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青州東夏鎮,聽一曲豐收與脫貧的「二重奏」

2021-01-09 閃電新聞

青州市東夏鎮是傳統的平原農業鄉鎮,從事農業種植,歷來是東夏人的致富經,有眾多家庭通過辛勤勞作,最終奔向小康生活,更有許多貧困戶群眾實現了增加收入、穩定脫貧。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時下已近尾聲的秋收,是一整年最後的收穫時節,在東夏鎮的廣袤田野上,一曲豐收與脫貧的「二重奏」正在漸入佳境。

走進前史村享受政策貧困戶史文科的家中,雜物間裡新堆起了5個鼓鼓囊囊的麻袋,裡面都是新買的炭,複合肥的袋子倒是又癟了不少。「棒槌賣了!小麥種了!化肥還有!我還買了炭,過冬沒問題!」閒下來的史文科,算了一筆秋收帳:

今秋種的6畝玉米喜獲豐收,按照每畝550元的價格,整體打包給了養羊大戶,賣出來3300元。成本裡面,用了6袋子複合肥,要是自己去買同樣牌子的,得花1200元,但化肥是上級政府部門免費發的,所以成本只剩6袋玉米種子的300元、兩次除草的500元和無人機撒藥的180元。減去成本後,史文科秋收掙了2320元,如果再算上夏天小麥的收入和其他收入,年收入穩超6000元。

「感謝政府提供的化肥!真的幫俺省了錢!」喜獲豐收的史文科自然是乘勝追擊,不光買了炭準備過冬,先去買了3大包小麥種子,已經按時種下,準備來年再戰。像史文科一樣,今年共有53戶從事小麥和玉米輪種的貧困戶群眾,得到了免費的複合肥,大幅減少了種植成本花銷。助力貧困戶群眾豐收,東夏鎮堅持精準「滴灌」,除了「提供化肥、降低成本」的通用模式,還有「個性定製」——

今年大姜行情特別好,一度到了8塊多錢一斤,雙廟村的建檔立卡享受政策貧困戶司愛香,今年也種了1市畝的大姜,但是面對近在咫尺的大豐收,大娘卻犯了愁:「俺今年70多歲了,幹不動出姜的活了,都是僱人幹,今年姜是貴了,出姜也貴了,一人一天就得400多塊錢,俺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僱人。」

「走!咱幫大娘出姜去!」幫扶幹部把司愛香的情況反饋到鎮上來之後,17位青年志願服務隊的成員踴躍報名,在村幹部的指導下,用一上午時間,一口氣把大娘那1市畝大姜都給出完了,不光加快了豐收大姜向致富成果的轉化速度,而且實實在在幫她節省了成本。

同樣喜獲豐收的還有「扶貧項目果實」。進入11月份,位於東夏鎮堂子村的春滿洲農業科技示範園產業扶貧項目,有整整2個大棚的「映霜紅」桃子迎來採摘。

與史文科的玉米和司愛香的姜略有不同,這些桃子不是直接歸屬某家某戶,而是先形成項目收益,再差異化分配給8戶堂子村的貧困戶群眾,最少的幾百元,這是給脫貧比較穩定的,多的幾千元,則是給受疫情影響務工收入減少的,讓「扶貧項目果實」合理地惠及8戶貧困戶群眾。

把脫貧攻堅牢牢抓在手上,把推動鄉村振興的責任扛在肩上,東夏鎮堅持讓豐收與脫貧同頻共振,積極依託農業種植,實現促民增收和穩定脫貧。(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石如寬 通訊員 馬躍堃 報導)

責任編輯: 趙衛平

相關焦點

  • 山東青州:東夏鎮「五個一」+「三扶」讓穩定脫貧有後勁
    幫助貧困戶收穫大姜近年來,東夏鎮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提出「建好每一村臺帳、摸清每一戶底子、落實每一項政策、補齊每一塊短板、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的「五個一」幫扶理念,在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和問題銷號清零的基礎上,2020年累計為102名貧困人員新辦理殘疾證及落實相應補貼,新辦理低保40戶72人,新辦理特困供養98人;全面落實醫療機構
  • 山東青州:東夏鎮加強扶貧隊伍建設 凝聚脫貧攻堅合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濰坊報導今年以來,東夏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領導幹部靠上、幫扶幹部盯上、督查隊伍跟上的原則,加強扶貧領域「三支隊伍」建設,凝聚攻堅合力,全面提升脫貧攻堅成效。領導幹部隊伍一線攻堅。
  • 山東青州:東夏鎮紮實開展「2020暖冬」行動
    今年春天,青州市東夏鎮為李建華母子二人新建了輕鋼裝配式結構住房,李建華母親非常滿意,「新房子比原來的舊房子暖和多了,我們娘倆在這個屋裡住著很舒坦,真是太感謝你們了。」為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該鎮紮實開展「2020暖冬」行動,全鎮上下「靶心不散、思想不松、勁頭不減」,持續用心用力,多措並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 東夏鎮濰坊兒童早教選哪家_青州卓美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東夏鎮濰坊兒童早教選哪家,青州卓美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打造中國兒童啟智、藝術教育第一品牌。東夏鎮濰坊兒童早教選哪家, 基於「Aquater」開發的功能性應用程式,需要適合現有樹木的盆地位置和輪廓。決定在地面上使用異國情調的木材,並在盆地周圍的長凳上。
  •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
    即日起,「青州文旅」微信公眾號將陸續推介我市各鎮(街道)的經驗做法,全面展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果和人民群眾熱愛生活、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東夏鎮始終堅持「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發展理念,將文化生活作為重要民生事業來抓,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全力提升城鎮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全鎮精神文化風貌煥然一新。
  • 青州市東夏鎮:昔日貧困戶 今天志願者
    今年10月12日,天剛亮,青州市東夏鎮笮家村的村主任謝健就被6名大爺圍在了村委辦公室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熱情高漲,紛紛表著態。這是咋回事呢?事情還得從今年的兩大攻堅戰——脫貧攻堅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說起,原來,這6名大爺都是笮家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或低保戶。
  • 栽下「金梧桐」,引來「金鳳凰」 青州市東夏鎮搭建平臺引人才
    12月25日,青州市東夏鎮工業園區金必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玻璃大棚裡,一群年輕人正在圍著一盆盆土壤和植株仔細觀察。「自我們公司跟陳保冬教授合作以來,陳教授定期會帶著團隊來進行技術指導,現在公司的菌根真菌研究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投產上市指日可待。」金必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王棟說。
  • 紅薯俏農戶笑 喜豐收促脫貧
    日前,走進蕉嶺縣長潭鎮神崗村扶貧紅薯種植基地,紅薯藤蔓青紫、長勢喜人,「扶貧紅薯」喜獲豐收。脫貧戶張麗萍正忙得不亦樂乎,除蔓、翻土、撿拾、攏堆,滿地的紅薯個個顏色鮮亮,體態飽滿,呈現出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 哈根吉他長笛二重奏 | 指尖的音樂,眼中的愛意
    他們基於對各自樂器的熱愛,深入探索了長笛與吉他這種獨特的室內樂二重奏形式的可塑性,並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成功地將哈根二重奏的音樂帶給世界各地的樂迷。隨後,一曲拉威爾的《哈巴涅拉練聲曲》,吉他輕巧的撥弦與長笛靈動的泛音,讓音樂的律動感增強。薩瑞德·希德班將長笛的歌唱性發揮到了極致,透亮卻不單薄的音色加上二拍子舞曲的節奏,別具一格。
  • 50秒|濰坊青州市:東夏鎮強化專項整治 美化鎮區環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5日訊濰坊青州市東夏鎮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強化專項整治,著力提高建設水平,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全面提高群眾文明素質,提升鎮區文明程度,東夏鎮招聘8名執法輔助人員和5名社區警務人員,進一步配齊配強綜合執法隊伍,加大執法力度
  • 山東青州:廟子鎮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臻 通訊員 魏奉禎 濰坊報導近年來,青州市廟子鎮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齊步走」,帶領廣大群眾在小康大道上闊步前行。現在,家門口的道路修好了,村裡河道改建的一萬多平米蓮藕池年年豐收,每年收入六、七萬元,生活真是好多啦。」邱維忠說。據了解,梨園店村屬深丘地貌,坡高溝深,地塊零碎,曾經是廟子鎮10個省級貧困村之一。「梨園店人致富忙,河裡種蓮藕,荒山瓜果香,窮村變了樣,闊步奔小康。」這是梨園店村的一首民謠,唱出了梨園店村的新變化。
  • 聽非遺講故事|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新華社濟南10月21日電題: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新華社記者張力元每逢節假日,74歲的趙興堂都會帶著挫琴去青州古城裡演出,有時站在樹下,有時坐在巷口,聞聲而來的遊客經常會問,這是啥琴?右手「執弓尋弦」,左手帶動琴身「送弦迎弓」,一曲《映山紅》便「飄」了出來。挫琴低音沙啞、中音柔靜、高音清脆,趙興堂打心底裡覺得這琴拉什麼曲子都好聽。挫琴跟中國古代樂器「築」同宗同源,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被譽為「活化石」樂器。在古代,築的演奏是樂人「右手執竹尺」。「各地氣候不同,高粱稈在山東更常見,拉琴用高粱稈頂端的兩節正好。」趙興堂說。
  • 陝西人大:豐收村裡「話」豐收
    「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實際行動確保豐收村脫貧攻堅完勝收官。」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陝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訪辦副主任陸德平被派到豐收村時,就暗暗下定了決心。「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 Duo by Twins 「孿生姐妹」的二重奏
    所以今天,我們將會看到她和她的「孿生姐妹」帶來的這首小提琴和中提琴的二重奏,名為"In ruhiger Anmut" (安靜又優雅)。這首曲子選自奧地利作曲家Robert Fuchs在1898年為小提琴和中提琴創作的12首二重奏中的第2首,作品號60。
  • 聽非遺講故事|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新華社濟南10月21日電題: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新華社記者張力元每逢節假日,74歲的趙興堂都會帶著挫琴去青州古城裡演出,有時站在樹下,有時坐在巷口,聞聲而來的遊客經常會問,這是啥琴?右手「執弓尋弦」,左手帶動琴身「送弦迎弓」,一曲《映山紅》便「飄」了出來。挫琴低音沙啞、中音柔靜、高音清脆,趙興堂打心底裡覺得這琴拉什麼曲子都好聽。挫琴跟中國古代樂器「築」同宗同源,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被譽為「活化石」樂器。在古代,築的演奏是樂人「右手執竹尺」。「各地氣候不同,高粱稈在山東更常見,拉琴用高粱稈頂端的兩節正好。」趙興堂說。
  • 葛竹坪鎮開展「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
    12月17日以來,漵浦葛竹坪鎮組織各村開展了「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脫貧攻堅主題懇談會,群眾積極參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說豐收,話變化,談體會,感恩情,紛紛感慨脫貧致富來之不易,紛紛感恩黨的脫貧攻堅戰略。一句句、一聲聲無不道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美好生活,進一步樹立了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
  • 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
    青州挫琴代表性傳承人趙興堂在演奏挫琴(2008年12月攝)。新華社發新華社濟南10月21日電 題:青州挫琴:用高粱稈演奏的「活化石」樂器新華社記者 張力元每逢節假日,74歲的趙興堂都會帶著挫琴去青州古城裡演出,有時站在樹下,有時坐在巷口,聞聲而來的遊客經常會問,這是啥琴?
  • 從「探戈」到「萬福瑪麗亞」——旅美吉他/小提琴演奏家二重奏音樂會
    」--旅美吉他/小提琴演奏家二重奏音樂會演出時間:7月8日(星期六)下午15:00演出地點:深圳大劇院音樂廳演奏:W.E.Duo二重奏組合吉他:李爾東小提琴:盛葳茹當吉他遇見小提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W.E二重奏成立後先後在校內以及美國各地教堂舉辦專場音樂會,並且在2016年6月獲得美國南部國際吉他藝術節獲得室內樂組第一名,並受邀在2017年比賽中擔任評委以及作為藝術家出演藝術家音樂會。曾受洛杉磯四重奏的John Dearman, David Russel, SoloDuo, Bandini Duo等著名演奏家指導,並得到大師們的一致讚許。
  • 新疆林果產品如何從「豐收」到「增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2019年,新疆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持續推進特色林果業轉型發展,不斷織密新疆特色農產品疆內收購網和疆外銷售網,支持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農產品營銷,叫響新疆林果「金字招牌」。
  • 四子王旗:風吹麥浪滿目金 穗滿飄香喜豐收
    四子王旗:風吹麥浪滿目金 穗滿飄香喜豐收 2020-09-21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