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大戰大考面前,公務員隊伍中湧現出一批恪盡職守、擔當作為的先進典型。
近日,經推薦遴選
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確定32名「最美公務員」
他們在基層工作一線扛重活、打硬仗
敢擔當、善作為
以實際行動彰顯人民公僕本色
其中,湖南僅1人入選
曾維光,男,漢族,43歲,中共黨員,湘陰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曾維光,男,漢族,1977年1月出生,200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黨校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2017年2月起擔任湖南省湘陰縣新泉鎮黨委書記,2020年9月23日調任湘陰縣教育局局長至今。他所工作的鄉鎮屬湘資垸,防汛堤防66.671公裡是全縣最長,垸內10萬群眾是全縣最多。在湘資垸工作的4年時間,有3年防大汛。作為湘資垸指揮分部政委,曾維光同志時刻保持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的戰鬥狀態,身先士卒、以堤為家,臨危不懼、沉著應對,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幹部戰洪水、處險情,實現「未潰一堤一垸、未因災傷亡一人」目標,確保了全鎮10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典型事跡 /
自每年全縣啟動防汛應急響應後,他堅持每天不分日夜深入一線堤段,督查指導清基掃障、巡查防守、架燈架線、值班值守、查險處險等工作。緊張時期,累了時不上床鋪,只靠在椅子上打個盹,每天加起來的睡眠不到兩小時。62歲的新泉寺社區老黨員周國才說:「我們的曾書記未必不休息的啊,我一上堤,就看見他來督查。他不休息,我們也不敢偷懶!」
汛期也是農忙「雙搶」時期,如不及時調度防澇,農民有可能損失慘重。全垸地勢最低的是紅旗橋社區,7月5日夜裡,他帶隊和指揮分部的相關同志到現場察看,同社區幹部會商,精準制定措施,第二天一早就組織社區30餘名黨員群眾,合理開關節水閘門,啟動內排,疏通渠道,加高加固田埂和渠幹,一直戰鬥到中午1點40分,看到3900多畝稻田露出了水面,他帶著一身泥濘開心地笑了,但忘記了中午飯還沒有吃。
湘資垸作為湘陰縣防汛工作最艱難、形式最嚴峻的堤垸之一。2020年,面對防汛時長32天、超警戒水位1.76米的嚴峻形勢,他一直吃住在垸指揮分部。他的母親患有高血壓等多種疾病,7月15日,住在農村老家的父親突然打電話給他,說母親身體蠻不舒服急於去鎮上醫院。自古忠孝難兩全。從新泉鎮回到老家雖只有26分鐘車程,但全鎮百姓安危始終讓他牽掛於心,只能向父母做好解釋工作,得到父母的理解後,68歲的父親自己騎著電動車將母親送到了醫院。30多天,他始終堅守陣地,沒有回過一次家。
2020年7月13日晚6:30,技術隊隊員在小北湖進行巡查時,發現兩處堤身裂縫險情,他及時上報至縣防指,並請專家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會商處險。這一次,他高強度連續工作了15個多小時,嗓子喊啞了,汗水溼了又幹,幹了又溼,高溫天氣導致下身燒襠紅腫,仍然堅持不下火線。他的這種吃得苦、霸得蠻的精神,感染了所有「參戰」人員,得到了廣大村民的一致點讚。在他的帶領下,新泉鎮幹部群眾眾志成城、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巡堤、護堤、固堤,築牢了防汛抗災的「鋼鐵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