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稻可為栽培稻的種質資源,提供育種遺傳材料。 藥用野生稻在稻屬22個種中長勢最強,是普通栽培水稻的20倍以上,在進化過程中,藥用野生稻形成了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藥用野生稻長期處於野生狀態,經受各種災害和地理生態因素的作用,形成了各種抗性和耐受不良環境等優異性狀,是天然的基因庫。藥用野生稻農藝性狀具有大穗、寬葉片、粗莖稈等性狀,為遺傳改良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
生長於海拔600-1100米的丘陵山坡中下部的衝積地和溝邊。為喜溫暖、多雨、潮溼的短日照植物,適宜在蔭蔽、腐殖質豐富、pH值為6左右的肥沃沙壤土上生長。伴生植物有薏苡、棕葉狗尾草等。
分布於汶萊、柬埔寨、中國、印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喀拉拉邦)、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泰國、越南、澳大利亞(存在和起源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