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電影有很多,但今天推薦的這2部,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一個發生在美國舊金山,一個發生在英國倫敦。
一個是絕地反擊的美式正能量,用幽默明快趟過苦難沉重;一個是從內堅強的英倫治癒系,用細膩暖萌表現溫暖重生。
都能給你力量。
《當幸福來敲門》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
豆瓣評分9.1的《當幸福來敲門》,是家喻戶曉的高分勵志電影。
導演加布裡爾·穆奇諾,主演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2006年12月15日上映。影片取材於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真實傳記故事《當幸福來敲門》。
記得第一次看完的心情,是一種握緊著拳頭般激動、苦澀、又滿滿正能量的心情。
生活可以把我們打倒在地,但只要自己不認為自己只能跌倒在爛泥裡、只是一條鹹魚,就可以更強大,最終從爛泥裡站起來。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受。
1981年的舊金山,20多歲的克裡斯·加德納和妻子琳達還有5歲的兒子克里斯多福,住在小小的出租屋裡。
克裡斯·加德納是一名骨密度掃描儀推銷員,他用自己的所有積蓄購買了很多骨密度掃描儀,然後推銷。他每天奔波在各種醫院和診所之間,奮力推銷著自己的儀器,但這臺要比X光掃描儀貴出兩倍的儀器,賣得非常慘澹,沒什麼人對它感興趣。而此時,正是美國經濟蕭條的時期。
有一天,克裡斯在街上看到一個開漂亮的紅色跑車的男人,他問這個男人:老兄,請教你兩個問題,你是幹什麼的?你是怎麼幹的?男人對他說自己是股票經紀人,說幹這行不需要大學學歷,只需要對數字敏感、會為人處世。
男人走後,克裡斯站在證劵行門口想:他們全都看起來,超幸福的樣子,為什麼我不能也滿臉幸福?
回到家後,他跟妻子說了自己想去證券行做股票經紀人的想法,但妻子不以為然,兩人發生了爭執,妻子為沒錢繳納拖欠了2個月的房租對他大吐苦水,並勸他趕緊把儀器合約規定的數額賣完就脫手,擺脫這種艱難的日子。
之後克裡斯在推銷儀器的空檔,來到了證劵行,他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正式,把儀器暫交給在證券行門口賣唱的女孩保管。證券行人事部的工作人員給了他一張股票經紀人實習申請表,正在兩人交談時,他從窗戶看到賣唱女孩拿著他的儀器跑掉了,克裡斯去追,但沒有追上。
克裡斯垂頭喪氣地坐地鐵回家,他拿出申請表看,上面寫著實習生培訓每半年招20個人,最後只有1個人可以成功受僱。之後克裡斯親自把自己的申請表交給了證券公司的人事主管,並想和主管認真介紹一下自己,但對方行色匆匆,拿了表就走了,告訴他如果合適會通知他面試。克裡斯在街上偶遇了拿走他儀器的賣唱女,並成功追上拿回了壓上全部身家購買的儀器。
為了得到實習機會,知道自己學歷不夠、劣勢很大的克裡斯再次找到人事主管,並追著著急上計程車的他一同坐上計程車,然後在車上拼好了當時非常流行的魔方,給人事主管留下深刻印象。
付不起計程車費的克裡斯拎著儀器逃跑,卻損失了一臺儀器。他打電話回家給妻子說自己要晚點回去,妻子卻說要帶著兒子離開他。克裡斯急忙趕回住處,妻子已經帶著兒子離開。
克裡斯去妻子上班的地方找到她,然後告訴她她執意走可以走,但不能帶走兒子。
克裡斯得到了面試機會,雖然穿著粉刷工人的衣服參加面試,但憑藉努力和真誠,打動了面試官,通過了面試。妻子琳達執意離開,並最終拋下他和兒子去了紐約。
之後的克裡斯,一邊參加培訓、一邊推銷儀器、一邊照顧兒子。因為培訓期間沒有工資,生活非常非常非常的艱難:交不起房租被趕走,最慘的時候身無分文帶著兒子在地鐵站衛生間過夜、領救濟福利住救濟站、賣血、在公交車上蹭地方看書……總之,被生活逼到谷底,要多慘有多慘,壓力巨大。
但克裡斯一直堅持信念,並且為此努力,即使被生活折磨的灰頭土臉、沉重挫敗也沒有放棄。
終於到最後,克裡斯成功了,得到了唯一一個受聘機會,正式成為股票經紀人。看到最後經歷磨難之後克裡斯成功的時候,我內心裡只有一句:太勵志了!而且這是真人真事改編,最勵志的,是真實的人生啊。
所以,當你遇到一點挫折和打擊就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時候,只能說幸福不會來敲這樣沒用的、不努力的、不刻苦的你的門。這世界上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你所看到的那些成功的、光鮮的人,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忍受的痛苦,是你沒有經歷過也沒有看到過的。
每一個讓人仰望的成功的人生背後,都有一個讓人仰望的堅強勇敢的靈魂。還有就是,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別管捍衛它有多困難,別管別人是否懂得。
電影裡克裡斯的原型克裡斯·加德納後來事業順風順水,成為百萬富翁,成功後的他一直致力於南非扶貧工作。
原型克裡斯·加德納客串
不愧是勵志片裡的王中王,勵志效果18顆星。
《流浪貓鮑勃》
「 鮑勃,讓我看到生活原來可以有另外一種樣子。」
難得放晴的倫敦街頭,一個年輕的男人,肩上坐著一隻萌萌的薑黃色小貓。一人一貓,闖蕩生活。
電影《流浪貓鮑勃》:導演羅傑·斯波蒂伍德,主演盧克·崔德威、魯塔·蓋德敏塔斯、瓊安·弗洛加特,小貓鮑勃即同名暢銷書裡的鮑勃本尊。2016年11月4日在英國上映。
電影改編自詹姆斯·鮑文的同名小說,講的是遭受父母離異、校園欺凌等重創後的年輕男子詹姆斯·鮑文,無法融入父親的新家並染上毒癮,成為一個落魄的、露宿街頭的倫敦街頭賣唱藝人,之後在嘗試戒毒期間,偶遇並收養了一隻薑黃色的流浪貓。
這隻小貓的出現,溫暖了鮑勃冷去的心,他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美好渴望,並成功戒毒。最後因為帶著貓咪賣唱的照片被廣為傳播,成為了網絡紅人,被出版社看中出了書,開啟了全新人生的故事。
原生家庭的破裂,讓詹姆斯·鮑文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之後他開始自暴自棄,並染上了毒癮,成為靠街頭賣唱為生的流浪賣唱歌手。常常身無分文,居無定所,最窘迫的時候只能翻垃圾箱裡的三明治吃、睡在跟流浪漢搶地方的大街上。
瓦爾是負責詹姆斯戒毒的戒毒所醫生,在詹姆斯幾乎被所有人放棄的時候,她仍然堅持挽救他、並相信他可以戒毒成功。
在她的幫助和爭取下,露宿街頭的詹姆斯,終於得到一個能夠遮風擋雨的福利性公寓,詹姆斯開心極了。
有一天,正在洗澡的詹姆斯聽到屋子裡有響動,他緊張地裹著浴巾去看,發現是一隻可愛的薑黃色小貓,從廚房窗戶進來正在偷吃玉米片。
詹姆斯很喜歡這隻貓,但養自己都成問題的他,無力養這隻貓,他把貓帶出去,希望它可以自己回家。
但是沒幾天小貓又回來找他了,最後詹姆斯也捨不得這隻小貓,就收養了它,還給它取名鮑勃。
鮑勃的出現,溫暖了詹姆斯的心,也給他灰色的生活帶來了色彩。與此同時他還遇到了住在隔壁的女孩貝蒂,兩人成為了好友,隨著接觸的增多,詹姆斯漸漸被貝蒂吸引。
詹姆斯帶著鮑勃一起出去賣唱,鮑勃很受歡迎,一人一貓的組合讓他收穫了很多街頭觀眾,賣唱賺的錢也比之前多了,他終於可以吃飽飯,也可以給鮑勃買好吃的了。
有了鮑勃的陪伴,以及目睹昔日一起吸毒的朋友死在自己面前,詹姆斯下定決心戒毒,回到正常生活。
在和瓦爾商量了之後,詹姆斯開啟了一段痛苦的戒掉藥物支撐的難熬階段,很多人都因為熬不過去這個階段而戒毒失敗,或者丟掉性命。
但在鮑勃的陪伴下,詹姆斯熬了過去。成功戒毒後的詹姆斯,因為跟鮑勃一起賣唱時的照片被廣為傳播,成為了網紅。有出版社聯繫他,想讓他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
電影主人公原型詹姆斯·鮑文和鮑勃街頭賣藝照片
詹姆斯在鮑勃的陪伴下,把自己的故事成功展現在《流浪貓鮑勃》這本書裡,出版後大受歡迎,最後成為了暢銷書作家,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2部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最後兩個主人公都反轉了自己的人生,獲得了幸福和成功。但除了主人公自身的堅強之外,還有情感的支撐。
《當幸福來敲門》裡的克裡斯有乖巧的兒子陪伴他面對窘迫生活,兒子是他的支撐;《流浪貓鮑勃》裡的詹姆斯,有小貓鮑勃、醫生瓦爾和女孩貝蒂對他的支持。所以漫漫人生路上,能取得成功戰勝困難的人,除了自己的勇敢和堅強以外,最感恩的,就是那些陪在身邊的人了。
而人類作為高級哺乳動物,是一種感情動物,渴求陪伴、支持和溫暖,也能為了自己守護的重要的東西,變得更加堅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