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劉亦菲的「做自己」,更喜歡《花木蘭》的「忠孝」

2020-09-09 小瑜見解

花木蘭》將於9月11日定檔上映,影片主要講述在中國古代有一位神奇的女子,為了救已經失去一隻腿的父親,維護整個家族的尊嚴,身披戎裝代父從軍。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穿越,從軍隊緊張的訓練中和與侵略者的戰鬥中,不斷的發現自己,成為自己內心的戰士。並最終從侵略者手中救回皇上,從而拯救了整個國家。

這部影片是一位美國女性導演尼琪卡羅執導,從導演經歷來看,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導演,無論是《回憶與欲望》,還是短片《確信升起》都有很好的口碑。再看電影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主演劉亦菲飾演花木蘭、李連杰飾演皇帝、鞏俐飾演反派女巫、甄子丹飾演董將軍,無論是動作還是演員的演技,可以說他們都代表著一個演員的水平。

《花木蘭》發預告片時,許多人都很期待這個家喻戶曉的女英雄,所以引起了極大的討論,可是當電影以線上付費上映之後,這部電影徹底打破了觀眾對它的高期待,因此豆瓣評分開始之後,僅兩三天已經低至4.8分,可能之後還會再次下降。

小影和許多電影愛好者同樣,沒有等到電影院上映,已經從資源庫中艱難的看完了這部電影。怎麼說艱難呢?當然是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爽了,其次深深體會到了一個民族文化底蘊的重要性。正如《花木蘭》一個屬於中國文化的典型英雄人物,當被一個美國導演去詮釋她的精神時,一時略感不足,失去了中國文化的那種敬仰精神。這就是為什麼《花木蘭》上映之後,得不到中國觀眾的青睞的原因,花木蘭形象失去了中國文化,影片中也在充斥著美國當代的主流價值觀。

雖然《花木蘭》已經被打下了4.8分的印記,可是不可否認的是影片中有些東西還是值得一說,只不過遺憾還是比驚喜要大很多。

一、高評價的動作和美術設計

對於這兩樣東西,也是讓我關注頗多的地方,劉亦菲從全球1000名主角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可見劉亦菲非同一般,除了擁有了出色的演技和英語表達能力,至關重要的是她有著很強的武打功底,無論是騎馬還是武術劍術,劉亦菲都可以近乎完美的完成。

主演的演技水平和素養決定了一部電影的成功的下限,那麼主創團隊的用心更能表現出一部電影到底可以走多遠。

影片逼真的畫面和寫實的動作戲,更有特技騎手為觀眾送上了一部恢宏的古代戰爭戲,影片最後的皇宮更是實景搭建,從拍攝、實練,《花木蘭》的成本高達2.9億,可見導演對於畫面呈現的效果更加注重。

可是一部電影的故事更重要,表達的價值觀和感情更加重要,也就是電影的主題,而《花木蘭》的主題就是偏離了花木蘭本該傳達的文化。

二、比起做自己,花木蘭的忠與孝才是真實

也許這就是中西方文化和價值觀上的差距,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講究忠與孝的國家,而西方更加注重自己,重視個性,強調平等。

花木蘭代父從軍,抵抗外敵,拯救了國家,維護了自己家族的榮譽,雖然立下了戰功,但是花木蘭依舊選擇回家盡孝,這就是中國特有的先國後家,先忠後孝,中國獨有的兩種精神。

而這兩種精神對於做自己的西方國家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概念,也不可能引起多大共鳴,從主題曲上來看也證實了這一點,做自己才是失敗的根本。

影片中花木蘭代父從軍,或許並不是為了父親,而是為了證明自己,而花木蘭的「氣」更是說明了這一點,只有放下自己的偽裝,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戰士。

在小影看來,影片希望突出的地方就是讓花木蘭主動接受自己,展現自己真實的強大力量,這很是符合當代西方女性浪潮下的做自己。

《花木蘭》不乏是一個具有故事意義的人物,雖然每個人都在嘗試,花木蘭精神也是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忠與孝」是中國傳統的優良品德,而做自己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方向,但是大方向下應該堅持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劉亦菲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他們甚至覺得劉亦菲能登上國際舞臺,飾演花木蘭是她的努力,也是她的榮幸。再加之近年來女權主義日盛,迪士尼也在公主電影系列做了新的嘗試,公主不再是被王子拯救的對象,她們獨立、有主見,做事情追尋自己的內心,不靠男人,甚至可以救男人(王子)。《花木蘭》其實也是迪士尼公主電影的真人版。
  • 《花木蘭》首映禮口碑大爆,但最好的花木蘭不止劉亦菲!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所以在劉亦菲之前,已經有過很多影視版本的花木蘭形象,今天耕醬就來給大家盤點一波,看看哪個最符合你心目中的花木蘭呢! 1956《花木蘭》(豫劇版) 這一版本的花木蘭由常香玉飾演,作品著重於表現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愛國情懷和忠孝品質
  • 《花木蘭》劉亦菲比奧卡菲娜更合適,木蘭屬於中國
    知乎上有個問題:怎麼看香港、臺灣網友稱奧卡菲娜比劉亦菲更適合演《花木蘭》的說法?有位知乎網友打趣說,迪斯尼動畫只代表了西方人的印象,花木蘭可是中國本土的。我理解花木蘭要打仗,打的還不錯,應該壯實一點才行。
  • 劉亦菲,真·花木蘭
    ,站在C位的劉亦菲也隨著《花木蘭(2020)》的口碑撲街而成為關注的焦點,眼見著就要被貼上票房毒藥的標籤。翻了翻劉亦菲的微博,仍舊波瀾不驚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該拍片拍片,該慶生慶生、該曬照曬照。倒是她轉發的一條微博裡,可以窺見劉亦菲從白秀珠到花木蘭的轉變。
  • 若非劉亦菲主演,電影《花木蘭》會更爛
    導演妮基·卡羅,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更有迪士尼影業榮譽出品,按道理怎麼會潰敗?早在9月4日《花木蘭》就在美國開啟了網絡點映,從IMDB評分看,3萬多人給出了5.7分,較國內上映後評分4.8高,但國內4.8的評分有10萬多人的基數。
  • 劉亦菲《花木蘭》:它真的不好看,但也不難看
    劉亦菲的《花木蘭》上映有一個星期了,網上一邊倒的差評,我一直都在猶猶豫豫要不要去看,總算是在昨天下定決心買了票,跑去電影院看了真人版的木蘭。實話實說,電影的確不算好看,但也不是那麼難看,只是這個故事老套,又落到了「忠孝」這兩個主題上,在女權當下的現代社會,有點過時,也有點格格不入。
  • 劉亦菲的花木蘭,你真香了沒
    相比動畫,迪士尼沒有打算把真人電影也拍成富含音樂的喜劇,而是更傾向於戰爭動作的類型。 預告裡,那條承包了諸多笑點的木須龍也不見了蹤影。 曾為花家的守護神後被降級的木須,身形小如蜥蜴,話癆語速快,在木蘭的行軍路上搗亂又幫忙。
  • 劉亦菲的神顏也救不了!萬眾期待的《花木蘭》,口碑為何撲街了?
    如果你還沒去看劉亦菲版的《花木蘭》……那就千萬別去看!不值得!難道​她是靠自己,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其實,《木蘭辭》裡的花木蘭最令人感動之處就在於,花木蘭本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沒有超能力,也不會飛簷走壁,她只是出於孝悌之義,被形式所迫,替父從軍,​走上了那條與眾不同的路。關於​這一點,我比較喜歡動畫版《花木蘭》的設定。
  • 劉亦菲版《花木蘭》這些你不可不知
    國外觀眾點讚《花木蘭》首輪放映結束後,《花木蘭》在社交網站上收穫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史詩級的戰爭場面;精彩的動作設計;鮮明的女性意識;劉亦菲的個人魅力」成為評語的關鍵詞。更有人盛讚:「這是《灰姑娘》之後,迪士尼最好的動畫改編真人電影!」
  • 劉亦菲主演《花木蘭》內幕終於曝光
    1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提到這句,就讓人不由得在腦海中浮現出花木蘭的樣子,她替父從軍的善良忠孝,戰場上保家衛國的英勇無畏,是很多人心中的榜樣與英雄。 2017年12月1日,選角導演團隊遍訪五大洲,試鏡了近千位演員,終於找到了與花木蘭氣質相符的演員——劉亦菲,官宣她即將出演花木蘭。
  • 劉亦菲《花木蘭》,似乎翻車?
    從去年到現在,迪士尼出品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因為各種原因前前後後也宣傳了大半年了,怎麼著都算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尤其是劉亦菲版《花木蘭》被迪士尼標籤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鑑於1998年《花木蘭》動畫電影的成功,所以該版《花木蘭》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
  • 恕我直言,英姿颯爽的俠女花木蘭,憑什麼讓弱不禁風的劉亦菲來演
    接著,劉亦菲出演了2003年央視版《天龍八部》。她扮演的王語嫣,稚嫩中帶著靈氣,一顰一笑都奪人眼球,被大家稱為「神仙姐姐」!回眸一笑,美得一點也不沾風塵。美若天仙,更超凡脫俗、溫婉純淨!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正是「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而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也就是說,木蘭是不得已才上戰場的。她本是女嬌娥,卻為了忠孝以「男兒郎」的身份「替爺徵」。
  • 4.7分花木蘭「取悅」國外觀眾:劉亦菲用英文致謝!
    電影,書籍等信息的載體不僅成為資本的利益鏈的一環,還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不僅是武器能勝敵,軟實力更可怕,精神的佔領是讓你失去對本國文化的認同,城堡內部瓦解最是傷人之根本,花木蘭集合了幾乎所有的偏見來實現這一目的。
  • 比起劉亦菲的素顏與英文,《花木蘭》導演無意透露的數據才是重點
    想必大家對於劉亦菲都不陌生吧,自從劉亦菲出演了《神鵰俠侶》裡面的小龍女之後,很多粉絲都無法忘記她那仙氣飄飄的樣子,在一時間她一度成為了眾多粉絲的夢中情人。而近日劉亦菲素顏試鏡《花木蘭》的視頻曝出後,不少人都紛紛表示,我的「仙女姐姐」呢?
  • 劉亦菲《花木蘭》袁詠儀《花木蘭》趙薇《花木蘭》誰演的更好
    今天大張來說是說說《花木蘭》最近各大媒體電影,娛樂板塊到處報導迪士尼新片,劉亦菲、最新電影《花木蘭》的全球首映禮。關於《花木蘭》相關話題在國內迅速引起大量的討論,今天大張就來說說各個版本你們喜歡哪個版本的
  • 《花木蘭》中國人不待見,外國人不喜歡
    迪士尼巨資打造的《花木蘭》,在中國一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對比之前盛大的宣傳力度,從迪士尼開始選人,到千裡挑一的面試大戰,再到確定劉亦菲之後的營銷亂鬥,《花木蘭》從來不缺熱搜。花木蘭的故事最早見於北朝民歌《木蘭辭》,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以宣揚忠孝的名義傳播的。而忠孝之意的背後所蘊藏的朦朧的未被直接捅破的女性意識,在好萊塢版的《花木蘭》中被刻意放大甚至強調。
  • 不好意思,《花木蘭》的爛劉亦菲不背
    可能是因為疫情的一再撤檔,也可能是因為急需靠著《花木蘭》回口老血,更可能是緊急聯繫了山爭哥哥,迪士尼爸爸一拍大腿,乾脆選擇了線上播出,通過其流媒體Disney+線上點播,只需29.99刀,就可以在家吹著空調喝著啤酒,隨時暫停隨時繼續。上映一周後,第三方數據顯示,Disney+收入增長了1200萬美元。
  • 劉亦菲版《花木蘭》口碑撲街,趙薇版《花木蘭》在歐美火了
    也有歐美百萬影視大V將《花木蘭》這部電影和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進行對比,認為這部電影完全沒有還原動畫版的精髓,很多該拍的場景都沒有被拍攝進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花木蘭在決定替父從軍時,動畫版花木蘭掏出寶劍割斷了自己的頭髮
  • 劉亦菲版花木蘭差評如潮!老外稱演得最好的是鞏俐和李連杰
    花木蘭一直都是我們廣為歌頌的英雄人物,最重要的是她代表著一種忠孝的品格,雖然是女兒身,但代父從軍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而劉亦菲版的花木蘭上線之後可謂是差評如潮,雖然劉亦菲自己覺得演的不錯,但是大眾的口碑和實際的點播率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 她是花木蘭,也是最堅韌的木蘭花—劉亦菲|ICON
    花木蘭,被先後製作成動畫片、電視劇、電影不下十餘次。1998 年,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版電影《花木蘭》更是讓全球都知道了這位鎧甲公主——花木蘭。時隔 20 年,當迪士尼再次開啟 「真人公主」 計劃,全球沸騰了。然而尋找花木蘭的過程並不順利,選角工作一開始, 導演 Niki Caro(妮琪·卡羅)便向全球派遣選角導演,幾乎找遍了中國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