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最近在思考1個問題:要是宇宙只有人類存在,那不是太浪費空間了嗎?會不會真的有外星文明呢?
談起外星的文明,就不得不提起UFO,在我國稱為不明飛行物,是1種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或 物體,它們一般呈不規則的運動軌跡,其中又以飛碟居多,歷史上曾有很多不明飛行物的目擊事件,如羅斯維爾事件,鳳凰山事件,空中飛車事件等。
而我國是最早記錄不明飛行物的國家之一,最早能夠追溯到秦朝的秦始皇,《拾遺記》有記載,宛渠人身高十丈,兩目如電,顏如幼童,穿著鳥獸衣服,乘坐1種螺旋狀的船,這種船能沉入海底,水陸兩用,他們與秦始皇對關於天地初開的場景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要是情況屬實,那麼能夠證明在秦朝有超文明的現象發生。
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副叫《赤焰騰空》的畫作,詳細的記錄了一團火球狀的不明飛行物騰空而起,一群穿著馬褂的人對著那團火球議論紛紛。
畫中詳細記錄了時間發生的時間、地點、目擊人數、火球的顏色、形狀、發光強度等,這幅畫也成為了研究UFO現象的珍貴歷史資料。
赤焰騰空
蘇軾發現不明飛行物,寫一首詩引發「千年懸案」,專家:難以捉摸
萬萬想不到,宋代的大文豪蘇軾也曾發現過不明飛行物,還寫進了詩裡。
事情是這樣的,在宋神宗熙寧4年,蘇軾深感仕途險惡,主動要求外放,被調任杭州通判。途徑鎮江時,蘇軾曾去往金山寺拜訪寶覺、圓通2位長老,其後他夜宿山寺,得以欣賞一江夜色,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遊金山寺》。此詩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十二句為上,主要描寫了金山寺江上景色,抒發了思鄉之情。
自第十三句始,正是蘇軾目睹不明飛行物的情形: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臥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蘇軾的寥寥數筆,卻引發了1個關於UFO的千古懸案。
這一不明飛行物是什麼,蘇軾自己的解釋是」江神「,但是連他自己都對這一答案沒有什麼自信,說自己依然是雲裡霧裡,最後發出了究竟是何物的疑問。
後來經過歷代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總結出五個選項,一是會發光的浮遊生物聚集而成,二是陰火,三是蘆葦燃燒而成的火焰,四是自然物被蘇軾神話,五是幻覺。
但是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說,以上選項大多可以排除在外,因為蘇軾自己說是親眼所見,而且他的行文條理清晰,不是幻覺的話,那麼這種物體很可能是UFO。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浮遊生物不能飛,蘆葦蘇軾不會認不出,此詩條理清晰也不會是蘇軾的幻覺,那麼這碩大無比的"炬火",很可能是「UFO」,但特別確切的考證也沒有。
所以究竟是蘇軾詩性的想像,還是真有其事,難以捉摸,還是個千古懸案。
暫且不討論蘇軾是否真的見到了「UFO」,只說通過這首詩我們就不難發現,古詩詞作為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它可以很好的表達出詩人們眼前所見,心中所想。
我們在讀這些作品時,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古往今來,古詩詞對國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在古代,文人們從小就飽讀詩書,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會讓他們受益一生。所以說,所有的詩詞都值得我們一再品讀。
如果你也想品讀蘇軾的詩詞,卻不知道選哪本書籍,江山推薦我正在閱讀的《蘇軾詞傳》,書裡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大家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