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平第一次與房子關聯,是在2000年
1991年從學校畢業後,在建築工地捶打了兩年,機緣巧合之下,在一個教育系統內的建築公司安頓下來。單位同事基本都是回城的下放知青,絕大部分同事之前一直居住在單位配發的公房之內,以家庭為單位,一家一個通間。好象是在1997年左右,教育系統實行房改,在一年之內,正值年富力強的同事們,陸陸續續都購買了系統內配置的小區房。
單位一個科長,平日為人大約有些傲嬌,一天午飯後同事們坐在大廳閒聊,竟當眾拿我尋開心:小李,你看我們都買了新房子,你也買一套啊!那時候,我的月工資還未過千,拿什麼買?最是那揶揄語氣,這不是存心寒磣人麼?其實年輕時候的我性格內向且不擅言辭,那天卻不知哪根神經被跘動,笑著回了一句:現在是買不起房子的,等我到了你這個年紀,也許會買比你更好的房子。立時噎得他沒了下句。
月工資未過千,與房子的距離似乎太遙遠,但其實,在主業之外,總還有些賺外快的機會。因為工作關係接觸的一些行業內關聯人,看中我做事也還認真也還利落,會私下委託我幫忙做些工程造價之類的業務,點燈熬油做一份預結算的酬勞,相對當時很低的工資標準來說,也算是不錯的一份額外收入。小鳥銜枝般積積攢攢了幾年,手頭有了些微薄的存蓄。那時在城中村租房而居,寄人籬下的悽惶,在無形之中慢慢勾起買房的渴望。
2000年,一直以來如長者般對年輕下屬關愛有加的單位經理,有天對我說:小李,現在還有些買房指標,教師小區本就比外面賣得便宜些,系統內還有補貼,是個機會,如果能找親戚朋友湊一湊,買套房有個安身之所,那就最好不過了!這番話正中下懷,第二天就跟著經理去看了幾處房子,基本是系統內職工挑剩下的,要不緊靠鐵路,要不位於底樓,要不位於頂樓,略略權衡以後,挑了一套74平方米的頂樓,在安靜和明亮的優勢之下,上下八樓對於那時候正年輕的我而言,那都不是事兒。
背上了些外債,終於繳清了房款,裝修只能從簡,一個生活簡樸的人,一向認為整潔才是居住舒適最要緊的因素,品味或者質地,都已無力講究。自己畫了簡單的平面布置圖和家具示意圖,將裝修任務承包給單位一個分包小老闆,那段時間,下班後或者星期天,創造施工條件、購買裝修材料忙得夠戧。一個鄰居阿姨看我老是一個人跑進跑出,十分憐惜:唉喲!這是男人做的事情,你一個姑娘伢裡裡外外的忙,真是遭孽喲!
那時的我,背負著一段尷尬的婚姻,在情緒的深淵掙扎過後,對於兩個人的生活已經瀕臨死心,卻不想再次捲起離婚的大旗,在烏煙瘴氣裡突圍到精疲力盡。買房子,是我的決定,也是我四處籌備,好象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是遭遇世事涼薄之後,給自己的安頓。終於在這個城市中有了自己的歸宿,那一廚煙火,那一窗燈光,漸漸安撫了身心的荒涼。
02.生平第二次與房子關聯,是在2006年
幾年來名存實亡的婚姻,在2005年終於等來了決斷,主動放棄了我人生中購置的第一套房,選擇了市價1/2的現金補償。雖然當初自己承擔了4/5的房款,直到搬完家,那個人才從並不遙遠的工作所在地回來認門,但是,能夠從一灘爛泥中抽身而出,已經讓人歡喜,哪裡還想為那點財產的分割糾纏不清。對於這八樓的舊居毫無留念,更因為自信有能力另購新居,想要在新的房子開始我無畏的人生。
在娘家作了短暫過渡,期間一直留意著附近的新樓盤和次新房,與娘家毗鄰而居,在一碗湯的距離之內,親情的溫暖和空間的自由可以平衡到恰到好處。那天中介打來電話,說娘家對面的棟號有一套房齡三年的清水房出售,與娘家的單元號和戶號完全一致。看房時,與父親各自站在南北相對的陽臺上說話,一應一答好不自在。雖然房屋面積超出了計劃,但是位置實在無可挑剔,就是這裡了!那一年,也是運氣,接了一單廣東老闆的業務,也為買房夯實了經濟基礎。
裝修還是老思路,在滿足功能性的基礎上,顏色和樣式作些選擇,如此簡單的裝修,不僅僅出於經濟的考量,高大尚的裝修風格與簡陋的人生,從來都不適配。在房屋裝修的繪圖軟體上畫了一張裝修平面圖,列印出來交給胞兄一個做裝修的朋友,家具的細部構造也只與他略作推敲,然後手繪在對應的牆面上。裝修時期,我照常在外面忙自己的事情,裝修老闆因是熟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相當給力,而父親則為我承擔了整個裝修過程中的管理與配合,對於自己女兒的產業,雖勞神費力卻也興高採烈。
客廳外有著寬敞的陽臺,曾經想過要在這裡放一架搖椅,圍繞些許植物,在休閒的時光裡,在春風秋月的陪伴下,坐在這裡搖搖晃晃,無論歡喜或者悲傷,可能都是愜意的事情。可惜,花花草草總是與我無緣,就連最好養活的吊蘭,從父親那裡拿過來時鬱鬱蔥蔥,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變得蔫頭耷腦,父親來回倒騰了幾次以後,我也懶得再養了,而搖椅,也只有當初的起意,卻從未付諸於行動。歸根究底,還是缺乏耐心吧,生活的精緻或者情調,可能會有偶爾的想像,可是在我樸素的人生中,最終都會不了了之。
黃昏時候,站在陽臺上透過玻璃門看進去,燈光下顯現一幅柔和的家居構圖,雖然只是一個人,畢竟還是構築了一個「家」的框架,然後一點點補充內容:栽一盆樹、養一瓶花、讓床單被褥渲染陽光的氣息、讓窗明几淨散發簡潔的光亮……莫不是在這個缺少生氣的空間裡增添著生活的溫馨。如那牆上的掛畫,黑色的背景下一柄荷葉一朵蓮花,簡單而又沉靜,正好吻合了獨居的心境。
獨居的那些年,從來不看恐怖小說或者電影,因為曾經夜半夢醒,那些恐怖情節牢牢盤踞在腦海中,無法驅除從而使人崩潰。也曾想過,一個人的房子,應該更小一點,因為夜晚在房間走動,聽著自己清晰的腳步聲,多少會有些悽涼感覺。在風雨如晦的日子,蜷坐在窗臺上,看著樹葉在風雨中翻飛,颯颯的聲音也會引人頗多感慨。可是,無論情緒在某個瞬間如何低落,都不會削弱生活對於自己的種種給予,將一路上經受的委屈和疲憊,安放在親手搭建的窩裡面,所有的難為,都會慢慢融化。
03.生平第三次與房子關聯,是在2014年
初識老黃,他那個牽線搭橋的戰友,在介紹家庭情況時就曾帶過一句:他還有個父親獨自生活在鄉下,老家的房子早該翻新了,但是兄弟姊妹一直沒能達成共識。再婚一年後,父親因病去世,那個時候,與老爺子之間也漸漸熟悉,關係處理得相當融洽,因為老爺子的性格與父親極其相似,在父親離開以後,慢慢也將做女兒的心,寄托在老爺子身上。老黃家兄弟姐妹七個中倒有六個都脫離了農村,以往年節時候,老爺子多半從老家出來,在兒女家小住。
只在清明節時,老黃家兄弟姐妹攜家帶口一起回老家掃墓,吃一頓飯後就各自離開,沒有人會在老家過夜,那棟寬敞卻破舊的老房子,只有老爺子住的那間房收拾得還算齊整。多年以前,村裡徵地划走了家中山林一角,老爺子手上有了點補償款,大約自此後,老爺子就動了做新房的心思,但是家裡弟兄三個,老大沒有固定工作生活並不寬裕,老二家境相對優渥卻無意建設老家,老三(老黃)收入不高且幾年前遭遇家庭變故,誰也幫不上老爺子的忙。
2014年清明節,浩浩蕩蕩一群人回老家掃墓,飯後,老爺子拉著我們在老房子裡轉了一圈,有的牆面傾斜幾欲倒覆,有的牆與牆交接處赫然斷裂,更不用說牆面分布的雨漬。老爺子求助的眼神並沒有得到兒女的響應,他們只是看著也嘆息著。年屆八旬的老人,獨居鄉下二十餘年,從未給兒女們增添任何負擔,即便身體再好,誰又知道還能在這世上留住多少年?這樣想想,悲憫之情不覺油然而生,讓老爺子有生之年住上新房子,這件事情就由我來完成吧!
用廣聯達算量軟體做了一套設計圖,預算也一併完成,列印若干份拿回了家。那個時候,鄉村新建的房屋已經流行寬敞的客廳,但是家中人口眾多,在有限的資金範圍內,還需儘量多的配置臥室,也因此,客廳只能按照傳統的堂屋尺寸布置,與還算洋氣的外立面比起來,頗有些遺憾。本就是做建築的大哥,被分配全權管理建房事宜,兩個月時間,每逢周末,兄弟姐妹一併回老家幫忙,老爺子自然也是滿心歡喜的忙進忙出。
主體竣工,一家人又籌劃著大門外的院牆樣式,有的要做鐵花欄杆,有的要做磚砌鏤空,這都不是我想要的。鄉村人家何必非得做成高門大院?老爺子前幾年在大門外種了一排海桐,豈非現成的綠籬?這樣的原生態比起生硬的剛性圍牆,當然更得我青睞,何況,如此一來還能節約一筆資金。來年的春天,老爺子帶領老黃和我,去鄰村的山坡上挖來海桐苗補栽在門前,不過一兩年,已長到一人多高。枝繁葉茂的海桐綠籬,就在四季常青裡堅守著鄉村人家的純樸。
新屋落成,只要不是公務纏身,都會回老家度周末,不獨我們,兄弟姐妹忽然都變得喜歡回老家了,以往的老家一年難得熱鬧兩次,如今,天倫之樂與老爺子的距離縮減了許多,老人家多半是容易滿足的,因而感覺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一周的工作忙亂後回到老家,偶爾在田地間幹點農活,一半是玩鬧一半是耕耘,身體勞累也是對頭腦混亂的一種排遣。一切煩躁心情往往被這裡的山水樹木所消化,院基寺的山色湖光,野花蕊的蜂飛蝶舞,後山坡的花開花落,雖簡單素淨,然寧靜美好,莫不洗滌著心境。
04.生平第四次與房子關聯,是在2017年
華服美裳可有可無,山珍海味淺嘗輒止,瓊樓玉宇只是別人的生活,寶馬雕車不過代步工具,關於衣食住行的奢華,對於抱持簡樸初心且習慣量入而出的人來說,都是欲望的波瀾不興。個人消費極低,且經濟期望值不高,因此自己這份工資收入還算不錯。手裡有了些積蓄,理財的意識漸漸萌發,銀行利率跑不贏通貨膨脹,大約也是平民老百姓的共識,也許該想想,怎樣才能保證退休以後,在那點微薄的退休工資中注入一些活力。
2017年的某天,與公司老總一同去武昌辦事,回來的路上,聽她接了個電話,說什麼看房子買房子,等她電話掛斷就隨口問了問:哪裡的房子?情況怎麼樣?老總一看我關心,興致勃勃與我討論起那處物業,最初買與不買的糾結,後來不管不顧交付訂金的豪邁,接下來要不要籤合同的權衡,看樣子還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一套層高5.4米的loft商業用房,老總的朋友在開發商那裡做財務總監,打折以後總價不算高,對於我的投資理財好象是比較理想的方向。
與老總一拍即合,車子直接開到售樓部。售樓大廳人氣頗高,牆上的銷售表格被小紅旗快速佔領,有些放搶的感覺。僅僅開放兩層樓的銷售,在還未出售的幾套房中進出打量,通風採光、臨街噪聲、窗外視野,根據自己的關注點,迅速判斷並當場拍板,即刻到售樓部交了定金走了手續,唯恐看中的房號被人捷足先登。我這裡一個午休時間搞定一套房,決斷力不可謂不強勢,可是我們那位老總,問起房屋相關事宜卻都是一問三不知,敢情她買個房完全不事挑揀,竟比買菜還撩撇。
這套房,算是為自己備下的養老保障。等到退出職場那一天,收入銳減,一二千的退休工資僅僅只夠吃個飽飯吧?吃飯穿衣可以更簡樸,但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還要追求一些樂趣,譬如三五好友小酌怡情,譬如大好河山走馬遊歷,到那時,還去等誰憑著心情好壞來安排我嗎?不!自從踏入社會那天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大半生都在徹底踐行著獨立自主,已經習慣了按照自己的心意來過日子,大概在經濟不自由時,尤其看不得別人的眼色。
買下這套房,從開始就沒打算告訴老黃,一來怕他行事黏黏糊糊影響決策,二來也感覺這事兒可以跟他沒關係。一直到來年,老黃過生日那天,去奧特萊斯給他添置些衣物,出城前因為其他事情繞了點路,正好繞到新房樓盤前,心裡一閃念:就將買房子的消息當作生日禮物吧!稍作沉吟也就對他說了:我去年在這裡買了一套房。估計對於老黃而言,這平靜的一句話卻不啻於一聲驚雷,是的,應該是驚大於喜沒錯!
不管是老總的家人還是老黃,都表示不看好這處物業,也許不是不看好,是對於膽大妄為的兩個女人有些反抗心理吧,可能他們會想:買個菜買件衣裳可以不商量,買房子這樣的大事怎麼可以私自操作呢?很快,事實證明女人的衝動與直覺更能成事,隔了樓板,做了簡單裝修,掛到中介沒幾日,居然就籤下了租房合同,而租金,竟也超出了期望值的上限。我是欣喜的,憑藉這租金,我的退休生活大約不會太狼狽吧!
05.生平第五次與房子關聯,是在2020年
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明確以現有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海南特點,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範圍為海南島全島。其時,兒子已經做出決定,來年畢業了要去海南工作,因為喜歡那裡的氣候和海洋。當然,這本是個純粹感性的選擇,並沒有經濟和發展上的先知先覺,卻誤打誤撞與利好政策不期而遇。
2019年,兒子成功應聘到海口一家國企,算是安定下來。暗地裡,老黃與我都舒了口氣,還好是在海口,如果是在北上廣,要想給兒子買套房,只怕會讓我們的生活一夜回到解放前。到了下半年,海南自貿區的概念已經向全國擴散,海南城區商品房的限購政策已經縮緊,兒子說,海口的戶籍登記、樓盤銷售都異常火熱,照這樣看,投資的熱潮一定會擠兌剛需群體。國家的大政方針看似高高在上,卻莫不與平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形勢總會推著人往前走。
海口房價略低於武漢,但是自貿區的建立,漲勢會比武漢強勁吧?雖然武漢在2019年舉辦了世界軍人運動會,2020年的經濟可能會有上漲並帶動房價拉升,但如我等小百姓總是局限於解決眼前的問題,不能等。督促老黃將我們正住著的房子掛到中介出售,同時將自己2006年買的那套房退租裝修。2020年元旦過後,房子順利賣出,我們又搬回睽違九年的舊居。舊居與娘家樓棟之間,空地上的樟樹已經長到一二十米,我與母親站在陽臺上呼應,只聞其聲卻已不見其人。
幸而2019年底將舊房出手,2020年春節前新冠疫情爆發,武漢經濟遭受重創,沿街許多門面房都貼上轉租告示,二手房的價格也一蹶不振。解禁以後,囑咐兒子考察海口各樓盤,有覺得合適的就將資料發回來,由我們來把關。兒子到底年輕,在選擇上並沒有明晰的概念,常常只看一個眼熱就想買。譬如開發商在政府限價之下貨不對板的購房合同,譬如電梯房低樓層通風採光的弊病,總要等到我跟他分析各種弊端,才能慢慢接受建議。
兒子發回來的資料,房屋面積基本都超出了我們的計劃,我還笑他:買個房子貪多求大,房子又大,人又懶,有沒有考慮做清潔的問題?兒子說:等你們退休了,每年就到海南來過冬,房子不能太小啊!我又說:等你成家,我和你爸不見得會常常過來跟你們一起住,畢竟兩代人,思想觀念有分歧,長期生活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兒子說:不能跟你們好好相處的姑娘,我不會娶進門的!傻兒子,這不是人家姑娘好不好的問題,公婆與媳婦之間的相處,可是亙古難題啊!
七月,兒子打來電話,說一直關注的恆大樓盤即將起售。也許是疫情過後希望資金快速回籠,恆大地產在全國範圍內的樓盤都在降價中,而這處海景房正處在海口限價線。上午的飛機,當天下午就到現場踏勘,建築面積到底讓位給理想的樓層和朝向,到下午下班前,完成首付款繳納手續。老黃和兒子都在感嘆:速度怎麼這麼快?世上哪有十全十美?個人需求、經濟能力、消費習慣、市場規律,四者之間尋求最大平衡,即最佳購買方案,想透了,做選擇題的時候自然不會患得患失。
兒子的產業,當然希望他也參與建設,將來多少能有一些成就感,所以也給了兒子一些壓力:房貸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需要有個分擔的態度,等到我和你爸都退休,房貸可能需要自己扛,能行嗎?兒子說:現在分擔房貸肯定沒問題,等你們完全退休,我有十年的成長期,那時房貸不在話下,相信我!好!接下來,只等著房子交鑰匙。跟老爺子和母親都說好了,那時冬天,帶他們一起去海南,住自己的房子,逛門前的海灘,在沒有冬天的海南島,住個十天半個月。
投稿&聯絡:admin@mulanguli.com
本文作者靜水微瀾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於作者靜水微瀾,工程師,長堰姑娘,石門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