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學中文

2021-01-12 人民網

張遙近照

從留學生時代起,20多年來我和太太一直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忠實讀者。孩子們雖然生在國外、長在國外,但我們一直堅持在家裡教她們中文。

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版一直是她們學習中文的參考資料之一。

張遙的姐姐張悠也是通過《學中文》版學習中文作文的寫作。她7歲時寫的一篇短文《我的妹妹》被《學中文》版採用,12年過去了,這份報紙依然被放在鏡框裡,掛在我們家裡最醒目的地方。

《學中文》版幫助我們記錄了姐妹倆可愛的童年,也成為我們家庭最美好的記憶。

——張遙父親

我從小生活在日本。直到小學5年級的一天,爸爸媽媽對我和姐姐說:「我們去加拿大的籤證辦好了,今年夏天就帶你們去那裡上學吧。」

姐姐很高興,但我擔心自己的英語不好,而且不想跟好朋友們分開,所以非常不願意去。雖然反抗到最後,但還是跟家人一起搬到了渥太華。

開學第一天,我見到了新的老師和同學,果然他們說的英語我都聽不太明白。班主任知道這個情況後,就為我找來了一個中國來的女孩——馨,讓她在學校幫助我。老師介紹我是從日本來的,所以馨以為我是日本人,聽不懂中文。

馨比我早半年來加拿大,英語也不是太好,大部分時間都和會說中文的同學玩。課間,我跟馨和她的朋友們一起活動。他們想帶我做一個遊戲,但用英文總也說不清楚。過了一會兒我聽到馨用中文抱怨說:「 我不喜歡跟遙一起玩兒。遙語言不好,我們說話她都不明白。」聽見她這麼說,我好傷心,但還是努力試著用半生不熟的日本式中文和他們說話。從這以後,我每個周末都去中文學校學中文,回家努力練習。慢慢地,我們能用中文交流了。我和馨一塊兒學習、玩耍、吃飯,還參加了她的生日聚會,我們成了好朋友。老師說我的中文比英文進步快,媽媽也開玩笑地說我來加拿大學好了中文。

一個學期後,我的英文也漸漸地好了起來,開始跟馨用英語交流,而且還交了一些本地朋友。

後來,我遇到一個同學,她很喜歡看日本動漫,能聽懂不少日語,我們偶爾還可以用日語聊天。一晃3年過去了,現在我在學校用英語和法語,周末去學中文,回到家裡說中文還說日語。會4種語言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我越來越開心了。

語言像橋一樣,可以促進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正是憑藉中文,幫助我在加拿大交到了第一個朋友。

我還要好好地學習,掌握更多種語言。(張 遙)

(責編:譚曉祺(實習生)、樊海旭)

深度閱讀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成果進行了提綱挈領的回顧總結,並對2019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謀篇布局,不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也列出一份詳盡的行動表。海外輿論高度關注今年中國兩會,期待中國出臺新政策、帶來新機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同時對2019年中國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表達了樂觀態度。專家表示,未來「中國怎麼走,世界其他地方就會怎麼走」【詳細】

妙語連珠回應媒體關切 佳句頻出亮出中國主張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會上,王毅就中外記者提出的國際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全程妙語連珠、佳句不斷,亮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立場和主張。【詳細】

相關焦點

  • 加拿大華人女孩哭求媽媽「想學中文」!百萬點讚留言!
    小女孩不斷啜泣道:「我為什麼不會說中文?我很想學習中文!」媽媽又問道:「你為什麼想學中文呢?」女孩道:「因為我是中國人,如果我不會中文,我還怎麼算是中國人?」小女兒斷斷續續的說道,「我真的真的想學中文!我想像爺爺奶奶那樣說中文,但是我並不會說中文!」小女孩的哭聲把小編的心都哭化了...
  • 加拿大中文臺
    以溫哥華為基地的加拿大中文電臺AM1470/FM96.1,成立於  一九九三年,過去十五年連續5次於加國極具代表性的市場調查中,「五連冠」成為溫哥華最多人收聽的中文電臺,根據2007年市場調查報告Ipsos Reid 2007 Canadian Chinese Media Monitor指出,加拿大中文電臺每周聽眾接觸率,比當地另一華語電臺高出71%。
  • 扎心 ¦ 加拿大華裔女孩看完《花木蘭》後崩潰大哭:為什麼我不會講中文?
    Mikayla回答:「because I really want to learn chinese……」(因為我真的好想學中文)視頻來源:Tiktok@itsmeleanne77原來事情的起因另有隱情,最近媽媽Leanne和女兒一起看了電影《花木蘭》,為了確保Mikayla能看懂電影,她還常常按暫停給她講解劇情。
  • 加拿大華裔女孩看完《花木蘭》後崩潰大哭:我為什麼不會說中文!
    據Nextshark網站12月16日報導,加拿大一名華裔小女孩在看完《花木蘭》後,因為不會說中文崩潰大哭。這名小女孩名叫米凱拉,今年5歲。近日,米凱拉的母親莉安·李為她播放了迪士尼真人版。莉安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會時不時地暫停(電影),確保她明白髮生了什麼,讓她了解花木蘭的影響力和故事背後的歷史。」
  • 加拿大漢學 || 梁麗芳:從古典到現當代與海外華人文學
    從傳教士漢學到專業漢學,加拿大漢學在教學和研究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本文主要取材於原始材料,梳理了古典、現當代和華人文學的漢學家在教學和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兼及他們的簡歷、行狀和加拿大大學東亞系(或亞洲系)的一些情況。從太平洋到大西洋,本文先評介加西的學者,然後加東,再介紹二十一世紀前後登場的新漢學家,以及華人文學研究和跨國學者的合作。
  • 2020加拿大「中國熊貓杯」華裔學生中文演講比賽圓滿結束
    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2020加拿大「中國熊貓杯」華裔學生中文演講(網絡)比賽日前在多倫多圓滿結束。(圖片由主辦方提供)2020年11月22日,由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主辦,加拿大華文教育學會承辦,華語廣播網FM105.9電臺協辦的2020「中國熊貓杯」華裔學生中文演講比賽圓滿結束。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曼尼託巴省、新斯科舍省等省份的50多位朝氣蓬勃的學生通過ZOOM遠程參加決賽,並決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其中甘露沛獲小學組冠軍,孟慶齡獲中學新移民組冠軍,高子墨獲中學生本地生組冠軍。
  • 本拿比華人大媽遭種族歧視辱罵: 在加拿大說英文 說中文給我滾!
    短短1分多種的視頻裡,一位年輕白人女子,用手指著一位中年華人女收銀員,破口大罵,極盡羞辱,各種髒話狂甩,只為「教訓」華人阿姨: 在加拿大給我說英文,想說中文滾一邊說去。You’re rude) 「在加拿大給我說英語,你個粗魯的爛人。」 (Speak English in Canada. Rude as f*ck) 「你很粗魯。你,很,粗,魯。
  • 加拿大中文媒體記者協會走訪大連新聞傳媒集團
    海外網12月1日電11月30日,加拿大中文媒體記者協會會長、加拿大視傳媒董事長朱楓傑作為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訪問了大連新聞傳媒集團,雙方舉行了座談,並就中加兩國文化交流、文化走出國門、國際交流等多個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討和交流。
  • 在海外教孩子學中文有這麼難嗎?
    我和生活在澳洲的幾個朋友聊了聊,發現在海外教孩子學中文比想像的還難!Joyce在澳洲生活了近8年,大女兒在中國出生,4歲時舉家遷往布裡斯班,現在已經上初一了。小兒子在澳洲出生,今年6歲。兩個孩子的中文,從說話、拼音,到識字、寫字,到都是她在家教的。Joyce說,女兒來澳洲前有一定的中文基礎,性格也比較聽話,教起中文來,進度雖然不快,但能一直堅持。
  • 我就喜歡看外國人苦練中文還學不會的樣子
    法國爵士歌手塞日·甘斯布有一首歌,名字就叫《女人啊,你們就像中文》……從某種意義上講,外國人學中文,是對苦練英文多年的中國同學的一種償還。=How are you=好啊油Hen How=很好=I'm very well=哎安歪蕊我要Woe Hen How=我很好=I'm fine=哎安飯
  • 90%的人都不知道,原來在加拿大學英語可以這麼簡單...
    回想一下自己學【母語】的過程,即使在沒有上學前,就已經掌握了基本了溝通。為什麼?因為【聲音】,全世界的人在學習自己母語的時候都是通過語音來學會說話,而不是單詞和語法!這正如沒有哪個父母是用「人、口、手」這些中文字讓孩子說出第一句中文一樣,或者確切的說,是語音最先讓我們產生了語言的感覺!
  • 學中文很簡單?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英語課和自然、政治一樣,還僅是副課,可是,自從來到出自,英語就變成了主課,而且還是最讓我頭疼的課。每次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都經常會問自己,為什麼一個中國人要學英語呢?不過,到最後為了能有一個好成績,也只能接受學英語的現實。
  • VIPKID開動「語言巴士」讓外國孩子也能在線學中文
    作為新一輪融資後推進的首個重點項目,VIPKID宣布正式啟動了全新的在線少兒中文教育平臺「Lingo Bus」,並計劃三年內拿下全球第一的寶座,實現海外付費學員達5萬人的目標。   據項目負責人蘇海峰介紹,該項目在6月1日試運營,8月23日正式上線,截止目前已經有1000個主冊會員,覆蓋20個國家,100+專業的中文少兒教師。
  • 聽完《鬼怪》富三代「劉德華」講中文,我想我可能學了很多年的假中文……
    他在活動裡問好時候說的中文讓大家笑到爆炸! 陸星材一定對中文有一些誤解吧▼不少人感嘆,他的中文應該是siri教的……事實上,現在學漢語這股颶風已經吹到了世界各地,不僅僅是陸星材與各大韓星開始學中文,各個歐美國家都開始紛紛要求學生學漢語。▼
  • 應採兒告訴Jasper一定要學中文怎麼回事?應採兒為什麼要Jasper學中文
    《新生日記2》應採兒帶兒子玩拼字遊戲學中文,結果發現Jasper好多字都不認識,她嚴肅教育道,「學中文不是好玩的,這是很必要的,你必須會中文。我學的第一個字是龍,也是哭著學的」,表示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學會了就不會忘記了,「中文是不會忘記的東西」。來源:鳳凰網娛樂
  • 「我媽媽是凱蒂·佩裡」?「水果姐」粉絲上哪學的「塑料中文」…
    愛豆參加中國活動,怪不得粉絲們要「學中文」,只是……他們好像學得不太好……但多翻幾條就能發現,粉絲們這「學中文」學得有些奇怪,完全不像正常發言……比如說,有位粉絲用英文強調「凱蒂貓(粉絲暱稱)們別發中文推特了,你們會錯過她的演出的。」
  • 教加拿大女孩學會中文,是我兼職期間最自豪的事
    所以當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學漢語的加拿大小姑娘時,我就理所當然地把之前稀裡糊塗的教學經歷棄之不顧,而將小姑娘視為本人對外漢語教學生涯中第一個真正的學生了。我花了十二分的心思教她,她也迅速從不能開口變得可以跟我簡單對話了,於是在我心裡有了一種微妙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我事先跟小姑娘的媽媽通了郵件,了解到小姑娘七歲多了,自幼上雙語幼兒園,上學後也堅持學漢語。
  • 「我是中國人!」華裔女孩不會中文崩潰質問媽媽:為什麼不讓我學
    "因為我真的很想學中文",因為自己不會中文,一個華裔小女孩為此哭了起來。"為什麼想學呢?""因為我是中國人,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卻不會說中文?爺爺奶奶都會說,但我們不會說。"女孩帶著哭腔向母親傾訴道。一部分華裔父母不樂意讓孩子學習中文,也有一些華裔父母不知道如何讓孩子學習中文。中國人對外移民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以美國為例,自19世紀開始,便有中國人陸續來到美國生活。這些移民者大多來自廣東,在這些初代移民者心中,漢語指的是自己家鄉的方言,也就是粵語、潮州話,或閩南語。
  • 第一本中文說唱押韻詞典,居然是一個美國人和一個加拿大人發明的…
    在高中的時候,馬克就跟一群加拿大小夥子一起玩音樂。開始了屬於他的Freestyle生涯,這個時候,Wu-Tang Clan的歌已經開始流行。我的祖國,也有這種音樂嗎?」剛回國,馬克的首要目的就是學習中文,在首師大,他學了兩年中文。有了四年前的經歷, 他帶上了所有的CD,以防沒有地方聽Hip-Hop。
  • 渡十娘|女兒在美國學中文
    自從女兒們在美國出生,我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她們學會中文,以便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及國內的親戚們對話交流,決不能當文盲。 記得大女兒初上中文學校,蹦蹦跳跳,興奮雀躍,加上姥姥姥爺幫忙帶她長大,她的中文口語非常標準且流利,因此上課時積極舉手,踴躍發言。上學第一天,老師問暑假裡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事?她馬上舉手,姥爺的炸醬麵很好吃!惹得全班大笑,小吃貨一個!不過民以食為天,何況姥爺做的飯確實yu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