其實50%的工作都是鏟屎。。


有非常多人一進到收容所就開始哭 (而且比你想像中的還多)。「他們看到籠子後動物的反應後都被情緒淹沒了,這沒關係,他們其實都很好,我們也都很照顧他們。」


說我們的工作不需要專業就太過份了。「我們都是經過嚴格訓練課程的人,所以站在你面前這個髒兮兮、T恤上還有狗腳印的人,其實是個熟知狗狗行為跟動物營養學的專家。」 


我們真的是花九牛二虎之力才不把這些動物給帶回家。「大部分我們家裡都已經有一拖拉庫的寵物,有時候我們會騙自己說只是「暫時」領養他們「一下下」,結果就變永遠領養了-_-。」 


最失望的時候,就是一些動物因為長相問題和身體殘疾,被主人遺棄或者被前來收養的人無視甚至歧視。


最糟的就是那些在聖誕前遺棄寵物的人,還有他們的藉口。「我媽聖誕節要來但她不喜歡狗。」、「狗食太貴了,我要買禮物給別人。」各種誇張藉口都有。


我們在工作時哭的次數比你想像中的還多。「我們很堅強也常常會處理很多棘手狀況,但當飢餓、被虐待、嚇壞或受傷的寵物被送進來時,我們常常會被悲傷的情緒給帶走,尤其是當他們情況太過糟糕、必須被安樂死時。」 


跟你照顧許久的狗狗貓貓說再見,最難。「這應該要是我們工作裡最棒的地方,這也真的是,只不過當他們離開後你就會超級想他們。」 


但心痛不會改變我們的熱情。「我們的工作也許困難,有時候會很悲傷,但我們會做這個工作就是因為我們真的在乎這些動物,也知道動物也需要我們,而我們永遠都會在這裡。」


相關焦點

  • 動物收容所不敢告訴你的真相....
    美國攝影師 Mary Shannon Johnstone 花費三年的時間,記錄動物收容所中的「真相」... Mary Shannon Johnstone所居住的北卡羅蘭納州,每天有將近700隻流浪動物被帶進收容所中,且每年有超過25萬隻動物會被人道毀滅,其中大多數是你我忠心的犬貓朋友。
  • 收容所狗狗皮包骨,流浪動物該何去何從?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遵義市匯川區董公寺收容所,狗狗們枯瘦如柴,猶如一幅幅行走的骨架,希望大家一起撥打投訴電話,給這些『毛孩子』一條活路。」 連日來,一群被收容的狗狗的視頻刷屏各大網絡平臺。拍下這些視頻的,是遵義市的一位張姓愛狗人士。
  • 工作人員被迫隔離 英國一狗狗成為動物收容所「志願者」
    據英國《都市報》4月11日報導,在疫情期間,英國一隻名叫Billy的狗狗成為「志願者」,幫助動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據悉,由於疫情影響,這家動物收容所的很多員工居家隔離,無法前來工作。剛來到收容所時它對新環境有些緊張,但是在員工的幫助下變得越來越自信。收容所的經理Nathalie Ingham說,由於疫情的隔離要求,很多員工無法正常工作,Billy幫助他們在此期間保持收容所能夠儘可能地正常運行。儘管它由於魁梧的身材和短短的耳朵看起來有些嚇人,但其實性格非常友好,風度翩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它將在被收養之前繼續為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 狗狗在收容所的最後《十二夜》
    根據法律規定,收容所的動物只有12天的時間等待領養或被主人領回,12天一過就會進行安樂死。對於愛狗人士來說,於11月29日上映的《十二夜》無疑是最揪心的一部電影,但比起劇情片來說,《十二夜》或許更像一部紀錄片,因為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是真實的,甚至真實到足以讓人心痛落淚。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就不去看這部片,這些存在在我們生活中的真相才能被正視,不會說話的它們才有機會被看見;《十二夜》要的不是你的眼淚和傷心,《十二夜》要的是改變人心,一點小小的改變就是一大部分的開始。
  • 模擬器遊戲《動物收容所》上架Steam
    近日,Steam上架了一款由Games Incubator開發的模擬遊戲《動物收容所(Animal Shelter)》,玩家需要救助那些流浪的動物,並讓這些貓貓狗狗甚至是鱷魚之類的動物有一個好的歸宿,遊戲支持簡體中文,將於不久後發售。
  • 關於臺灣某動物收容所所長簡稚澄的死
    六年前,她以特考第一名考上了臺北大學獸醫系;畢業後,放棄大好前程,來到了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網絡上都稱她「女屠夫」、「美男劊子手」。簡稚澄本人特別愛狗。我不敢想像,帶著「夢想」走進動物收容所的她,卻不料自己進入的是一間徹頭徹尾的「人間地獄」。她該是如何絕望與痛苦。
  • 在寵物收容所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
    >很多人義務去收容所工作照顧裡邊的小動物們即便如此動物收容所還是人員緊缺他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去收容所做義工去照顧和領養小動物們或者為它們做點什麼所以很多寵物收容所經常會貼一些照片出來介紹寵物庇護所的工作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加入在動物收容所工作
  • 在動物收容所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14件事可以告訴你
    和狗比起來,貓其實更加危險。雖然每天可以跟貓狗一起玩,但多數時間是鏟屎、清潔籠子、餵食、給它們洗澡、治療、訓練還有面試各種各樣的領養者。其實50%的工作都是鏟屎。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從前很兇很有敵意的動物,慢慢開始信任你,並且向你撒嬌。
  • Steam《動物收容所》模擬器即將上線,一起來營救四腳獸吧!
    生活做不到的事情,遊戲卻能讓你做到,小遊已經在Steam上學會修車,裝修房子,做菜炸廚房,經營遊樂園,這不Steam即將上線一款流浪動物救助模擬遊戲《動物收容所》(Animal Shelter),喜歡動物的我是一定不能錯過的,一起來看看遊戲模式吧!
  • 動物收容所講:為何處理好寵物遺棄,比救助流浪動物更加重要
    2020年對寵物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從2月份開始,寵物遺棄事件就在愈演愈烈,關於狗狗的新冠狀病毒有關報導,也讓很多城市和小區出現了「禁狗令」。我們帳號作為一家動物收容所的帳號,就想通過對收容所經營的理解,結合現狀,談一談2020年動物收容工作需要做的一些轉變。
  • 這個大到會讓人迷路的收容所,給了動物們足夠的尊嚴!
    當你走進動物收容所時,絕對不會是充滿希望與愉悅的氛圍。裡面的動物們各個垂頭喪氣,有的縮在角落,有的齜牙咧嘴裝腔作勢,有的發抖哽咽哀嚎。然而在這世界上卻有個最幸福的收容所,裡面不僅僅是貓貓狗狗,各種被遺棄的動物都能住進來。這間收容所位於德國的柏林。
  • 臺灣女孩服用狗安樂死藥物自殺身亡 系動物收容所所長
    她叫簡稚澄,是臺灣一個動物收容所的所長。她是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6年前,她特考第一名考上獸醫師,不過畢業後,前程大好的她毅然選擇去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因為人甜心善,簡稚澄這幾年受到了很多關注。
  • 日本動物收容所安樂死流程被爆光,他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在日本,動物收容所內的狗狗如果超過7天沒有被領養就會被管理人員執行安樂死。
  • 動物收容所美女所長用狗狗安樂死藥物自殺 留下一句話震驚網友
    臺大獸醫系畢業的她,6年前以特考第一名考上獸醫師,前程大好的她放棄了高薪的獸醫工作,毅然選擇去偏遠的「新屋區動物保護園區」(也就是常說的收容所)服務,因個性活潑,與大家相處融洽,被贊為「美女動物收容所長」。(圖據Nownews)妹紙工作盡職盡責,這幾年受到了很多社會關注,也接受了不少採訪。
  • 《動物收容所模擬(Animal Shelter)》上架Steam 體驗動物保護的辛勞
    《動物收容所模擬(Animal Shelter)》上架Steam 體驗動物保護的辛勞 《動物收容所模擬
  • 動物收容所所長被逼自殺身亡,那些所謂的"動物保護人士",你們在哪裡!
    5月21日消息,她叫簡稚澄,是臺灣一個動物收容所的所長。她是臺大獸醫系的高材生,6年前,她特考第一名考上獸醫師,不過畢業後,前程大好的她毅然選擇去一家偏遠的動物收容所工作。因為人甜心善,簡稚澄這幾年受到了很多關注。
  • 超有愛,一個最特別的寵物收容所
    踏進主要大門,負責迎賓的是一隻超大的黑眼圈狗狗玩偶,據說,這還只是這家收容所的臨時場所,目前新的收容所還在建,因為舊建築物不符合新的動物保護的規定,所以必須重建收容所。新的收容所將是一個佔地2,400平方公尺(約726坪),可容納80隻狗、120隻貓和200隻其它小動物的室內加上室外的場所。
  • 流浪漢衝進著火的收容所,拯救了所有動物!
    Gracie Hamlin創立了一家小動物救助收容所,因為最近在搬遷,所以原收容所裡只住著6隻狗和10隻貓...就在12月18日這天,原收容所的廚房發生了火災,火勢蔓延的非常迅速。「我的狗是我最好的朋友,沒有它我就不會在這裡,所以我知道我必須確保這些狗狗的安全!」
  • 【心痛】臺灣動物收容所女園長不堪壓力 服用狗安樂死藥物自殺
    近日,臺灣桃園市新屋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動物收容所)園長簡稚澄自殺身亡。簡稚澄生前很努力在醫治每一隻狗狗,幫它們找到領養的家庭。
  • 如果可以,請給這些收容所的狗狗一個家,好麼?
    這就導致了每個小傢伙被收留的時間也相當少,有的地方只有10幾天...看著它們眼神裡的那種無助和孤單,真的每一張都能讓你感到心碎不光是這些狗狗,很多所裡的護工、醫生也極其的不容易。一方面,他們要面對外界所謂的「人道」的質疑,另一方面,自己還要面對每天在身邊「離開」的狗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