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經》——功德好處

2021-01-08 智者學佛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求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

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

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

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

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

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

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

實證涅槃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

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吉祥經 》功德好處

《吉祥經》出自漢譯南傳大藏經第26冊小誦經,該經在北傳佛教中少有耳聞,但在南傳佛教中極為重視,被奉為在家人日常修持佛法的入門寶典。該經為巴利語系南傳五部經藏中,十五種小部《阿含經》裡第一種集內所收的第一經。

「吉祥」是巴利語maggala的翻譯。maggala 被定義為斷除邪惡、斷掉不善法。凡是吉祥的,一定在本質上是健全的,也就是善的。

一、遠離愚人,尊敬智者

佛陀在回答天神如何才能做到最吉祥時說,一個人若能遠離愚痴之人,尊敬德才具備的智者,那麼他就能得到吉祥。佛陀回答神人第一句偈語說「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佛教中所說的愚痴之人是指無法開啟其智慧的人。佛陀認為,愚痴之人是前世造作惡業所導致的果報,這樣的人難以度化。作為普通的學佛之人,本來就需要開啟自己本具的佛性,如果與愚痴之人交往過密,不僅道業不能得到長進,反而有可能因受到愚痴人的影響也變得愚痴,因此,佛陀主張一個學佛之人應當經常與有智慧的人往來,這樣你從智者那裡能夠得到很多教益。

佛陀在本偈中還告訴我們,要尊敬有德行的智者。我們恭敬尊重智者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從智者身上學到更多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與偈語的前兩句是相通的。祇有當一個人不斷從別人身上吸取優點之後,他的學問和人品才會變得更加完美。

二、擇居而住,置身正道

佛陀在偈語中還告訴天神,一個人能夠居住在適宜的處所,安住於正道,這是最為吉祥之事。佛陀在偈語中說:「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佛陀之所以強調一個修行者居住於適宜的處所,是因為佛陀認為,環境對一個人的修行會有一定的影響。佛陀所說的居住適宜處,就是適合一個人居住修行的處所。適宜的處所因人而異,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就中國佛教史來看,有高僧主張住在遠離塵囂的山林之中修持。所謂「大廈之材,出於幽谷,終不向人間得也。」也有高僧主張修行要住於塵世之中,能夠「心遠地自偏」,這就是佛門常說的「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世」的道理。不論居住在何種處所,祇要有利於自己的修行就是最好的環境。

作為佛教信徒,如果有適合自己的處所,再加上自己發揚自己的德行,安住於正道之中,就會得到別人的尊崇,這就是最為吉祥之事。

三、嚴持淨戒,言語悅人

佛陀在偈語中告訴天神說:「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佛陀認為,一個能夠謙虛多聞的人,他不管學甚麼技藝都能夠精煉成熟。因為能夠多聞的人,一定會十分用心記住別人的言教,容易很快成功。

佛陀還說,對一個修行者來說,要做到最吉祥,就應當嚴格持守各種戒律。戒律是長養一個人法身慧命的保證,也是令人不犯各種過患的準繩。如果能夠嚴持淨戒,修行就能保證正確的方向,才能取得修行的成功。

佛陀還談到言語方面應當注意的問題。佛陀認為言語一定要溫和柔順,取悅於人。切不可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口出狂言,傷害他人。佛陀在經典中強調了語言的重要性,在談到口業時,佛陀要求弟子不說妄語、綺語,不兩舌、不惡口。這些都是讓弟子時時守護自己的口業,不說傷害別人或使人不高興的話。為了說話不傷害別人,我們在說話前都要先考慮一下,切忌口無遮攔地到處亂說,否則就會引起是非之語,給自己和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們在說話時,儘量要取悅於人,不要傷害別人的自尊。

四、恪盡人倫,從業無害

佛陀在偈語中說:「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在這句偈語中,佛陀講述了一個人應當盡到世間的責任,而且要從事正當的職業來謀生。

作為子女,應當對父母奉行孝道,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來奉養恭敬父母,讓他們在晚年之時能夠做到衣食無憂,精神愉悅。對於孝養父母,佛陀一直十分重視,並在諸多經典中加以論述。比如《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等諸多經典中,都講述了孝道。佛陀在淨業三福中也特別提到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尊敬孝養父母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奉養父母關鍵要有一顆恭敬的心,如果心不恭敬,雖然供給父母衣食之需,與養狗和馬沒有甚麼兩樣。

佛陀認為,作為人夫人父,應當愛護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在一般的家庭中,丈夫是家庭的支柱,在家庭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丈夫在家庭中是妻子和兒女的堅實依靠,所以,他應當多吃苦,也要讓家人過得快樂。佛陀在很多經典中都談到丈夫對妻子應當盡到的義務,如佛在《善生經》中說:「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闕,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對於關心愛護子女,《善生經》中認為,父母應當引導教育子女,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要培養子女良好的品行,並對他們的優點適當加以讚嘆;父母對子女的愛要體貼入微。

五、布施助人,行為無瑕

佛教六度是一個人修行菩薩道的基礎,六度中的布施度,是讓人捨棄慳貪的劣行。佛教認為,布施是為自己修福的最好途徑。布施於人可以獲得很大的功德,將來能夠得到大富大貴的果報。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布施是一種最好的品行,能夠布施的人是具有慈悲心的人,而且他還能因為布施得到幫助別人的心理愉悅。他會憐憫眾生的痛苦,幫助眾生度過急難,這種品格正是佛教對學佛者的要求。佛陀在本經中所說的布施,不僅是對學佛者而言,而且要求普通的人都應當做到。

佛陀還要求一個人在六親眷屬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應當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度過暫時的生活難關。這種幫助其實也是布施於人的一種表現。能夠幫助六親眷屬是一個人對其他人行布施的基礎。在人情淡漠的現代社會,很多人對別人的冷暖漠不關心,也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利益甚至與最親近的人反目成仇,這種缺乏人道的行為給人留下了揪心的回憶。所以,能夠幫助眾親眷,布施他人,也是一種人性的回歸。

佛在經中還強調一個人要品行端正,不能有各種被人詬病的瑕疵行為。雖然,從世間角度來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在不斷克服各種缺點和過錯中培養自己的品行的。「行為無瑕疵」要求一個人在平時生活中,從言行舉止等各方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正是佛在偈語中說的「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的內涵所在。

六、遠離邪行,美德不移

佛在偈語中還說:「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佛說,一個人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也稱得上是吉祥之事了。佛陀首先要求一個人要遠離邪惡的行為。佛教五戒十善主張一個人要嚴守戒律,多做善業,遠離惡行。如果一個人做了邪行之事,不僅觸犯了戒律,有的還會觸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有人認為,小的邪行對人構不成多大的危害,因而造作了他們也不在意。殊不知,大的罪惡之事都是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累積起來的。劉備曾教育兒子劉禪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都是警世名言,值得引起我們深思。所以,一個人應當遠離生活中的任何不善行為,祇有防微杜漸,才能永遠不會做惡業。

佛陀在偈語中還指出,一個人還應當克制自己,做到不飲酒、不醉酒。對於飲酒的過患,經典中有很多描述,也有很多佛教故事說明了因飲酒引起的悲劇。酒對人的危害,人人都心知肚明,毋庸多加解釋。不飲酒不僅對身體有益,而且還可避免各種惡行。

當一個人能夠遠離諸邪行,戒除飲酒的嗜好,那麼他的德行一定會受到別人的稱讚了。

《佛說善生經》:「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鬥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

佛教常說三皈五戒,三皈是指皈依佛、法、僧三寶。五戒是指: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佛教為何要求信眾戒酒?在很多經典中,都曾介紹具體原因,如《佛說善生經》提出飲酒會有六種過失(或謂不良後果):第一,過量飲酒必然耗費資財;第二,飲酒過量之人容易生病;第三,飲酒過量之人容易引發爭鬥;第四,飲酒過量之人容易惡名遠播;第五,飲酒過量容易讓人嗔怒暴躁;第六,飲酒過量之人智商逐日降低。

七、謙恭感恩,聽聞正法

佛在偈語中說:「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這幾句偈語教人待人接物所應當具有的態度。對人恭敬與謙讓是一個人謙虛謹慎的表現。對於比我們好的人,我們對他們懷有恭敬與謙讓的心態,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我們所不具有的優點;對那些不如我們的人,我們對他們恭敬謙讓,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愛戴。我們都知道,沒有人會喜歡那些雖有才華或官位,但驕傲自大的人。其實,恭敬與謙讓的態度是每一個人處世時都應當具有的態度。古往今來的很多大思想家、大學問家,都是以這種態度贏得別人的尊重的。

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我們還要知足感恩。這種知足感恩就是對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活要知足,對我們所享受的別人的勞動成果要有感恩的心。也許你現在的生活與人相比並不盡如人意。如果你不知足,你就會有很多抱怨,當你自己不能夠改變現狀時,你的這種怨恨就會變為痛苦,使你生活得不快樂。如果你能做到知足感恩,你會感恩你所擁有的一切,從而會有一種好的心境。你還會經常想想很多不如你的人,他們過得還不如你,這樣你會對你的生活感到知足。如果你再能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你就會感覺到生活的樂趣。

同時,佛陀還告訴天神,一個修行者還應當以感恩知足的心來聽聞教法,不斷地思惟修行,他會得到更大的快樂,若能按照上面所說去做,就是最為吉祥之事。

八、忍耐順從,樹立正信

佛在偈語中勸人要修忍辱與順從的品格。佛說:「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忍耐與順從的品格是一個學佛者必須具備的品格。從佛陀到歷代祖師,在他們修行過程中,都要修忍辱之行,如果不經過這些磨難,一個人便很難有所成就。我們都知道,世事變幻無常,世上不符合自己意願的事情太多了,對於不如自己意願的人事,我們就要學會忍耐與順從,並儘可能加以改變。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中也告訴我們要恆順眾生,學會順從眾生了,你才會與人建立好的人緣。

有了忍耐與順從的品格之後,我們才能夠跟從眾沙門來修道學佛。與沙門談論有關信仰的眾多問題,得到沙門的正確指導。從而得到佛法甘霖的滋潤,樹立對佛法的正信。這對一位學佛人來說,當是最為吉祥之事了。

九、領悟正道,實證涅盤

佛陀在偈語中還談到了具體的修行方法的問題。佛說:「自治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盤法,是為最吉祥。」佛在本偈語中談到一個人應當善於約束自己,過清淨無染的生活。在平時生活中,還要經常修習佛法,體悟佛教八正道的道理。還應按照修習涅盤之法的要求來修行用功。

佛教中的八正道是八種求取涅盤的正道,又作八聖道,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盤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八正道的內容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釋迦世尊在轉***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即指此八正道。佛學者若能真正如法修持了八種正道,便可趨證涅盤之果。

十、心不外求,無憂無惱

佛陀還勸人要做到心不外求,不被外境所惑,時刻保持一顆清淨之心,生活平淡幸福,無憂無惱,便是一種最為吉祥的生活。佛在偈語中云:「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佛教的修行,有時候是修的一種心境。在我們的世間,有很多誘惑在吸引著我們,讓我們那顆浮躁騷動的心難以平靜,心動引起人慾望的增加,當欲望無法實現時,便給人帶來了更多的痛苦。若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便能夠少欲少惱,你也就能夠品味出生活的味道。

上述偈語中的八風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人之情緒,故形容為風。

以上是佛陀針對天神如何求得最吉祥的請問,分別從十個不同方面向天神講述了求得吉祥的方法。佛陀在偈語最後總結說,「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佛陀告訴天神,若人能夠按照他偈語中所說的如法行持,他就能夠無往不勝,處處得到福德,從而達到最吉祥之境。

金華市智者寺

相關焦點

  • 《吉祥經》有什麼樣的特殊地位?
    近代以來,南傳佛教經典也有不少被翻譯為漢文,如《法句經》《吉祥經》等。今天介紹這一部《吉祥經》,在漢文佛經中相當於《法句譬喻經》之《吉祥品》,譯文稍有出入。 一誠長老手書《吉祥經》(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吉祥經》 :在家學佛的入門蒙學 一、殊勝地位 該經在北傳佛教中少有耳聞
  • 黃帥《吉祥經》:人世間怎麼做才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吉祥經》 作曲:鄧博 演唱:黃帥 朗誦:張開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夜深,有一天神,殊勝光明,遍照園中,來至佛所,恭敬禮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眾天神與人,渴望得利益,思慮求幸福,請示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 為你讀誦《吉祥經》,祈福一年又一年吉祥又如意
    新春吉祥萬事如意福慧增長【三貴學佛苑】微信公眾平臺全體給大家拜年啦!《吉祥經》《吉祥經》(3遍)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佛說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陀園給孤獨精舍。
  • 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陸啟成《佛說吉祥經》欣賞
    《吉祥經》是著名的佛家經文之一,概括了做人方方面面的智慧,我們依之而行,便無往不勝,無處不安,無時不順。
  • 2021第一天,一起誦讀《吉祥經》年年月月順順順
    開年第一天,讓我們共誦《吉祥經》,為自己,為家人朋友,為每一位有情帶來吉祥! 《吉祥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 《吉祥經》|佛教徒處世準則的南傳佛經
    《吉祥經》能作為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處世準則的南傳佛經緣起 :據佛陀時代,印度在家人們常談吉祥事。有一組人吉祥事是到吉祥徵兆,另一組則認為吉祥事是聽到吉祥悅耳的聲音,第三組人主張吉祥事是聞到香、嘗到美味食物……等。這三組人都同意對方的解而爭論不休。此消息傳到天上乃至梵天。天神眾都議紛紛,討十二,卻仍得不到定。於是他們去請問仞天的天王帝釋。 仞天王帝釋就派一位天神請求佛陀開示吉祥事。
  • 佛在吉祥經中常說最為吉祥的10件事,你做過嗎?
    佛在《佛說吉祥經》中告訴我們,只要世人常行這10件事,是為最吉祥!此處列舉3件事1.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愚痴,是人生三毒之一,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所謂愚痴人,是笨拙無知,心性闇昧,不通達事理、迷惑妄取,而做種種不當行為的人。愚痴的人不明理,不明理的人就顛倒、邪見、惡行,不但影響自己、影響當下,而且影響他人、影響後世。
  • 《吉祥經》中三十八種吉祥事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
  • 適合家中的掛的吉祥字畫,經典吉祥花鳥畫總結
    在中國傳統文中,「吉祥」這兩個字眼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而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追求吉祥早就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一種本能,人們在生活中追求吉祥的方法,在家中懸掛吉祥的字畫最為常見了!那麼家中掛什麼字畫寓意吉祥?適合家中掛的經典吉祥字畫有哪些呢?
  • 佛教:佛陀教導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吉祥
    在網海遨遊之際,看到了這一部《吉祥經》,特分享與各位。很多人都知道,佛法是正法,卻只局限於自己知道或讀過的幾部經書,佛經浩瀚,法門無量,關於「吉祥」內容的經書也是不少的,其中我見過的就有《吉祥經》、《法句譬喻經·吉祥品》。
  • 速轉:海濤法師 【太陽經】當願眾生發大財 吉祥滿願!
    緣起:2016年4月恩師上海下濤大和尚於大陸弘法時間,圓滿前恰逢太陽菩薩誕辰,親傳此經,拍手十下供養太陽菩薩,邀請您和家人,共修百日一起念誦太陽經,願以此功德,海濤法師-願大家發財 太陽經儀軌(法會版) 為眾生拍手十下,供養太陽公:
  • 「吉祥三寶」奇遇記
    還記得春晚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吉祥三寶》嗎?歡樂明快的旋律溫暖人心,一家三口那種溫馨和諧的畫面讓人難忘。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有「吉祥三寶」悅動的畫面,公園裡、海灘上、名山大川......似乎已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 解密消災吉祥神咒的威力
    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  唐 不空譯  1卷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序越溪沙門性澄述  夫能仁之為教也。所契者道。佛說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唐特進試鴻臚卿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淨居天宮。告諸宿曜遊空天眾九執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宮神一切聖眾。我今說過去娑羅王如來所說。熾盛光大威德陀羅尼除災難法。若有國王及諸大臣所居之處及諸國界。或被五星陵逼。羅睺彗孛妖星。照臨所屬本命宮宿及諸星位。或臨帝座於國於家及分野處。陵逼之時。或退或進作諸障難者。
  • 這樣說話、做事、交友...處處皆有福,是為最吉祥!
    那麼,回歸到最日常的生活,  怎麼做才最吉祥?  按照《吉祥經》去說話、做事、交友...  是為最吉祥!    這部《吉祥經》是民國年間的大德李榮熙居士從南傳巴利文藏經中翻譯過來的,所以其文字在佛經中可以說是最通俗易懂的。
  • 有一句祝福叫「夜夢吉祥」,你想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而夜夢吉祥,指的是夢裡一片祥和,一片吉慶,夢裡有高人/神祗指點或啟示,表示當下是幸福的,或預示將來是幸福的,得逞所願,善有善報。「夜夢吉祥」源自哪裡呢?有朋友說,來自佛教的《地藏經》,然後陳鵬解夢去查核了一下。《地藏經》共提到夢境的部分有兩段。其一、釋迦牟尼佛對普廣菩薩說的內容裡有提到如果夢見惡鬼可以怎麼做。
  • 佛教說「六時吉祥」,是哪六時呢?
    《吉祥經》云:「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一切時中吉祥者,願諸三寶哀攝受。」大家都知道「六時吉祥」的大概意思是,美好祝願,時時刻刻都能夠吉祥如意。「六時吉祥」具體指哪個「六時」,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阿彌陀經》雲︰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
  • 《吉祥三寶》不陌生,彩鈴侵權惹眾怒?
    「吉祥三寶」律師稱,經了解,包括一家門戶網站在內的百餘家SP公司,都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擅自提供《吉祥三寶》的彩鈴下載,不僅非法下載該歌,還任意篡改歌詞內容。被告北京天宇郎通通信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經法庭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法庭依法缺席審理。
  • 講座—傳喜法師赴五臺山普化寺宣講《佛說吉祥經》
    投稿:010-85285027   信箱:(國內)  (國際)   QQ:2326936829傳真:010-51662115轉8013    客服信箱:   客服電話:400-706-8559   客服QQ:847698935   在線留言   吉祥寶塔迎請:15117935615   010-51662115
  • 【妙法甘露】持誦《八聖吉祥頌》,祈願吉祥如意悉圓滿
    、八吉祥菩薩、八吉祥天女、八吉祥護法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正法、僧眾的祈請文,祈請慈悲加持我等一切眾生,願我等一切眾生吉祥圓滿。此頌是所有吉祥文和吉祥經的精華,若能如法念誦,等於念誦一切吉祥經和吉祥文。無論做什麼事情之前,首先念誦一遍八吉祥頌,一定能順利如願,吉祥圓滿!意解:嗡字有很多解釋,一般放在偈頌的開頭,在此處代表吉祥。
  • 恭迎佛吉祥日·衛塞節:一同憶念浩瀚佛恩,願一切眾生圓滿吉祥
    菩提伽耶正覺塔內佛陀35歲等身聖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農曆四月十五,衛塞節,又稱佛吉祥日,是紀念佛陀一生中的三件大事——誕生、悟道、涅槃的日子。經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居士提議,漢傳佛教界以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佛吉祥日」,與國際佛教界一同慶祝衛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