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20年,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再度來到中山,為這片他曾激賞的土地加油助威:「中山重振虎威,需要『四個年輕』」。
沒有人能永葆青春,但更沒有人一生下來便暮氣沉沉。城市亦然。
穿越千年去追尋中山印象,你會發現,他曾是如此清爽、銳氣、文雅的白衣少年。生於海島、長於桑田,化龍於風雲際會時,激蕩於改革歲月間。
短短20年,從神採飛揚到步履維艱,中山城市心理發生了什麼變化?
讓我們追尋青史,從遠古時代的珠江出海口,到如今風雲激蕩的粵港澳大灣區,去感悟歷史和時光投射在中山身上的文化印記。
南方日報記者 黎詠芝 鄭佳欣 雷海泉
洋氣香山
滔滔南海、千裡珠江,千百萬年共振,共同塑造了中山人與眾不同的「洋氣」底蘊。
中山古曰香山,實則誕生於海上。香山由海島逐漸出水成陸,在珠江水系出海口形成廣闊的衝積平原。歷來考古發現表明,香山先民既乘風出海捕獲、又俯身農耕而居,在這片地理條件多元化的土地繁衍生息。
靠山抱海,賦予香山人重農亦重商的傳統。面對大海,他們產生了探究天地之想;腳踏實地,注重實幹和講求實惠之情則油然而生。
如今,駕車由中山市城區出發,十多分鐘便進入五桂山區。蒼莽山間,藏有一條長70公裡的古驛道,名曰「岐澳」。這條修築於清朝的古道如龍蛇逶迤,將中山、珠海、澳門連成一線。岐澳古道,「岐」指香山縣城石岐,「澳」則是澳門。
南宋始設香山縣,管轄今天的中山、珠海和澳門地區。1925年,因紀念孫中山改名「中山縣」。1953年,珠海縣設立,管轄中山縣屬的中山港鄉、東莞縣屬的萬頃沙及珠江口外附近100多個海島。
珠海將海岸線擁入懷抱,中山更多保留了衝積平原和山脈。珠海因海而美,但幾乎年年都承受颱風襲擊之痛。而中山人依傍岐江、背靠五桂山,波瀾不驚地享受著魚米之鄉的富庶安逸。
15世紀,大航海指南針把歐洲人帶到中國南海。散布於香山縣海域的島嶼和優良港灣,是各方船隻出入廣州口岸的最佳驛站。以此為據點,香山的中外貿易發展起來了。
和中山黃圃鎮一河之隔,北岸順德。順德地處河口三角洲,最近的出海口在30公裡外的南沙。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貨物,如何交換、如何外銷?當香山憑藉海域坐享中外貿易漁利,順德人始終在製造業和渠道開拓上苦練內功。
與海上千帆競逐同步,陸上的香山人民積極圍海造田。低地農業形成桑基魚塘,為商貿發展打下基礎。小欖、前山、香洲等地異軍突起,因商業繁榮而成集鎮,近代手工業在香山萌芽。
嘉慶年間(1798—1820),香山社會經濟人丁繁衍,稅入增加,從「下等縣」一躍而成為「上縣」,與南海、番禺、東莞等縣同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香山在近代中國經濟版圖佔有一席之地時,思想的鋒芒開始閃耀。
銳氣激蕩
從近代到現代,身處獨特地理位置的中山人,更顯示出名留史冊的不竭銳氣。
19世紀中葉,新修建而成的岐澳古道修建,無意中開啟了中國人看世界的一扇窗。出洋打拼的第一代華僑,不少人正是沿岐澳古道走向澳門,揚帆遠航。
《中山市志》所記載的古代陸路要道有四條。其中,東幹大道從香山縣城東側至南朗,途經南朗鎮翠亨村,這裡是孫中山的故鄉。
19世紀20世紀之交,中國民主革命前沿陣地的廣東風起雲湧,香山開風氣之先,輸出了先驅「天團」。千裡之外的上海,十裡洋場不夜天。南京路上的四大百貨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開啟了中國百貨業的現代化,其種種創新之舉,今日仍不過時。四大百貨公司的四位創始人,故鄉指向共同的方向——廣東香山。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香山、沒有這群香山人,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進程無疑會大大延緩。
香山代有才人出。「在一張稍小一點的中國地圖上,要找到廣東省中山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過去的20年裡,這裡卻成了中國新興企業的搖籃之一。威力、樂百氏、小霸王、金正、帝禾這些顯赫的品牌與一大群年齡不過30歲上下的『少年英雄』先後從這裡呼嘯而起。」上世紀90年代,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多次到過中山。「少年英雄出中山」壯懷激烈,被吳曉波濃墨重彩寫進了廣為流傳的成名作。
1979年,石岐農機修配廠為報廢外輪拆下的一臺「不知名物體」配製新外殼時,29歲的工人許繼海靈感一現,帶著6條漢子研製出全國首臺單缸型洗衣機。這便是「威力」。
1988年,浙江大學畢業生段永平南下中山日華電子廠當廠長,其時,這家小廠已虧損200萬元。這位新廠長不認輸。經過對電子遊戲機市場的準確研判,段永平帶領團隊研製出仿製版的小霸王遊戲機,霸屏大江南北。
1994年底,學習軟體機生產廠小老闆胡志標在一家飯店吃飯時,突然聽到一個消息:「數字晶片壓縮」技術正進入中國,能生產播放器vcd。「vcd一定會賣瘋!」半年後,26歲的胡志標做出了vcd樣機,中國企業品牌榜上多了一個繞不過的名字:愛多。
這群「少年英雄」成就了中國企業史上的奇觀,這是百年中山銳氣激蕩的頂峰。
暮氣瀰漫
沒人想到,中山時隔多年後再次引發世人矚目,卻是因為身上日益沉重的暮氣。
2019年12月,吳曉波重臨故地。在一場主題演講登臺前,他特意脫去了西裝,穿著襯衣上臺。「中山也到了脫掉西裝,大幹一場的時候了。」觸及這座城市面臨的挑戰時,他道出此舉深意。
現場掌聲雷動。1000多位觀眾溢於言表的激動,將當下中山社會的迷茫、焦慮反襯得格外鮮明。
2019年前三季度,中山GDP分別以2.6%、0.9%和1.1%的增速在全省墊底。中山面臨建市32年以來最艱難的時刻。驀然回首,如果將「失落20年」設計成問卷,現場1000多位觀眾會如何作答?
中山曾經與「暮氣」毫無關係。求發展、謀幸福,一幕幕精彩記載在並未遠去的歷史上。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山解困小區工程如火如荼,群眾心切,政府向施工方下了限時完工令。當時建築材料緊張,有施工方不按規程,質量出現偏差。儘管有限時令在前,但解困房指揮部堅持「查缺一個、推倒一個」。有人說,解困房而已,有必要太認真麼?指揮部回應擲地有聲:「質量不達標的工程,限時限刻推倒重來!」
看今朝,中山小富即安、耽於安穩的心態越發明顯。
一個典型的趨勢是,當「把宣傳思想工作同各個領域的行政管理、行業管理、社會管理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全國共識時,中山一些政府部門卻對此敬而遠之。媒體約訪,很多局辦、鎮區回復「沒必要」。監督報導更是警惕,一門心思撲在如何「滅火」。
更有不少部門,踢得一腳好「皮球」。2019年11月,廣東省紀委通報中山崩山湧治汙工程3年未完工,曝光後,市政府要求責任部門迅速整改並跟進回應。結果,當媒體記者從一名分管副局長開始,輾轉聯繫了相關部門主管、工程師、辦公室主任前後5人,最後竟被推回給局領導,無人敢發聲。一個排汙工程事小,其暴露出的貪圖安逸的狀態卻引人深思。
作為基層幹部,會否因晉升「天花板」近在眼前而不想動?
受到中山市轄鎮建制的限制,從鎮一級成長起來的班子幹部要晉升正科,很多人需離開駕輕就熟的原基層崗位,到市直機關任中層。如是,面對幹部隊伍梯隊級別「金字塔」式的上升口子收窄,部分基層幹部及專業技術人士心中想著晉升無望,乾脆疏於、懶得幹事創業。
曾經風光一時的領跑者,為何甘於躺在舊帳本上酣睡?
岐江河碼頭邊的全國首批四星級酒店富華酒店,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時髦的軟硬體,堪稱上世紀90年代中山的「網紅打卡地」。仗著本地人、港澳鄉親的心理認可,巔峰時期的富華酒店沒有思考延續、轉型。待新一代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之時,這個繁華的岐江邊商業區落寞了。
一座城市「安於現狀」背後,也往往意味著有少數人得以固守著利益的蛋糕。
「中山高校已經有鍋有灶,不必另起爐灶。」一場討論中山科技大學籌建的會議上,某位政協委員表態否定建校。這名委員正好來自中山的唯一一所高校。當其他城市為「人才盡入我囊中」而競相築巢時,本地教育界卻在糾結「既生瑜,何生亮」。
對外界危機的遲滯反應,對過往發展慣性的高度依賴,讓一些部門、鎮區和企業慢慢滋長了安於現狀、不敢突破舊有機制的惰性。有本地企業家問:「每次面對中山名牌的墜落,心裡特別難受。當愛多、樂百氏、威力等企業發展出現問題而任其自由沉浮,主管部門是過度開放,還是過分短視?」
朝氣何來
史冊翻開了又一個「20後」。
2020年伊始,大灣區逐日的腳步一秒也不曾停息。
在佛山市順德區龍江寶湧工業區,掛牌出讓前的工作密鑼緊鼓。這是順德打破村級工業園「舊世界」,邁向現代製造園區新天地的先行樣本。
廣州永慶坊,濱河段全新亮相,傳統「花尾渡」再出江湖,時尚迎新春活動準備就緒。這裡是廣州老城煥發新活力的窗口,展現這座千年商都青春常駐的奧秘。
深圳出臺高中學校建設方案,宣布一次性拿出29塊地,未來5年新建37所公辦普高。以寸金寸土回應最大的民生關切,這是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的應有之義。撥開2019年下半年的雲霧,中山發出的虎嘯聲迎來了難得的回應。
中山黃圃鎮黨委書記、鎮長林東以《重振虎威,重整組團發展資源》為題,在南方日報「重振虎威」專欄發表文章。他認為,中山市鎮兩級行政管理模式已然成為制約中山發展的體制障礙,必須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重整組團發展資源,要把強化幹部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作為「重振虎威」的破題之要。
「老虎是森林之王,然而,虎威並不是天成的,老虎對森林的治理同樣依賴於叢林法則。只有建構起合適的叢林法則,才能調動整個森林的豐富資源。而在這個構建過程中,要抓搶「雙區」驅動的時代機遇,憑虎膽、用虎勁,才能滿足重振虎威的新期待!」林東有關虎威的精闢論述,一經傳播,激起千層浪。
領導幹部這樣的虎膽、虎勁,中山久違了!
呼應響起的虎嘯,能否刺破萬馬齊喑的沉悶?能否召喚更多引領者挺身而出?能否持續呼嘯振聾發聵,直至「身在此山中」的人們尖刀突圍?
歷史從深處發問。
啟示錄
青春深圳:永不自滿永不止步
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深圳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幾組數字:在2018年度和2019年度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項獲獎者中,40歲以下809人,佔比58%,其中80後科技工作者參與獲獎的有127項,佔比98%。
這組年輕的數字,銳氣逼人。深圳走過的41年,在歷史長河如白駒過隙,但置於今天的城市競逐賽道已足夠長。這座城市因何年輕?永不自滿、永不停步,是她的青春奧秘。
改革驅動 速度爭先
未有深圳,先有蛇口。在蛇口半島上開山填海的轟轟炮聲,打響了開放和改革的第一炮,才有了後來一出生的風華正茂。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個催人奮進的口號,如春雷般直叩人心,令人振奮,給人希望。這個被譽為「衝破思想禁錮第一聲春雷」的口號,從此傳遍大江南北。
觀念與改革相輔相成。1978年5月,《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雄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是思想的解放,推開大門的一道縫隙,才奔湧出了改革開放的無窮活力。
2015年4月27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掛牌成立。截至2019年4月,已累計至少推出442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全國複製推廣43項,全省複製推廣69項。據不完全統計,深圳自1979年建市以來,至今共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
1982年,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中建三局在建設過程中達到了最快時三天蓋一層樓的驚人速度,創造了我國建築史上的新紀錄。
改革是創造速度的法寶。中建三局打破了大鍋飯制度,實行計件工資。那時候流行一句話:「獎金不封頂,大樓快封頂;獎金一封頂,大樓封不了頂。」建設工人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很多人都想像不到,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只是起跑的開始,160米的高度卻早已被平安金融中心項目等建築趕超。
建築拔地而起背後,是經濟的快速起飛。到1985年底,深圳特區已與外商籤訂協議4696項,協議投資33.5億美元,佔全國直接利用外資的1/6。
1979年深圳經濟特區剛剛建立時,深圳GDP是19638萬元,到了2018年為24221.98億元,奇蹟般的深圳速度不斷向前。
創新驅動 活力澎湃
1999年,第一屆高交會。正是這個展會,開啟了深圳向創新驅動邁進的「馬拉松」長跑。在「深圳速度」背後,是認準目標、奮鬥不息的耐力。
在高交會的洶湧人潮裡,有一個年輕的面孔,他叫馬化騰。
這一年,騰訊剛成立不久,即時通訊產品QQ在剛推出不到一年時間就擁有了500萬用戶,這大大超出了馬化騰的預料。
就這樣,深圳在創新發展的賽道上全速前進。如今,擁有了7家世界500強企業,擁有了數以萬計的創新企業,這裡平均每平方公裡有5.6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超過4%,接近以色列、韓國等發達國家水平……
過去「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演變成「平均一天58件發明專利」的新深圳速度。
深圳的土地上寫滿了勵志的故事。
貴州人任正非來了,1987年他用2萬元在深圳創業。如今,華為已是世界最大的電信設備商。
吉林人馬明哲來了,1988年他作為最早的倡議者和主要創辦人,在蛇口催生了中國平安。如今,中國平安躋身世界500強第29位。
安徽人王傳福來了,1995年他在一個舊車間起步。今天,全世界每3部手機的電池就有一塊產自比亞迪。
……
深圳近兩千萬人口幾乎都是外來移民,幾乎都是這樣的奮鬥者。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孔雀東南飛,到現在的創客集聚,這裡層出不窮的就業和創業機會也吸引著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
2018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齡32.02歲。青年人是深圳的活力所在,也是深圳未來發展的動力所在。
來論
思想解放深度,決定重振虎威高度
駱 駝
思想再解放大討論,是中山標兵漸遠、追兵已近、退無可退的現實需求,也是中山重振虎威的自覺選擇。
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可能全面扭轉小富即安、小進則滿思想狀態;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勇氣直面問題、自揭傷疤;只有解放思想,才有機制激發內生動力、釋放發展活力;只有解放思想,才有動力對標先進、奮力趕超;只有解放思想,才有襟懷規劃長遠、謀定大計。
一句話,中山重振虎威,必須解放思想先行!
解放思想,要因應時勢和戰略定位的變化,深刻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深刻反思精神狀態的問題,深刻反思全市力量凝聚問題,深刻反思頂層設計不足問題,深刻反思機制束縛社會創新活力問題,深刻反思廣大黨員群眾、尤其是領導幹部在心態、心氣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要破除得過且過的心態。
要以霹靂手段堅決杜絕不求有功、只求無過,悠悠以卒歲月的作風,堅決糾正以坐而論道為正常、以敷衍塞責為明智的風氣,旗幟鮮明地唾棄不作為的消極心態,大張旗鼓地讚揚願作為的工作熱情。
要摒棄畏懼怯懦的心氣。
中山當下困境定有很多「深水區」需要去蹚,很多「硬骨頭」需要去啃。用慣常的辦法和習慣的路徑去解決問題,不但效果了了,反而會滋生新的問題。
越是面對困難和挑戰,越不能垂頭喪氣、躊躇不前,沒有一點氣勢,不見絲毫魄力。狹路相逢勇者勝,時下之中山,尤其需要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無畏之勇,特別渴望捨我其誰敢擔當敢作為的豪邁之氣。
要打開封閉狹窄的格局。
在全球形勢複雜變化的環境下,在「雙區驅動」的格局中,做好中山的事情,需要更科學的謀劃、更寬闊的視野。前瞻性研究、思想輿論及工作人員既不能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又不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既不能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又不能不理會外面的萬千新氣象,要想領導之未想、思領導之未思,不寫官樣應景文章和命題作文,以自我否定、破繭新生的決心,敢於說真話、說實話、出對策、出實策,在更高層面推進中山高質量發展。
要發揮好「關鍵少數」作用。
毫不客氣地說,中山當前困境,與相當一部分黨員幹部(特別是一些部門、鎮區負責人)頭腦中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仍在持續有關,一些黨員幹部身體進入了新時代,而思想還停在「過去時」,很多時候,機遇就是在「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的觀望中錯失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部門、鎮區負責人思想解放的尺度,與其所在部門、鎮區改革創新的空間成正比。
要發揮好部門、鎮區負責人的帶頭作用,以「計利當計天下利」的情懷和「風物長宜放眼量」的遠見,以自我革新的勇氣,跳出條條框框限制、穿透慣性思維迷霧、擺脫局部利益束縛,率先對表對標找差距,向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聚焦發力,帶動一班人、影響一層人、激勵一群人,將市委、市政府改革求變決心和信心換來全市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支持和行動。
有些問題是存在已久的痼疾,有些問題是相互交織的亂麻,拉直這麼多問號,解決這麼多問題,是一場刀刃向內的革命,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去解決,要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在謀劃全市改革發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在激發基層改革創新活力上下功夫。
思想解放深度決定中山重振虎威高度,思想解放有陣痛,但惟因陣痛,意味著超越,昭示著希望。
當下,中山——偉人故裡,
熱切期盼著思想再解放一聲聲春雷!
熱切期盼著思想再解放一場場交鋒!
熱切期盼著思想再解放一次次洗滌!
(作者系南方+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