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線購票佔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時,會對電影市場產生什麼影響?《變形金剛4》取代《阿凡達》創造了內地上映電影最高票房紀錄。它在熱映期一票難求,觀眾如果想買到票,需先在網絡或手機上預定。
當年《阿凡達》的熱映加速了影院3D設備的更迭,現在《變4》的熱映則是在線購票發展的引爆點。
在線選座已經成為「剛需」
時間走到2014年,電影票的「低價」不再是唯一的殺手鐧。尤其當《變4》這種超級大片上映時,內容的稀缺性造成影院座位的稀缺,觀眾去影院排隊不僅費時費力,甚至無法保證順利看到電影,在線購票開始成為觀眾的「剛需」。
金逸影城北京同城總經理鄭寅路對記者表示,電商售票幫了影院大忙。「以往大片上映時,一線銷售接待客人的壓力特別大,從早忙到晚,隊伍最長時候排到四五十米。」
據鄭寅路介紹,《變4》上座率很高,但由於有在線售票的支持,影院一線售票輕鬆了很多,IMAX廳的售票,電商甚至佔到80%以上。「《變4》上映的前兩個周末,本來所有全部員工都停休了,做好了『血戰到底』的準備,但實際上接待壓力沒有想像得大,只是在商場剛開門的時候來取票的觀眾特別多。」
「現在看電影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越來越成為一個『輕奢侈』的消費行為。」伯樂營銷CEO張文伯表示,觀眾選擇了走進電影院,就是希望獲得比平時更好的觀影體驗,這種「輕奢侈」的消費大部分人是可以承受的。在線選座的平均價格並不低,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價格可能不再是觀眾作決定的首要因素。
在美團網產品總監徐梧看來,相比於團購,在線選座的核心競爭力是便利和服務,「一開始我們覺得在線選座票價相對比較高,擔心消費者接受不了,但是消費者的潛力很大。」美團貓眼電影包了《變4》很多首映場次IMAX票,平均票價上百元,但有些熱門場次提前一個星期就售罄了。「看來這樣的形式影院和消費者都能接受。」徐梧說。
《後會無期》上映前兩天,導演韓寒在微博上貼出9家在線購票網站的預售連結,發動大規模預售。9家網站包括淘寶電影、微信電影票、大眾點評、貓眼電影、窩窩團、格瓦拉電影、時光網、摳電影、萬達電影,幾乎涵蓋時下最熱門的在線電影購票平臺。韓寒擁有3890萬微博粉絲,從微博粉絲變為電影觀眾,似乎只是「一步之遙」。
賣票之外,誰更懂電影?
貓眼電影2013年1月份成立,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成長迅速,今年6月份交易額接近5億元,在線選座交易額達到2億元。美團電影去年全年的銷售額16億元,今年銷售額有可能超過50億元。
電影的消費過程易於標準化,在服務流程上各家電商的差異性並不大,同質化競爭似乎無法避免。那麼在「賣票」之外,誰更懂電影,誰更懂用戶?
背靠美團網的貓眼電影,擁有龐大微信用戶的微信電影票,專注於電影生活服務的格瓦拉生活網,獨具影迷特色的時光網等等,每家都擁有不同的背景和優勢。
在美團網運營總監康利看來,電影在O2O領域中是個關注度很高的行業,大家有錢有資源肯定都想做,但是能否一直做下去則很難說。因為做垂直品類服務不是只做「交易」就可以了,電影還是內容驅動,這和打車有本質差別,要想在這個產業裡有長久價值,全產業鏈都要考慮。
一個好的電影APP,不僅是個方便的購票工具,更重要的是提供電影的整體服務和體驗。
時光網起步很早,服務用戶8年。時光網APP可以查詢到全球20萬部影視和上百萬明星藝人的詳細資料,同時覆蓋了500多個城市4000多家電影院,集合影片資料、新聞預告、觀影指南、用戶評論、在線選座服務於一體,購票僅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而已。
格瓦拉在上海地區的在線購票市場已佔據了40%的份額,最近的發展速度令業界矚目。6月底,格瓦拉C+輪融資金額確定,總金額達到2億元,這輪融資的領投方是黎瑞剛操盤的華人文化產業基金。
在上海電影節論壇上,格瓦拉生活網CEO劉勇表示,網際網路裡的三座大山和準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包括BAT、美團、大眾點評,給垂直性電商或者電影網站帶來了很大壓力。但在壓力面前,格瓦拉可能比他們有一點優勢:更懂電影、更愛電影。因為電影不像賣衣服,電影跟人的內心情感有很大關聯。
「所以我們今年提出一個新的口號,區別於其他售票網站,我們想讓愛電影和懂電影的人都在格瓦拉。」格瓦拉生活網聯席CEO張學靜說,「如果說我們之前是在解決用戶的剛需,現在則是要把好的內容推薦給適合的觀眾,這個時候內容引導體系就很重要。」
張學靜舉了個例子,格瓦拉生活網的訂票頁面上有「特效廳搜索」,提供查詢本地有IMAX、REALD、4K等效果的影廳,這是為那些喜歡看科幻片、喜歡大場面、注重視覺聽效的超級影迷準備的。不少人去影院看電影正是為了尋求那種「莊重」的儀式感。
在徐梧眼裡,貓眼電影面對的是大眾的電影消費者。「看電影的人,有一半真的是為了看電影,另一半是為了約會和社交。對於熱愛電影的人,有貓眼電影;對於觀影頻次不高的用戶,有美團電影,買完電影票以後還可以順便消費吃喝玩樂的團購。」
事實上,觀眾的消費心理很複雜,有些人會在「看電影」和「去社交」中間搖擺,甚至有些觀眾會因為「沒人陪」就不去看一部本來很想看電影。除了電影本身,社交意義會帶給觀眾更多的消費理由。
據微影時代總裁林寧介紹,基於微信「我的錢包」入口,微影的主要產品——微信電影票,上線6個月以來發展迅速,由於用戶不再需要單獨下載APP,微信電影票因購票體驗方便快捷而廣受好評。
目前,微信是中國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社區,截至上個季度,微信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3.96億。如此龐大的用戶量,給微信電影票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優勢。微信電影已與前十大院線全線合作,合作影院超過2000家,覆蓋了重點城市和重點影城。
林寧把「微影」定義為電影行業與億萬移動網際網路用戶之間的「連接者」。與微信活躍的社交屬性一致,微信電影票通過紅包、約看、眾籌等多種社交工具與製片方展開合作,將電影與觀眾連接在一起。
比如微信電影票的社交產品「購票紅包」,爆發力巨大,在《變4》、《老男孩》等上映時,微信朋友圈被紅包「刷屏」。據林寧介紹,「《變4》上映時,短短半天就把800萬金額的紅包發完了。有些電影觀眾並不一定非得看,但這個5塊錢的紅包放在微信裡,觀眾就會想去看一看,它讓觀眾多了一個觀看的理由。」
在林寧看來,紅包還是很粗淺的社交產品,微信還在策劃更多有想像力的活動。最近《後會無期》在微信中也推出一系列社交產品,比如「有獎問答低價預售」、「島民救濟金發放」、「預測票房贏汽車」等。最近這一兩個月,林寧幾乎是連軸轉的狀態,「每天都有很多片方找我們,我每天都在決策做哪個片子,確實被片方和行業推著改變。」
強運營支持
不過,在線購票產業鏈上的種種問題,也在《變4》上映時集中爆發。鄭寅路透露,在《變形金剛》售票期間,很多院線的售票系統瞬間癱瘓,就是因為對電商網絡售票預估不夠,沒有想到它會瞬間產生如此大的訪問量。在這之後,會有很多院線重新升級系統。
據林寧透露,《變4》第一天上映時,連微信這樣能同時服務過億人同時在線的伺服器都承受了巨大壓力。「我們的網站因為微信的服務能力,所以能扛得住,但由於連到影院經常選不上座位,造成用戶付款後購票失敗,這對後續服務是巨大的挑戰。」
徐梧也有相同的困擾。《變4》上映時,有個女孩因為系統故障買了重票,足足在影院等了三個小時。而此前如果遇到此類情況,通常會直接賠償用戶,現場幫他去買一張,但《變4》的場次全排滿了,很難再買到票。雖然他事先預料會出現一系列問題,但問題真正發生的時候,仍然很棘手。
徐梧分析,「這種普遍的宕機以前沒有出現過,這次持續時間長,規模大。現在售票系統的問題不少,它們沒有承載這麼大用戶的能力,磨合過程很辛苦。」
「在線購票需要強運營驅動。」在康利看來,並不是把影院接進來產生交易就行,即便產生交易,問題解決不了,也留不住消費者。在線選座在細微服務體驗上有巨大差別,「線上打通線下重點不在於開發一個新的產品,而在於適應產業鏈合作方的水平。」
取票機是在線購票最後的關鍵環節,之前的用戶體驗再好,機器壞了都白搭。但康利認為,取票機也是最難解決的,因為它數量大且分散,導致它出現問題的因素又很多,可能小孩淘氣把線踢掉了,或把出票口堵了,都會帶來故障。
康利在美團網擔任運營總監,他說,做好「運營」不容易。「如果取票機出現故障,影城會先幫我們查看,如果他們不能解決,會貼出故障告示,幫我們通過簡訊或其他方式驗票,總之不能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
康利感慨,「要把服務做好還挺難的,這跟做線上服務不一樣,線上可以靠技術來承載,而線下服務需要更多人工來協作。」
在線購票的未來
在線購票正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影院的生態系統。售票方式的改變,帶來觀眾消費心態的改變。隨著在線售票的總金額和佔比不斷提高,如果觀眾購票的忠誠度是針對網站而非影院,那麼在線售票渠道的話語權一定會增加。
未來影院的入口將轉移到線上,轉移到移動網際網路。而在線購票將比任何環節都更接近觀眾,將倒逼電影產業各個環節的升級。
對此,院線方和發行方相當焦慮。在伯樂電影沙龍上,金逸院線北區總經理徐勳兵十分擔憂地說:「如果把在線選座當成小孩,它成長得特別快,現在佔總票房20%的市場份額,有可能年底會變成50%了,如此驚人的成長速度,我們怕以後這個孩子會做壞事,因為我們根本沒辦法去控制。」
林寧認為,影院過慮了,他說,電影院最該警惕的是視頻網站。「如果你的線下體驗不那麼好,設備或服務不好,大家就不去影院了,電影院真正的競爭在於娛樂體驗。」
林寧畢業於原北京廣播學院導演系,算半個電影圈的人,也曾擔任高朋網CEO,算半個網際網路圈的人。當成立微影,並聯合微信支付推出「微信電影」業務的那一刻,林寧突然發現,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這個產業太保守,其實還有很多新玩法。」林寧預計,「有可能產生萬億的市場規模。」
在康利看來,現在中國內地一年有6億觀影人次,但沒人說得清他們究竟是誰,在什麼時間買了幾張票。電影圈熱門的「大數據」,應該以大量的用戶數據作為基礎。「
張學靜覺得,在線購票網站不會和院線成為敵人,「網際網路是一個服務工具。觀眾看電影的行為,在線購票是代替不了。」
徐梧也是做網際網路出身,他表示,網際網路的本質是縮短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以前有很多電影信息,消費者不一定接觸得到,現在很多以前進電影院次數較少或根本不進電影院的人,能夠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接觸到電影。「有朋友說,以前從來不看零點場,但通過APP發現家的附近就有零點場,那就去看看,這就是觀影人群的增量。」
在徐梧看來,目前中國內地的電影票房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但電影在線購票這個市場整體還不超過30%,至於在線選座可能只有10%左右,仍有70%的用戶是通過線下買票的。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在線購票將有可能佔到50%以上的市場份額,每賣出兩張電影票就有一張是通過在線購票賣出,這會對電影市場產生怎樣革命性的影響?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