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人養3個孩子,供出2個大學生,二兒子以713分摘狀元上清華

2020-12-27 網易

2020-12-26 15:30:02 來源: 米醬讀書

舉報

  2019年8月,清華大學的一紙捷報,輾轉2300多公裡,被送到雲南省曲靖市阿都鄉。收這封錄取通知書的是該鄉的貧困考生林萬東。那時的他,正和母親在工地打工搬磚頭。

  

  林萬東在一年前的高考中,以713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曲靖市狀元,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然而他在高考之後,並沒有放鬆片刻,而是去工地和母親一起搬磚,讓人既羨慕又心疼!

  讓人羨慕的是林萬東考上了清華大學,而讓人心疼的是他的母親,一個人靠做工地活,養活了一家共6口人,供出2個大學生。其中林萬東是二兒子,他的姐姐已經是大二的學生,弟弟還在念高一。

  

  原來,林萬東出生在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一個貧困的山村之中,家裡有姐弟三人,父親因腰傷和腦梗不能幹重體力勞動,爺爺也已經85歲,所以全家人的開支都要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

  母親已經41歲了,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以及三個孩子的上學費用,不得不每天幹著和男工一樣的重體力活,僅僅四個月,已經瘦了三十多斤。

  就是這樣的一個貧困家庭,卻養育了三個爭氣的孩子。

  而林萬東更是以713分的高分,摘得雲南曲靖市狀元,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自強計劃」,被自動化系錄取,讓一家人的希望近在咫尺。

  

  高考結束後,林萬東沒有出去玩,而和母親一起去工地上打工搬磚。

  儘管工地幹活很累,但是他說:「自己已經19歲了,應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我媽媽幹了30個月,而我只做了一個月,媽媽的累是我的30倍。」

  

  母親看到兒子這麼懂事,更是心疼他,勸他回家。母親說,她一個人幹活很累,但是她是一個能吃苦耐勞的女人,看到兒女這麼爭氣,也就不覺得累了。

  但是,林萬東還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裡減輕負擔,攢點學費。

  

  林萬東的事跡被媒體的報導出來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許多人被他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在清華開學典禮上,清華校長還點名表揚了他。

  

  如今,林萬東已經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他不忘初心,依然努力學習,在一次科目測試中,他的成績排名獲得了全系第一名。

  

  在學習之餘,他喜歡圖書館裡看書,也經常借書回來看。同時,他還會利用周末去做一下兼職,減輕家庭負擔。他說:「唯有自強不息,我們才會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相信,林萬東以他的聰明才智和努力,能夠創造出美好的未來,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不過最後,米醬覺得他的母親更偉大,「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親為了這個家,為了兒女,付出了太多,一個人承擔著所有的壓力,卻感到很開心!

  對於林萬東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年前雲南男孩摘狀元上清華,收到錄取通知書還在工地,如今怎樣
    那時的他,正和母親在工地打工搬磚頭。林萬東在一年前的高考中,以713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曲靖市狀元,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然而他在高考之後,並沒有放鬆片刻,而是去工地和母親一起搬磚,讓人既羨慕又心疼!讓人羨慕的是林萬東考上了清華大學,而讓人心疼的是他的母親,一個人靠做工地活,養活了一家共6口人,供出2個大學生。
  • 713分的高考狀元,接到清華通知書時在工地搬磚,如今的他怎樣?
    他叫林萬東,入學時被清華校長提名這位同學叫林萬東,高考總分713分,是2019年的高考狀元,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自動化系錄取。在開學典禮上,清華的校長邱勇院士所提到的4名新生中,就有林萬東同學,被誇贊為新時代自強不息的楷模和典型。
  • 會澤單親家庭供出三個名牌大學生,小女兒今年上清華
    更難得的是,郭峻仙的哥哥姐姐都是在校名牌大學生,但家裡卻僅有父親一人獨自支撐。當天,會澤融媒記者跟隨郵政快遞員,記述了郭峻仙一家的喜悅和擔憂。「這是我們今年送出的第二份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我們準備了鮮花,對考生表示祝賀。」快遞員陸從海邊整理鮮花邊說道。從會澤縣城出發,1個小時後到達迤車鎮。
  • 這位母親有87個孩子,教出11個清華9個北大,小兒子已為人民犧牲
    麥瓊方承擔起撫養他們的責任,加上她的親生兒子,87個幼小的生命在她的庇護下健康成長。古語有言: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麥瓊方本是一個柔情似水的女人,為了「奉獻」二字,她變成了一位無所不能的女戰士。孩子們各個出類拔萃,有90%的孩子都進入了大學的高等學府,甚至有11個孩子考上清華,有9個升入北大。 這些孩子中,有市長,警察,律師,教師,軍人,創業者……他們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將麥瓊方的教育發揚光大。「你們有能力也去幫助其他人,體會媽媽是怎麼過來的。」
  • 那個雲南可憐的男孩在高考中得了713分,當他和母親在工地上汗
    對於出生在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只有通過閱讀,我們才能擺脫無知,開闊視野,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從古至今,無論哪個朝代鼓勵讀書,有些朝代都遵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標準,文人在這些朝代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對於一些出生在大山的孩子來說,閱讀似乎是他們走出深山的唯一出路。我們的故事主人公叫做林萬東,是個雲南人。國內的條件也不好。
  • 爾冬陞的母親一生演配角,卻培養出3個「影帝」:母親的愛好,影響孩子一生
    前不久,爾東升在節目《演員請就位》中說過這樣一番話:我母親上個世紀30年代就從北京跑到上海演抗日話劇,她一生未演過女主角……但她生了三個男主角。母親平平無奇的職業愛好,卻在孩子身上大放光芒。爾東升的母親紅薇12歲開始表演,一生都在飾演配角。
  • 爾冬陞母親:兒子丈夫接連離世,一人養12人,培養出3男主
    更為稀奇的是,他的母親雖然自己沒能當上主角,但卻生下了3個男角。這之後不久,他們的二兒子不幸過世了,身為母親的紅薇抱著離去的兒子痛苦了好久,可她不能倒下,只能堅持。緊接著,便擦乾眼淚回到丈夫嚴化身邊,當丈夫提及二兒子時,她只能撒謊表示二兒子很好,然後趕緊轉移話題。
  • 北京高考文科狀元曹婧怡:能考713分,離不開從小被逼著讀這類書
    在2018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曹靜怡,考出來713分的驚人成績,據她坦言:從小就是一枚「歷史迷」,她說:「這份興趣對我而言不只是開闊了事業,對我的學習幫助也很大,能考出713的好成績,離不開從小被父母逼著這類歷史書。
  • 從不埋頭苦學,713分高考狀元方清源:題海戰術沒用,記住這3點
    安徽省理科高考狀元方清源,在2018年的高考中取得了語文123分、數學150分、英語146分、理綜294分,總計713分的好成績。想要取得好成績,題海戰術沒用,要記住這3點一、學習上要勤於思考,善於總結不過腦子的題目,做再多也是白費。
  • 湖南707分文科狀元何潤琪:抱媽媽遺照上清華,我不是寒門貴子!
    一直以來人們都普遍認為,之所以教育資源的不平衡,是因為一些地域之間的貧富差距過大,所以才有了「寒門難出貴子」的說法,甚至有些人把這句話當成了至理名言,覺得貧困家庭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
  • 戰神傳說二:考了個狀元,到清華學習卻不行,但打球厲害,為國拿到史...
    上回王老溼講到,只有5年系統學習經歷的孫立人,從北京回到安徽當時省會安慶參加清華大學招生考試。考試成績如何?全省第一!這可不得了,14歲的孩子,考了個全省第一,那可是狀元啊。這對孫立人本人及孫氏家族來說,都是天大的喜事。
  • 輕鬆一刻:為了搶學霸,清華北大竟如此卑微|高考|狀元|災難|黎巴嫩|...
    據不靠譜消息說,在貧困地區搶狀元的過程中,家裡有病人給治病,家裡要蓋房給蓋房。甚至網傳北大可以讓狀元帶女朋友上北大,清華能讓狀元帶基友上清華!話說你最想上清華還是北大,給個理由吧~趕緊給孩子買個書包吧,別耽誤人家上清華。主人:不,我準備給它投資所大學,直接讓它當校長!能當健身教練的狗子
  • 以713分考入清華的林萬東,拿到成績時哭著在工地搬磚,現狀如何
    因為高考不僅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還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無數的學子寒窗苦讀數十年,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進入到一所理想的學校。而為了這個目標,每個學生身後的家庭也都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他們的父母為了支持他們高考付出的不僅是金錢上的支援,還有的就是精神上的支持。可以說,每一對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的高考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 讀歷史長大的女孩:語文137分,以總分713摘狀元上北大
    她在2018年的高考中,考得了優異的成績,其中語文137分、外語141分、數學145分、文綜290分,以總分713分摘得文科狀元,成功考入北京大學。曹婧怡,出生於北京市的一個高知家庭,父親是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畢業的,從事法律相關工作。她從小學習很好,成績也很優異,父母從沒操心過她的學業。受父母的影響,曹婧怡有許多的興趣愛好,喜歡話劇、採訪、踢足球等。
  • 湖南男孩孩英語145分,以680分摘狀元上北大,2個方面成就好成績
    很多時候,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考得好成績,都認為別人是天生聰明的,而看看自家孩子,總感覺恨鐵不成鋼。「其實,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才是讓孩子成才的第一步,而對孩子的早教,越早越好。」培養出5博1碩的「博士老爹」蔡笑晚說。事實是否如此?我們不妨看看來自湖南男孩顧殊涵的成長故事,看完之後,也許心中就有了答案。
  • 她707分上北大,他713分上清華,窮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多努力?
    她707分上北大,他713分上清華,窮人家的孩子只有拼命讀書清華北大,是我們中國最高等的學府!清北曾經培養出多少的偉人學者,社會精英!他們承載了我們國人最高的期許。這兩所學府又是多少學子心心念念的象牙塔呢?我想,肯定有不少的學生曾在自己的學生時代暢想過進入清華或者北大學習的經歷吧?可是能考上清北卻又是難上加難!
  • 高考狀元何潤琪,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
    很多剛經歷高考的大一準新生也開始陸續前往大學報到,在新生裡面有一位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報導方式十分特別——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作為湖南省文科狀元,他選擇了清華新亞學院。畢業於常德市定城區第一中學的何潤琪,今年高考總成績為707分是今年的湖南省文科狀元。在鄉下長大的何潤琪,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他經歷了母親意外死亡的悲痛。
  • 江西省671分文科狀元,到清華報導3天就想退學,他經歷了什麼?
    清華大學是我國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高校,作為一個中國人甚至外國人無人不知清華的大名,能考進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各地的狀元之類的學生,這些優秀學生到了清華大學學習上等還會那麼輕鬆嗎?清華對於自己的學生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它也是國內最難拿畢業證的3所大學之一。
  • 我的脫貧故事|這位單親媽媽供出3個大學生
    我叫楊孝英,今年51歲,是納雍縣寨樂鎮革新社區馬大衝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是一位單親媽媽,在國家幫扶政策下,我獨自把5個孩子撫養長大。我的5個孩子,現在有3個上大學,2個上職高。
  • 明星52歲父親病逝,湖南狀元背母親遺照上清華
    今年8月,黃子韜曾在微博PO出兩張自己與僧人的合照,配上了祈禱的表情。照片裡他手持《普賢行願品》經文,在信佛之人看來,誦讀此經文可為在世父母祈禱福壽。所有的話題,也都圍繞著兒子在轉。因為不放心工作人員做事,一個中年男人,自個兒摸索著飯圈文化,去成立粉絲會,給兒子當保鏢,熬夜了解時尚圈,給兒子寫倫敦時裝周的宣傳文案,做新媒體,處理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