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八日內三度熔斷的背景下,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情緒持續升溫,而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資產「避風港」,貴金屬的避險屬性也不再顯現。
面對金銀持續大跌的情況,國內貴金屬分析師面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也直言「有點懵」。
金銀價格大挫
周一,美國股市遭遇1987年以來的最大日跌幅。
截止收盤,美股三大指數跌幅均超過10%。其中道瓊指數下跌程度較大,收盤時報20184.52點,較上一交易日下跌2997.1點,跌幅為12.93%。標普500指數崩跌約12%,創30年前「黑色星期一」以來的最大日跌幅,並僅距離觸發二級熔斷閾值1.92個百分點。納斯達克指數收盤報6904.59點,跌幅為12.32%。
全球金融市場再度出現劇烈震蕩,貴金屬同期面臨全面殺跌。
3月16日盤中,金價一度較日高大跌逾120美元,跌破1500美元/盎司,觸及1451.1美元/盎司低點,跌幅達5.1%。不過美市盤中金價一度自低位反彈近70美元,縮減了跌幅。截至北京時間3月17日12時,紐金報1498美元/盎司。
比黃金走勢更凌厲的是白銀。3月16日,國際現貨白銀盤中最深跌幅近20%,創2009年以來新低至11.8美元/盎司。而鉑金一度狂跌逾26%,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鈀金一度大跌11%,此前觸及去年8月底以來最低1481.53美元。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恐慌指數VIX周一上漲42.99點,收報82.69,創下收盤紀錄新高。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極度恐慌情緒下,黃金對危機的免疫力逐步減弱。
受國際貴金屬價格走勢影響,3月17日國內期貨市場上滬金、滬銀無意外大幅走跌。
早盤滬銀主力合約便直線跌停,近三個交易日來,該主力合約累計跌幅已超過21%。截至午間收盤,滬金主力合約報跌3.53%。
3月16日,上金所黃金成交量為320914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下降7.85%。白銀成交量為26852906千克,較前一交易日下降10.88%。上期所黃金庫存與前一日持平於2163千克。白銀庫存則是與前一交易日相比下降4062千克至2483165千克。
在此背景下,17日A股市場貴金屬概念股也遭遇全面走跌。Wind中信一級貴金屬板塊12隻個股僅一隻小幅上行。截至午間收盤,紫金礦業跌4.12%,銀泰黃金、榮華實業、山東黃金、赤峰黃金跌幅均超3%。
金銀比價創歷史新高
在貴金屬的暴跌潮中,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可視為全球宏觀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的金銀比價已達到歷史新高。
3月17日早間,國際現貨白銀一度暴跌12.9%,金銀比飆升至116的創紀錄水平,而此前,歷史上80是金銀價格比值的峰值。
「雖然黃金和白銀均被視為貴金屬,但黃金被視為全球通貨,往往在市場走向不明時期充當通脹對衝和避險資產。白銀則是在工業應用中更為廣泛,價格對經濟周期比較敏感。」上海邁柯榮信息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表示,在經濟或地緣政治不明朗時期,黃金的價格漲幅比白銀大,金銀比率擴寬。在經濟復甦時期,由於工業需求上升,白銀的價格漲幅更大,金銀比率縮窄。金銀比可視為全球宏觀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而且該指標的上漲通常被認為是白銀即將上漲的信號。
SunshineProfits分析師Przemyslaw Radomski近日分析指出,金銀比極為重要,因為它往往在市場走向極端時達到峰值,如此高的金銀比可能意味著貴金屬市場處於極端價格水平。Radomski認為,需要記住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黃金白銀比已經突破2008年的高點,而這一突破已經得到了證實,這意味著這一比率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它不太可能因為相對於歷史平均水平「高」而下降。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黃金、白銀在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下跌,金銀比攀升至紀錄新高也不太可能阻止白銀繼續下跌。
「賣空一切」心態凸顯
一向被視為避險資產的貴金屬,往往在面臨市場拋售期間表現良好。然而目前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流行的蔓延趨勢,貴金屬也伴隨全球股市出現暴跌,全球金融市場呈現出「賣空一切」的迫切心態。
「對於黃金來說,下跌存在兩種解釋,一是因全球金融市場的混亂以及經濟下滑預期引起的通脹轉通縮預期;二是當市場流動性極為緊張之時,拋售黃金現貨、ETF或黃金租賃換取流動性不失為一種方法。」光大期貨貴金屬分析師展大鵬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稱,其實黃金跟隨美股和原油下跌並不是孤例,在2008年美股崩盤時也出現過,但黃金企穩反彈是早於美股和原油的,主要因素就是美聯儲開啟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
徐陽認為,近期貴金屬的大跌主要原因在於三點,第一,原油價格的大跌促使市場預期通脹大幅下滑;第二,目前美元流動性出現問題,促使各機構拋售黃金換取美元,這點也在2008年金融危機剛開始時出現過;第三,為了緩解流動性,美聯儲周一幾近打光所有的「炮彈」,反而使得市場擔心是否美聯儲觀察到了一絲流動性的危險而如此「倉皇」的採取動作。
「近期金融市場『濁浪排空』,史詩級類比紛至沓來,危機似乎一觸即發。美股數日之內三度「熔斷」,美聯儲十日之內兩度緊急降息共計150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歸零。全球央行降息大潮撲面而來。按常理上述哪一項拿出來,對於金銀這類避險資產來說無疑都是巨大的利好消息。但是金銀實際走勢卻是跌的最慘的。受國外不確定性的急劇升溫影響,投資者加快了資產拋售步伐回籠現金,市場流動性急劇萎縮,這也迫使央行加碼寬鬆,一刻也不能耽擱。資本市場無差別拋售令金銀遭受重創,『現金為王』成為市場共識。」卓創貴金屬分析師張偉也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這很好的詮釋了「恐慌定價」、「風險定價」。市場恐慌的根源是對於此次突發事件的應對之道,處置辦法。是行政執行能力,或者上升到政體治理高度。單純的以財政和貨幣政策去應對,有點驢唇不對馬嘴,這不是經濟問題,但是拖得久了,就會對經濟造成衝擊,演變為經濟問題。
FXStreet分析師Yohay Elam指出,美聯儲的舉動使人們想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原油價格暴跌,增加了全球經濟動能的擔憂情緒,市場對於通貨緊縮的擔憂升溫。因此,無論是股市等風險資產,還是黃金、白銀、國債等避險資產均遭到通殺。黃金市場夾在避險需求和急於籌集現金、彌補其他市場損失之間。有數據顯示,儘管從新加坡到英國的零售交易商最近都看到了貴金屬需求的激增,但上周五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流出規模卻創下2016年以來之最大。
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師Ryan McKay表示,拋售套現仍是金市的常態,這與金融危機期間的情況類似,當時金價與股市一道,在好幾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處於相當低的水平。金價也跌破200日移動均線,這被視為看跌信號。另外,行業因素對白銀、鉑金和鈀金等金屬施壓。在這種環境下,汽車市場將非常疲軟,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工業需求明顯在下降。我們正在關注潛在的衰退型環境。用於生產汽車自動催化劑的鉑金和鈀金對汽車銷量下降的預期尤為敏感。
金價後市還能樂觀?
「即使如此,我們依舊認為黃金將會觸底抬升,目前只是被油價和恐慌所罩著,如果後續出現油價大幅上漲,出現滯漲的情況,那麼黃金將會有一波行情出現。」採訪中,徐陽對記者表達了對金價後期的看漲預期。
對於後市,張偉也認為,當前全球仍處在風險暴露階段,資產動蕩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恐慌性現金需求也將延續,直到風險拐點的到來。短線金價仍有下跌風險。而後隨著市場恐慌情緒開始下降,疊加低利率環境等刺激支撐措施的延續,金銀價格或逐步止跌。
展大鵬則表示,如果從觸發金融危機的角度去考慮,美聯儲後期勢必採取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黃金快速回調反而是做多機會;如果從疫情只是階段性影響的角度,疫情過後經濟自動恢復,美聯儲將不再主動注入流動性,甚至會恢復正常利率水平,從實際利率的角度對黃金反而是不利的。不過,修復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創傷,需要一個漫長過程,或貫穿整個20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所以中長期來看黃金並不悲觀,短期須規避因美股不斷「熔斷」引起的市場極為恐慌時期。
澳新銀行(ANZ Bank)在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根據其估計,金價被低估了。分析師們表預計金價將在第二季度升至2000美元/盎司,然後趨於平穩,年底將達到1700美元/盎司。
Kitco高級市場分析師Jim Wyckoff撰文稱,對貴金屬交易商來說重要的是密切關注原油價格。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已跌破29美元/桶。這強烈暗示了原材料價格的下跌,這對整個原材料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悲觀的預兆。在原油價格回升至35美元/桶之前,不要指望貴金屬市場能維持任何穩固的價格反彈。這種情況下的例外可能是黃金。劇烈的市場動蕩仍可能引發對黃金的避險需求,而黃金至少可以穩定市場。
華泰期貨研報認為,當下市場波動愈發劇烈,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短線操作建議現以觀望為主,而在當下全球央行加大寬鬆貨幣政策疊加市場對於未來經濟展望較為悲觀而使得工業品持續走弱的情況下,繼續關注金銀比的交易機會或許更為合適。
興業研究報告也稱,眼下在黃金的交易邏輯中,對於通縮的擔憂更勝過對避險的需求。所以短期金價應該還有調整空間。不過長期來看,隨著美國國債利率愈發趨近於0,零息資產黃金的配置價值將更為凸顯。
《證券時報》旗下專註上市公司新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