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看了這麼多年的這部勵志片,其實是部諷刺片?

2021-01-07 小院之觀

《阿甘正傳》,影史上大名鼎鼎,狂攬1995年奧斯卡6項大獎,上映二十幾年來,感動無數人。

初看《阿甘正傳》,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被感動得涕淚橫流,邊擦哈喇子還邊想,這老美就是牛啊,一個勵志電影能拍成這樣,阿甘都能走上人生巔峰,我輩只要有這樣的堅持和毅力,何事不成?

感動之餘,並沒對影片多加推測,加之澤米吉斯導演功力深厚,漢克斯演技出色,特效又滴水不漏,細節都看上去那麼自然。

此後也偶爾重刷,隨著年齡稍長,對美國歷史與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再想到《阿甘正傳》,越想感覺越不對,這哪是什麼勵志片,明明是部諷刺片好不好。

阿甘的故事當然是虛構,根據影片表現,他經歷了貓王、越戰、訪華、總統接見、登月、水門這麼多著名事件,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卻還只是人到中年,在他身上歲月的蝕刻仿佛停止一般。

片子的特別之處也在這裡,它巧妙把阿甘捏合到諸多對美國產生重大影響之事件中,澎湃的歷史感洶湧而來,不落痕跡的特效又沒有絲毫違和感,感覺事情就是這麼一件連著一件發生的。

一定要把《阿甘正傳》當成勵志片來看,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傻子阿甘逆襲的故事確實相當勵志,尤其還有珍妮這條線索,很容易擊中人們心底柔軟的地方,大賺眼淚。

《阿甘正傳》在1994年上映,當時大多數人對美國歷史了解也就是局限於課本上的一些知識。

不注意到美國歷史,也就這樣看過去了。

但畢竟,片子的推進都依靠歷史事件來引發人共鳴,結合這些來看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如果結合起美國歷史來看,這部片子的味道就不一樣了。

你會發現,看了幾十年的這部勵志片,其實是部諷刺片。

說它諷刺,首先來自阿甘的人設。

阿甘的人設在開頭就交待得很清楚:智商75。

IQ在70-84之間被稱為邊緣智力,這類智力的人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但在複雜情況下難以適應,需要幫助。

他們有一定學習能力,可讀完小學,甚至可進初中,在升學競爭很激烈的情況下,難以進入更高級的學校。可從事半技術或比較簡單的技術性工作。

阿甘在片中的表現,無處不映射他的智力。

從小到大,阿甘智力是肉眼可見的原地踏步,從智商到情商看不出有什麼蛻變的痕跡,如果成年後再去測一測,一定還是邊緣智力屬性。

我就直說了吧,阿甘就是個傻子。

對他最有效的一個詞,就是個簡單的「Run」,從頭到尾,Run貫穿始終。從求學時躲避熊孩子欺負到橫穿美國連跑數年成為信眾心中的教主,沒有Run就沒有阿甘的成功。

最誇張是在越南,面對越軍突襲戰友們死傷慘重。泰勒上尉已下令撤退,同伴紛紛後撤,阿甘卻不知所措,而耳中聽到那個具有魔力的「Run」後,逃跑速度之快又令人咋舌。

也是憑藉奔跑能力,阿甘幾進幾出救出同伴立下大功。

傻子何其多,阿甘只有一個。澤米吉斯一定是受了「傻人有傻福」這句話的啟發,他導出的阿甘人生不是開個掛這麼簡單,而是全程開掛且永不封號。

如果阿甘能如此受到神的眷顧,那我也寧願做個傻子。正常人人生必不可少的拼搏、焦慮、失敗、抗爭,種種過程和情緒對阿甘來說如同浮雲。

對阿甘來說,只有堅持。

只要堅持,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所有,包括珍妮。

這對所有人不啻於一記暴擊,努力堅持就能得到,那我還想這麼多幹嘛,一條道跑下去就完了。

諷刺嗎?不諷刺,因為這就是美國夢。

阿甘的人生可以解釋為藝術的誇張,不跟他太過較真。

真正諷刺的是片子裡表現出的政治思想。

《阿甘正傳》,上映以來美國國內對它的評價就是一部政治諷刺片。

1995年,美國《國家評論》把《阿甘正傳》列為100大保守派電影之一;2009年,它又華麗升級,成為了25部最佳保守派電影排行榜的第四位。排名第一的是德國的《竊聽風暴》,這是一部公認的驚悚政治片。

《阿甘正傳》在1994年上映,當時適逢著名的「金裡奇革命」。金裡奇是共和黨人,他率領共和黨在1994年的期中選舉中,取代民主黨成為美國國會的多數黨。

在此之前,共和黨已經40年沒能在眾議院獲得多數席位了。

金裡奇革命開始了共和黨長達12年主導國會的時代,他也成為美國國會歷史上最具權勢的眾議院議長之一,還獲時代雜誌選為當年的年度風雲人物。

金裡奇為什麼能成功呢,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的南方白人保守派把票投給了共和黨。大批保守黨議員加入了共和黨,許多州的民主黨參議員也改換門庭,投入共和黨門下。

這就是當時美國的政治形勢,大氣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阿甘正傳》就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由保守派搞出來的,反映的也是保守派的政治思想。

最明顯的就是阿甘和珍妮兩個人。

阿甘代表的是美國保守派也就是右派的價值觀,宣揚的是個人奮鬥。

他有信仰,聽媽媽的話,響應國家的號召參軍,對女人情感專一,為朋友兩肋插刀,發財不忘老戰友,近乎完人。

珍妮則是左派也就是自由派的代表,她放浪形骸,憤世嫉俗,浪跡天涯,吸毒濫交,最後染上愛滋病。

珍妮有自己的音樂夢想,為此她不惜四處奔波流浪,甚至為吸引眼球裸體彈唱。然而在無情的現實面前珍妮到處碰壁,數次想要自殺,最後終於得了愛滋而死。

阿甘的智商當然無法和珍妮相比,兩人的境遇卻大相逕庭,阿甘一帆風順珍妮卻混得越來越慘,最終只能選擇回到阿甘身邊。

這就是保守派對自由派的諷刺,別看你盡鬧騰,越鬧騰過得越不好。阿甘雖然傻,但他真誠、善良,所以好人有好報。

阿甘服兵役那段也是這樣,對應真實的歷史事件。

越戰受到自由派抵制,不少年輕人逃避兵役。阿甘這樣的邊緣智力原本是不可能被派上戰場的,為了解決兵源問題,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推行「10萬人計劃」,徵兵範圍擴大到智力殘疾人士,阿甘代表的就是這個群體。

雖然這個群體在戰場上傷亡率很高,甚至被媒體稱為「麥克納馬拉的傻子」。電影裡顯然不這麼看,無條件服從的阿甘被塑造為模範軍人,不僅在殘酷的戰場上生存下來,還幾進幾出炮火救出戰友,得到總統嘉獎。

模範軍人阿甘諷刺的是丹中尉。

丹中尉就是自由派的代表,他因傷致殘後沉迷酒色,自暴自棄,對政府意見很大,過得渾渾噩噩,幾乎就是個翻版的珍妮。

直到阿甘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神奇開始了,丹中尉人生從此轉運,上了捕蝦船掙了大錢,投資蘋果公司更是神來之筆,後半生從此無虞,精神也得到寄託。

憑什麼,就因為他放棄了自己的執念,跟著阿甘混了,也就接受了保守派的思想和價值觀,所以他成了第二個阿甘。

從珍妮到丹中尉,傳遞給觀眾的價值觀本質上是一樣的。

你如果不服從安排,出去搞左翼運動。

那麼你最終就會把自己逼上天台或死於酒色。

如果你悔過,那麼去找阿甘吧,你會重新尋回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與靈魂安寧。

回過頭去看,阿甘角色的政治設定,在影片開頭就已經很明確了,他的家鄉在阿拉巴馬州的綠茵鎮,那裡正是美國保守派勢力的大本營。

阿甘的名字Forrest來自美國3K黨的創始人Nathan Bedford Forrest,這是影片明白告訴你的。3k黨以政治上的保守著稱,歷來與自由黨為敵,他們以愛國主義和宗教為外衣,宣揚的是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

阿甘不是3k黨,但影片特意交待一下他名字的來歷,事實上也告訴了大家當地的政治傾向。

類似的諷刺,在片中處處可見。

貓王在美國搖滾史上的地位無可替代,他也代表搖滾樂強烈的現實批判性,是年青一代反抗精神的寄託。而在電影裡,貓王標誌性的扭胯動作,竟然來自模仿戴著行走矯正器的少兒麻痺症受害者阿甘,這也是種諷刺。

黑豹黨是當時活躍的黑人左翼政黨,影片中更類似於欺男霸女的惡棍形象,這是對黑豹黨的諷刺。

約翰列儂是左派反戰藝人,片子裡他的形象是不懂禮貌,搶話接茬。

還有個細節,榮譽軍人阿甘莫名其妙被拉到了左翼運動的集會上,成為了反戰代表。導演安排了諸多巧合,不光反戰演講被他攪黃,又來一出失散多年的珍妮與阿甘相認,伏筆也是珍妮最後的回歸。

幾乎每段情節,細看之下都能看到保守黨對自由黨諷刺的元素,諷刺在全片無處不在。

因此,《阿甘正傳》就是一部保守派的雞湯片,阿甘就是保守派理想中的美國人化身——虔誠、純粹、堅定、熱愛家庭。

珍妮、丹中尉這些角色就是典型美國左派的形象:放浪形骸,憤世嫉俗,卻又找不到真正的目標與方向。

傳遞給觀眾的價值就是純良無知的保守派生活勝過自詡智慧但痛苦的自由派。

這也就是「美國夢」的價值體現——你只要在安排好的道路上拼命向前跑,哪怕像阿甘這樣邊緣智商的人也能獲得成功。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阿甘正傳》確實是部好電影,但如果站在美國歷史角度去看,它就確實是部政治諷刺片。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看了這麼多年的這部勵志片,其實是部諷刺片?
    》,越想感覺越不對,這哪是什麼勵志片,明明是部諷刺片好不好。一定要把《阿甘正傳》當成勵志片來看,其實也不是不可以。傻子阿甘逆襲的故事確實相當勵志,尤其還有珍妮這條線索,很容易擊中人們心底柔軟的地方,大賺眼淚。《阿甘正傳》在1994年上映,當時大多數人對美國歷史了解也就是局限於課本上的一些知識。
  • 《阿甘正傳》不是勵志片
    (單押*1)一段很遜的鼠來寶應該已經讓大家的思緒穿越回了25年前,那一年的奧斯卡是真正的神仙打架,很多為人所熟知的經典影片齊扎堆——《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獅子王》《低俗小說》《生死時速》……基本屬於沒看過也聽說過系列。但也正因如此,那屆奧斯卡成為了很多人的意難平,《肖申克的救贖》顆粒無收,《這個殺手不太冷》甚至都沒被提名。。。
  • 《阿甘正傳》並不是勵志片這麼簡單
    今天從不同的視角來聊聊《阿甘正傳》這部經典的電影,打敗了《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獲得奧斯卡獎。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部勵志故事,實則是一部暗喻了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之間矛盾的影片。《阿甘正傳》阿甘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人,電影改編於同名小說
  • 《阿甘正傳》:別再說它是勵志片了,真的一點都不勵志
    今天不聊文學,聊一部火了二十幾年的電影——《阿甘正傳》作為1995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大獎的作品,如果把它看成一部愛情勵志片,那你可能真的沒有看懂《阿甘正傳》因為阿甘必須要成功,而且他的成功也必須是因為他的不太聰明和極佳的運氣。為什麼這麼說,要想看懂《阿甘正傳》首先要對美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不然還真是看不明白。
  • 以《阿甘正傳》為代表的勵志電影
    那麼從今天開始,小麥會陸續更新「一句臺詞看一部電影」系列,每天為大家推薦幾部優質的經典影片,那麼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以《阿甘正傳》為代表的勵志片啦~《阿甘正傳》海報1、《阿甘正傳》經典臺詞: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
  • 公認「難以超越」的4部勵志片,《阿甘正傳》上榜,你還看過幾部?
    公認「難以超越」的4部勵志片,《阿甘正傳》上榜,你還看過幾部? 《阿甘正傳》 在影片中阿甘其實是一個有些「低智」的孩子,但他的人生卻比普通人更加的耀眼,活的更加的精彩。
  • 深度解析《阿甘正傳》,它不只是一部勵志片,你真的看懂了嗎?
    深度解析《阿甘正傳》,它不只是一部勵志片,你真的看懂了嗎?很多人看了《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之後,都會覺得它是一部十足的勵志片,在影片中阿甘雖然看似愚鈍,但是始終在認真學習,不停地奔跑,完成了一件件常人都不可想像的事情。看完這部電影,觀眾總是會從中感受到力量,受到鼓舞。
  • 《阿甘正傳》:珍妮為什麼一次又一次離開阿甘?
    經典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上映,第二年一舉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名垂影史。《阿甘正傳》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傻子阿甘一步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說升級或許還不準確,因為智商75的阿甘恐怕到最後智商也沒有增加,還是邊緣智力的屬性。
  • 十大公認勵志電影《阿甘正傳》其實並沒有那麼勵志
    我覺得應該是一種精神上的食糧,能夠補充我們在精神上的空白和,所以有了電影的分類,喜劇,悲劇,勵志,懸疑驚悚,文藝等類別。現在我想談談我對《阿甘正傳》這部電影的一點個人體會。這部電影我把它看了三遍,第一遍和第二遍都沒有看完,大概看了個百分之六七十,也就是一小時20分鐘左右大概就看不下去了,因為這兩次都是在晚上看的,看著看著就瞌睡了,然後就睡覺了。然後第三遍了因為想寫點東西所以才堅持把它完完整整的看完看下去。
  • 推薦一部勵志電影,《阿甘正傳》,讓我們的人生充滿「阿甘精神」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勵志電影,在現代的社會,無論在工作、學習還是感情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磨難,如何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砥礪前行,就讓我們看看這部勵志電影的主人公是如何做的吧!這部勵志電影的英文直譯應該是《弗雷斯特·甘普》,即阿甘的英文名,翻譯成《阿甘正傳》應當是受了魯迅《阿Q正傳》的影響。
  • 阿甘正傳 |「勵志」還是「喪」
    有很多人,都將《阿甘正傳》當作勵志的典範無論是對內容的刻畫,還是精神的體現,每一個篇章都可單獨定義為一部影片(《阿甘正傳》我們可以按時間順序將其分為四個篇章,分別是成長求學篇、參軍越戰篇、退伍經商篇、結尾),給人以更深的印象,更充分地想像。母愛的偉大、愛情的忠誠、友情的真切,在影片的敘述中,完美的詮釋出了人性的美好。
  • 阿甘正傳:人生必看的好電影
    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很好看的老電影《阿甘正傳》不少人看了《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以後,都說這是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像阿甘這種弱智兒,最後也能夠獲得成功。其實從這部電影裡也不難理解出導演對人生的一種思考。
  • 《阿甘正傳》這部經典勵志電影,你看懂了嗎?
    其實看電影對於我來說,並不是一項任務,而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部好的電影能指引行動方向,也能讓你更好的享受生活,給人深刻的啟迪。,宏偉的;恰恰相反《阿甘正傳》的原著卻是細膩的,荒謬的。回首《阿甘正傳》,我們不難發現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影片剛開始向我們展示的是二戰後期群眾的生活,緊接著,步步緊逼的向觀眾展現3k黨,貓王,阿拉巴馬大學裡黑人入學事件,甘迺迪遇刺,華盛頓反戰集會,阿波羅登月,桌球外交,水門事件,甚至連約翰·列儂也出現在屏幕上,讓我們不能不重新審視這部作品。
  • 《阿甘正傳》:為什麼傻子更容易成功?
    無數藝術天才把自己的代表作留在了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獅子王》、《燃情歲月》輪番上映,豆瓣評分前五的電影,有三部都於1994年上映。但最終,奧斯卡6項大獎都頒給了《阿甘正傳》,由此可見,這部電影的意義非同一般。
  • 豆瓣評分最高的9部電影:《肖生克的救贖》超《阿甘正傳》
    數據來源:豆瓣評分,截止於2018年2月18日8時,本文僅收錄了9部評分人數超10萬的電影漫漫長假,無心睡眠,如果小夥伴們看完《唐人街探案2》(今天上午8點前的實時票房已經超越《捉妖記2》)等,還是覺得不過癮,回看一些超級經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阿甘正傳》不是一部鼓舞人心的電影
    「傻人有傻福」的《阿甘正傳》獨領風騷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等獎項收入囊中。嘖嘖嘖嘖……真的。枯死,澇死。當然,《阿甘正傳》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好電影,它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它被稱為生動的美國現代史,是了解美國的一個偉大窗口。在人們關注個人情感的當今世界,像《阿甘正傳》這樣宏大的敘事電影被視為經典。
  • 《阿甘正傳》:最偉大的勵志電影之一,你真的看懂了嗎?
    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這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的經典勵志電影,一經上映就獲得了廣泛好評,該片主要講述了先天智障的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感人事跡,影片很勵志,而且還獲得了1995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影片上映已經超過了25年,但是每次看都會讓人熱血沸騰,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的感受。
  • 《阿甘正傳》僅僅是部影壇巨製?我更在乎的是它非凡的教育意義
    《阿甘正傳》這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的神作《阿甘正傳》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分,當之無愧的神作。被稱為當今好萊塢電影的典範,同時《阿甘正傳》奪得了當年全美十大票房影片的首席之位。《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1994年上映的電影。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兩部電影都在角逐最佳影片等獎項。最後,《阿甘正傳》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7項大獎,而《肖申克的救贖》卻顆粒無收,以上總總表明它就是當之無愧的影壇巨作藝術作品,此外,筆者它的教育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 《阿甘正傳》——巧克力的人生哲學
    如果說要重溫電影界的經典製作,很多人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很多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聞香識女人》,《放牛班的春天》等等,諸如此類的經典電影,但還有無論看多少遍,都能發掘出新東西的這部影片——《阿甘正傳》。
  • 阿甘正傳電影百度雲資源高清在線,在線觀看阿甘正傳
    相對於電影的溫情、勵志,原書更多地著眼的是辛辣、諷刺。比如,書中多次出現對越戰的諷刺,阿甘頻頻說,那是一場狗屎的戰爭;而高高在上的美國總統,在阿甘的講述中卻成為了一個鐘錶販。因此,作者將許多發生在美國的大事件融入到了這本書中:越南戰爭、航空發射、中美重新建立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