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過來我家串門,閒聊期間說起關於買車的話題,朋友A說他老婆現在懷孕了,算買一輛小車作為代步工具;提及到什麼月份去買車最划算?我給這位朋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A朋友聽完恍然大悟,對我的看法表示認同。
我們都知道做生意要講究方法,大噱頭往往可以吸引大量消費者,表面上看似乎消費者佔了大便宜,其實真相卻是:此時非彼時,當下根本就是賣方市場。也就是說我們消費者一定要避開扎堆消費的時間點。拿個實例來說,每當逢年過節期間,無論是超市還是菜市場,商品的價位都是蹭蹭蹭往上漲,畢竟這個時候大家要用的原材料都比往時需求更大,這就出現了典型的扎堆市場,所謂的優惠活動蕩然無存,所以一定要避開金九銀十、年底衝量的噱頭。
言歸正傳,車是屬於高端消費品,我們購買更要慎重,對於什麼月份去買新車對消費者是最有利的呢?我們只需要做好一點:掌握4s店清庫存的節奏即可。
嶄新的一年又來了,年後各大經銷商都開始準備完成新一年的任務,所以年後會進大量的新車;小編認為在每年的3、4月份是最關鍵的,要完成一年的銷售任務,預期是需要往前趕的,因為前期銷量得多,後期的壓力才會縮小;
所以第一個購車節點就是年後的3月份和4月份。同時也要避開五一小長假,由於是國定假期日,不少地區都會出現車展活動,但很多朋友也會進入誤區,以為車展的車去購買也賺到便宜,其實不然,畢竟經銷商參展要成本,這錢會直接划進車價之中,再者就是在車展活動看車買車也是屬於一種扎堆消費點,所以此時的價格也並不太划算。(實在不甘心的話,車展的最後一天,可以去碰碰運氣)
接下來的就是一年當中的6月份和7月份,一旦5月份銷售量沒衝上去,後面的壓力就很明顯了。畢竟這兩個月期間沒國定假期、車展活動要搞起來也毫無意義,所以這兩個月也是我們消費者最關鍵的時刻,經銷商只能放寬政策以走量為主。這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了。這個時候你狠狠宰價都不為過!這種大優惠一般可以延續到8月底、9月初;
所以,我就建議如果不急需要車的情況下,最理想的購車月份就是3月、4月、6月、7月這四個月份,不過車也有冷熱門品牌之分,如BBA加大眾、兩田一產等品牌車自然會按時間節點銷售;又比如英菲尼迪等較小眾的車子,可能連續多年都未能完成銷售目標,對於這類車任何月份都會面臨庫存壓力,全年都有比較大的優惠也是不在話下;所以我們在買車之前也是要考慮進去自己想要的牌子類型。
看完小編的分享,你認同小編的觀點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