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臘十二 許久未見 hh 剛從拖延癌中康復歸來的小編特別推薦一部短篇小說集即『我送書你來評·第50期』作品 這期共20個小夥伴成功報名並獲得了贈書 現節選其中以及參與「大回顧」者即共10位之文 作者均以Fausto群內備註標出🌝
禮拜天是夜 愷撒逝世1980周年 且讓我們伴著大提琴家Tina Guo與好友合作之曲Scarborough Fair 一起「聽」他們聊聊「夜」的故事⋯⋯定有不足 還望賜教 更多書影音動態 可關注豆瓣「Faust Shu」哦!文末互動有福利 期待各位的參與~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圓臉的「全家福」
夏日已遠
@西安 圓臉
遇見舒子和他的書,幸運
多了定時的惦念,新書,每周都等
美好的相遇,像是久別重逢
謝謝舒子,如果可以,期待一直有「你」
⋯⋯
殘蟬噪晚,一葉驚秋,偶爾的蟬鳴,宣告夏日已遠。書到了有幾日,就這麼擺在桌前,不拆也不看。某個平常的午餐過後,拆掉書封,藍草浸漚的靛藍撲面而來,右角還有幾個燙銀的小字。那像黑洞般無盡的藍,拉拽著你,進了另一個世界。陌生,奇怪,還有散落在碎片裡的微光。
搖搖欲墜的靈魂像被什麼扯住,幾經搖曳,眼看要墜落,又被什麼力量及時拉住。連續幾個午休的空檔,深入那些被採摘又被晾曬乾的夜晚,和角落裡形形色色的靈魂短暫有了同時空的相處。翻到末尾,發現,這些故事就在不遠的身邊,作者也同我一樣,剛剛經歷了庚子鼠年的那場突如其來。
不像艱澀的古文,不似似是而非的譯文,亦不像我以往讀的中西方哲思部頭。文珍筆下的靈魂散落在我曾經過、但從未留意的地方--那些隱秘的角落,讓我想起《嫌疑人X的獻身》,小人物、小動物、小世界、小群體⋯⋯從小聽盡英雄故事的一代,目光裡永遠只有大人物、大事件。而歷史的車輪不止這些,就如蝴蝶效應,追根溯源,真正撬動地球的都藏在塵埃裡。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本期圖書實拍(一)
本書的作者,有雙黑夜裡不一樣的「黑色眼睛」,她尋找到了一處又一處光明。蟹的系列故事,讓我震驚,這個世上到底還有多少孤獨的靈魂?那些拼了命奔向光亮的生命,或恐懼、或狂喜、或失落、或悲劇,這故事的種種雖遠又近,哪一個又不是現下的你我呢?書裡,最心疼那隻烏鴉,飛蛾撲火般妄想,直至毀滅。現世裡的痴男怨女,又有誰能逃脫?
或是那隻刺蝟,對人世永遠充沛且不知悔改,但至少曾經快樂過。亦或是風沙裡吹上陽臺的那匹馬⋯⋯隨著作者的信馬遊韁,讀者也在這黑洞裡上下前後、無方向、無目的地翻轉,某個不經意的午後,留那麼一絲自由給自己,隨著文字在另一個世界暢遊,或悲、或喜、或哀、或怨,總之,無論孤獨與否,都可以短暫抽身,給靈魂一個短時的家。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本期圖書實拍(二)
作者在書裡提及「文學有用、無用」,我想起曾經讀過的書裡,也有這般思考。民眾對文學的關心程度,猶如對飛機或立法的態度,不忽視也不十分漠然。少數人帶來那持久而快樂的興趣才使得文學流傳成經典。人們對文學的興趣,會驅動獲取更多經驗,而這些經驗會帶給人持久的快樂,或許深受福利而不自知。
所以,文學無用?不!說不出哪裡好、哪裡壞,愛上已無可救藥。諾大的世界,總有一角留給孤獨,哪怕只是熹微的光亮⋯⋯合上書,故事遠去、孤獨感式微、兩行詩揮之不去,「靜靜地,我們擁抱在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裡」。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素心的「全家福」
一部適合挑燈夜讀的故事集
@大連 素心
不知不覺加入舒子的讀書會已經一年了。我現在仍然記得參與的第1次活動的書目是《當時只有我和你》,那是一部很治癒的繪本。加入這個讀書會,自己真的收穫很多。將近一年的時間,我收到書籍24本,24本書擺一起挺壯觀的。這些書當中有許多是自己以前很少去閱讀的領域,沒想到通過群活動還拓寬了自己的閱讀面。
群裡的小夥伴們積極熱情,經常會討論一些書籍。群主自己的公眾號更是常介紹一些新書和好書,讓自己很長見識。在這群裡待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大部分時間自己屬於「潛水」狀態。我想,就默默地看著這些大神聊天就好,自己被薰陶得久了,應該也會知道在讀書這件事上以後會更精進一些吧。再次感謝群主大大,同時期待更多的小夥伴加入,壯大隊伍!寫於遼寧⋯⋯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本期圖書實拍(三)
剛開始以為《夜的女採摘員》是一部小說,沒想到最後發現是多個故事之合集。上輯是「甜烏鴉」,但細讀這些故事,卻在甜蜜裡讀出幾分苦澀。下輯是「夜的女採摘員」,大多是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形成的文字故事,更像一個老朋友跟你講她的夢境一樣平和:
《寄居蟹》這篇主要講述了女工林雅和軍軍相愛相殺的愛情故事,結局卻實在慘烈。故事的真實性代入性很強,讀後真的讓人很難平靜;《烏鴉》這篇從鳥的視角描述,立意非常新穎。故事講了剛畢業的一對大學生情侶小樂和曉明初入社會奮鬥的故事。文中對唐家嶺的描述,勾起了我許多回憶。或許我們都曾經有過一段灰頭土臉的日子;《雷克雅未克的光》這篇讀起來很容易讓人共情--「我們總是希望被愛,被了解,被接受。最渴望得到的愛就是被無條件接受,但是這個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無條件的愛這回事。」願你我都能通過這些故事明白愛的真諦⋯⋯
這本故事集中的許多篇更適合一個人挑燈夜讀。書中那些人物的快樂、悲傷,他們渴望被愛、被關心、被熱情對待的過程,更像自己卸下保護裝備以後的真我⋯⋯希望讀過這本書的人們,都能擁有愛和被愛的能力!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渣渣輝的「全家福」
精彩的「女採摘員」
@陽江 渣渣輝
我已經想不起何時何因加入Fausto大家庭了。但藉此機會,我特別代表一家人感謝舒子的贈書,閱讀不再只是我一個人的小日常了。
印象中的舒子同學是位個性十足的大男生。他有他的堅持,從不妥協,加上才華和努力,將來必然成大器。跟隨如此年輕又有個性的後浪,我戰戰兢兢地努力學習,竟然也有了「戰勝自己」的鬥心,感謝緣分⋯⋯
從《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到《十一味愛》,又從《三四越界》再到2020年《夜的女採摘員》,文珍的十年小說生涯,十年人事幾番新。正如她所言:「這些被小心摘下,又一一晾乾露水的故事,就這樣一朵朵由絕對自由意志,想像力和夜晚共同灌溉的夜之華。寫作者畢生追求的也許就是創作的天馬行空,與可理解的形式、意義三者之間的平衡。」
我比較推薦《現實主義的第二部分》這篇。「我馬上要在號稱全中國最好的大學畢業了,可居然怎麼都找不到工作。」--如果小說到此結束,該是2020十佳小說裡必佔一席。還有烏鴉眼裡的世界:「她那個閣樓的小屋此刻已在巨大的轟鳴聲裡轟然倒塌她的書,衣服洗臉盆和所有菲薄的財產將和三層小樓一起灰飛煙滅,永遠埋葬在瓦礫堆的廢墟中。」
所有的愛恨情仇,也不過是塵世間的灰塵,風一吹,就散。有人收錄前塵往事, 換你一短暫的感慨感動感傷,然後繼續前進。文珍的努力,在本書中,我們都能看到,也期待更精彩的故事,在不久的將來,能和讀者相遇⋯⋯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國寶尋寶的「全家福」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北京 國寶尋寶
通過參加讀書活動,我讀到了最「新鮮」的書。同時,自己也發現「一頁folio」出版的圖書,內容有深度,編輯質量高,設計裝幀有藝術水準。讀好書,選「一頁」⋯⋯
80後新銳女作家文珍的新書《夜的女採摘園》出版於新冠疫情期間,圍繞靜謐的夜晚寫出了底層人的艱辛、無法解脫、孤獨無助與刻骨銘心。書中收錄13則短篇,記錄了13個不同人生的不同夜晚,描摹了剩女、留守兒童、同性戀人、失戀者、深圳底層打工者、北漂者、單相思者、出賣靈魂者等等社會諸多平凡而又特殊的人,如何度過自己每一個痛楚的夜晚。
文珍作品特點是擅長描寫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與情感,視角新穎、文筆犀利、觀察細膩。顧城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青年女作家文珍刻畫了黑夜中一個個不安的靈魂,寫下了她們的愛、哀愁與希望,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文珍讓我們看到了更真實的社會生活,去思考如何放慢生活節奏,去關愛身邊有困難且需要幫助的人。
書中的每一個短篇都揭示社會問題而感人至深。作者善於從第三者角度描寫夜晚的主人公,經常藉助動物的眼睛擬人化描寫。比如《烏鴉》是從鳥的視角,去寫一對北大畢業生小樂與劉曉明的貧困愛情。貧窮和自尊心,讓兩顆年輕大學生的心困死在城中村。文珍的作品直擊人心:人世間,每個人的愛與選擇,是否一直充沛且執著?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木槿的「全家福」
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
@安康 木槿
有幸參加多期贈書活動,收到的書無論是裝幀還是內容都無可挑剔。《卡夫卡與少女們》的文藝,《只是眷戀這人間煙火》的哲思,《夜的女採摘員》的細膩又神秘,書中的文字打開了不一樣的視角,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值得一讀再讀⋯⋯
夜色微涼,是誰在孤獨地起舞?如同書名的沉默和神秘,《夜的女採摘員》講的是那些縫隙裡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事。《抵達螃蟹的三種路徑》是3個故事。第1個故事中,最終說不出口的愛成了無疾而終的情,乃至而後經歷的欺騙和背叛,都沒這場分手來得讓他難過。第2個故事的他和她沒有名字,也是以分手結尾。他說愛過,了解過,卻在交往的過程中捨不得花一分錢,還說是她怕胖才不買零食,還說不必分那麼清畢竟將來是要結婚的,還要她下班做飯給自己吃,不管她累不累。
而第3個故事的林雅,父親重男輕女,母親軟弱無能,她的成長環境也隔絕了她認識外面世界的可能。以至於大膽離家出走後被男生所騙,被當成搖錢樹拖累著,最後過完了黯淡無光的一生,留下更可憐的女兒小餅乾。還有《刺蝟》這篇也讀來讓人難忘。筱君對媽媽的情感變化,從敬重和愛變成隔閡和指責,又回到感同身受,和我們多麼接近。
而筱君媽媽也是那個熟悉的媽媽,心善、心軟、喜歡做好人,但大部分人卻只計較向她求助卻沒有成功的那些事。文珍用清冷細膩的文字勾勒出無可迴避的日常,也真實地表達出我們內心無處吐露的困惑。可又如那句「她快樂過」,儘管善良不一定能得到回報,但還是會有人習慣就這麼善良著走下去⋯⋯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風輕月的「全家福」
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社會?
@蘇州 風輕月
謝謝Fausto,我很喜歡「我送書你來評」這個活動,有任務的贈書很有意義,由於前幾周送的書實在太合胃口,我開始了第一次報名。之前看書基本上是做做筆記,寫寫讀後感,頂多讀完了寫個薦書語推薦給書友,還真沒有認認真真的寫過書評。寫書評也是個很好的總結,寫完就能知道你看完這本書的大致收穫。可以說,參加過1次,就忍不住參加第2、第3次,哪怕我開了學,時間遠沒有暑假充裕。
由於這個活動,我現在也打算開始有任務、有時間規定地看書了。一來可以防止拖延症或莫名其妙棄書的情況,二來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寫作和表達能力。我想,到了年底,把一年內寫過的書評筆記等列印下來,裝訂成冊,那可太有成就感了!再次感謝Fausto,以後活動我會多多參與!!寫於蘇州⋯⋯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本期圖書實拍(四)
不止小和尚活得通透,作者是最通透的那個。我甚至感覺,她看透了這個社會。這本書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關於留守兒童、三和大神、單親家庭、窮人窟⋯⋯各種歧視和偏見。不能說這是社會的黑暗面,但這些,都是我們大多數人不怎麼接觸的,也不願接觸的群體。
都說,「人類的本質是雙標」,的確如此。我們身邊,雙標的人還少嗎?活在上世紀的爺爺奶奶(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多多少少都還有些封建的思想和迷信。連爸爸媽媽也是,他們不肯接受我們小孩子的思想,還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正巧,我前幾天看過一個TED演講,那個和我同齡的女孩說出了我的心聲:「難道,等我18歲了,世界上所有的知識就都在我的腦子裡了嗎?只有18歲後,我的思想和話語才是正確的嗎?」
有時候,小孩子真的比大人懂得多的多,就像《刺蝟》這篇裡的筱君。雖然,她也越來越活成她媽媽的模樣。「人類是一種很容易自我感動頭腦混亂的動物。而且,他們還老是要求同類和自己一樣。」或許,我不能改變現在社會的種種現象,我覺得改變我班裡的氛圍都不太可能,我們連理解自己,都做不到,就別想要求同類和自己一樣了。或許,我們喜歡看書,也是理解自己的一種捷徑⋯⋯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小駱的「全家福」
因為這本書,我竟喜歡上了「烏鴉」
@昭通 小駱
閱讀是一輩子的事情,哈哈,但作為一個窮學生,一頓飯10塊以上有時都不考慮。遇上喜歡的書基本都會遺憾地轉場電子書,使得閱讀的體驗感、幸福感都降低了很多。
這段時間遇上Fausto, 真的很感恩。我獲得了很多免費閱讀紙質書的機會,而約評也讓閱讀有了良性循環,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和這個活動有所聯繫,就算有一天不再,也要堅持寫長評的習慣⋯⋯
從無知的孩子長成無往而不利的大人,我們需要變成各種各樣的動物,甚至變得虛無、中空。但是長大是不可扭轉的,只能朝著那個深色的方向抵抗地、哭泣地、絕望地走去,無法避免,退無可退。
書中最喜歡的一篇是《烏鴉》。我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一則小說而喜歡上這種「不詳之鳥」。以前,我跟隨著大家,詬病、嫌棄、咒罵,我也讀《狂人日記》,也記住了「從來如此,便對嗎?」,但我依然跟隨著老人們、大人們把因為自己的懶惰而造成的惡果怪給那無辜的黑色的動物,怪給那無辜的人造的詞。
畢竟嘛,人確實是看起來最有力量的動物。我們捕殺其他生命,又制定規則美其名曰保護。所以把一切懶惰、無常和失意怪給力量薄弱的烏鴉,最合適不過了,不管它們對我們懷著怎樣的感情,想過為我們做什麼事。有時候不僅是對動物如此,對除自己以外的任何,都想方設法要把責任推給它。
本書揭開了很多這世上鮮為人知的殘酷、苦楚。卻又在傳達愛的力量。愛,連烏鴉都足夠理解,而我們,就更應該。既然一樹樹的花還肯在這春天開,事情還沒有變得完全壞,我們想⋯⋯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chen的「全家福」
「我送書你來評」與我
@上海 chen
2020年5月開始,我遇到了感興趣的書,就領了小小的分享任務等著開心地拆新書。比起買的、借的書,明顯看得更認真,也克服了自己的拖延症,留存了寶貴的閱讀記錄。謝謝舒子的辛苦組織!寫於「魔都」⋯⋯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女採摘員」與《往復書簡:初戀與不倫》
初識文珍,便是在這本「女採摘員」
@台州 南楠
一本獻給孤獨者的故事集,獨特的文筆,對待人物像蕭紅一樣溫柔悲憫。因此,特地去了解了她這個人,她的小說,她的文筆。大約是映襯了名字裡的這個「文」字,文珍的小說一向文氣。如果將這個文氣具象化,那約略可以指向細緻的文字、妥帖的敘事,以及文珍對人內心幽暗微妙的一貫興趣。
顯然,文珍對「人」的興趣遠超於外部世界,她樂於觀察人、凝視人,也就對人的心理把握精準。「我理解一切因為我是一切,夜晚,靜默,生命的暗影,微小的愛,柔軟也是一種力量,弱者也可以相互守望:為無名者立傳,為失敗者安放心靈,為脆弱者重建愛的秩序。」她真是寫活了這部小說。
上輯「甜烏鴉」,我寧願我是烏鴉、是狗、是黑熊、是刺蝟。一個人,就是一座小型動物園。動物們的種種孤獨、恐懼、天真、狂喜,全部和我有關。平凡的開頭,貼近生活的故事,每一篇都那麼平庸而又真實,道盡了人間的百態。文珍小說裡的人是嵌在各種生活境遇裡的,他們的某一部分在生活的斷裂處、縫隙處甚至光的背面,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些人的內部心理和外部世界的連結狀態呈現了社會、人群、文化的種種幽暗小徑。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本期圖書實拍(五)
小說集裡,文珍有意地擴大了自己凝視的人群,變換著一些觀看的視角,這是一種尋求突破的努力。上輯中有幾個故事讓我讀了以後很難平靜。《小孩小孩》這篇講述小孩子看似在關愛下成長,實則家長根本不了解小孩子的想法和遭遇的情況。小孩子喜歡的東西卻被家長當做垃圾一樣隨喜丟棄。父母只關心小孩子的讀書成績,其他什麼都不管。
這種愛的缺失與片面讓小孩子長大以後很難有愛人的能力,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也會長久伴隨。小孩子有著可以洞察秋毫的內心,她會小心翼翼地去和大人相處,去嘗試體會大人的感受。那句「姐姐,你現在高興一點了冇得」直接戳中了淚點。所以,請真真正正地去關愛孩子,別讓他糊裡糊塗就自己長大了。
下輯「夜的女採摘員」則收入了四個故事,這些短篇天馬行空的想像,讀來更像是作者講述夢境一樣。《在辦公室裡過夜》一篇中文珍轉換角度去描述故事,可見作者的思維邏輯之強。《雷克雅未克的光》這篇的文字則讀起來很容易讓人共情,裡面有許多句子值得反覆揣摩,或許更應該記下來。
如「我們總是希望被愛,被了解,被接受。最渴望得到的愛就是被無條件接受,但是這個世界上原本就不存在無條件的愛這回事。」也願你我都能通過這些故事明白愛的真諦⋯⋯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封面:本期圖書實拍(六)
黯藍色裸脊鎖線本,你知道嗎?
@長沙 星芒
老舍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獲得者的最新小說集,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魔幻??現實???繾綣亦或冷峻?!捻起腰封,無數的疑惑順著手指倏地傳遞到大腦中,轉圜幾下,繼而生發成催化劑,刺激著我的閱讀欲望。
書籍的裝幀是頂好的,設計更是獨出心裁。每頁紙張都洋溢對讀者的敬意,匠人精神撲面而來。「黯藍色裸脊鎖線本」,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書籍種類,曾見過的它的同類還是影視中那些真假不辨的古籍。現代人讀古籍,哪怕是「現代化古籍」多少也會有些陌生。可我卻頓生好感、一見如故。恨不得書架上的書籍一念之間都重新裝幀成「當代話本」樣式。
如是如此,當手捧「話本」時,也定翻讀至少一指之厚;即使手上無書,也亦心念之。也許有人會憑著紙書業衰頹的某些指數而哀嘆,紙質書終究成為了夕陽產業,青春與熱愛最終都變成不可再生的電力,被這個吞電獸吞噬後且不反哺。
一定會有一束光,從滿懷熱望的靈魂中迸發出來,擊中同樣滿懷熱望的另一個靈魂。然後再反射,折射,於是更多的人接收到了光。圖書絕不會衰落,它會與時俱進,新舊結合,成為更好更珍貴的東西。這光就成為不可忽視的明證⋯⋯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舒子的「全家福」
Fausto結語
@長沙 舒子
截至本文發前 「我送書你來評」已開展了72期 送出各類圖書共102種 總量數百本 感興趣底出版方/讀者也可於此或「福利區」下方了解更多詳情📖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我送書你來評」豆列
各期書目在豆瓣上也剛建了豆列 也將不斷更新 歡迎關注!也可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即可瀏覽往期102部作品哦!!趁此機會 也向一頁等各合作方以及支持Fausto的讀者盆友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我送書你來評」海報
今天是愷撒逝世的第1000又980年 與第26期第5本作品《愷撒》巧合般相合⋯⋯最後 小編提前祝願諸君辛丑年身體健康 「牛」轉乾坤!
(點擊上圖解鎖相關往期)
《夜的女採摘員》
一頁folio丨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 文珍
2020.8
無望與熱望 鬼魂與塵埃 烏鴉的暗戀與刺蝟的柔軟 種種孤獨 恐懼 天真 狂喜 全部和我相關 「三和大神」 「蟻族」青年 被遺忘的小孩 失了魂的女子⋯⋯文珍寫盡了那些時代的斷裂過程中掉進了縫隙裡的人 他們是被生活之手高高揚起又輕輕落地的塵埃 也是黑暗水面之下拼力鳧遊的無名者 跟白日裡明亮的一切比起來 發生在暗處的弱者之愛更讓人動容
這愛裡既有溫柔又有汙穢悽苦 有寄居蟹般貪婪又無望的情和欲 也有註定消逝的事物與當下生活狀況發生衝撞後的無盡失落⋯⋯所謂「夜的女採摘員」 就是以理解之眼 共振之手 去採擷那部分更黑暗 更微不可見的 更轉瞬即逝的情感與內心真實 在日常的風暴中寫下溫柔頌歌 在失序的世界裡重建愛的秩序
請按下方提示參與以免無效
參與步驟
1、轉發本文至朋友圈並保留至領獎
2、文末點「在看」並留言
聊聊對本期文章/薦書的看法
3、獲贊數大於3的留言中抽2位
各獲1本這部文珍的短篇集
其中1位還可從以下一頁書中
任選1本即《卡夫卡與少女們》
《日本色氣》《日本侘寂》《摩滅之賦》
《尋找亞洲》《鑽石與鐵鏽》《超現實主義宣言》
獲贊第1原則上優先
友情提示
截止統計時間為1月27日24點
被選中的兩位朋友憑回復及時領獎
未轉本文與機器刷贊等情況視為無效
『喜歡本期推薦也可直接按下方購入喔』
Fausto視頻號如下已建 且後臺更新調整中 書評等合作可按各自提示聯繫我 也歡迎加入Fausto讀書與藝術群 感興趣且尚未入群的親 可於本公號後臺「Call Me」處點擊「大家庭」獲得群海報 再按提示加入~
微博@浮士德·舒
圖文 ©Fausto群成員/一頁/舒子/網絡
編輯 @Faust Shu
精心原創 or 優質分享
聽說點在看 & 轉發的人都很可愛👆
閱讀原文查看102本各期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