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參與↑
原標題:打造瓊臺經濟合作新平臺 2019三亞臺商峰會召開 劉賜貴拜會蘇輝
2019三亞臺商峰會3月30日在三亞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峰會開幕式並致辭。蘇輝在瓊期間,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進行拜會,對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及臺盟中央大力支持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表示感謝。
峰會主題為「融合·創新·共贏」,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名臺商參加峰會,他們表示期待在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背景下尋求更多投資創業機會,不斷深化瓊臺兩地合作交流。
蘇輝在致辭中指出,兩岸同胞同根相系、同命相連,沒有理由不融合發展,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40年,臺商是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與見證者。此次瓊臺兩地企業家齊聚三亞,共同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這對打造瓊臺經濟合作新平臺,為構建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共建共享新格局出謀劃策,具有深遠而積極的意義。
蘇輝表示,去年「海南惠臺30條措施」的發布,與臺胞共享了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發展機遇,讓臺胞在海南投資、創業、就業、學習和生活有了更多獲得感。接下來,海南可以發揮政策優勢,在瓊臺兩地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方面大膽創新,推出切實可行的新政策、新方法、新舉措,深化改革開放,力爭向全國推廣複製成功經驗,促進兩岸結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開幕式上,瓊臺兩地的企業和機構分別籤署了5個框架合作協議,合作領域涉及熱帶高效農業、休閒農業、體育文化產業等,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瓊臺兩地交往的領域和層次。當天,與會嘉賓還通過視頻連線見證了臺灣在瓊投資重點項目海南穎奕國際細胞醫療中心的開工建設。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肖傑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同時見證項目籤約。接下來,與會人員還將參觀考察三亞的遊艇產業、熱帶水果種植業、康養產業、熱帶高效農業的建設發展情況。
參加2019三亞臺商峰會的臺商代表期待搭上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快車」
海南發展機遇多 臺商投資信心足
3月30日上午,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名臺商、臺灣青年企業家相聚三亞,參加2019三亞臺商峰會。大家共同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共享海南發展新機遇,尋找在海南合適的投資項目。
同一時間,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投資10億元人民幣的臺資項目海南穎奕國際細胞醫療中心開工建設。
「投資海南,項目落戶博鰲,就是看中了海南未來的發展。」峰會現場,穎奕集團董事長凌臨貴說,企業做投資,除了順應大趨勢,還會考量政策和環境,而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的各項好政策,優良的自然環境,為瓊臺合作搭建的好平臺,都給了投資者信心。
藍圖繪就,未來可期。峰會上,不少臺商代表和凌臨貴一樣,認為現在的海南已經迎來投資發展的大好時期,他們有的已經在海南開啟新一輪投資,有的正計劃來這裡投資,有的正準備籤約新項目。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既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也是瓊臺交流合作的難得機遇。
說起海南發生的巨大變化,臺灣全球生物產業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彭作奎感觸很深,他第一次來海南是1991年,當他去年再次來到海南時,這裡發生的變化讓他震撼,「尤其是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很吸引人。臺商帶來資金、引進技術,更多地是想共享新機遇,在更多領域與海南開啟合作。」
最受臺胞關注的還是海南去年發布的「海南惠臺30條措施」,透過這些政策,大家不僅看好海南的投資發展空間,也在學習、就業、投資、創業等方面確實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更感受到了海南對臺胞的深情厚誼。
「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是最大的政策吸引力,而『海南惠臺30條措施』帶給了我們很多獲得感。」海南保駕護航遊艇俱樂部有限公司董事長錢保誠是臺灣人,在海南註冊公司使他對海南的營商環境大加讚賞,「速度快,辦事效率高,我們省心又省力。」
臺灣中航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朱天翎看到近一年來,在海南落地的大項目越來越多,海南自貿區建設蒸蒸日上,他認為海口、三亞的總部基地建設讓人期待,發展機遇不容錯過。
峰會期間,瓊臺兩地的企業和機構分別籤署了5個框架合作協議。其中,海南保駕護航遊艇俱樂部有限公司同臺灣高雄市強生遊艇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了高雄強生遊艇購銷協議項目,雙方將抓住海南發展遊艇產業的契機,在遊艇的銷售、租賃、管理等領域展開合作。
「投資海南,不能猶豫,要儘快在這裡站穩腳跟。」臺灣高雄市強生遊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弘說,合作方海南公司購買的遊艇,是他們在大陸市場銷售的第一艘,「這單生意之所以能談成,和海南政策的開放密不可分。我們雖第一次投資海南,但海南市場的潛力未來可期。」
「在海南瞄準了項目,就要果斷投資。」錢保誠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今年3月他在海南的公司剛註冊成功,隨後便積極推動項目落地,「我百分百看好海南,也百分百要把海南的市場和機遇向臺灣的企業家朋友介紹。」
瓊臺兩島交流合作源遠流長。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瓊臺兩地在少數民族文化、現代農業、海洋漁業、旅遊、醫療健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積極成果。截至2018年底,海南累計批准臺資項目達1945個。
去年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以來,來瓊投資考察的臺商更是絡繹不絕,海南新批准註冊臺資企業42家,醫療健康、科技文創、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成為臺商投資的重點領域。
深入了解,是彼此交流合作的基礎。省臺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舉辦本次全球檯商峰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的舉措,是為了向廣大臺商推介海南,與臺灣工商界分享海南發展新機遇。
峰會內容豐富、特點突出、針對性強,既有領導人會見、大會開幕式、主旨演講、項目籤約、重點臺商項目開工開業,又有三亞市招商推介和實地考察等。澳門臺商聯誼會副會長陳逸明認為,峰會是促進瓊臺兩次深入交流了解的平臺,他很期待接下來的項目考察,由此深入了解海南產業發展和市場空間。
峰會上,討論到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感觸頗深,他認為近年來,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密切,逐步形成了共享、共榮、互利互惠的模式,「海南和臺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海南建設自貿區、自貿港前景廣闊,雙方可以在國際化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等領域展開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開啟合作新篇章。」
「農業合作是瓊臺交流的重要特色,未來瓊臺農業合作要向新品種培育、農產運銷、電子商務、深加工及休閒農業等方向轉型。」彭作奎建議說。
來源:海南日報、三亞廣播電視臺
記者:孫婧 王玉潔 彭青林
小編:小雨
封面圖來源於三亞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