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的《負重前行》,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2020-08-27 黑曼巴電影

上映於2013年的《負重前行》,導演本豪林用一部7分04秒的短片徵服了17個國際影展,在國外視頻平臺上獲得1400萬的點擊,並在豆瓣取得8.7的高分。

全片沒有一句對白,沒有花哨的布景與轉場,甚至連一個完整的線索鏈都沒有,但就是這樣一部看似突兀的短片,卻以其溫情的內核戳中多少人的淚點。

電影故事講述了一段末世溫情,當人性隨著肉身的腐化慢慢泯滅,父親用僅剩一息的父愛,將剛剛降生的嬰孩帶到了安全區域。在偉大的父愛之下,最冰冷無情的屍性也隨之融化。

整部影片由2位主創和6名演員,用了兩天時間剪輯完成,成本總共不到4000美元。然而,正是這部小成本製作短片,卻在套路叢生的喪屍電影中另闢蹊徑,沒有血腥場面,沒有勾心鬥角的同類相殘,而是通過與眾不同的創意視角,在瀕臨絕境中呈現人性中最真的「親情」。

細緻入微的人性刻畫,為電影注入新的靈魂

喪屍電影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演化,這類電影在觀眾腦海中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傳統印象,一成不變的病毒感染、群屍出籠、人屍大戰等等。

然而本片導演匠心獨運,把「喪屍」作為一個符號,以有溫度的父愛作為情感內核,為喪屍電影注入新的靈魂。

傳統的喪屍影片總繞不過一個主題,就是喪屍與人類之間的鬥爭。在傳統喪屍片中,人類總是卑微的東躲西藏,吃不飽穿不暖,處心積慮只為保住性命。

而在本片中,已經被感染的父親,不再需要喪屍鬥智鬥勇,而是與自己體內的病毒之間的抗爭。《負重前行》把這種抗爭,命名為「父愛」。

影片中的男主打破了傳統喪屍片的固有形象,不再是那種一身肌肉、英勇無敵、主角光環附體的個人英雄形象,而是變成有血有肉的平凡父親。他和普通平凡的每個人一樣,也會猶豫、也會犯錯、也會害怕。這樣的人更貼近現實,觀眾也更能感同身受。

影片中的男主發現自己被咬後,在地圖上選擇最近一處只有18千米的安全區,並且根據傷勢推斷只有3小時的時間。途中把腐肉放在袋子裡,用樹枝掛在自己身前,目的就是讓自己屍化後也能聞血腥味前行。

把手用皮帶捆住是為了保護被在背後的孩子。而後背上插著氣球一方面是為了逗孩子別哭,不要引起喪屍的圍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吸引安全區人們的目光。

拋棄宏大的血腥場面,影片以細節的鋪墊展現父親的冷靜果敢與睿智,凸顯父愛的偉大。而這種睿智與偉大,與最後的犧牲形成對比,留下感人而震撼的空間。

畫面的情緒表達,使情感共鳴更加深入人心

影片時長只有7分鐘,而要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將觀眾帶入故事的氛圍中,電影畫面的呈現方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畫面的變換中,營造了真實感人的故事氛圍,調動和感染了觀眾的觀影情緒。

短片剛開始,畫面是模糊的,快速變換的畫面中,寥寥數筆就暗示了剛剛過去的一場災難。接下來畫面逐漸清晰,坐在身旁的妻子瘋狂的撲向副駕的男主,這時鏡頭迅速切換,將影片的緊張氛圍烘託到了極致。

汽車場景後又繼續呈現畫面的模糊感,男主小跑了起來,向安全區奔去,天真的嬰兒背在男人的身後,此時凸顯了時間的緊迫以及男主焦急的心情。在快速滑過的幾個片段之中,不僅緊湊乾脆,更是引人入勝。

在短片中,有兩處特寫畫面,讓人印象深刻。一處是影片開始時,男主角抱著孩子親吻的表情特寫,這時虛化的背景是已經躺在地上變成喪屍的母親。孩子的天真,與喪屍的邪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準確的表現了父親此時內心的掙扎和驚魂未定。

另一處是影片中段,男人視線越來越模糊,步伐也踉蹌了起來,終於在一片齊腰深的野草叢中倒下,特寫鏡頭中,父親猛地抓住隨風搖曳、時虛時實的野草,暗示了父愛與獸性之間的抗爭,使觀眾不自覺的深陷其中,完美渲染了感人的故事氛圍。

短片開始時,畫面以客觀的視角對準男人頭上留有的血跡,輔以粗重的呼吸聲與喉結的滾動,展現了一番激戰後的心有餘悸,無須言語卻使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演員的情感和現場的氣氛。

而在男主變異過程中,一段空白的畫面打斷了對過程的直接描寫,給觀眾留給了想像的空間,減輕了短片的恐怖成分。在短片清晰與模糊,近與遠的畫面之下,極大地增加了觀眾對父親與孩子命運的擔憂,突出影片最後溫情而讓人落淚的話題,最終達到了情緒的共鳴。

弱化的聲音設計,巧妙呼應了影片主題「父愛無聲」

較之於以往的喪屍電影,本片在聲音的設計上獨具一格。摒棄了誇張的人物語言,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僅僅依靠急促的呼吸、喪屍的嘶吼、嬰兒的啼哭以及悲傷的配樂,卻能讓人觀眾深陷其中,也呼應了短片父愛如山、厚重無聲的主題。

由於影片沒有對白,背景音樂對於敘事節奏和視覺衝突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短片開始,通過父親急促的呼吸聲和喪屍的低吼聲,營造出驚悚激烈的緊張氛圍,使觀眾不禁為父親的處境捏一把汗。

伴隨著嬰兒的啼哭,舒緩的音樂淡入,觀眾的情緒也回歸理性,音樂與哭聲的疊加,放大了丈夫喪妻、孩子喪母的悲傷情緒。

緊張與舒緩的音樂交替出現,配合男主粗重的喘息、周圍喪屍的腳步以及野草沙沙的響聲,將環境的危機、人物的緊張情緒通過聲音化的形式呈現出來,給觀眾帶來真切的身臨其境之感,聲音的敘事功能得到無限提升。

同時,短片中的聲音設計又與畫面完美融合,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深化了影片的主題。影片最後,隨著一聲槍響,男人在麥田中倒下。安全區的人類出現,抒情的背景音樂淡入。鏡頭則以安全區女子的視角,依次掃到腐肉、木棍、氣球、捆綁雙手的皮帶,看到的都是父親為孩子最後的安全送達所做的努力。

仿佛在隨著哀傷的音樂一點點平靜地述說,這便是沉默的父愛,而正是音樂的烘託、配合情節的發展,將觀眾的情緒推入高潮。

女子即將離開,也是由於嬰兒的一聲哭鬧,引得返回。揭開父親背包的一刻,看到嬰兒天真無邪的臉龐,不知戳動了多少觀眾的淚點。聲音在此刻成了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利器。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嬰兒的哭聲也意味著新的希望,屬於他的人生之路即將開啟。

我們的「現世安好」,必定有人在「負重前行」

短片的英文名「Cargo」,意思是負重、負荷,其實一語雙關,有雙重涵義。一方面是實際意義上的負重,代表了男主一直在背著自己的孩子前行;另外一層涵義則是一旦成為父親,當你抱起自己孩子的那一瞬間,也會感覺到那份來自於愛的責任和壓力。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在為了子女不辭勞務的奔波,只為讓他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短片中男主犧牲自己、保全孩子的做法,正是全天下父母含辛茹苦、舐犢情深的真實寫照。正是有了父母的「負重前行」,才有了子女們的「現世安好」。

導演藉此影片在傳達父愛如山的同時,也是一種呼籲,身為子女,縱使生活忙碌,也要心懷感恩,父母需要的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和親情的陪伴。你養我小,我陪你老,親情的故事生生不息,永不落幕。

另一方面,這次突發的新冠病毒疫情,有無數的一線醫護工作者、政府科研人員、人民警察、解放軍戰士、社區志願者等等,正是他們如短片中男主那樣的「負重前行」、無私奉獻,才有了今天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幸福時光」。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正因為他人的負重前行,才換來我們的安康幸福。

寫在最後

7分鐘微電影《負重前行》,溫情才是其充滿溫度的內核。整部短片沒有一句臺詞,卻以藝術的表現手法,讓整部電影張力十足,戳中了幾乎所有觀眾的淚點。

負重前行,背負的是孩子的重量,更是愛的責任和壓力,堅持到最後,哪怕死了也是勝利。

正如龍應臺在《目送》中寫到的那樣: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關焦點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有這樣一段話:「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華為總裁任正非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回答——「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自古英雄多磨難。」當女兒被無故羈押,當品牌遭國外封殺,任正非的態度是:「千古興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東流,流過太平洋,流過印度洋……不回頭。」
  • 驚悚電影《負重前行》值得一看嗎?
    看過《負重前行》後,我突然覺得,只需要不超過十分鐘就能夠看完的短片,把它加長為一部將近兩個小時的電影,你覺得值得一看嗎?我反正覺得很不值。誠然,「潮爺」馬丁·弗瑞曼的加盟是一大亮點,但這部電影只靠這區區一個馬丁·弗瑞曼來支撐,浪費了一個這麼好的IP。
  • 負重前行電影評析
    電影負重前行評析:100分鐘的時間內容能這樣豐富,感情能表現的額如此真摯實屬不易,每一個父親都在負重前行!景美,人美,人性美!第一個鏡頭給的是一家三口駕駛一艘船上在安靜的河面徜徉著,不劇透根本不知道他們正處在全國喪屍滿地的境地中。
  • 感恩生命中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也總會有人,逆風而行,在風雨中,向著陽光奔跑,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前方,用身軀擋住危險,拼命護我們周全,做照亮自己生命的太陽,成為別人活著的希望。人這一輩子,若說什麼最珍貴,有人會說是金錢,也有人會說是地位。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切是那麼渺小和無力。
  • 又一部「喪屍」電影,「華生」演繹父愛如山,與女兒負重前行
    「華生」馬丁·弗瑞曼新作《負重前行》昨晚首曝正式預告片!《負重前行》是尤蘭達·拉梅克和本·豪靈在2013年執導的短片,這部微電影只用了3800美元,兩天拍攝完成,卻在當時youtube上獲得1100萬的點擊量,並在17個國際電影節上展映,殺入澳洲短片電影節的決賽。
  • 今天推薦一部沒有喪屍的喪屍電影《負重前行》
    但是其實早在2013年,一部只有七分鐘的短片就已經一反常規居然打著上市的旗號,但講述的卻是父愛情深,其感人程度完全不亞於釜山行。這部影片名叫負重前行,拍攝成本僅為3800美元,拍攝成本只有兩天。在當時的youtube上面獲得1100萬的點擊量。
  • 《狗十三》:成長不能承受之重
    《狗十三》:成長不能承受之重長大意味什麼?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看著冷色調的電影《狗十三》,看著一個女孩對所有人的戰爭。孩童世界規則與成人世界規則,完全不同。何謂青春期?可能,就是拋棄原先的規則,接受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最終,我們活成了最討厭人的模樣。
  • 微電影《負重前行》來自父親的愛,同樣深沉!點頭像看視頻解說!
    《負重前行》「哪怕我不在了,我還會守護你」微電影《負重前行》這是亞黎哥看過的最短、最感人,最能直擊淚點的喪屍電影了!微電影《負重前行》於2013年拍攝於澳大利亞。是由Ben Howling 、Yolanda Ramke執導的驚悚短片。該片講述了一個,被喪屍妻子咬傷的父親, 在自己有意識的最後3小時,把孩子送往安全區以存活的故事。
  • 1月11日負重前行
    負重前行 Cargo (2017)導演: 本·豪林 / 尤蘭達·拉姆克主演: 馬丁·弗瑞曼 / 西蒙尼·蘭德斯 / 安東尼·海斯 / 蘇茜·波特 / 凱倫·皮斯託裡斯類型: 劇情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澳大利亞又名: 禍日光景(臺) / 父愛無僵馬丁·弗瑞曼加盟殭屍題材驚悚片《負重前行》。
  • 2020年,這才是正確的「負重前行」!
    當然不能被動地等待政府或社會機構的救濟扶持,而應該積極面對,負重前行。這裡說的「負重前行」意味著敢於承擔更大的的壓力和責任,敢於做出更多的付出和犧牲,放下身份名譽或者世俗的眼光等思想包袱,面對現實,迎難而上,勇敢的生存下來。大環境不好,先生存再求發展。這是正確的逆境生存之道。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講了什麼?
    點擊上面藍字 ▲ 訂閱▼往期推薦,點擊可閱讀  我們曾經擁有的一切又全完了投稿、薦稿可留言或發郵件:2479791180@QQ.COM何處尋找人生的意義——我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管你承不承認,女人的生命本質上就是由愛情來貫穿。愛情來了,生命便如花般綻放,鮮活可愛;愛情死了,生命之花便枯萎凋零,再也不能吐納芬芳。可以說,一個女子,於靈肉的追求與守望,成就其一生,也毀滅其一生。也許你不盡同意,可是昆德拉筆下的女性全是這樣的。
  • 9.5分《美麗人生》獲奧斯卡等獎 美好背後是「圭多」般的負重前行
    現在再看,卻有了一種「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的感覺了,最讓人為之所動的,是親情的真諦所在。讓人不禁聯想到自己。影片中和平、平等、愛情、親情都有涉及,可就是那深沉的父愛最令人動容。「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我腦海裡浮現的一句話。
  • 電影《魔術師》告訴我們,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關於父愛的電影《魔法師》。上個世紀50年代的英國,塔蒂是倫敦一個很有名氣的魔術師,他時常在各大音樂廳、歌劇院表演自己的魔術,陪伴時常陪伴他的就是他的魔術道具一隻兔子。塔蒂告訴愛麗絲自己是魔術師而不是魔法師,但是他也不想讓愛麗絲難過,他在表演之餘還去找兼職,每晚愛麗絲入睡之後,他都會出去做兼職工作,天快亮時再回到家。就這樣塔蒂為她買了那件衣服,愛麗絲迫不及待地穿上衣服上街去逛,只留下塔蒂在街道上尋找著愛麗絲。就這樣塔蒂為了愛麗絲能生活得更好,他不斷地尋找新的工作,甚至於當作小丑兜售內衣,而他的魔術也慢慢的在他的生命中消失了。
  • 腐肉為引,負重前行|豆瓣8.7分喪屍題材佳作,堪稱催淚瓦斯
    喪屍題材的高分微電影《負重前行》,沒有暴力血腥的重口味場面,沒有人類勾心鬥角爭奪資源的互相殘殺,沒有驚心肉跳的抵禦喪屍大戰,將人性的善良與對父愛的偉大充分表現。這就是父愛無「僵」。父親在最後僅剩的生命裡還在拼命的哄自己女兒開心,給女兒生日帽,氣球。
  • 父愛如山,負重前行。一部關於殭屍爸爸的電影《負重前行》
    父愛如山這部講述父愛的殭屍電影有一個獨特的出發點。能打動觀眾的是殭屍本身,這在只有殭屍作為背景的影視劇中非常罕見。一部新穎獨特的殭屍電影值得推薦。
  • 書包,孩子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最重的書包竟有15斤,而最輕的也有8斤多...記者提著這些書包都覺得費勁,更別說這些體重也就5、6十斤的小朋友。背著重重的書包,很多孩子的肩頸都會不自覺的向前傾,本應該朝氣蓬勃的年紀,看起來卻像一個背著「房子」的小鍋牛。很多人喜歡用「自己的事自己做!」
  • 愛黨榮黨 不忘初心 知重負重 砥礪前行
    Party-building Festival 愛黨榮黨 不忘初心知重負重 砥礪前行堅定初心跟黨走建黨節(1921-2020)>會前黨委書記、監獄長劉維蛟同志為獲得司法部個人二等功的廖翼同志、司法部個人三等功的楊森泉同志頒發證書和獎章黨委副書記、政委馮中會在監管區內為一線執勤的第二屆十佳青年民警頒獎黨委委員、副監獄長甘榮勇為封閉備勤的第二屆十佳青年民警頒獎會上,黨委書記、監獄長劉維蛟同志為大家作了題為《愛黨榮黨 不忘初心 知重負重
  • 論「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這是人在面對活著、面對生命、面對存在時不得不思考也無法躲避的一個根本命題,在很大程度上,對這個命題解答的方式決定著主體處理個人與內心,社會與現實之間的關係。而《活著》這部作品,就是通過展現一個又一個的死亡鏡頭,一波又一波無的苦難浪濤,宣揚了一種面對苦難生活、面對死亡的可能的態度,一種正視「不能承受生命之輕」的精神。
  • 山西大學生作弊自殺:為了那些負重前行的人,生命也該珍惜!
    但是,即使是天大的事,不應該也以生命為重嗎?因為一個人沒有了生命,就什麼都沒了。面子、自尊、榮譽,難道和生命比起來,就那麼重要嗎?要想,如今的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沒有戰亂的侵擾,沒有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安然無恙。所以是否,很多時候,我們就習慣性的忘記了生活本來就難,還有和平背後的艱辛。
  • 生活很不易,人生需要努力負重前行
    生活不易,我們理因負重前行,惟有如此,一個人才能活出自己的骨氣來,活出自己的人味來,如果一個人逃避困難,害怕艱難,那麼生活就會更加艱難和不幸,人生別無選擇,既然來到人間就是要負重前行。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軟它硬,你硬它軟,人生就是一場戰鬥,勇敢者越戰越勇,懦弱者越怕越膽小,也越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