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把傘和一隻貓暖化了眾多網友的心
可是暖心故事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悲傷的故事
那把傘是竟然是一位同學丟失的
我們學校每天也會有一些患上「暫時性迷糊症」的同學
經常不小心把自己的東西弄丟
比如校園卡、手機、錢包……
感覺整個世界被掏空
其實民大有一個
專門幫我們找回「丟失的世界」的組織
他們
踐行「奉獻、友愛、互動、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
一個可愛又迷人的正派角色—中南民大失物認領處
中南民大失物認領處是在保衛處、後勤保衛處、圖書館等多家單位的支持與配合下,由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自發組織、自發參與的公益團體。該團體創立於2015年4月,成員由4人發展到如今的16人。一年多來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口號,通過線上發布失物信息,線下收集失物的形式為全校師生提供失物認領平臺。
接下來聽聽電信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主席陳偉是怎樣說的呢?因為我們發現學校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失物招領體系,學生丟失東西後很難快速找回甚至無法找回。為了服務廣大師生,我們決定成立一個失物認領處。
成立失物認領處的過程順利嗎?如何解決期間遇到的困難?作為一個自發性的公益性組織,我們首先要獲得學校相關單位的信任、同意和支持,否則工作無法開展。幸運的是,我們得到了電信學院、保衛處、後勤部、圖書館、樓棟管理中心的支持,失物認領處才能順利地成立並慢慢步入正軌。
早期擺臺照片
我們失物認領處的具體工作有三個:第一,每天安排團隊成員去寢室、教學樓內收集整理師生們遺失的東西並做好記錄;第二、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近兩天收集到的失物的推文,發布信息時會注意物主的隱私安全;第三,在南書院負一樓成立的失物招領點安排值班人員,方便師生們線下認領。簡單的說就是線上發布失物信息,線下進行失物的認領和收集。
南書院值班點
失物認領處每天大概會收集到多少失物,又有多少失物可以被認領回去呢?我們失物認領處專門組建了一個資料庫來記錄我們一天收集到了多少失物,又有多少東西會被認領。現在,我們基本上是第一天發布失物信息,第二天就會有一半的失物被認領。若是像眼鏡、大衣等很難找到失主的物品少一些的話,歸還率或許會更高。除了微信公眾號,我們還創建了一個QQ群專門發布失物信息,群裡有各學院的負責人和學院各班級班長,他們幫忙把失物信息發到他們各學院的群裡面,這樣失物被認領的機率就會增大。
我們在南書院有四個儲存櫃,一般沒人來認領的東西我們會暫時放在儲存櫃中。如果長時間沒人認領的物品,我們會暫時對它們加以利用,比如愛心傘活動。失物認領處現有將近三百把雨傘長期無人認領,我們已經將這些傘進行編號,允許師生在雨天借出去。目前我們的愛心傘活動只在南書院進行,如果後期條件允許的話,我們會試著在各教學樓棟開展。
愛心傘活動
現在我們的成員主要都是電信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同學,也有別的學院的同學之前通過我們找到自己的失物,然後就想要加入我們。下學期我們團隊會面向全校進行招新。
在這份工作裡,我不僅服務了師生,也得到了很多鍛鍊。在大學裡面做了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到失物認領這個平臺,支持我們做的這一份公益事業,我們會繼續完善我們學校這個失物招領系統,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得到幫助。
中南民大失物認領處工作人員
雖然我們學校有失物認領處這個強大組織
但是保管好自己的東西才是王道啊!
如果哪位同學真的犯了小迷糊丟了東西
可以去失物認領處
如果哪位「拾金不昧」好青年撿到了東西
可以去失物認領處
如果哪位小可愛想加入他們
請耐心等待下一學期的招新哦
想要知道更多信息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他們的微信公眾號
「中南民大失物認領處」
中南民族大學
圖片來源|中南民大失物認領處 李然鑫 網絡
文字來源|孫芳琪
編輯排版|孫芳琪
投稿郵箱|weixinminda@163.com
-scuec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