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和九份金瓜石的些許舊事

2021-02-17 臺灣電影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

作者:米果


◎梁朝偉主演的電影《悲情城市》

同事之中,有幾人出身九份與金瓜石,和他們初識的年頭,電影《悲情城市》才剛上映,九份和金瓜石仍是寂靜山城,開採金礦雖是久遠年代的風光事,那裡卻是同事們久久才回去一次的故鄉。

座位在我後方的課長,在金瓜石長大,讀過「時雨中學」,只要是有屠宰豬只的日子,天未亮,她的母親就要從金瓜石搭第一班客運下山到瑞芳菜市場,採買豬肉豬肝豬心豬腸和新鮮魚漿,再搭客運返回金瓜石,自家門口擺攤賣豬肉跟魚漿,那應該是金瓜石唯一可以買到豬肉的地方。

《悲情城市》上映時,她才猛然想起,電影拍攝的那段日子,劇組就在她家豬肉攤前的空地擺桌搭夥,她母親好似辦桌一樣每日供餐,家裡的阿嬤還客串臨時演員,演了黑道「紅猴」的媽媽,紅猴遭棄屍的場景,阿嬤出現在鏡頭之中,沒有臺詞,也無表情。另一幕則是醫院候診長廊,梁朝偉與辛樹芬筆談之後突然暈倒,阿嬤就坐在梁朝偉背後的長椅上,不曉得是以紅猴母親的身份,還是另一個不相干的路人甲。


◎《悲情城市》劇照

那幾年常跟同事約好去龍洞,同事去浮潛,我怕水,只能坐在岸邊幫他們顧包包,吃「把噗」冰淇淋,曬一身黑。等同事上岸,看他們用一些路邊攤提供的膠質水管衝身體,曬乾之後,圍著大浴巾更衣,之後開車去貢寮「新港海鮮」吃九孔,或直接走北濱去金瓜石,上山途中,看著臺金廢棄廠房,感覺是某種金屬機器怪物集體盤據山頭,正在進行人類無法理解的生化實驗。

《悲情城市》上映之後,又過了幾年,我們相約到金瓜石過夜,大概是九人座箱型車那樣的人數,在瑞芳菜市場買了一顆大西瓜,就放在同事家前方的水井池子裡,同事的母親在屋前簷廊架起快速爐,燒一大鍋水,先悶煮菜頭跟排骨,最後手拿金屬湯匙,一杓一杓,挖出均等份量的魚漿,利落甩入湯裡,那魚漿做成的魚丸口感十分鮮美,搭配菜頭排骨湯,撒一些芫荽,同事的母親說,拍戲的侯孝賢導演也吃這個,我心想,梁朝偉也吃吧!

在片中一人軋兩角的阿嬤,拿著拐杖,進進出出,一直拿著新的牙刷,問我們要不要刷牙。

在水井池子冰到透涼的西瓜,用洗乾淨的豬肉鋪長刀切成漂亮的帆船狀,一群人圍著水井,邊吃邊把西瓜籽吐到階梯另一側的石壁,比賽誰吐得遠。

入夜之後的金瓜石,少數人家的鵝黃色燈火之外,靜悄悄的。我們穿著拖鞋,往石階下方走到公路,再從公路另一側走另一邊石階,那附近有間廟,廟埕有幾個老人在那裡聊天,往上走的途中有間柑仔店,我們在那裡買了零食,不是袋裝零食,而是大大的透明玻璃罐,打開紅色蓋子,伸手進去挖的零食。

走到石階頂端,同事說,那棟老房子是電影裡的醫院,辛樹芬在那裡當護士的醫院。梁朝偉急急忙忙趕來,手裡拿著筆,寫了一些字在小本子上,看著辛樹芬,突然暈倒。而下午一直拿牙刷問我們要不要刷牙的阿嬤,就拿著拐杖,坐在老房子的走廊長凳,沒有臺詞,不曉得NG幾次。

路上的霧氣很重,遠方海洋的漁船燈火很美。走到客運車站旁邊的時雨中學,同事說,不曉得是時常下雨才叫「時雨」,還是取名「時雨」之後就經常下雨,但校名實在很浪漫,可是同事說,一直下雨,很煩。


◎《悲情城市》劇照

經過一處大門緊閉的建築,同事說那裡以前製造硬幣,我們一群人一邊分食剛剛買的零食,一邊掂起腳,往那建築裡面張望,有人提議,要不要進去挖一下寶。

當晚就那樣,男男女女,不知以哪種隊形在老房子的木頭床鋪安睡,也無冷氣也無風扇,窗外的風,山城的霧,美好的夜。

翌日醒來,蹲在水井旁邊刷牙時,阿嬤又拿著牙刷過來,問我要不要。同事說,那是阿嬤款待客人最豪華的心意。

透早出門,另一位出身九份的同事帶路,車子停在公路旁,一路走石階,往九份山頂。沿路幾乎都是空屋,偶有影子從屋內竄出來,雖是大白天,但九份過於安靜,那竄出的影子也就有靈異嚇人的錯覺。只見那位在九份長大的同事立刻叫出對方的名字,某某鄰居,或某某同學,或同學的哥哥,親戚的什麼人…這樣一路重複類似的情境,途中也沒有開門營業的店,直到山頂,有廟,有小學,還有間小店,也才買到鋁罐飲料解渴,那飲料也不是什麼大廠生產,類似菊花茶冬瓜茶或蘆筍汁之類的,大城市不常見的品牌。

放暑假的關係,小學沒什麼人,大家爭著玩蕩鞦韆,蕩到半空中,好像在霧裡飛翔。

剎那間,以為自己走入日劇《東京愛情故事》的劇情裡,莉香前去完治的故鄉,位在愛媛的那所小學。那時的九份,有孤獨的氣味。

回程往下走,走到轉彎處,見一座空屋,想像從那緊閉窗戶往下俯瞰的視野,不就是電影出現的那一幕,幾個文人,聚在一起喝酒,憂國憂民,不知誰先站起來,聽到外頭歌聲,眾人也就唱起,「九一八,九一八」,當時我以為他們唱的是「酒一把,酒一把」…

後來買了「三三書坊」出版、遠流發行的電影書,朱天文寫的「悲情城市十三問」和電影分場,吳念真寫的「劇本」。1989年8月1日初版一刷,我買到的是1989年10月20日的初版七刷。讀了內容,才知道片中那四位喝酒的文人,飾演大公報記者的張大春,飾演林老師的詹宏志,飾演國校老師的吳念真和謝材俊。

惘惘的沉默中,林老師開口低低唱起一條歌來,「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是流亡三部曲之一的「松花江上」……越來越高亢的歌聲,彷佛響徹了整個九份山城。

飾演林老師的詹宏志先生,後來成為我職場生涯最後一位老闆,客串電影演出當時,還不是趨勢專家。2006年一場籤書會,我拿這本書給吳念真籤名,他嚇一跳,連同我帶去的另一本他最早出版的小說《抓住一個春天》也籤了,這時他已經是全臺灣最有人氣的Ogisan了。


◎翻攝自《悲情城市》,三三書坊出版,遠流發行,作者:吳念真、朱天文

有好長一段時間,每年來到228當日,年代電視臺就會回放一次《悲情城市》,每年我都重複溫習,猶如自我約定的秘密祭典,也就想起還未有大量觀光客和商店茶館與芋圓攻佔的九份,以及安靜多雨的金瓜石。我跟同事們有幾次坐在九份的石階上,一邊驅趕蚊子,一邊看著夕陽落下,遠方漁火點點浮光。直到彼此聊天喧鬧的話語歇息,彷佛什麼不必說出口的默契那般,有人站起來,其它人也陸續起身,摸黑下山,再開車去猴硐,去一家當地人才知道的餐館。其實也稱不上餐館,老闆名片寫著福利社之類的頭銜,據說早年勞動階層的人,有什麼值得慶賀的事情,就來這裡「吃桌」。沒有菜單,想吃蝦、想吃魚、想吃肉,跟點菜的歐巴桑說,不久就從廚房端出來,很大盤,有酒家菜或流水宴席的水平。

九份與金瓜石熱鬧之前,大約每年都要去個兩、三回,在鄰近時雨中學的巴士站等待久久一班客運,在不知是霧還是細雨或是山嵐的空氣裡散步,撐傘嫌多餘,不撐傘也可以淋一身,就那樣邊走邊回想,關於電影《悲情城市》的哪個場景哪段對話,應該是從哪裡拍往何處,想像梁朝偉是不是也這樣默默凝望遠方,等待漁火點點,夜色默默浮出海面。

九份熱鬧之後,只去過一次,當初走在石階只要看到影子就嚇到以為鬼出沒的同個路線,而今店鋪一間連著一間,販賣臺灣任何景點都有賣的小吃或紀念品。傳聞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取材的景色就在九份,後來雖有澄清,但傳言仍然依照人們喜歡的模式繼續流傳,反正也不是什麼壞事。

靜謐山城註定是回不去了,淘金年代的熱鬧喧譁以另一種模式重返九份與金瓜石,年代電視臺也不再年年回放《悲情城市》,我買了DVD,每年228重看一次,自己跟自己的約定。


◎《悲情城市》劇照

重新翻閱1989年出版的電影劇本書,發現黑白劇照之中,紅猴棄屍的廢墟場景,右側站著不只是客串演出的同事阿嬤,還有曾經烹煮菜頭排骨魚丸湯招待我們的同事母親,那位透早搭第一班客運下山批豬肉回到金瓜石,笑起來很爽朗的金瓜石阿嬸。

我跟那些同事也好幾年沒聯絡了,明明從臺北市區就可以搭客運直達,明明到西門町看電影時,有一堆小黃計程車車窗貼著金瓜石九份一日遊,只要花錢包車也不是太困難,但是心境上的距離,卻變得遙遠,成為很難抵達的地方。

到底是迷戀靜謐的山城,還是無法從悲情城市的電影抽身,往後再看梁朝偉演任何角色,都覺得比不上「林文清」(悲情城市的角色),當時他的眼神勝過任何臺詞的聲音表現,後來的眼神也許更好,但隱約還是少了昔日的清澈,不過,這應該只是我的私心偏見而已。

※文章來源:臺灣天下雜誌網站

推薦閱讀

老外最愛的臺灣景點不是臺北101,那是??

臺灣夏季度假勝地 墾丁必遊5景點

老外瘋臺灣:「美麗寶島」的10大必訪景點

相關焦點

  • 去九份找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 不止於《悲情城市》:看見看不見的九份
    慕名而來的遊客,漫無目標地穿梭在商店密布的街道上,卻對九份的歷史與文化難能了解。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先後在九份取景拍攝的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和藍山咖啡廣告片相繼播映,九份獨特的聚落建築、面海坡地和舊日風情成為熱門觀光景點。
  • 我從《悲情城市》中醒來,走在九份老街尋找「神隱少女」
    1989年,侯孝賢導演的名作《悲情城市》中,這個曾經人身鼎沸的小山城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和記憶中,電影裡的九份再度掀起懷舊情結的熱潮。不僅僅是候導的電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將九份作為了參考場景。從此這種神秘的小山城再度名聲大噪,無數文藝青年慕名前來,尋找心中的「神隱少女」。
  • 看見臺灣 悲情城市,九份山城
    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是由侯孝賢導演,吳念真編劇,成為臺灣電影史上第一個在海外得獎的作品(1989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九份也因此,從人煙稀少的沒落小鎮,到今天逢假日必塞車的觀光重鎮。九份老街的場景,和日本宮崎駿筆下千與千尋湯屋的布局,十分的相適,大多數的影迷都相信電影是來這取景,最後由日本 吉卜力動漫公司的社長出面澄清,說宮崎駿並沒有到訪九份,但這也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 在臺灣九份的半山腰,臺北九份旅行攻略
    九份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因臺灣電影《悲情城市》,以及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而名聲大振。獨特的舊式建築、熱鬧的坡地老街,淳樸的世外風情,讓整個小鎮充滿了懷舊的氣息,也使這裡成為全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白天在九份老街品嘗各式小吃,體會悲情城市裡的熱鬧街景,晚上坐在阿妹茶樓,在夜色中貼近宮崎駿幹與千尋的鬼魅靈感,這或許就是大多數人來到九份必做的事情。九份之行真正讓我烙印於心的,是遠離曹雜街市之外,一眼望去柔和起伏的新綠山丘,延綿海岸線上由巨石堆疊的嶙峋灘涂,還有遠方深邃遼闊的湛藍海面。在九份老街的街口,會有當地的的士兜售周邊的旅遊線路。
  • 金瓜石,一座礦藏枯竭的東亞金都
    金瓜石是臺灣東北角的一座小山城,它與九份只一山之隔,同樣也是電影《悲情城市》的場景地。
  • 看見臺灣 悲情城市,九份山城 blacke
    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是由侯孝賢導演,吳念真編劇,成為臺灣電影 史上第一個在海外得獎的作品(1989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九份也因此,從 人煙稀少的沒落小鎮,到今天逢假日必塞車的觀光重鎮。九份老街的場景,和日本宮崎駿筆下千與千尋湯屋的布局,十分的相適,大 多數的影迷都相信電影是來這取景,最後由日本 吉卜力動漫公司的社長出面 澄清,說宮崎駿並沒有到訪九份,但這也是⼀場美麗的誤會。
  • 九份,一座記憶中的悲情城市
    九份是位於新北市瑞芳鎮的一個村落,早期這裡因為盛產黃金而興盛,當金礦挖掘殆盡而沒落,後又因《悲情城市》這部獲得威尼斯大獎的電影在九份取景
  • 乾貨 | 平溪菁桐、十分九份、猴硐貓村、金瓜石交通攻略~
    交通攻略~平溪、十分(天燈,瀑布)、猴硐(貓村)、九份、金瓜石(黃金博物館)都在相近的位置以瑞芳為中心
  • 九份——越夜越美麗 !
    提起九份,鹽必稱之「悲情」,那是因為侯孝賢在這裡拍攝了電影《悲情城市》。九份一面是山地,另一面是海景,晨昏和四季都不同的景致。春天觀櫻,秋天看芒花,夏日有風,冬日有霧,夜裡則可以看到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夜景。
  • 【旅行】九份 | 雨城
    據《臺北縣誌》中記載,九份在清朝初期是個小村落,早期先民拓荒時有九戶人家居住於此地,需要下山購買日用品時,代購的人需要採買九份日用品,久而久之,外人便稱呼此地為「九份」,並且沿用至今。也許你聽過的九份,來自侯孝賢導演1989年的電影《悲情城市》,或是介紹九份的旅遊信息,這裡的風貌神似電影《千與千尋》的場景,小鎮座落於山坡上,階梯式的建築依山而建。
  • 洗盡「金」華的九份山城,等你來淘金!
    據說,在清初時期,臺灣有一個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於是九份就成了這村落沿用至今的名字。後來這裡因探測到金礦而繁榮,坑道遍布如蛛網。隨著礦藏衰竭,九份人去城空,陷入沉寂。80年代後期,臺灣導演侯孝賢在九份取景拍攝的電影《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大獎的電影,令九份再次熱鬧起來,受到世人關注。幾番大起大伏的九份,迎來送往無數遊客,讓人們帶上沉澱過、充實過的心靈,重新啟程出發,如千尋般勇敢堅強地進行人生的冒險。九份的歷史厚重感、清境悠然,難道不是比金子還珍貴的寶藏?
  • 雲遊九份十分—《千與千尋》靈感之源
    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所執導的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拍攝,獲得了威尼斯大獎,令人留意到這個特別的小鎮,也是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參考場景之一。獨特的舊式建築、熱鬧的坡地老街,淳樸的風情,讓整個小鎮充滿了懷舊的氣息,也使這裡成為全臺灣最熱門的景點之一。
  • 臺灣九份,《千與千尋》的鬼城原型
    如今的九份因電影取景地之故而盛名在外,每天可謂遊客熙攘、人滿為患,儼然已不復「悲情」;但懷舊的石砌步道,沿街蜿蜒的大紅燈籠,茶香四溢的文藝茶坊,風華再現的昇平戲院,仍溫存著一份歲月更迭的詩意情懷,值得細細賞味。
  • 帶你走進臺灣山城老街的九份值得一去不容錯過
    九份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1990年後,因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吸引國內外的注目,也為此小鎮重新帶來生機,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觀光景點。
  • 5家極致民宿,帶你看《千與千尋》裡的九份
    >十一月廿五日,《悲情城市》在九份金瓜石一處老式理髮屋內開鏡,拍梁朝偉扮演的老四文清在修底片。九份是一座與大海相鄰的山城,原是一座以採礦為主的小鎮,礦產採盡之後幾乎無人過問了,直到電影《悲情城市》《千與千尋》再度引得世人的眼光投向了這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們大多會選擇深入古街鬧市或者避居山林,也因此九份的民宿如雨後春筍般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 《悲情城市》九份:有霧有雨沒有風
    每次來臺灣,心中總有一絲懷舊之情,仿佛穿越回了民國時代,看到親切的笑臉,老派的問候,以及那些有著上個世紀30-40年代影子的舊式招牌,感覺特別溫暖。下面是去年6月去九份時拍的照片和一點文字,今天周末,希望讀者們有個輕鬆閱讀的時光。去九份時,我是帶著某種莫名的還願心情,利用一個下午,匆匆探訪了這個因一部著名電影而改變命運的山中小鎮。
  • 遊臺北九份山城,《千與千尋》靈感源於此
    首先還是要說明,九份其實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80年代後期,臺灣著名導演侯孝賢所執導的一部電影《悲情城市》,在九份附近取景拍攝。這部獲得威尼斯大獎的電影,令人再次留意到這個特別的小鎮。
  • 臺灣山城九份 宮崎駿眼中的千尋
    從臺北到九份和金瓜石,可以乘坐基隆客運大巴,也可以從臺北火車站乘火車,車程都在1~2小時內。傳說最早這個山村只有九戶居民,依海路採購生活用品往往需要一式九份。當我向林伯求證這個名字的由來時,他笑一笑,不置可否。我贊他這早餐比星級酒店的buffet還要漂亮可口,老伯說「做什麼都要像什麼嚯!」
  • 邀稿|許路:看見看不見的九份
    慕名而來的遊客漫無目標地穿梭在商店密布的街道上,卻對九份的歷史與文化難能了解。九十年代初,先後在九份取景拍攝的侯孝賢電影《悲情城市》和藍山咖啡廣告片相繼播映,九份的獨特的聚落建築、面海坡地和舊日風情開始成為熱門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