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鼻息肉手術的方法
目前鼻息肉手術都是採用經鼻內鏡手術,具體的講手術實際上包括2-3個部分組成:a.切除鼻息肉,b.充分開放鼻竇,c.矯正鼻腔結構問題。實際操作中,各地方各醫院和各醫生的手術方式有些許差異。
02 鼻竇開放手術怎樣是合理的?
鼻竇部分開放還是全組鼻竇開放或許還有一些爭議,部分開放否能充分解決每一位患者的問題可能答案都不一樣,有的患者術後鼻息肉復發再拍CT仍發現有鼻竇氣房殘留和氣房內的炎症,更有甚者被其他醫生誤認為「上次沒做過鼻竇手術」,說明首次手術必然有欠缺之處。
正確的全組鼻竇開放手術對所有的患者一定是適用的,對於非嗜酸性鼻竇炎鼻息肉,通常開放病變的鼻竇即可,如果蝶竇或額竇沒有問題,可以不做開放。對於嗜酸性鼻竇炎鼻息肉,則需常規開放全組鼻竇,只開放篩竇和蝶竇的手術方式,往往術後有持續的額竇或蝶竇炎症,造成這兩個鼻竇口周圍黏膜水腫息肉樣變,鼻竇引流不暢形成惡性循環,最後引起鼻息肉復發,因此需確保每一個鼻竇都充分開放和引流。對於伴有哮喘的典型嗜酸性鼻息肉患者,甚至需行中鼻甲切除和全組鼻竇輪廓化手術,從而儘可能地減少鼻竇氣房之間的隔斷,使鼻竇和鼻腔成為一個共同腔,不僅能確保所有鼻竇引流通暢,也使得術後鼻噴藥物能有效達到鼻竇腔作用於鼻竇黏膜。
03 手術為什麼會失敗,鼻息肉為什麼很快復發?
目前認為鼻息肉的發病機制大致分為幾種,其中嗜酸性鼻竇炎或嗜酸性鼻息肉的患者屬於「過敏體質」,鼻腔內過敏狀態不易控制或容易反覆,因此鼻息肉有復發傾向,同時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是此類典型人群。而多年慢性鼻竇炎引起的鼻息肉,尤其是平時沒有噴嚏流清涕的過敏症狀的患者,接受成功的手術後,鼻息肉復發的機率非常低。
相同的體質下,決定鼻息肉是否復發的關鍵就是手術是否成功。成功的手術不一定千篇一律,但標準化的手術成功率是最可靠的。那如何判斷鼻息肉手術是否合格呢?
04 術後內鏡檢查和CT檢查是檢驗手術是否達標的真理
手術後鼻腔通氣改善並不是評價鼻息肉手術是否成功的標準,因為花10分鐘單純切除鼻息肉就可以改善鼻腔通氣,但這樣的手術方式不能徹底解決問題,術後必然復發。
術後內鏡檢查和CT檢查是檢驗手術是否達標的真理。有的患者術後鼻息肉復發再拍CT仍發現有鼻竇氣房殘留,更有甚者被其他醫生誤認為「上次沒做過鼻竇手術」,說明首次手術必然有欠缺之處。
05 什麼樣的術腔說明手術是成功的?
全組鼻竇開放手術後最終成功的形成三室(上頜竇、額竇、蝶竇)一廳(鼻腔+篩竇區)的鼻腔鼻竇結構,內鏡下觀察術腔上皮化良好,內鏡和CT觀察各個鼻竇引流通暢就是成功的手術。
即使在術後某一時期,患者氣道過敏發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術腔可能會腫脹甚至息肉樣變,但經過藥物治療,或者局麻的鼻腔清理加藥物治療後,很容易再次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