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老人走失幾年後養老金照發 家屬與社區因遺產糾紛打官司:我...

2020-12-2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我的舅舅絕對不是五保戶。」今年50歲的陳民,心裡一直有個結,他的親舅舅在走失七年後,被宣告死亡,名下14萬餘元財產與一套安置房的歸屬,卻成了問題。

2012年4月,成都龍泉驛區西河鎮躍進村張文老人,騎著一輛三輪車,消失在了十陵鎮的菜市裡,家屬和社區得知消息後,多番尋人無果,於2014年選擇報警。2019年,法院宣告張文死亡,這之後,圍繞老人的遺產繼承問題,家屬與社區之間,爆發了一場糾紛。

社區認為,從1976年起,張文一直由村上和社區在照顧,屬於「五保戶」,老人走失後,社保養老金、房產拆遷所回遷的房屋以及補償款等費用,理應歸還社區。可張文的侄子陳民和外嫁的親妹妹張娟卻否認這樣的說法,他們覺得,社區哪怕是「照顧」張文,也僅僅只是代管,並不能繼承遺產。

一場「遺產糾紛」就此展開。

張文

失蹤的聾啞老人:

賣菜途中突然消失 侄子和妹妹回憶事發細節

時隔8年後,陳民依稀記得,舅舅張文每次到他家吃飯時,總是吃一口菜,就會放下筷子觀察旁人的神情。因為耳朵聽不見,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張文就用這樣的方式,試圖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那是在2012年4月23日。張文騎著一輛三輪車,從西河鎮躍進村七組的家中,前往十陵鎮賣菜,之後再也沒有回來。原本,陳民想讓舅舅中午到他家吃飯,他還叫了父親去張文家裡,讓兩個老人搭伴過來。

誰知,人還沒到,失蹤的消息卻到了。陳民得知張文走失後,趕忙到十陵鎮上尋人,而遠嫁陝西的張娟也趕到成都,參與找人,當時,和他們一起的,還有一眾親戚和躍進村的村民,「我舅舅是聾啞人,本身也沒得病,身體很健康,但不知道他為啥會突然消失。」

平時,張文一個人居住,沒有結婚,名下無兒無女。在村民眼裡,張文勤勞,樂於助人,「種土地厲害得很。」

據陳民回憶,張文走失後,他曾經問過村裡的人,到底有沒有報警,「他們跟我說報了警,我沒有多在意,當時也不懂這些程序。」這之後,他們張貼尋人啟事,在網站刊登找人信息,都沒有結果。

家屬在網上刊登的尋人信息

張文這一走,就是兩年後,一晃來到2014年。

在張文失蹤,確定再也無法找到之後,他的妹妹張娟再次從陝西趕來,並於當年5月5日在龍泉驛區西河鎮派出所報警。據一份接(報)處警登記表顯示,當時的報案人為張娟,身份是張文妹妹,在事發時,有人看到張文在十陵鎮的路邊維修自己的三輪車,失蹤後家屬並未到派出所反映情況。

2014年的接(報)處警記錄

對於當時為何沒有報警,陳民說,由於躍進村的人告訴他已經報了警,他就沒有再報,可之後,到了2014年,他發現,村上的人卻並沒有報警。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張娟的證實。2020年8月4日,張娟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她說自始至終,她都沒有放棄尋找張文。

留下14萬元和一套安置房

老人遺產引紛爭

張娟是在1961年,被拐賣至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正陽鎮擺旗寨村。在生下兩個孩子後,她被允許返回成都,與家人取得聯繫。

20世紀80年代戶籍統計時,張娟在陝西當地上戶,並沒有顯示其與張文、陳民一家的親屬關係,但在張娟祖父母的墓碑上的子孫名單裡,顯示張娟與張文系兄妹關係。

張文妹妹張娟

在遠嫁陝西的日子裡,張娟過得並不如意,但與她相比,張文的日子則更顯得清貧。

從小,張文就是聾啞人,他的姐姐也就是陳民的母親,在去世之前,對陳民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照顧好張文,「你就這麼一個舅舅。」

1981年,躍進村用曬壩處的兩間半房屋,與張文進行置換,張文在此居住,直至該房屋被拆遷。

2004年,因附近某區域擴建需要拆遷,需要佔用躍進村0.4畝地,而張文名下土地為0.3畝,躍進村為張文辦理了農轉非手續,將張文的0.3畝土地指標交出,作為補償,徵地方賠付張文8000元補償款。

2008年6月11日,張文退休,同年7月,龍泉驛區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開始向張文發放養老金,一直發放至2016年3月。

老人走失後,養老金照常發放,家屬表示從未領取。

2010年,因其居住的房屋,屬於拆遷範圍,張文也籤訂拆遷補償協議。一年後,因為房屋漏水,在張文的近親屬強烈要求下,躍進社區對張文的房屋進行維修,費用花費5000多元。陳民說,這筆錢用的是當年應賠付張文的8000元給的,但餘款並未支付給張文。

而這之後,陳民的家也拆遷,在西河鎮上租了房,打算接上舅舅一同住。

但是,在2012年,張文突然走失,他生前居住的房屋被拆除,2017年12月23日,西河鎮政府及躍進社區將當地某小區一個套一房產分配給了張文。

張文的拆遷補償款及養老金則由西河鎮躍進社區七組保管。據當時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6日,張文名下各種費用餘額為140387.56元。

但圍繞這筆費用和房產的繼承問題,張文家人卻與躍進村七組產生了爭議。

村組拒絕證明親屬關係

認為老人是「五保戶」

2019年8月1日,經張娟申請,龍泉驛區人民法院作出(2018)川0112民特28號民事判決書,宣告張文死亡。

在這之前,張文的親戚曾多次找到村上協商,詢問這筆費用和房子的繼承問題,但遭到村裡拒絕。陳民說,由於村裡否認張娟和張文的親屬關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通過眾多血緣親屬籤字按手印,確認了與張文的兄妹關係。

老人家屬聯名籤署的「情況說明」

2020年4月,這起「遺產糾紛」在龍泉驛區人民法院十陵法庭開庭審理。據陳民描述,在庭審過程中,被告躍進社區和躍進社區七組表示,他們自1976年起就在照顧張文,給其五保戶待遇,可對於這「五保戶」的說法,陳民予以否認。

「按照五保的標準,就是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可這些我舅舅一個都不需要。」他說,張文雖然是聾啞人,但具備勞動能力養活自己,不需要村組「保」吃住;每個月有將近700多元的養老金,還有親妹妹、親外甥和堂兄弟的接濟,不需要村組保穿;有自己的房屋居住,不需要村組保住;身強力壯、常年不生病,不需要村組保醫;最後他自己走失,也不需要村組保葬。

在法庭向龍泉驛區西河鎮政府調取的《2007年龍泉驛區西河鎮五保戶第二季度供養經費發放花名冊》、《2008年龍泉驛區西河鎮五保戶第一季度供養經費發放花名冊》中,張文雖然登記日期為2003年8月1日,但是對於該證據,陳民和張娟卻認為,張文從未在2003年8月1日籤訂《五保戶供養協議》,從2003年8月1日至其走失,未享受過五保戶的待遇,在2004年轉為城市居民戶口後,也失去了成為五保戶的資格。

而對於躍進村和躍進七組表示的對張文的「照顧」,陳民承認,在張文的一生中,確實多多少少受到了躍進社區和躍進社區七組的幫助,「比如,他們確實在逢年過節時,給舅舅送過被子、糧油等物品,也墊錢為他拍過身份證照片,在他走失後,還組織村民尋找,這些我都不否認。」

雙方就張文是否屬於「五保戶」的問題,一直僵持不下。

官方回應:

從未說過他的遺產是要收歸村上

2020年8月6日,記者也來到龍泉驛區西河鎮躍進社區。在走訪中,依稀有部分經歷過當年躍進村改為躍進社區的老年人表示,聽說過張文的失蹤以及遺產繼承問題,但具體情況不清楚。

此前,記者與躍進社區七組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繫,對方告知,並不是說張文的遺產就要歸於村組,而是因為對於張娟與張文的關係,村組並不認可,「他有個親妹妹,但是這幾十年都沒扶養過他,一直都是村上在管。」

而現在存在爭議的張文14萬元財產和一套安置房,屬於分房子的時候村組花錢,用「退費入保」的方式買回去的,因此,不管是當時的村組還是現在的社區,都曾經照顧過張文,並且代管他的社保養老金等費用。

與此同時,記者也來到了西河鎮躍進社區居民委員會,當天工作人員表示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去處理拆遷事宜,並不在社區。

通過電話的方式,記者聯繫上躍進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對方在電話中告知,對於張文的遺產,自始至終村上都沒有說過要收回來,而記者詢問是否可以進一步了解這起遺產糾紛的具體情況時,該負責人謝絕了採訪,稱需要聯繫政府的宣傳部門。

(文中涉及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家屬與社區因遺產糾紛打官司:我舅舅咋成了「五保戶」?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我的舅舅絕對不是五保戶。」今年50歲的陳民,心裡一直有個結,他的親舅舅在走失七年後,被宣告死亡,名下14萬餘元財產與一套安置房的歸屬,卻成了問題。2012年4月,成都龍泉驛區西河鎮躍進村張文老人,騎著一輛三輪車,消失在了十陵鎮的菜市裡,家屬和社區得知消息後,多番尋人無果,於2014年選擇報警。
  • 老人走失兩天一夜後?
    「老人迷路走失兩天一夜,200多名熱心人幫忙晝夜尋找,才讓我們全家重新團圓。否則,找不見媽媽會讓我後悔一輩子。」2月23日,走失老人家屬席女士向好心人送出錦旗的那一刻,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作為舉家來太原創業的外地人,她感受到了來自龍城的滿滿愛心。
  • 社區警務|85歲老人走失,社區民警快速尋回
    近日,東莞市公安局中堂分局中堂村警務室接到群眾華某(女,四川達縣人)報警稱其母親桂某(85歲,四川達縣人)在中堂海傍街89號出租屋附近走失,去向不明。因其母親是剛從四川開縣到中堂鎮,對中堂鎮不熟悉,報警人當時非常擔心其母親安危。
  • 家屬2萬元急尋!西安一65歲老人走失三個月了,穿涼鞋,請幫找
    郭博文,今年65歲,3個月前外出鍛鍊,從長安區進五路與西太路十字走失,至今未歸。家屬稱若有好心人幫忙找回老人,願付感謝金2萬元。 隨後,二三裡資訊聯繫到這位裡友得知,家住長安區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五星鄉進步村的65歲老人郭博文,於今年9月18日下午5點左右走失,至今未歸。
  • 93歲老人走失一夜後被尋回,孫媳婦痛哭下跪致謝
    極目新聞1月18日訊(記者滿達)93歲老人獨自從城裡坐人力三輪車回農村,下車後卻迷路失聯一天一夜,家人心急如焚,最後被好心人發現後送回。見到老人平安回來,其孫媳婦激動痛哭,下跪致謝好心人。16日,這一幕發生在四川樂山峨眉山市。
  • 房產糾紛打官司的程序是什麼,房產糾紛打官司有哪些程序?
    那麼房產糾紛打官司的程序是什麼,房產糾紛打官司有哪些程序?網友諮詢:房產糾紛打官司的程序是什麼,房產糾紛打官司有哪些程序?福建瀛坤律師事務所蘇興堅律師解答:房屋產權糾紛的訴訟屬於民事訴訟,因此房屋產權糾紛的訴訟流程完全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來。
  • 警心暖民心,大安交警救助八旬走失老人
    12月19日22時許,自貢大安交警在警務外出回大隊時在興川街接到群眾求助,稱有一位老人不慎走失需要蜀黍幫助找尋家人。 據了解,家住三八路宏遠小區的走失老人已年過八旬並患有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當日下午15時許正在家中熟睡,老人的女兒因買菜外出,不料16時許回家後卻發現老母親已經走失。家屬首先對小區周邊進行尋找,18時許仍未找到老母親,隨即撥打110報警尋求向公安機關幫助並在自貢網絡平臺發布找尋母親公告。
  • 八旬老人走失9小時,家人萬分著急!幸好……
    在詢問中,民警得知胡大爺年近八旬,2019年不慎摔倒後留下了後遺症,時常健忘,有可能此次又忘記了回家的路,不慎走失了,民警心中一驚,此時天色已晚,如不儘快找到老人家,後果不堪設想。時間緊迫,新安派出所抽調警力全力以赴尋找。
  • 1個月內,穆稜市公安局便接到老人走失類報警23次——天冷了,請照顧...
    10月26日 星期一天氣:14/2℃ 晴轉陣雨明日:12/-2℃ 多雲轉晴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了,到了晚上,氣溫已經降到了零攝氏度以下,這個時候,一定要看管好家中的老人,切勿讓他們獨自出門,一旦走失,後果不堪設想……據近一個月統計
  • 前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遺產被判歸國有 家屬要上訴
    狄托  據法新社報導,前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Josip Broz Tito)逝世35年後,其家屬的律師於當地時間1月25日表示,塞爾維亞法庭對其個人遺產作出判決,法庭裁定狄托的全部個人遺產為國家資產
  • 天氣暖外出多省城老人走失事件頻發 記憶力減退是主因
    專家建議:請專人看護,或為老人配備手機、GPS追蹤設備和黃手環生活晨報 (記者王文興) 天氣轉暖,老年人出門次數增多,走失人數也呈上升趨勢。4月23日,警方提醒:家庭和社會各機構應該密切配合,採取各種措施防範老人走失。現象:老人走失事件頻發「老人走失原因有很多,但戶外活動增多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一聾啞人在凱裡走失5天,家屬急尋
    7月13日,家住貴州省麻江縣龍山鎮的金先生撥打了930幫忙找熱線電話稱,想通過媒體幫他找到他5天前在凱裡火車站走失的聾啞叔叔金淵楊。電話中金先生難過地對記者說:「這幾天天氣一會兒大雨一會兒大太陽,叔叔又是個聾啞人,身上錢都沒有,在外面不知道有沒有水喝,有沒有飯吃……」待穩定了情緒,金先生向記者介紹,7月6日,47歲的叔叔金淵楊首先是徒步從龍山鎮復興村芭茅寨離開後,走到了龍山鎮榜坡村
  • 南懷瑾巨額遺產糾紛懸而未決
    僅就南懷瑾在大陸的著作權的歸屬,李家方面說獲得了南懷瑾贈與著作權,而南懷瑾法定繼承人要求對方出示證據原件卻又無果,可謂障礙重重。 見習記者 王俊仙 南京報導「國學大師」南懷瑾已離世近2年,然而圍繞其遺產歸屬的糾紛卻仍未平息。僅就南懷瑾在大陸的著作權的歸屬,李家方面說獲得了南懷瑾贈與著作權,而南懷瑾法定繼承人要求對方出示證據原件卻又無果,可謂障礙重重。
  • 110快速反應,古城民警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110快速反應,古城民警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2020-08-14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中有特殊老人,怎麼照看最好?
    69歲老人走失,家屬緊急尋人,十幾個小時後被好心市民發現12月12日下午,集裡街道一小區,市民王女士的家人突然發現,本應呆在家中的老人走失,立即在小區周邊進行了搜尋,此後又在多個微信群中發布了尋人信息。10多個小時的尋找,讓王女士一家備受煎熬。終於在13日凌晨,有熱心市民致電錶示看到了走失老人。
  • 焦作九旬老人走失,找到時人已去世!家有老人一定請注意……
    一定要多注意多關心以免老人走失後發生危險這些天,孟州人的朋友圈都在轉發一則孟州九旬老人走失的消息,孟州市融媒體中心抖音等平臺也進行了擴散尋人。據走失老人家人介紹,老人是12月12日下午三點多走失的,家人全員發動、多方尋找無果。四天後在距家七公裡外的河溝裡找到了老人,判斷老人是失足掉進了河溝,找到時,老人已經去世......無獨有偶,12月15日下午,孟州一九旬老大爺也走失了,不過萬幸的是,在走失十幾個小時之後家人最終找到了老人,老人一切安好。
  • 呼和浩特一82歲患阿爾茲海默症老人走失
    「我的姥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12月15日早上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金都小區附近走失,至今未歸。」呼和浩特市市民伊先生對晨報融媒記者說。走失老人名叫張華,男,82歲,身高180CM,體重70kg,於2020年12月15日早7點53分左右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金都小區附近走失,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帶有涼城口音。走失時上身穿黑色衣服,下身穿黑褲子,黑色鞋。
  • 市公安局110迅速布警 及時找回高齡走失老人
    2019年1月18日18時許,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接群眾史先生報警,稱其嶽父嶽某某(76歲,患有老年疾呆症)下午16時許從朝陽路師範學院家屬院附近走失,家屬尋找了兩小時仍然無果,撥打了110向公安機關求助。時值三九嚴冬,天色已晚,夜間氣溫低至零下3度,如果不能快速尋回走失老人,後果將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