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中神樹竟來自於此!詭異三星堆和《山海經》有什麼關係?

2020-12-27 花菜阿良

三星堆的考古從1929年燕家父子無意發現,到如今已經斷斷續續的進行了80多年。在這裡人們發現了不可思議的古蜀國文明,至今卻未能解開謎團。

古蜀國是如何突然滅亡?

古蜀國是如何掌握這些高超的青銅鑄造技巧?

古蜀國為何出土的器物天馬形空卻不似中原文化?

古蜀國的神秘面具真的是來自外星人?

《山海經》中所記各種千奇百怪的神獸,還有神話傳說中扶桑、神鳥、巨龍等,都在三星堆的文化中得以重現。真的只是巧合?還是說明了,山海經中的神話世界曾真實的存在過?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綜合館裡的眾多國寶。因為文物過多,在此挑了一些具代表性的來進行介紹。

整個綜合館展廳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雄踞西南、以玉通神、烈火熔金和通天神樹。

雄踞西南

|三星堆的古城古國

現如今一般將蜀文化劃分為夏商西周時代的早期蜀文化和東周的晚期蜀文化。蜀文化的中心區是在成都平原,而三星堆文化正是蜀文化的代表,在此發掘出了城牆體系、居住區、墓葬群以及祭祀坑等。

■ 三星堆遺址一期出土的陶器

距今約4800~4000年,相當於新石器時代晚期

▲ 圖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器
▲ 圖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器
▲ 圖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器

陶器主要是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紋飾種類豐富,器類以花邊口沿器,寬沿器和平底器居多。

■ 三星堆遺址二期出土的陶器

距今約4000~3600年,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時期

▲ 圖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器
▲ 圖為高柄豆和陶盉

陶器以夾砂褐陶為主,多為素麵陶。新出土的器物主要有高柄豆、鳥頭柄器、深腹罐等。可以看出這個時候是三星堆文化的早期,宗教祭祀活動已慢慢興起。

■ 三星堆遺址三期出土的陶器

距今約3600~3200年,相當於商代

▲ 圖為陶三足器三條腿十分粗大,內部中空,又稱「袋狀足」。

中空部分可以煮東西,類似現在的火鍋。

▲ 圖為陶三足器

這個時候的三星堆新出現了觚形器、瓶、矮領甕等。同時還有一批高級青銅、象牙等禮器。同時在三星堆的中心城市已經建成,形成了古老的文明中心,宗教祭祀和禮儀也開始慢慢完善。

■ 三星堆遺址四期出土的陶器

距今約3200~2600年,相當於晚商至春秋早中期

▲ 圖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器
▲ 圖為陶子母口壺
▲ 圖為陶尖底杯

陶器以夾砂陶為主,增加了泥質灰陶。並出現了尖底罐、尖底盞等。這個時候的古蜀國文明已經臻於鼎盛。

■ 象牙

▲ 圖為象牙

在三星堆遺址中總共發現了80多根象牙,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整根亞洲象雄象的象牙。據猜測,三星堆出土的象牙,主要是使用於祭祀儀式上。

■ 小人像

▲ 圖為陶小人像

這個史前時期的小人像雕塑,五官清晰可見,寥寥數筆卻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古老而又質樸的微笑,頗具神韻。胳膊和腿有些殘缺,上身赤裸,下身著裙,腰間繞有一根腰帶。

以下為展出的一些其它陶塑像

▲ 圖為陶貓頭鷹頭
▲ 圖為陶豬頭
▲ 圖為陶狗頭

■ 青銅龍虎尊

▲ 圖為青銅龍虎尊

銅尊頸上有三周弦紋,肩部飾浮雕遊龍造型。腹部雕有虎紋,虎口下方還有四個蜷縮的小人。

▲ 圖為青銅龍虎尊

這件龍虎尊和安徽阜南出土的龍虎青銅尊不管是從器形、紋飾、題材上,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目前為止全中國就只出土了這兩件商代的龍虎尊,具體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

以玉通神

|三星堆的玉石器

■ 「祭山圖」玉邊璋

三星堆的鎮館之寶之一,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國寶。

▲ 圖為祭山圖玉邊璋

這是三星堆遺址發現的雕刻最精細、內涵最豐富、價值最大的一件玉器。這件玉璋呈斜邊平口形狀,所以也叫邊璋。整體長54.2釐米,寬8.8釐米。

玉璋整體呈黑色,中間偏上的位置因為焚燒的原因有點泛白。這件玉璋是祭祀用的重要禮器,器形高大且保存完整。

▲ 圖為祭山圖玉邊璋

玉璋的最大價值在哪裡?

在這件玉璋的兩面,刻有精細的陰刻圖案。而且其圖案是用鋒利的石片,一點一點刮上去。

玉璋兩面的圖案基本上一致,每一面的圖案分為上下兩組,每一組紋飾由小山、雲雷紋和兩排小人組成。其中下層小人雙膝跪地,頭戴山型頭冠。上層小人則帶平頂頭冠,正面站直。上下雙層小人,雙手都置於胸前,呈雙手環握的狀態。

玉璋上描繪了古蜀民祭祀天地大山的場景。也是考古學家們研究古蜀人宗教信仰,祭祀禮儀的重要依據。

■ 玉璋

▲ 圖為玉璋

說文解字中曾說:半圭為璋,玉璋是玉圭從上端尖鋒處垂直切下。據文獻記載,玉璋屬於祭祀天地和四方的六器之一。

▲ 圖為玉璋

玉璋可以分三類:第一類赤璋,禮南方之神;第二類大璋、中璋、邊璋,天子巡守之用;第三類中璋、牙璋,作符節器之用。

▲ 圖為玉璋

這件玉璋出土於一號祭祀坑中,器身呈魚形,頂部張開的魚嘴中,還鏤刻了一隻小鳥。魚鳥相結合的圖形可能和古蜀王魚鳧有關。整件器物在選材上利用了玉料的漸變色,並運用了鏤刻,線刻,打磨拋光等工藝。

▲ 圖為牙璋

這件牙璋高度99釐米,是三星堆裡發現的最大的一件牙璋。這件大牙璋雖然巨大,但是卻十分輕薄,最厚的地方僅有0.6釐米。頂上刃口更是薄如蟬翼,中間鏤空雲紋,難度相當之大,稍不注意便會弄斷。

■ 玉戈

▲ 圖為玉戈

三星堆裡出土的所有文物當中,屬玉璋和玉戈數量最多。所謂「戈」,是一種裝在木柄之上的兵器。因為年代久遠,木頭在土裡慢慢腐化,所以現在出土的玉戈基本上都只有一個戈頭。

▲ 圖為玉戈
▲ 圖為玉戈

玉戈在商周時代比較流行。因為玉戈是用玉石所製作,質地堅脆,並不能用在戰場殺敵之用。所以玉戈一般都只是用在重大的祭祀和禮儀活動。

■ 玉石原料

▲ 圖為玉石原料

說文解字曾提及:石之美者為玉。展廳內的這些玉石原料,發現自上世紀90年代的鴨子河畔。在玉石上你可以看到一些凹槽和一平刮痕,這些都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留下的痕跡。

▲ 圖為玉石原料

《周禮》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虎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以下為展出的一些其它玉器

▲ 圖為玉刀
▲ 圖為玉管
▲ 圖為玉戚形佩

烈火熔金

|三星堆的冶煉

■ 青銅大立人像

三星堆的鎮館之寶之一,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國寶

▲ 圖為青銅大立人像

大立人像身高1.72米,底座高0.9米。底部有兩層座子,座子上雕有四隻象頭。象頭以下的方座主要是為了抬高高度,讓整個大立人看起來異常的高大威武。

大立人濃眉大眼、雙耳招風、頭戴花冠,兩臂環抱於胸前,雙手環握中空。表情凝重似乎是在溝通天地,一副正在作法的祭祀模樣。

▲ 圖為青銅大立人像服飾

大立人身上的服飾異常的華麗,共分三層,外衣、中衣、內衣。外衣左側是兩組相同的龍紋,每組兩條。右側則是兩條豎形紋飾,分別是獸面紋和蟲紋。中衣為短衣,後背左側繪有一條龍紋圖案。內衣也分別繪了獸面紋、蟲紋、回紋等圖案。

整體服飾考究、紋飾華麗,間接的說明了當時的古蜀國高超的紡織技術水平。

▲ 圖為青銅大立人像

這個青銅大立人手裡握的是什麼?

認真來看一下青銅大立人的手勢,雙手緊握,中間卻留了個大洞。有人猜測大立人可能是手裡握有東西,比如說是某種祭祀用的法器,又或者說是象牙,因為在三星堆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

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特殊的祭天手勢,類似佛教的萬字佛印一般,因為在三星堆中出土的其它銅人當中,也有很多類似的奇特手勢出現。

▲ 圖為青銅大立人像

這個青銅大立人到底是誰呢?

專家認為他極有可能是古蜀國的大祭司,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祭祀儀式。因為在當時的年代來說,神權和王權是融為一體的,所以他也很有可能是當時最具權威的古蜀王,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徵。

■ 金杖

三星堆的鎮館之寶之一,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國寶

▲ 圖為金杖

這根金杖是夏商周時期出土的全中國最大的一件黃金製品。整根金杖長1.42米,直徑2.3釐米,淨重約500克,含金量高達90%以上。

細觀之下,你可發現這根金杖它只是一層金皮,裡面不但是空心還存有一些木渣。這也說明,金杖原本是包裹在一段木頭表面上的裝飾物。

▲ 圖為金杖

金杖為什麼珍貴?

這根金杖最重要的一點,它有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的權杖。夏、商、周時期,黃金在當時是極其緊缺的,能用的起黃金的也只是寥寥數人。這根金杖很有可能是古蜀國王專用的王者之器,也就是說它集齊了神權和王權於一體。

據文獻記,夏、商、周時期,均是用九鼎來象徵國家的最高王權,也就是所謂的天子九鼎。對於用杖形物來代表至高權力,則主要是出現在古希臘、古埃及等一些西亞國家之中。

用金杖來顯示王權,在當時的社會中是非常少見的。至於古蜀人為什麼不用鼎而用金杖?有專家猜測可能受到了西亞諸國的影響,具體的我們還不得而知。

▲ 圖為金杖上的圖案

金杖上有什麼圖案?

金杖的一端有段長約46釐米的圖案。圖案的下方是兩個頭帶五齒巫冠,耳帶三角形耳墜的人頭像。

另外兩組是由魚、鳥、箭組成的一模一樣的圖案。在圖案當中,箭射穿了魚和鳥。關於這個圖案也有幾種說法,有人說這是崇拜魚和鳥的兩個部落結成了聯盟。也有人認為那隻箭的圖案,有可能並不是箭,而是稻穗,象徵了三星堆的漁業和農業。

■ 黃金面罩

▲ 圖為黃金面罩

黃金面罩出土於一號祭祀坑中,高11.3釐米,寬21.5釐米,是由黃金製作而成。據猜測,應該是從出土的青銅人頭像上脫落而下。

金面罩非常好的利用黃金的延展性。因為黃金的延展性非常的好,1克的黃金可以打造出1平方米的金箔,而最薄可以達到0.0001毫米。

▲ 圖為金面罩青銅人頭像

所謂貼金,是製作時先把一小塊黃金錘打成薄薄的金箔片,做出面罩造型,然後再用生漆調和石灰作為粘合劑,粘貼在人頭像表面上。同時貼金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當粘合劑乾燥老化之後,會很容易脫落。

■ 金器

▲ 圖為金箔魚形飾,頂部有穿孔,應是懸掛於其它器物之上的飾件

在三星堆的兩個祭祀坑中,共出土了65件金器,總重量在850克左右。雖然和青銅器的出土數量相比,這些金器並不多。主要的原因是在夏商周時代,黃金的出土量是非常的稀少的。

▲ 圖為金料塊

這是一塊演練好還沒來的及加工的黃金原料,上面還可以看出澆濤留下的痕跡。

■ 青銅雞

▲ 圖為青銅雞

這是整個三星堆當中最為寫實的青銅器物之一。整件青銅雞採用範鑄法鑄造,整體高約14釐米,小巧精緻、羽尾豐滿、栩栩如生。在整個三星堆裡出土天馬行空的器物當中,這件寫實性的器物實屬異類。

這隻青銅雞的身份並不簡單,在其胸前鑄有火紋,極有可能代表了神話當中的「神雞」。

細觀之下,你還可以發現這隻公雞的爪子底下有個方形的接口,而且銅雞的表面也被摸的發亮,所以也有人猜測這隻銅雞很有可能是一根手杖的杖手。

以下為展出的一些其它銅飾品

▲ 圖為銅牌飾
▲ 圖為銅虎形器
▲ 圖為銅怪獸
▲ 圖為銅璋

通天神樹

|古蜀人智慧與精神的象徵

■ 青銅神樹

三星堆的鎮館之寶之一,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國寶

▲ 圖為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整體高3.96米,頂部似有殘缺,據估計完整的青銅神樹高度應該在5米左右。整個神樹由底座、樹幹、樹枝和盤龍四個部分組成。盜墓筆記之秦嶺神樹中的神樹原型便是來自於此。

底座呈圓形,共分三段。三面弧邊三角鏤空狀,狀似神山。座上還刻有象徵太陽的紋飾。

▲ 圖為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共分三層,每層有三根樹幹,共九枝。每根向上的樹幹都各開一果實,於中間站立一神鳥。神鳥的嘴像老鷹一樣又大又彎,而且在每個神鳥的嘴上還留有一個小孔,這說明原來鳥嘴裡是叼有東西。在每根向下彎的樹幹邊緣也能看出留有環紐,具體是用來懸掛什麼東西,還不得而知。

▲ 圖為青銅神樹

神樹一側立有盤龍,佔據了神樹約一半的空間。整條龍長179釐米,造型頗為奇特,龍頭四角且肩有小翅,頭朝下尾巴朝上,龍體呈繩狀沿樹緣逶迤而下,盤踞在神樹之上。

▲ 圖為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如何製作?

神樹採用分鑄法製作而成,先製作出各個零件部分,然後再用套鑄、嵌鑄等多種方式組合在一起。

▲ 圖為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的意義?

山海經載: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這顆神樹,狀若《山海經》中所載的扶桑和建木的結合,據載建木之上有枝葉、花卉、果實和黃蛇,而青銅神樹也同樣具有花果和神龍。神樹代表了生長、繁衍和傳承,具有連接天地、溝通神靈之意:

▲ 圖為青銅神樹

神樹上共有9隻代表太陽的神鳥居於樹枝之上。頂部雖已殘缺,但是按山海經所示,應該還有一隻神鳥居於神樹頂部,這也表現出三星堆先民對太陽的崇拜:而盤龍距於神樹之上,則是表達了順天梯而往返於天地之間,從而達到人神交流,又或是巫師的駕乘神龍。

這顆青銅神樹是和眾多的神器祭品一起,被放置於祭祀中心位置。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三星堆先民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以祭祀的方式將日月、山川、動物等形象塑造出來,通過神聖的祭祀活動進行膜拜,從而達到與天、地、神溝通的目的。

■ 二號青銅小神樹

▲ 圖為青銅小神樹

三星堆遺址共發現了大大小小8顆青銅樹,不過俱是殘缺不全。

▲ 圖為青銅小神樹

小神樹底坐為山形,象徵了神樹立於神山之上。座坐上各鑄一方臺,上面有一雙手作握物狀的跪人。跪人手持法器,似乎正在祭祀神樹。在神樹的樹枝之上還鑄有銅環鈕,應是掛有其它飾物。

▲ 圖為青銅小神樹

從青銅神樹中我們可以看出,三星堆人對神樹的崇拜,和對太陽神的崇拜。

山海經中記載的幾種神物:扶桑由兩顆互相扶持的神樹組成,上有三足烏,位於太陽升起的地方……在三星堆出土的神樹中均有體現,在表現神木、神山相結合的同時,也可視作古蜀民天地不絕、人神相通的寫照。

■ 東漢搖錢樹

▲ 圖為東漢搖錢樹

這是一種在東漢年間比較流行的隨葬品。其實這顆搖錢樹和三星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放在展廳裡,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多了解一下其它青銅樹的類型。

▲ 圖為東漢搖錢樹

整棵搖錢樹除了掛滿銅錢之外,在頂上還有振翅的神鳥朱雀,樹幹上插有六層四出枝葉,葉片上鑄有西王母和各種瑞獸等形象,其間再飾以銅錢約400多枚。寓意了人們渴望能死後升仙的想法。

■ 神樹殘件

▲ 圖為神樹殘件
▲ 圖為神樹殘件
▲ 圖為神樹殘件
▲ 圖為神樹殘件

三星堆共發現八顆青銅樹,絕大部分都有殘缺,也很難修復完整。這裡便是青銅樹的一些殘件,比如樹根、枝幹、青銅鳥等。

寫在最後

如今的三星堆發掘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已出土的文物卻足以震驚全世界。三星堆文化代表了早在數千年前,古老的先民擁有著高超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大型的城市、禮儀文化的規範。

頗為可惜的是,出於對現如今考古技術的考慮,現已暫停了三星堆的考古發掘。古老的文明至今不能解開,我們只能希望後人終有一天能破解謎霧……

人生過半,開始想要堅持一點夢想。一路行走,去看沒有看過的風景,記錄不一樣的人生。世界那麼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請勿轉載使用,否則依法追究。若有來源信息標註錯誤或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及時更正、刪除。

相關焦點

  • 1986年,三星堆挖出「秦嶺神樹」原型,專家:《山海經》沒騙人
    去年都市探險劇《盜墓筆記-秦嶺神樹》應該是吸引了無數的網友觀看吧,不可否認此類盜墓題材的影視劇的確是非常的火熱,而且《盜墓筆記-秦嶺神樹》拍攝的也著實不錯。扶桑神樹其實除了在《盜墓筆記》中這樣描述過,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也有大量關於神樹的記載,而且同樣也是非常的詭異
  • 《山海經》對應了三星堆的文物,神話被證實,難道真不是華夏文明?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第九大奇蹟是什麼。那就是中國的三星堆,而且三星堆的發掘讓人們重新評估《山海經》,人們才感覺到原來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按照山海經中的技術,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竟然有完全一樣的扶桑樹,這一發現簡直讓所有的考古人員嘖嘖稱奇。
  • 《盜墓筆記》與青銅器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七月十五日開播就直衝熱度第一!每晚播出必上微博熱搜榜,《盜墓筆記》重啟歸來!對於很多人來說,《盜墓筆記》的影視化使得小說人物賦予了實體,但對於我來說,它的影視化讓我們看到了小說中無法聯想出來的怪誕詭異的場景。身為「稻米」,我跟隨「鐵三角」的足跡看了墓中怪談;身為青銅博物館的講解員,我所好奇的是《盜墓筆記:秦嶺神樹》中的青銅樹背後的故事。
  • 從三星堆文明解讀《山海經》的創作背景:巫史時代與神聖敘事
    【作者按】解讀三星堆文物,必須要能正確地解讀《山海經》。《山海經》是典型的神巫治國時代的產物,其基礎文本的內容可能形成於三星堆文明晚期。深刻地理解三星堆時代所處的社會背景,既是正確地解讀《山海經》的前提,也是展開三星堆研究的必然要求,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掌握一定的人類文化學知識。
  • 神秘三星堆來自「外星人遺蹟」?華夏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關於三星堆文明其中的幾種假說,由於個人知識面限制等原因,會有明顯漏洞。今日話題為什麼說三星堆文明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提到三星堆大部分人會想到外星人,有人說這是外星人的遺蹟,有人說這裡是古蜀國,也有人說中華文明起源來自兩河文明,也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 三星堆:充滿謎團被譽為中國版亞特蘭蒂斯,媲美瑪雅,難以理解
    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但有一點非常詭異的地方就是遺址中找不到半個文字或符號,我們都知道文明傳承是需要媒介的,而最好的媒介就是用文字、圖畫或符號將文明和事跡記錄下來。比如蘇美爾文明記錄在石板上——蘇美爾王表。而三星堆卻沒有,所以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來自哪裡?他們的文明是怎麼樣的?
  • 看了這個之後,對《盜墓筆記》電影版竟有了期待
    講述吳邪在先人的筆記中發現了古墓秘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與張起靈、王胖子等一批盜墓高手一同深入地下尋寶,卻意外發現千年古墓中數不勝數的詭異事物和一個有關他家族的巨大陰謀的故事。 網劇播放時引發的討論,也滋生出更多路人對《盜墓筆記》的認識,這個IP越來越壯大。 而電影版的卡司和網劇版的卡司一樣,都是當紅鮮肉,影片上映之時受到的關注肯定會更高。
  • 《盜墓筆記》 鐵面生是誰?他和寡婦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還睡上下鋪?
    自去年開始,似乎就掀起了翻拍「盜墓」的潮流。自然也成為了改編類的「先驅者」,熱度一直高漲不減。單看去年,就有李易峰、楊洋主演的網劇《盜墓筆記》,趙又廷、姚晨主演的電影《九層妖塔》,陳坤、黃渤主演的電影《尋龍訣》。而今年,也有最近正在熱播,由陳偉霆、張藝興主演的《老九門》。
  • 盜墓筆記中的屍鱉,原來在《山海經》中也有記載,這種蟲還存活著
    盜墓筆記中的屍鱉,原來在《山海經》中也有記載,這種蟲還存活著《盜墓筆記》的熱度想必大家都知道吧,這部小說非常的火,講的也是比較邪乎的,很多人據算是沒有看過小說版本的,應該也有看過電視劇版本的吧,雖然說並不是很完整,在這本小說中,講的大多都是一些古墓之謎,但是最吸引人的就是這些古墓中的生物了
  • 三星堆文明來自哪裡?考古發現初步破解三星堆起源之謎
    三星堆二號坑青銅縱目面具最嚴絲合縫的對應,來自東晉史學家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其中講到「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反觀三星堆的青銅縱目人像,專家們這才恍然大悟「古蜀國」究竟存在了多久,它是怎樣發源的,它與當時的中原王朝又是怎樣一種關係呢?若想知道答案,請接著往下看。第二:三星堆文明究竟起源於何處?由於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極為奇特,尤其是某些青銅人像上似乎帶有「神」或「老外」特徵,考古學界和民間難免有了各種各樣的猜測。
  • 盜墓筆記之終極筆記
    今年我追了兩部電視劇,一部棋魂,一部終極筆記,這兩部主創團隊看起來都平平無奇,卻都拍出了我心目中理想的人與人的關係
  • 《老九門》與《盜墓筆記》到底是什麼關係?!
    但似乎還有很多小夥伴不清楚《老九門》與《盜墓筆記》的關係咱們今天就來補習補習首先要知道《老九門》是《盜墓筆記》前傳既然是前傳,那這九門提督風雲是怎麼跟盜墓探寶扯上關係的呢?敲黑板:九門人物關係圖譜在此↓↓
  • 三星堆文物問世,山海經所言非虛?書中所載真是華夏文明?
    眾所周知,三星堆遺址是一個令世界為之側目的神跡,它不僅揭開了中國3000-5000年前的歷史,還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藉此機會,後人便可以一窺華夏文明的源頭。不過,令考古專家感到疑惑的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竟然和《山海經》中的記載不謀而合,換句話說,也許《山海經》並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它的誕生極有可能與華夏文明有關。1986年,專家在三星堆的二號祭祀坑中發現了斷成幾節的青銅神樹,仔細辨認之後,發現共有8棵,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棵被命名為一號神樹。
  • 《盜墓筆記》中的西王母何許人也
    西王母最早的形象出自於《山海經》的《大荒西經》:「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因所居崑崙丘(崑崙山),於漢中原為西,故稱西王母。是上古神話中的一位至高無上的女神。《山海經》中的形象則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狌,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 三星堆發掘的7個神秘符號,記載了外星人的秘密,是真是假?
    在燕道誠發現玉石器的附近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發掘頗有收穫。這次挖掘讓三星堆遺址出現在人們的眼中,但當時只是小範圍地勘察,並沒有什麼技術條件去檢測當時的出土文物的年份,還有墓葬的具體情況。直到1980年,政府再次開始組織這場發掘行動才讓人知曉,這竟然是一座來自千年的古城遺蹟。這時候所有人都被震驚了,因為出土的文物根本不像是來自地球的產物,其中關於青銅器的數量更是史無前例。
  • 《老九門》與《盜墓筆記》到底是什麼關係?
    暑期檔最期待的《盜墓筆記》正式上映啦~今年的避暑聖品《老九門》你追了麼~( ´θ`)都是講盜墓,它們到底是啥關係
  • 盜墓筆記中屍蟞原型是什麼,《山海經》早已給出答案每個人都見過
    相信不少的人看過南派三叔寫的一篇小說,叫做《盜墓筆記》,小說中給我們呈現了神秘的古墓之謎和恐怖的生物。大家都知道裡面有一種生物,叫做屍蟞,是一種極其駭人的奇蟲,主要生活在古墓中,以屍體為食物,屍蹩在古墓可以生活千百年,也會攻擊活人,鑽入活人的體內啃食內臟。
  • 《盜墓筆記》 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
    《盜墓筆記》系列小說總銷量超過一千兩百萬冊成為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作家《盜墓筆記》的故事,起源自50年前一群長沙土夫子們,一次詭異的盜墓經歷,50年後,杭州西湖邊的「傻白甜」無邪,莫名其妙的被捲入這場天大的秘密之中,又好像天註定一樣,收穫了張起靈和胖子這兩個生死之交,他們三人的故事,可謂是《盜墓筆記》的靈魂所在。
  • 《盜墓筆記》中,張起靈和張啟山是什麼關係?
    在《盜墓筆記》中,張起靈是個職業,只要是族長就叫張起靈。
  • 三星堆7個符號,和外星人緊密相連,難道他們真的存在?
    就在這個消息被傳散開了之後,有一位來自於英國的傳道士,不惜千裡迢迢趕過來,向燕道誠開出高價,想要把這些寶貝買過去。但在當時這個農民完全不懂得眼前所見到的這些東西有什麼樣的研究價值又或者是有什麼樣的作用。所以在當時就賣給了這位傳教士,緊接著這位傳教士還帶來了一大批的軍隊來保護這個地方,後來把這些東西才交給了華西大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