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171,閱讀約3分鐘
玉皇大帝和人間的皇帝一樣,擁有三十六天的權力,管轄七十二個地方,神仙佛聖人人冥六界的一切。他是"道"的神化,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被視為道的主體。在玉皇大帝成神之前,他修煉了億萬年。為什麼他沒有法力也能升天?一切都要從他的出生說起。
《玉皇大帝文集》記載,過去昊天世界有個叫光巖苗樂的國家,景德王和皇后寶月光光愛民如子,施行仁政。因此,這個國家的人民安居樂業,災難不興。但是國王和王后都沒有子嗣,老國王說:"我已經老了,現在沒有子嗣,我死了,誰來主持大局呢?"於是,國王命令全國的道士修法教,祈求上天給他們一個子嗣。每天早晚,國王和王后朝拜真道真聖,絲毫不懈怠。
大約半年後,景王夫婦的誠意打動了元始天尊和黃老弟,兩人商議後,決定滿足景德王的願望。元始天尊說:"這樣的仁王、仁後是難得的,如果你把自己的清淨、虛空、真實的精神投到聖德之人身上,陰陽相融,你就會孕育出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會生下一個神的兒子,將來你一定會成為主宰天地三界的至聖至尊。"。
黃老看中了元始天尊,於是拿起玉耀光如意,在空中吹了一口真氣,真氣慢慢凝聚,然後變成了嬰兒。接著,兩人一起到光彥美妙的音樂國度送兒子。當晚,寶月皇后做了一個夢:一群仙人手持儀仗隊,保護著抱著嬰兒的皇帝。寶寶全身閃閃發光,女王非常喜歡。她跪在道王面前,告訴道王,廣延妙國沒有子嗣,希望道王能將孩子交給景德王。刀俊同意了,臨走前交代說,孩子生僻,讓她好好養著。皇后謝過之後,道長就走了。
王后醒來後把這件事告訴了國王,但國王也做了同樣的夢,他們很感激。不久後,皇后懷孕了,孩子在肚子裡呆了一年,直到第三年正月初九中午才出生。這一天也被民間視為玉皇大帝的生日,每年都在這一天祭拜。
當王子長大後,他又善良又聰明。他把國庫裡所有的財產都拿出來救濟貧民和鰥寡老人,景德王非常高興,百姓也非常愛戴這位好太子。國王死了,太子繼位,他悲憫眾生的苦難,不能解脫生死。為了普渡眾生,太子把王位讓給了一位大臣,他在普明香巖山出家為僧。
太子先經歷八百劫難,方得升遷。然後他又經歷了八百次災難,講道助人。然後,歷經八百劫,太子忍辱修行,捨身度眾生。最後,太子經過三千二百合,終於修成正果。他傳授了許多小乘菩薩,認識到大乘是正宗的。修煉了一億年,太子成了玉皇大帝。
從玉皇大帝的出身來看,他是憑藉仁德獲得這一職位的。道家推崇:"道"是無形的,天地萬物的誕生;"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是"德";因此,萬物皆尊而德。神仙是"道"的化身,是道的典範。玉皇大帝具備了道教所需要的一切"德",所以他成了三界之王。至於法術,像太上老君這樣會法術的神仙,都是受制於玉皇大帝的,如果有需要法術的地方,其他神仙幫他解決,沒必要自己動手。他會不會魔法並不重要。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