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旺旺有話說
「人生五味全,酸甜苦辣鹹」。有時候,我們常常唏噓自己的不幸,感嘆時光的不公,無奈的接受現實的困境,服從命運的安排。當我們想起夢想,幻想著抗爭時,卻忘記了堅持和努力,期待的明天,則依然如故,「喪」一般的生活在惆悵與幻想之中。小小的人生充滿了大大的疑慮和迷惘。
今天為大家安利的影片《阿甘正傳》(豆瓣評分9.5分),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7月6日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商只有75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在母親的正確指導下,依靠自己的運氣和努力,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故事 。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有很多人,都將《阿甘正傳》當作勵志的典範,我不反對也不認同。
首先,在影片的結構上,巧妙而又通暢。伴隨著一片羽毛飄落在阿甘的腳下,從拾起、夾入書中到給以沾滿泥土鞋子的特寫,不僅給了我們無盡的想像,也對影片的故事做出了相對應的鋪墊。如果把公共汽車的一進一出比喻為每一章節的報幕,串聯起了阿甘的敘述和回憶;那麼,兩條主線的相互關聯,交相輝映(一條主線為阿甘的經歷,從求學到參軍經商等;另一條為珍妮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渴望自由,出走他鄉。),則加深了故事內容的構成,在側面向我們展示出了當時美國的社會現象。
其次,對於影片的內容,平凡而有深意,淺顯的事跡,傳奇又那麼幸運。無論是對內容的刻畫,還是精神的體現,每一個篇章都可單獨定義為一部影片(《阿甘正傳》我們可以按時間順序將其分為四個篇章,分別是成長求學篇、參軍越戰篇、退伍經商篇、結尾),給人以更深的印象,更充分地想像。母愛的偉大、愛情的忠誠、友情的真切,在影片的敘述中,完美的詮釋出了人性的美好。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相對比原著,那種荒誕的描寫手法以及對美國社會問題的諷刺經過二次加工後,得到了恰當的修飾和美化,也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如果單從影片結構和內容上來看,阿甘的單純善良、友誼的真誠以及對偉大母愛的歌頌,的確可稱之為勵志,但,為什麼又說喪呢?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本作故事中,珍妮、巴布、丹中尉是阿甘的好朋友。珍妮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歌手,但因為衣著校服暴露而被學校開除,此後,雖然有過小小的名氣但最終依然夢想破滅;巴布作為阿甘最親密的戰友,夢想是擁有一條捕蝦船,但最終戰死越南;丹中尉作為軍人世家,榮耀被視為生命,戰死稱之為最高禮遇,但最終在越戰中喪失雙腿。他人夢想的破滅,成就了阿甘的人生軌跡,出現在螢屏中、受到總統頒發的英雄勳章、依靠捕蝦船經商成功,太多的不尋常步入了阿甘的生活,面對這些,與其說是個人固然的努力,不如說是運氣的奇蹟。
最後,我們借用阿甘母親的一句話「生命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得到什麼」,面對今天、明天、將來,我們未知的世界是那麼撲朔迷離,回看阿甘的少年—青年—中年三個階段四篇劇情中,即便有人替你掌舵,未來依舊是撲朔迷離的「巧克力」之路。在本作故事中,我們會發現,阿甘對珍妮執著的愛貫穿全篇,勵志與愛情是否並存,我想阿甘的表現不是的,在一次珍妮離開阿甘後,阿甘受到了打擊,開始了漫無目的跑步,沒有目標,沒有終點,又何嘗不是在掩蓋內心的孤獨呢?就這樣跑著跑著,穿越了地區、橫跨了美國,而這也恰恰說明了愛情對於阿甘的影響......
無論是誰,無論多麼成功,在潛藏的內心都有一份情感的脆弱。「勵志」還是「喪」,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體會,就像隨著我們閱歷的增長,不同的事物也逐漸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願你善良,兼有努力
願你陽光,溫暖四季
文案 | 呼嚕呼嚕旺(侵刪)
審核 | 獨行小蝸牛
旺旺有話說,資源分享下載集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