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西遊】三界主宰玉皇大帝:不會用人招致欺侮之禍,你被猴打過?

2021-02-23 禾父的人生

  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的主宰,大道聖尊。

  又稱「昊天金闕玉皇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天公」、「老天爺」。

  玉皇大帝常住妙有無跡真境中,永處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在天界的地位.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有穹蒼聖主,諸天宗王之稱,贊玉帝之尊,權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主承三清之法旨而含真御歷,金闕四御輔化,北極四聖佐護,神霄九宸大帝拱衛,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統領萬聖。

  玉皇大帝在中國民間的影響極大,祭祀玉皇的儀式往往超越了三清的規格。此外,玉皇大帝乃道教神祇,並非佛教、印度教的「帝釋天」。

玉皇大帝是誰?

        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俗稱天公(天公祖)、玉皇上帝、老天爺、昊天上帝等。他是中國神話中居三清之下最大的的神祇,為眾神之皇。究其名號,據《玉帝聖號同異考》說:「玉帝聖號,崇自牿劫前,中古復尊上,重稱讚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帝主號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也;四紫微玉帝,漢光帝上後乾號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號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諸天,永不毀淪。」宄其信仰,緣於古代宗教,古時即有支配日、月、風、雨等自然變化和人間禍福、生死、壽天吉兇等人生命運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說法。西周以後又稱「皇天」、「昊天」、「天帝」等。

  南朝時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稱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宮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時,「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夢仙》詩中就有「仰謁玉皇帝,稽首前至誠」的詩句。詩人元稹《以州宅誇樂天》一詩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詳細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淨德和王后寶月光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與王后,夢醒後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於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道」在人和萬物中的顯現就是「德」。故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聞道有先後,得道有高低,神仙只有對道的理解深淺之分,而沒有等級地位之別,皆濟世度人為宗旨。在中華文化中,玉皇大帝被視為宇宙的無上真宰,三界內外、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統治者。因他有制命九天階級、徵召四海五嶽之神權,所以眾神都列班隨侍其左右,猶如皇帝與公卿。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仙、佛、聖和人間、幽冥之事。

  傳說一據明末清初人徐道所著《歷代神仙通鑑》(一名《三教同原錄》)卷一中記載:至昊天界,有國名光嚴妙樂國,其國王名淨德時王,妻寶月光王后,惟以仁慈側隱加之國人,躬行五嶺未嘗少懈,直使民安物阜災害不興。但以年老無子為不足。二真一入其境即知其誠心向道。勇猛黃老(即中黃子,初開天地時五老之一)曰:因緣在是矣。元始曰:若以清虛至真之氣投聖德仁厚之身,託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定為三才之聖,上真以為如何?黃老點頭,即將碧玉瑤光如意吹口真氣此乃天外靈寶,遂變一嬰孩身。這時淨德時王在寢室中忽見祥光照耀宮殿,作百寶色。有許多儀仗,護一九龍輦,浮空而來,中坐二翼人皆施法象,上首高真抱一小兒面園耳大,眉清目秀,遍體毫光罩定。國王與王后心甚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二真曰:下愚無嗣願乞此孩為子,伏惟哀潤聽許。黃老曰:此子根器不凡,必證無極高上之品,汝善育之,國王上前拜領,二真從寶椅中託出遞給,國王雙手來接,重如山嶽,掙出一身大汗,恍然而覺,是一夢,急召王后言之,所見相同。至此後,國王精神倍長,三年後王后生下一聖明王子。自幼即舍國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又經十萬劫,方證玉帝,總執天道之神。

  傳說二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領袖,相當於地上的皇帝,地位高於三清 。儒教則稱昊天上帝。

玉皇大帝的來歷

  傳說三據明刻本《搜神記》(東晉史學家幹寶著)載:「按聖紀所載云:往昔去世有國名號光嚴妙藥,其國王者名曰淨德。時王有後,名寶月光。王乃無嗣,常因每日作思惟;我今將老而無太子,身若崩滅,社稷九廟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詔諸道眾,於諸宮殿依諸科教懸諸蓋,清淨嚴潔廣陳,供養六時行道,偏禱真聖,已經半載,不退初心。忽一夜,寶月光皇后夢太上道君,與諸至真金姿玉質清淨之,駕五色龍輿,擁大景旌施蔭,明彩霞蓋。太上道君安坐龍輿,抱一嬰兒,遍身毛孔放百億光照,諸宮殿作百寶色,幢節前道,浮空而來。是時,皇后心生歡喜,恭敬接禮,長跪道前曰:君言今王無嗣,願乞此子為社稷主伏,願慈悲哀愍聽許。爾時道君答皇后曰:願特賜汝。皇后禮謝。道君後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從夢中歸覺而懷孕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於王宮。當生之時,身寶光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無不讚賞。

  約成書於唐宋之際的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對其來歷,作了詳細說明。

  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宋徽宗趙佶政和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傳說四據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記載:「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不當人子!折了你的壽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老君又使金剛套,把我擒拿到上方。綁見玉皇張大帝,曹官拷較罪該當。」可見《西遊記》中的玉帝姓張。

  此說受到民間廣泛認同,如《新編說唱寶蓮燈華山救母全傳》、《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全段》等中,均說玉帝的妹妹或女兒叫"張仙姑"或"張三姐"「張雲臺」,還為玉帝保留了姓"張"的傳說。長沙花鼓戲有《張二姐下凡》,張二姐為玉帝第二個女兒。湖南花鼓戲、福建莆仙戲均有《張三姐下凡》,揚劇、越劇《袁樵擺渡》的故事亦為張三姐下凡,張三姐為玉帝第三個女兒。東北二人轉、黃梅戲、莆仙戲、客家戲、柳琴戲、湖南花鼓戲、祁太秧歌均有《張四姐下凡》劇目,宜黃縣「戲神」崔清源(至今有廟供奉)即為崔文瑞與張四姐(玉帝之女)之子,張四姐即玉帝第四個女兒,張四姐另有通劇、洪山戲《張四姐大鬧溫陽縣》、《張四姐大鬧東京》,張四姐,元代石州溫泉縣人,獵戶之女。曾率勇士起義反元,常達十三年之久。後失敗被元軍殺害於今孝義市辭凡溝。張四姐死後,人民懷念她,編出許多關於她的故事,故事中張四姐成為玉帝之女,張四姐傳說為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柳琴戲、肘鼓子有《張五姐下凡》,張五姐為玉帝第五個女兒。湖南花鼓戲還有《張六姐下凡》,張六姐為玉帝第六個女兒。彈詞《董永賣身張七姐下凡織錦槐陰記》,陝北說書《張七姐下凡》,湖北楚劇《百日緣》亦為張七姐故事,黃梅戲有《張七姐落凡》又名《天仙配》,豫劇《張七姐臨凡》,張七姐為玉帝第七個女兒。在所有玉帝妹妹或女兒下凡的民間戲劇中,無一例外都姓張,可見玉帝姓張為民間最普遍的說法。

  傳說五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天翁姓張名堅,字刺渴,漁陽人。少不羈,無所拘忌。常張羅得一白雀,愛而養之。夢天劉翁責怒,每欲殺之,白雀輒以報堅,堅設諸方待之,終莫能害。天翁遂下觀之,堅盛設賓主,乃竊騎天翁車,乘白龍,振策登天。天公乘餘龍追之,不及。堅既到玄宮,易百官,杜塞北門,封白雀為上卿侯,改白雀之胤不產於下土。劉翁失治,徘徊五嶽作災。堅患之,以劉翁為太山太守,主生死之籍。」

和王母娘娘是什麼關係?

  玉皇大帝全稱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宮。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權最大。玉皇上帝除統領天、地、人三界神靈之外,還管理宇宙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由此可知,玉帝相當於神仙中的政權最高統治者。

  王母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瑤池聖母、西王母。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大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慈祥的女神。在天上掌管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 由此可知,王母相當於公關處的負責人,還兼職著婚姻登記處和婦產科的工作。

  以上是道教典籍裡的記載,由此可知,從宗教本源上來說,這兩位除了工作關係以外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

  只是因為這兩位,一個以男性形象,一位以女性的形象出現,同時還分別擔任了古時候男性和女性所能從事職業的最高職位,由此才在小說、話本、演義中穿鑿附會的安排成了夫妻。

  說道這裡,嚴格的來說,王母的正派老公應該叫做「東王公」,又稱為「木工」,故而王母又有「西王母」「金母」的稱呼,顯然不僅僅是因為這位所以東方女性神祗的老大是住在西崑侖的緣故。

憑什麼成為三界主宰?

  玉帝能夠領袖群仙,據如來說,「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第七回)。即其法力無邊,故能享盡了仙界的富貴榮華。食則龍肝鳳髓,玉液蟠桃(第七回)。居則三十三座天宮,七十二重寶殿,金闕銀鑾並紫府,琪花瑤草暨瓊葩(第四回)。行則八景鸞輿,九光寶蓋,聲奏弦歌妙樂,詠哦無量神章,散寶花,噴真香(第七回)。這種享受比之人世帝皇,似有過而無不及。

  這樣,當然激動了孫行者的覬覦。他自幼立志修玄,遠涉天涯,參訪仙道,學得了斤鬥雲及七十二般變化,「善能隱身遁身,起法攝法,上天有路,入地有門,步日月無影,入金石無礙,水不能溺,火不能焚」(第三回),於是下打到十八層地獄,強迫冥王勾銷了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把有限的生命改為無限的生命(第三回);上打到三十三天,竟令玉帝不能不採用懷柔政策,降詔招安,承認其為齊天大聖(第四回)。法力雖大,而尚不是全能,先失敗於顯聖真君(第六回),再失敗於佛祖如來(第七回),壓在五行山石匣之中,稱為「妖猴」,歷時五百餘年。

  力大者享盡榮華富貴,為仙為佛;力小者不肯蟄居山洞之中,養精鍊氣,調和龍虎,提坎填離(第二十六回),則成為妖魔。太上老君身邊看金爐和看銀爐的童子近於仙了,一旦下界,就變為二魔(第二十六回及第三十二回)。彌勒佛面前司磬的黃眉童子近於仙了,下界之後,亦變成怪物(第六十五回)。觀音大士說:「菩薩妖精,總是一念。」(第十七回)這個念頭從何發生呢?

  在神仙社會,法力大者位尊,法力小者位低。位尊的因有特別享受,而得長生不老。瑤池有蟠桃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第五回)。然而能夠參加蟠桃嘉會的乃限於法力大的神仙。五莊觀的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了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了四萬七千年(第二十四回)。然而有福吃這寶貝的,亦限於法力大的神仙。這樣,便是法力大的得壟斷仙界珍品,又因享受珍品,而得延壽長生。壽福祿三星在神仙之中,地位不為不高,因見鎮元子之有人參果,尚且說道:

  我們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練氣存神,調和龍虎,提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第二十六回)

  仙界珍品既為法力大者所佔,法力小者例如捲簾大將,「見便曾見,卻未曾吃」(第二十四回)。這樣,小仙們便想另求辦法了。

為啥說他不會用人?

  玉皇大帝在《西遊記》中的表現似乎庸碌無為,但他卻是仙界威望最高的人,那麼多神、仙受其統領,沒有才能、沒有威望那是不可能的。

  玉皇大帝接到東海龍王敖廣、地府秦廣王訴孫悟空的奏文後,並沒立即出兵徵討,而是先了解「妖猴」的來歷。當得知這「妖猴」沒什麼大的來頭,僅是300百年前從石頭裡蹦出的猴子而已,才下旨:「哪路神將下界收復?」可見,這玉皇大帝做事的謹慎,擔心「妖猴」後臺過硬,惹不起。知道「妖猴」沒有後臺他才要去徵討。但是,太白金星阻止了他,給他出來了個「招安」建議,玉皇大帝覺得招安更好,所以就採納了太白金星的意見,並令他去招安。

  《西遊記》中,太白金星要招安「妖猴」的表述,是官面上的話,不能當真的。那確切原因是什麼呢?書中沒表,但分析應該是下面原因:太白金星和菩提祖師是舊交,他知道「妖猴」是菩提祖師的徒弟,但他更知道菩提祖師與玉皇大帝有隙,所以他不能說出來,免得引起雙方更大的矛盾。太白金星也不願「妖猴」死於非命(太白金星那時還不知道「妖猴」的能耐有多大),想替故人留下這個「人才」。

  「妖猴」來到天宮,不懂禮儀,惹惱一班仙人。但玉皇大帝卻很寬厚,並沒追究「妖猴」的無禮。可見,「宰相肚裡能撐船」真不是白說的,玉皇大帝能坐上玉皇大帝位置,確實有道理。

  這「妖猴」畢竟沒上過學,也不知道什麼禮儀,被招天宮也很突然,沒有帶什麼禮物,之前也沒進行過打點,所以,天宮欺他什麼都不懂,就給他個沒有品的「弼馬溫」頭銜,最後,導致悟空反下天庭。

  這該怪誰呢?怪玉帝麼?怪武曲星君麼?,是他說只有「弼馬溫」這唯一空缺的。平心而論,誰都不該怪,該怪的是「能上不能下」這個制度。那豬八戒居然還是天蓬元帥,而這能耐無邊的「妖猴」卻僅為沒品的「弼馬溫」,這怎能讓「妖猴」服氣?不出事才怪呢。

  如果空缺沒有了,能將原來站位置的水平凹的人撤下來,讓孫悟空接任,就不會出現後來悟空大鬧天宮之事了。要知道,「妖猴」可沒有「三綱五常」觀念,誰惹惱他,他就讓誰好看。

  悟空第一次反下天宮,玉帝可以說沒責任,那悟空第二次反下天宮,玉帝就脫不了干係了。首先,派猴子看管桃園就是一個大錯誤。誰不知道猴子最喜歡吃水果了,別說猴子,就是人也忍不住要偷吃桃子。其實這時,天宮已沒人不知道悟空的能耐大過天宮眾將官,為什麼還不重用他?這絕對可以說是玉帝的一個錯誤。

  還有王母娘娘的那個蟠桃盛會,怎麼能不請「齊天大聖」呢?儘管悟空自己不知道他的官職有名無實,但他知道比較啊,你蟠桃盛會請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各路神仙,怎麼我齊天大聖你就不請,這不是沒把齊天大聖放在眼裡麼?

  不請「齊天大聖」參會,又是玉帝(或王母娘娘)犯下的錯誤,儘管你玉帝知道「齊天大聖」官職是欺騙猴子的,但你該把欺騙做得周密才是。當然,玉帝日理萬機,給遺忘了也是可能的,但那麼大能耐的人才,你給忘了,就是錯誤。猴子可不管忘不忘,反你沒商量。

  綜上所述,玉皇大帝雖然威望崇高、處事謹慎,但是不會用人。

 

 

為什么姓張?

  玉帝是一個很奇特的神仙,一般認為他的地位、權力是最大的。地府給孫猴子鬧得暈乎乎的,貌似最牛的閻王爺向玉帝求救了吧?屬於牛叉部落的龍王爺,也要服從玉帝的領導。道家最高首長太上老君的仙丹被賊猴偷吃了,還不是找玉帝訴苦?天宮給孫猴子鬧得不太像樣,天上一紙請帖,讓正在給弟子講課的如來放下手頭工作,趕快前來滅火。

  看來,玉帝的權力很大,權威不小!在民間的傳說中,玉帝是眾神之王,是天國的最高首長,兼管著人間的禍福。玉帝是何許神聖?這是人的本性造成的,本來沒什麼事,偏偏要製造一個神仙來管理自己。在道教系統中,玉帝不是最大的官員,上面還有「三清」這個「董事會」呢,即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和靈寶天尊。「一氣化三清」,這是三位一體的,是道教模仿佛教的做法,設立了三位一體的最高首長。

  在老百姓心目中,還是認為玉帝最大,是管理著「三清」的,畢竟「董事會」的所有決策,都要依靠玉帝這個「總經理」來執行。拜玉帝沒有錯,潮汕地區叫做「拜天公」,他是老百姓心中的世界主宰。這就是玉帝的厲害之處!玉帝的來源有很多版本,有佛家的帝釋天的傳說,有道教的傳說,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路。在西遊記中,玉帝的身份是明確的,他老人家性「張」,孫悟空在大鬧金兜山中說,「老君又使金剛套,把我擒拿到上方。綁見玉皇張大帝,曹官拷較罪該當。」他大鬧天宮失敗,被抓去見「玉皇張大帝」,玉帝姓張是真金白銀的!

  如果說姓張,也有幾個不同的版本。有人說玉帝名叫張堅,農曆正月初九出生。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光嚴妙樂的國家,國王叫淨德,皇后叫寶月光,這些名字好像不出產於本國,像是舶來品。國王老來無子,邀請了道士進行祈禱,半年後,皇后夢見太上老君和其他神仙抱著一個嬰兒從天而降,皇后醒來就有了身孕,產下了這個孩子,經過一億三千二百劫的修持,後來成為了玉帝。

  這個說法跟西遊記大致相同。如來佛對孫悟空說,「你想奪取玉皇的尊位?別妄想了!他自幼修持,苦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總共多少年?才能享受無極大道。」可見,玉帝的皇位不是靠像陳勝吳廣一樣,揭竿而起取得的,也不是繼承祖宗遺產的,而是通過個人努力,苦修而得來的。每個人只要努力,就可能會成為玉帝!這可能是佛祖對人們的忠告吧。

  也有人說,玉帝名叫張自然或張友仁,這也是一句著名的「口頭禪」,或者叫禪宗「公案」。據說,元始天尊授意讓姜子牙拜相封神,所有的名額分配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兩個重要位置,一個是玉帝,一個是灶神。當姜子牙在欽點玉帝的位置時,一位名叫張自然的小神仙出來了,大膽地提問,「玉帝這個位置應該給誰啊?」姜子牙這個時候有點走神,本想說這個位置是留給自己的,但是說話有點激動和結巴,他笑著解答,「這個位置嘛,自然有人……」

  張自然樂壞了,馬上坐上那個位子,「自然嘛,我就是張自然!」完了,下面的「臭神」隨聲附和,「有道理啊」,反正自己神已封了,也坐不上,大家何不搗蛋一次,做個人情?於是,眾「瘟神」一起下拜,讓這個張自然坐上了「玉帝」的位置。也有人說,這應該叫「張友仁」,也即「張有人」也!那句「自然有人……」成為玉帝的高貴出身,豈不很有意思?元始天尊看到姜子牙將事情辦砸,極為生氣,灶神也不給他了,讓他去當「看路神」,任務是看馬路,有人叫「泰山石敢當」,只能蹲在邊角的地方受香火,這就是倒黴的姜子牙!

  也有一說,當年太白金星奉了敕命,下凡尋找能當玉帝的人。他來到了一個叫張家灣的地方,看到寨主張友人為人和善,水平很高,民望很隆,便將他帶回天庭,當上了玉帝。難怪後來玉帝對太白金星百依百順呢!至於玉帝為什么姓張,我看跟《百家姓》有點相同,就是誰是制度的設計者,就有拍板的最後權力。百家姓中第一句「趙錢孫李」,趙排第一,因為宋朝的老闆姓趙!如果在明朝排百家姓,肯定是朱在第一!由此觀之,有可能道家有個神仙叫張道陵張天師的,是不是他搞的鬼?將玉帝放在自家的姓氏下?

  

率領的三界眾仙都有哪些?

  《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統領三界,三界神仙眾多,能夠資格論資排輩的有哪些呢?

  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

  十殿閻羅: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此十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上,因稱此十殿閻王。

  九曜:計都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太陰星君、土德星君、羅喉星君、太陽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

  八極:並不特指頂哪位神靈,而是八個方向:坎、離、克、震、巽、乾、坤、艮的所有神靈。

  七元: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六司:南鬥第一天府司命上將鎮國真君、南鬥第二天相司祿上相鎮嶽真君、南鬥第三天梁延壽保命真君、南鬥第四天同益筭保生真君、南鬥第五天樞度厄文昌鍊魂真君、南鬥第六天機上生監薄大理真君。

  五老:五老其實有四個說法:說法一: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北方北極玄靈鬥姆元君、中央黃極黃角大仙;說法二:東方青靈始老天君,號青帝;南方丹靈真老天君,號赤帝;中央元靈始老天君,號黃帝;西方皓靈皇老天君,號白帝;北方五靈玄老天君,號黑帝;說法三:木帝伏羲、火帝神農、土帝軒轅、金帝少昊、水帝顓頊;東方青靈始老天君,號曰東方木德青帝太昊伏羲,木帝,泰山;南方丹靈真老天君,號曰南方火德赤帝炎帝神農,火帝,衡山;中央元靈元老君,號曰中央土德黃帝軒轅,土帝,嵩山;西方皓靈皇老天君,號曰西方金德白帝金天少昊,金帝,華山;北方五靈玄老天君,號曰北方水德黑帝顓頊,水帝,恆山。說法四:

  1: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2:南方南極觀音;3: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4:北方北極玄靈;5: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四御: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有六御的說法,四御外加東極青華大帝、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三清:一道傳三友,上古正神鴻鈞老祖座下三大弟子,大弟子太上老君,創立道教(八景宮);二弟子元始天尊,創立闡教(崑崙山玉虛宮);三弟子通天教主(靈寶天尊),創立截教(雲臺山碧遊宮)。

  除此之外還有一直在天庭當班的神仙和天兵天將無數。

玉帝與如來佛祖、太上老君是何關係?

  在《西遊記》中,如來佛祖與玉帝的關係頗耐人尋味。他們一個是西天極樂世界至高無上的佛祖,超渡四方的善惡生靈;一個是天宮位高權重的皇帝,掌管著天上人間的生死輪迴。有人認為,佛祖地位比玉帝高,並列舉了幾個理由:其一是佛祖知道玉帝的來龍去脈,年齡要比他長,道行要比他高。其二是如來與悟空賭勝,如果輸了,他有能力和權力讓玉帝搬出天宮到西方居住。其三,如來見玉帝可不遵朝禮,只合掌稱謝。其四,如來在安天大會上高坐首席,王母娘娘親自淨手摘桃,施禮拜謝。但這四條理由並不充分,在此,我們可以從如來與玉帝的唯一一次碰面談起。

  第七回,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及諸神仙天將無計可施,只好去西天求如來。如來和悟空賭鬥,並將玉帝拿來做賭注,看來如來的地位是高些。但等到鎮壓悟空之後,玉帝為表示感謝,請如來參加安天大會。如來竟然不敢違悖,恭恭敬敬地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其謙恭卑微令人 舌。如來回到靈山,對眾弟子吹噓自己的榮耀:「玉帝大開金闕瑤宮,請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會』謝我,卻方辭駕而回。」看來他很在乎玉帝對自己的態度,據此我們實在不能說如來的地位比玉帝高。比較而言,我們更願意相信這樣一個原則:玉帝的地位高,如來的法力高,他們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很難說誰高誰低。

  關於如來的出身,小說中表現不多,只有第七十七回寥寥數筆。如來對來搬救兵的悟空說:

  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裡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

  如來的自述其實是承認了他與妖精大鵬金翅雕的甥舅關係。

  太上老君這個人物,原型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老子。據《神仙傳》卷一記載:

  老子者,名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裡人也。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或雲,老子之母適至李樹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以此為我姓。」

  老子的神化是魏晉時代才開始發展起來的。魏晉時期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為躲避戰亂與殺戮,士大夫們逃避現實,崇尚虛無,因而老莊玄學之風大暢。影響所及,加上道教尊崇其為祖師,傳說人物老子自然便成了神話人物,後來更成為天上的太上老君。《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居住在兜率宮,乃三十三天之上的離恨天。雖然受玉帝的管轄,但相對於其他神仙來說,他有更多的自由,其職責也比較單純,主要是為玉帝煉丹熬藥,譬如他經常為玉帝的「丹元大會」敬獻「九轉金丹」。玉帝與太上老君的關係,更像是人間皇帝與道士的關係。這其實隱含著作者對明代社會現實的某種批判。當時以皇帝為首的統治者迷戀於修道煉丹,妄想長生不老。明世宗更是崇尚道教到了極點,他先後封道士邵元節、陶仲文為「真人」,官至禮部尚書,甚至於自號為「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君」。由於皇帝的大力提倡,上行下效,整個社會被弄得烏煙瘴氣。

  至於如來與太上老君,他們見面的次數不多,主要有兩次。一次是為了對付孫大聖,太上老君將悟空放在煉丹爐裡燒煉,誰知反倒將他煉成個火眼金睛;而如來法力宏大,很輕易地便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看來如來的法力大於老君。但從法寶上來說,他們倒有一番較量。第五十二回,獨角兕大王逞威,所依賴的便是太上老君的「金剛琢」。這「金剛琢」異常厲害,不但將悟空的金箍棒套去,就連玉帝派來的天兵天將,都敗在了這「金剛琢」上。悟空無奈去請如來,如來派十八羅漢開寶取出「金丹砂」相助。那知「金丹砂」才一放出,馬上被「金剛琢」收去。這「金剛琢」到底是何寶物呢?且看老君的回答:「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憑你甚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不但這「金剛琢」厲害,還有更厲害的「芭蕉扇兒」,太上老君的法寶夠厲害的了。

  如來、玉帝和太上老君對待手下的態度不盡相同。如來對手下的眾佛要求很嚴。唐僧的前身金禪子便是因為聽他講法時偶爾走神而遭受貶下凡塵之苦。他一般不輕易離開所居住的西方靈山寶剎大雷音寺,唯一的一次出山是被玉帝請去降伏孫大聖。而在臨走時,他還囑咐眾徒弟:「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不過如來有時也會有仁慈的一面。譬如他對靈山腳下得道的黃毛貂鼠精便網開一面,儘管貂鼠精偷了靈山琉璃盞的燈油,後來又在下界為妖作惡,但還是被他赦免;對陷空山的金鼻白毛老鼠精,如來也是大發善心,雖然老鼠精偷了他的香花寶燭,但他還是以「積水養魚終不釣,深山餵鹿望長生」為由饒了妖精的性命。

  關於玉帝對手下人的態度,我們有專門的論述,歸納起來便是個「嚴」字,豬八戒和沙僧便是明顯的例子。只有太上老君較仁慈,小說中幾乎沒寫到他對弟子的懲罰,反倒經常出現他為下界為妖的「身邊人」(包括金銀二童子、坐騎青牛等)護短的事。看來只有在老君手下才好過些。

  如來和玉帝還有較強的報復心。第三十九回,文殊菩薩被烏雞國國王一條繩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如來一氣之下將那烏雞國國王推下井去,浸了三年,算是報了那三日水災之恨。玉帝的報復較之如來更重。如來還只是對一個人進行報復,而玉帝的報復更是波及到周圍的其他人。第八十七回,玉帝三年前出行,駕至鳳仙郡,發現地方長官將齋天的素供推倒餵狗,並口出穢言。玉帝盛怒之下罰鳳仙郡三年乾旱,造成當地的老百姓「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境況極其悲慘。本來,郡守只是無意中冒犯了玉帝,那料玉帝的懲罰竟然這樣嚴厲,玉帝的心胸確實狹窄。

  如來、玉帝、太上老君,雖然都位高顯赫,但其形象並不完美,這或許正是作者所要極力表現的吧。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玉皇大帝為何能主宰三界,你看他的師父是誰?背景太強大
    玉皇大帝經過影視的塑造,給人留下了一個「廢物」的形象。一個堂堂天庭的一把手被孫悟空打到了凌霄殿的桌子下面。如果不是請來了如來佛祖這一強力助手,估計都要給孫悟空打下玉帝之位。玉帝的這番表現就讓人們不禁對玉皇大帝的實力產生了質疑,這麼弱的人怎麼能夠統領三界。
  • 如來佛祖提到一個準帝仙,活了幾十億年,才能當上三界主宰!
    第七回的時候,如來佛祖曾經提到一個準天帝,他活了幾十億年,最終才能當上三界主宰,這個神仙就是玉皇大帝。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他想要當上三界主宰,也就是替代玉皇大帝的位置。如來佛祖卻說「你這妖猴,不知天高地厚。玉皇大帝從小修煉,活了幾十億年,悟得先天無極大道,最終才能當上三界主宰,統領世間萬物。」玉皇大帝原本叫做張百忍,是下一任天帝的人選。
  • 封神演義裡有玉皇大帝嗎?那時的他是三界至尊嗎?
    在封神演義裡,說到玉皇大帝,很多人覺的他並不存在。  當然,裡面倒是有一個讓十二仙首稱臣的昊天上帝。  也正是昊天上帝讓十二仙首稱臣,於是人闡截三教協商並談,籤押了封神榜。  這才有了姜子牙下山扶助明主並封神的故事。  那麼在封神演義裡有玉皇大帝嗎?答案是當然有。
  • 玉皇大帝為何能當上三界主宰?如來承認自己功力不及玉帝十分之一
    但是以上的故事經過和原著是有一定出入的,影視作品人們可以腦補的空間非常有限,為了刺激大家的內心感受只能進行一部分的藝術加工,原著之中孫悟空根本就沒能進入凌霄寶殿,他在要闖進去之前就被守衛攔在了門外,當時王靈官不讓猴子進去可猴子脾氣大得很拿著金箍棒就和王靈官打了起來,二者打的不相上下,見狀天庭的許多神仙也都參與了進來,那這樣一來悟空就被壓制住了。
  • 怪不得玉帝能主宰三界,你看他的師傅是誰?三清都要畢恭畢敬
    但很多影視劇塑造的玉帝形象卻是十分刻板的,比如在《春光燦爛豬八戒》系列劇中,玉皇大帝就是一個妻管嚴,甚至還會被下屬騎上頭,沒有一點威嚴。在《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也表現得束手無策,甚至還被孫悟空嚇得躲到桌子底下去了,最後還是如來佛祖出面才擺平這件事,所以玉帝就給人一種實力不濟的感覺。但玉帝的能力真的很弱嗎?那他又憑什麼能主宰三界呢?
  • 《玉皇大帝》 電影故事內容
    太白金星化身為乞丐,四處尋找,後來到了張家灣,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張友人將寨內治理得非常和睦,並且為人和善慈悲,因此帶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後來三界眾神仙紛紛陳請共同推崇張百忍為「終身天帝」,共稱「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總皇帝,因此加稱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居於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闊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 有一個神仙,出生時震懾四海八荒,玉皇大帝說不足為奇!
    對於盤古的真實身份,從書中的內容來看,他並不是天地間出現的第一個神仙,更不是最厲害的一個神仙,因為三界主宰是玉皇大帝,他比盤古還要厲害,甚至比盤古還要早出現。然而在第一回的時候,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神仙誕生了,從一塊石頭裡面蹦出來,這個神仙就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 西遊中,如來佛祖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你看他怎麼對孫悟空說的?
    西遊中,如來佛祖的實力到底有多強?你看他怎麼對孫悟空說的?在很多神魔小說中,都喜歡把各路神仙分為三六九等,有的神仙是依靠自身修為和法力,而有的神仙則是靠著強大的法寶,另外一部分神仙則是依仗強大的後臺才能生存,在西遊世界裡,自然也有這樣的區分。
  • 玉皇大帝靠什麼掌管三界,看看他師傅是誰?背景太大了
    要說西遊記中,天庭的最強戰力是誰,有人說是二郎神楊戩,當初他可是為了救自己母親,就大鬧過一次天宮,當時天庭四大天王還有天蓬元帥都毫無辦法。還有人說是哪吒,畢竟哪吒與託塔天王是父子,再加上自己從太乙真人那裡學來的武藝,在天庭上根本是無人敢惹。
  • 玉皇大帝經歷上千次天劫,有四次家喻戶曉,其中一次就是大鬧天宮
    為了懲罰孫悟空,玉皇大帝派出十萬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依然打不過孫悟空。我們都知道玉皇大帝是《西遊記》中地位最高的神仙,掌管天地萬物,也是三界主宰。十萬天兵天將都打不過孫悟空,這就讓玉皇大帝顏面掃地了。後來玉皇大帝命令如來佛祖捉拿孫悟空,為了完成玉皇大帝的旨意,如來佛祖使用一招從天而降的掌法,一些讀者把它叫做如來神掌,一下子就打敗了孫悟空,並且把孫悟空封印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玉皇大帝雖然是三界主宰,但是他在書中也要經歷各種各樣的劫難,比唐僧師徒的九九八十一難還要多。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神話故事,在《西遊記》中也算是玉皇大帝經歷的一次天劫。
  • 玉皇大帝,昊天上帝,昊皇上帝都是誰?解密背後錯綜複雜的關係
    在關注中國神話,或者神話故事的演義之時,總是對於中國的神話體系莫名的不清楚,對於在各個神話書籍,甚至小說演義中,玉皇大帝,昊天上帝,昊皇上帝作為三界的主宰,或多或少都會提及。但是他們到底是不是一個人,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最開始的我有點傻傻分不清楚,後來仔細琢磨之下,有了那麼點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 夢幻西遊:沒有三界的時候,打圖究竟有多賺錢?真比上班多!
    夢幻西遊陪伴很多人度過了童年,夢幻西遊這個遊戲是2003年就已經面世了,算算到如今已經有了16個年頭了,因為夢幻西遊自由交易和沒有系統拍賣行的機制,這些年裡夢幻西遊絕對是養活了非常多的人。曾經夢幻西遊的工作室也是一抓一堆,但是現在不行了,因為三界的限制,所謂的「三界」新老玩家都應該知道「三界功績」,這個機制的推出對散人玩家的影響基本是上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工作室和考夢幻出菜的多開玩家來說,這個影響可就大了去了。打圖賺錢,這個可以說時夢幻裡面成本最低,要求最低,也是最簡單的一個賺錢方法了,唯一的問題就是在於手速夠不夠快,和耐不耐的住這麼枯燥無聊的事情了。
  • 玉皇大帝是什麼來歷,他的法力怎麼樣?
    對於中國人來說,玉皇大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三界的最高統領,這也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但是有人會懷疑,玉皇大帝法力是不是一般般啊?為什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皇大帝被嚇到了桌子底下喊:快去請如來佛祖!
  • 漫道西遊記|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究竟是啥關係?
    《紅少的西遊世界》已經開寫了,希望能與廣大愛好者交流。篇外(五):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到底啥關係現在解析西遊記的人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說王母娘娘是玉皇大帝的老婆,作為高高在上的三界之主,你說玉皇大帝連個老婆都沒有,是有點說不過去。但是玉皇大帝真的需要老婆嗎,還是某些人覺得玉皇大帝需要個老婆呢?基於此呢,連七仙女都推論成了玉皇大帝的女兒了。
  • 盤古有一個孩子,東華帝君生於碧海蒼靈,為了一個女人放棄三界
    我們都知道東華帝君是盤古的嫡長子,當天地萬物出現以後,他自然就是三界主宰了,也是最早的三界主宰。  既然三界主宰是東華帝君,但是到了後來,三界主宰竟然是玉皇大帝,這就讓很多讀者感到匪夷所思了。在封神榜中就提到玉皇大帝是三界主宰,第十五回的時候還讓姜子牙代天執掌封神榜。
  • 身為鴻鈞老祖的好友,玉皇大帝是他的晚輩,地位在后土娘娘之上!
    然而在《西遊記》中也提到鎮元子,裡面說鎮元子是地仙之祖,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都是他的下屬,也是他的晚輩。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為什麼會是鎮元子的晚輩?相傳玉皇大帝是封神榜中的一個神仙,當他還是一個凡人的時候,鎮元子就已經是地仙之祖了,經過封神大戰以後,他被姜子牙封為玉皇大帝。
  • 夢幻西遊:三界大改版,怎麼打圖才能最賺?多號黨的福利來了!
    夢幻西遊這個上了年齡的遊戲,現在已經有16年了,但是沒有關係,這個款遊戲的人氣依舊很高,動輒砸幾十萬的土豪是這個遊戲最不缺的人,然而在支撐這些土豪肆意揮灑的,往往就是背後多開黨,商人和各路工作室,得利於點卡以及自由交易的機制,讓夢幻這個遊戲裝備的保值率和金幣的保值率得到了長久的穩定。
  • 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誰的等級地位更高?
    之前討論過如來佛祖和玉皇大帝的地位,從原著來看,如來佛祖雖然降服孫悟空,救了玉帝,但是他的地位明顯低於玉帝,所以才要稱玉帝為「大天尊」。而且,對玉帝的命令,如來是不敢違逆的。在西遊世界中,如來佛也就是一方諸侯的地位。玉帝傳旨,如來得聞詔而來。玉帝一道旨意,如來得乖乖聽話照做。那麼,若是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比,誰的等級地位更高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