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成渝高鐵即將迎來提質運營,並開行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今(23)日,成都局集團公司在重慶西動車所舉行了列車首發媒體見面會。首發列車司機、機械師、乘務班組一一亮相。
首發司機>
值乘了試驗列車70多趟
形成一套適合川渝山區丘陵地形操縱方法
此次成渝間首次開行「復興號」動車組,重慶機務段擔當牽引運輸值乘任務。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擔任首發列車的司機便是43歲的李治剛。
李治剛是名副其實的「鐵三代」,父親和爺爺都在鐵路工作,1993年他在昆明鐵路司機學校學習駕駛內燃機車,1998年又開上了電力機車,不久後,他到北京參加動車司機選拔,經過數月的脫產培訓,開上了和諧號。
如今,他駕駛過的列車多達十多種型號,2015年成渝高鐵開通時,他就是第一批時速300公裡動車組司機中的一員。
他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今年10月份,他和另外7名動車司機被抽調下來,專門負責成渝高鐵沙坪垻至成都東的提質改造試驗動車值乘任務。
「由於不能影響白天正常的動車運行,所以我們只能趁著晚上動車停運的『天窗』搞試驗,經常都忙到凌晨三四點。」李治剛說,這幾個月,他們總共值乘了試驗列車70多趟,最終形成了一套適合川渝山區丘陵地形的「復興號」動車組安全、高速、平穩操縱方法。
「成渝高鐵提質改造後,速度將提升至350公裡/時,且兩端樞紐地區變速點達到15處,那就意味著我們在開車過程中必須不斷調整運行速度。這對我們開車提出了更高要求,最為重要的,就是要保證精力絕對集中,動作絕對可靠,對每次速度變化點都能精準操縱。」李治剛說,「復興號」和「和諧號」相比,主要存在23項必須掌握的操縱差異。近段時間,他們提煉了「復興號」平穩操縱6要素,形成了調速 「1515制動法」和精準停車 「12321對標法」,更好地確保「復興號」動車組運行安全。
首發機械師>
23歲小夥培訓數月後
去深圳考取隨車機械師資質
「對於明天的首發任務,我已經準備好了。」重慶車輛段動車組機械師何磊明自信滿滿地說。
今年23歲的他就是明早首趟從沙坪垻出發的成渝高鐵「復興號」的隨車機械師。
據他介紹,今年7月份,他們就接到了即將配屬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的通知,隨後,24名機械師開始學習培訓。
「我們首先是自學理論,然後利用外局的復興號車組出入庫的時間去看車學習,經過幾個月的系統學習後,去深圳考取了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的隨車機械師資質。」何磊明表示,和「和諧號」相比,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更加智能化,通過監控屏,就可以查看車組的運行狀態,行車安全更加有保障。
首發乘務組>
從全段選拔90名乘務員
打造靜音車廂服務
32歲的殷雪是一名經驗頗豐的乘務長,2005年加入鐵路大家庭後,一直在重慶客運段工作,先後在「藍箭號」「先鋒號」「和諧號」等列車上擔任值乘任務,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曾在武漢至北京復工專列上值乘。
同時,她也是此次成渝高鐵「復興號」首發列車的乘務長。
據她介紹,針對此次成渝高鐵「復興號」動車組開行,按照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儀容形象好的標準,從全段動車乘務員中選拔90名乘務員,組建了15個班組。
為做好相關客運服務工作,從11月開始,就調集多方力量、組織專業教員,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培訓,圍繞「復興號」設施設備使用、應急情況處理和列車服務標準等開展強化培訓,從人員素質上保證成渝「復興號」高起點開行。
據了解,此次成渝高鐵開行「復興號」動車組,重慶客運段優化了旅客服務流程,加強無幹擾式服務、打造靜音車廂服務、推出川渝特色服務和「復興號」動車組個性化服務,不斷提升列車服務品質。
此外,對乘務人員著裝、「復興號」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升級,讓乘坐「復興號」動車組的旅客有更加美好的視覺感、接觸感、體驗感,從而提高旅客的乘車體驗。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攝影 甘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