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時,張靈甫是真會挑地方,把指揮所設在太上老君洞府

2020-11-17 騰訊網

1947年5月,蔣介石調集45萬大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張靈甫為了搶頭功,率領整編74師孤軍深入,進入孟良崮,企圖來個中心開花,裡外合圍。

張靈甫進入孟良崮後,就把指揮所設在了這個山洞裡。

請注意,這個山洞可是有來頭兒的,傳說當年太上老君就是在這裡修煉的,所以又叫「老君洞」。

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的兩位猛將焦贊、孟良,當年也是在這裡佔山為王,這個洞就是孟良的大王府。

看來,張靈甫還真會找地方!

一進門,中間的雕塑就是張靈甫,兩邊是他的兩個副官,旁邊還有個報務員,後面的牆上,掛著蔣介石的畫像,桌子上還有張靈甫用過的電話、油燈、茶壺、鋼盔。

這邊還有「張靈甫大揭秘」,其實就是他的生平簡介,原名張鍾麟,又名宗靈,字靈甫,生於1903年8月,是陝西西安長安縣東大村人,1923年畢業於陝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後當過老師,後來又考入了北京大學歷史系,還是個學霸!

1926年,張靈甫又考入了黃埔軍校,看看吧,學霸就是學霸,中國這一文一武兩大最頂尖學府,都被他考上了。

而且,張靈甫考上的還是黃埔第四期,公認質量最高的一期,同學有林彪、劉志丹、伍中豪、胡璉、李彌、謝晉元等等。

在抗戰時期,張靈甫也是一位猛將,參加過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等重大戰役,到抗戰勝利後,張靈甫升任74軍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足見蔣介石對他的器重!

這邊是介紹張靈甫的四位妻子,第一位妻子叫邢勤英,是家裡給他找的童養媳,生了一個兒子叫張居禮,後來擔任過陝西西安市政協副主席。

第二位妻子叫吳海蘭,後來因為張靈甫懷疑她有外遇,就把她殺了,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連宋美齡都出面,說一定要把張靈甫繩之以法!

但是,蔣介石愛才心切,到了1937年抗戰爆發後,就把他放了出來,讓他戴罪立功。

後來,張靈甫又跟高豔玉結婚,但是這個女人好吃懶做,還抽大煙,就被張靈甫給休了。

到了1945年,張靈甫又娶了最後一位妻子,叫王玉齡,當年還只有17歲。

張靈甫在孟良崮被擊斃後,王玉齡帶著兒子去了臺灣,在孫立人的幫助下,去了美國留學,後來一直在美國生活。

直到1973年,在周總理的邀請下,王玉齡才回到祖國。

2007年,王玉齡來到孟良崮,參觀了這個張靈甫的指揮所,還放了一個花圈。

當時,王玉齡說:「我一直耿耿於懷的事情,就是他在最痛苦的時候,在最無依的時候,我沒有跟他在一起,所以看到這個山洞的時候,我心裡感慨很多。我從來沒有講過,告訴過他我愛他,他死了以後,我一直後悔莫及。我就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會這樣吝嗇啊,連一句簡單的話都不會講,不曾講。」

相關焦點

  • 孟良崮戰役時,張靈甫真會挑地方,把指揮所設在太上老君洞府
    1947年5月,蔣介石調集45萬大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張靈甫為了搶頭功,率領整編74師孤軍深入,進入孟良崮,企圖來個中心開花,裡外合圍。張靈甫進入孟良崮後,就把指揮所設在了這個山洞裡。請注意,這個山洞可是有來頭兒的,傳說當年太上老君就是在這裡修煉的,所以又叫「老君洞」。到了北宋時期,楊家將的兩位猛將焦贊、孟良,當年也是在這裡佔山為王,這個洞就是孟良的大王府。看來,張靈甫還真會找地方!
  • 孟良崮戰役,如果李天霞全力營救張靈甫,結局會如何?
    說起孟良崮戰役,說起張靈甫的戰死,很多人都歸咎於整編83師李天霞增援不及時,那麼,讓我們回到那個時間節點,看看如果李天霞竭盡全力營救去張靈甫,是不是會改寫整編74師的命運。
  • 孟良崮戰役中,李天霞到底有沒有坑了張靈甫?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兵敗身死說起孟良崮戰役,人們總認為李天霞因為和張靈甫的矛盾,對掩護74師側翼敷衍了事,救援解圍也不盡力,是導致74師最終覆滅的重要原因,那麼李天霞在孟良崮戰役中到底有沒有坑了張靈甫?第一兵團以整編83師、25師、65師和74師組成第一縱隊,由李天霞統一指揮,儘管在2月攻佔了解放軍華中解放區的首府臨沂,但是李天霞和張靈甫還是齷齪不斷,湯恩伯不得不免去了李天霞的指揮,改由整編25師師長黃百韜統一指揮,但是雜牌軍出身的黃百韜對於74師和83師這樣的嫡系部隊,顯然是指揮不動的,這也埋下了日後孟良崮戰役失敗的伏筆。整編師以上又是縱隊,又是兵團,指揮架構如此疊床架屋,這是戰敗原因之一。
  •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聞張靈甫戰死沙場,作出了什麼決定
    在24個整編師中,第一兵團的8個整編師是重頭戲,是顧祝同兵團中最精銳的部分,由湯恩伯擔任指揮,其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形成一個進攻梯隊。 孟良崮戰役之前,華野本來準備對桂系第7軍和48師進行下手,柿子要挑軟的捏,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
  •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聽聞張靈甫戰死沙場,當即便下令槍決李天霞
    在24個整編師中,第一兵團的8個整編師是重頭戲,是顧祝同兵團中最精銳的部分,由湯恩伯擔任指揮,其中李天霞的整編83師,張靈甫的整編74師,黃百韜的整編25師形成一個進攻梯隊。 孟良崮戰役之前,華野本來準備對桂系第7軍和48師進行下手,柿子要挑軟的捏,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
  • 電影《紅日》,真實的孟良崮,真實的張靈甫,真實的兵
    在戰役結束後,六縱宣教部部長吳強看到躺在門板上的張靈甫遺體,他大為感慨,從此立下了將漣水到孟良崮這個過程寫成一部小說的決心。1957年,在經過艱苦寫作後,《紅日》出版,這部小說得到了漣水、萊蕪和孟良崮戰役親歷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揮員的幫助,再加上吳強對參戰部隊的了解,以及對國民黨被俘官兵的採訪,因此其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都極高。
  • 張靈甫本可以突圍,卻為何偏偏要上孟良崮?揭開真相,令人感嘆!
    張靈甫整編的74師,就是湯恩伯指揮下的第一兵團,當時湯恩伯給張靈甫的一道命令,是要迅速進攻我華野指揮部,即坦埠。的確,孟良崮戰役後,外界有不少人嘲笑張靈甫的軍事素養太差,要知道,孟良崮可是一個地形極其複雜,又沒有足夠的水源的地方,說的難聽點就是死地,很多重型武器都不能運上去,也就是說,張靈甫把整編的74師給逼到了絕境。
  •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周圍有幾十萬大軍,為何只有黃百韜願意拼命救他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一場非常著名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華東野戰軍集中重兵激戰三天後,終於將國軍第一主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全部擊斃,張靈甫被擊斃。這場戰役打的十分艱難,但是對解放戰爭雙方的心理影響很大,此戰後,國民黨軍沒有一支部隊敢孤軍深入解放軍腹地。
  • 孟良崮最後時刻,張靈甫:我決意殺身成仁,蔣介石:祝你成功
    張靈甫是整編74師師長,整個師美式裝備,底子是抗日時期的「鐵軍」74軍,可以說,每一位士兵都是參加過數百次戰役的老兵,張靈甫此人自視清高,並不認為解放軍會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脅,因而率領74師孤軍深入。張靈甫看到部隊被解放軍圍住,一點也不慌張,反而給蔣介石發電,希望來一個「中心開花」殲滅我軍華野主力部隊,對於張靈甫的大膽,蔣介石提出了讚揚,不過,他也即刻下令,要求周圍的湯恩伯兵團,黃百韜兵團等人,迅速前往支援。在孟良崮地區,張靈甫打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場戰鬥。
  • 抗日名將張靈甫:在孟良崮陣亡後,他的子女過得怎樣?
    像著名的左權將軍,孫立人將軍等等,正是有著他們的英明指揮,我們的軍隊才能夠在與日本人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張靈甫作為國軍名將,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面對外來侵略者,他從不後退,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指揮,一次又一次地將日本人的軍隊擊退。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因為陣營的不同,張靈甫將槍口對準了曾經的友軍。
  • 孟良崮戰役,國軍為何救不下張靈甫,老蔣忽略了一個致命細節!
    可是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卻並不是如此,這一次戰役雙方都知曉對方的意圖,蔣介石想用74師當魚餌,吸引解放軍主力,然後四面合圍,伺機消滅。而解放軍方面的目的是集中力量,消滅這支國民黨的王牌部隊——整編74師。這是一場在開戰前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指揮官都是沙場名將。
  • 孟良崮戰役:張靈甫機槍槍管都打紅了,為何還寧死不降?
    1933年的時候張靈甫就已經當上了團長,要知道他當時不過才30歲,也稱得上是青年才俊。並且在這一年他和情投意合的吳海蘭在經人介紹之後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34年,張靈甫和吳海蘭還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但是誰也沒有料想到這樣一個看上去十分美滿幸福的家庭最後竟然會變得一地雞毛。1936年的時候,張靈甫親手用槍擊殺了自己的妻子。
  • 孟良崮戰役,華野27萬大軍全部出動,參戰的將領比淮海戰役還多
    解放戰爭期間最著名的戰役莫過於孟良崮戰役了,為了殲滅國民黨軍一個整編師,華野做出的準備是非常大的。國民黨整編74師不是一般的部隊,這支部隊不僅僅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還是國軍頭號主力,整編74師和五大主力中的另外四支部隊都不一樣,18軍和第五軍是國軍老牌主力,後面都有很強大的背景,不論是兵員還是武器都是優先補給,新一軍和新六軍二戰時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美軍的強大火力補給,只有74軍,也就是後來的整編74師是靠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 孟良崮戰役,74師到底有多強悍?華野五大虎將上陣,仍傷亡慘重!
    孟良崮戰役,國軍74師覆滅,死傷約1.3萬人,俘虜1.9萬人,但華野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死傷約1.2萬人,死傷人數幾乎旗鼓相當。而被困在孟良崮山上的張靈甫只有3.2萬,力量對此懸殊。
  • 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阻擊一支雜牌軍支援,拼光了華野四個團
    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解放戰爭的故事,想必在近代歷史之中,大家對於孟良崮戰役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吧?該戰役是國軍與解放軍一場比較慘烈的戰爭,當時為了阻擊一支雜牌軍支援,華野是拼光了四個團!都清楚孟良崮戰役當中的前鋒是張靈甫,而這支被號稱整編74師的王牌軍隊,卻全軍覆滅了!
  • 孟良崮戰役後,老蔣懲處了哪4位高級將領他們的結局如何
    粟裕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戰機,以5個縱隊的兵力將張靈甫包圍在了孟良崮,經過三天激戰,整編74師全軍覆沒,張靈甫兵敗身亡。張靈甫殞命後,老蔣極為哀痛,在做完戰役檢討後,他開始處罰那些在孟良崮戰役中作戰不力的將領。
  • 有人到孟良崮祭奠張靈甫?這是開歷史倒車,這是搞歷史虛無主義!
    在信裡面,粟戎生表示在孟良崮以及附近地區,有不少人開始紀念國軍將領張靈甫,並且還長期擺設祭品。粟戎生認為這樣的舉動很不好,如果說是張靈甫的家人來這裡祭奠還可以理解,但是要說把這種行為辦得聲勢浩大那是絕對不行的。否則的話讓我們用什麼臉面去面對在孟良崮戰役中犧牲的我軍將士?這件事不僅僅是早年間出現過,即使在現代社會也出現過個別社團組織紀念張靈甫的。
  • 孟良崮戰役後,共損失了5萬人馬
    對孟良崮戰役,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其實是三野的功勞,這支張靈甫整編的74師,是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連蔣介石也稱其為「御林軍」,全師上下都是清一色的軍械,可想不到的是它卻被折了進去。然而,在孟良崮戰役勝利後不久,三野就連續遭遇兩次敗仗,損失兵力達五萬多人。
  • 張靈甫妻子王玉齡:晚年兩次上孟良崮,留下4字引人深思
    作為國軍高級將領,張靈甫的名號也是響徹軍中。在抗日戰爭期間,張靈甫曾參加過淞滬會戰、長沙會戰等多個重要戰役,並且立下赫赫戰功。他曾擔任國軍74師的師長,在他的帶領下,74師日漸強大。但不幸的是,在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中,這位立下無數戰功的師長突然去世,當時他年僅47歲,而他的妻子王玉齡不過19歲並且剛剛為他生下一個兒子。聽聞丈夫陣亡的消息,王玉齡倍感痛心。她雖努力克制自己的悲傷情緒,但依舊無法從失去愛人的悲痛中走出來。為了照顧兒子,她選擇了守寡。因為和丈夫感情很好,所以王玉齡也再沒對其他男人動過心。
  • 對張靈甫的認知應該客觀:他並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驕兵輕狂
    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1947年爆發的孟良崮戰役,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國民黨軍整編74師被全殲,原因就是74師師長張靈甫的驕狂自大,孤軍冒進,將74師陷入無援之境,這才被粟裕分割包圍而被全殲,而且很多的影視作品也把張靈甫固化成了一個驕兵輕狂,不可一世的形象。但74師被全殲真的是因為張靈甫的驕橫傲慢,孤軍冒進造成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