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電磁波過敏,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WIFI

2021-02-12 國家人文歷史

如果有一項手機斷網的挑戰,你能堅持多長時間不發狂?1個小時?6個小時?24小時?相信有人失去手機網絡片刻,就立馬感到無比焦慮。也許一段時間重新獲得信號後,發現並沒有人找你,世界也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還是輕鬆墜地。

 

當代人戲謔地「篡改」了馬斯洛需求的內容,WiFi被奉為最底層需求。但現代人不僅萌生現代需求,同時也出現了現代病——有人竟然對WiFi過敏?

2012年,英國一名小提琴家自殺。他無法在忍受周圍不間斷的強輻射手機電磁波,這讓他出現頭疼、噁心等異常身體狀況,十分難受,最終只有通過結束生命來終止這種痛苦。

因為電磁輻射自殺的不止一例,照片中的是另一位過敏患者

 

嚴格來說,這部分群體不只是對WiFi過敏,而是恐懼一切能釋放電磁波的設備。手機、電腦、微波爐等再平常不過的電子電器設備,一旦出現,就扼殺了他們的舒適。他們開始頭痛、失眠、煩躁不安、記憶力衰退……腦袋裡像裝了個不斷轟鳴的機器,身體也出現了異常的反應。

有電磁波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折磨。與大多數人焦慮失去信號相反,他們更恐懼的是信號太強。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享受沐浴在暢通無阻的WiFi信號之下,而每一百萬人中卻有幾十人因此不堪其擾。

他們聲稱對電磁波敏感,患上了一種叫做電磁波過敏症(EHS)的「疾病」。普通的過敏反應是人對同種抗原物質,在二次刺激下產生病理性的免疫反應。而EHS所反映的過敏,卻是患者對磁場和電場的過度敏感。

於是他們竭力尋找舒適的容身之處,但是在現代社會中,手機、計算機、家用電器、信號基地等電磁波傳輸設備讓電磁波遍及各處。

 

披著電磁波屏蔽服四處逃竄的患者,卻發現無處可逃

蒂姆·哈拉姆是EHS患者之一,他試圖擺脫所有由WiFi等引起的人造輻射。為此,他不惜花費了1000英鎊,把房間打造成一個完全絕緣的法拉第籠子。

他用錫箔等絕緣的屏蔽材料,大面積貼滿房頂、牆壁和地面。晚上睡覺時,他必須睡在定製的鍍銀睡袋裡,才有隔絕電磁場的安全感,才能安然入睡。讓人驚奇的是,經過一番看似滑稽的折騰,最終在蒂姆房間用機器檢測輻射含量,讀數接近於零。

而追溯蒂姆產生電磁波過敏反應的淵源,也十分戲劇性。16歲那年,他去參加一個著名樂隊的演出現場,樂手突然掏出一把特製的手槍,朝天花板鳴了一聲響作為現場效果。

但從那一聲轟鳴開始,蒂姆便開始了對電磁波過敏的漫長痛苦生活。

 

蒂姆

疾病的由來通常有明顯的病因,但患者患上電磁波過敏症,卻常常是不明就裡地發生了。米歇爾在研究食物過敏領域工作了20年,她不曾想到自己在60歲的時候突然患上了這種奇葩過敏症。

一天,她正坐在辦公室裡工作,突然抬頭看到窗外的一根電線桿。米歇爾瞬間像被擊中似的,感覺到電磁波向自己的身體灌注輻射。她急忙狼狽地躲到辦公桌下,從此不得不想盡方法抵抗周圍的一切電磁波。

她把牆壁塗上厚厚的一層碳漆,再貼上層層錫箔紙。恐懼與不適讓她像個囚犯一樣只能待在家裡辦公,並且打造了一個與蒂姆房間類似的法拉第籠子。

 

還有人為此回歸原始的田園生活

有人重新DIY一切家電

身處現代化城市中,為人類提供基本通信需求的電磁場無處不在,EHS患者犧牲了社交和生活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卻還是難以完全避開電磁波的侵擾。

世界上難道就沒有一個EHS患者的安身之處嗎?他們難道真的沒辦法逃離被電磁場輻射的命運?他們在痛苦的邊緣掙扎,直到發現了一個世外桃源。

再怎麼落後的地區,也難免有電磁信號的普及,而真正存在電磁場薄弱的地方,只可能是電磁信號被屏蔽了。美國西維吉尼亞州,距離華盛頓四個小時車程的距離,就有這麼一個叫綠岸(Green Bank)的小鎮。

 

綠岸

綠岸是一個偏遠的原始城鎮,整個小鎮只有143人。但並不是出於落後的原因,讓小鎮裡的電磁波信號貧瘠。反而,這裡有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可完全操縱的射電望遠鏡。國家射電天文臺在小鎮的山谷中安裝了這個高科技的望遠鏡,用來檢測恆星死音。

它可以調節頻譜頻率,收錄從最底端到最高端的所有頻率,目的是為了探測十分微弱的太空無線電波。而正因為太空中諸如恆星、行星、星雲等無線電源都非常遙遠,發出的信號微弱。

相對來說,地球上發出的電磁「嘈雜」就喧囂得多了。即使是拔掉插頭的電動牙刷,發出的電磁信號都可能蓋過宇宙中傳來的「耳語」。所以射電望遠鏡通常安置在人跡罕至的地方,避免受到其他電磁幹擾。

綠岸為了配合射電望遠鏡的工作,自然也就成了堅持美國最嚴格禁令的城鎮。這裡的居民被禁止使用手機、WiFi、微波爐等任何會產生電磁信號的設備。於是,在電磁學的層面來說,綠岸成為了地球上最「安靜」的地方。這恰好是電磁波過敏症患者夢寐以求的人間仙境。

 

2007年,黛安娜·舒夫婦在法拉第籠子裡居住了幾個月之後,決定搬到綠岸生活。他們是首批搬到綠岸的EHS患者之一。

後來陸續有類似的EHS患者慕名來到綠岸定居。寧願為了身心舒適,而接受這裡的落後帶來生活的不便利。這裡沒有24小時營業的現代便利店,沒有輕鬆方便的出行方式,但卻有最寶貴的健康體質。

他們總算擺脫了現代社會時刻運轉的一切散發著電磁信號的機器,開始在寬敞的草原上放牧羔羊。

 

人們同情EHS患者的可憐遭遇,但同時,心裡一定存在一個疑問:電磁波過敏症究竟是具有顯著病因的生理疾病,還是一種心理疾病呢?

過去十年的發展中,全球的通信設備普及率呈指數型速度加快,這是前所未有的,的確可能造成部分人群對此出現病徵表現。但當科學家對患者進行雙盲實驗時,卻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當研究人員把一個裝著未知是否具有電磁場的黑匣子放在受試者面前時,他們並不是總能分得清,電磁波的來源到底有沒有啟動。也就是說,這些人不能靠症狀表現,判斷出究竟自己有沒有暴露到電磁波中。

由此看來,EHS更偏向於心理疾病。患者主觀上對設備發射出的電磁信號心生恐懼,從而引發生理上產生類似化學過敏反應。所以現在當EHS患者就診時,他們通常被建議去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而WHO認為,EHS目前根本沒有一致的醫學、精神病或心理病因。

 

即使出遊,患者也要用屏蔽錫箔把房車重重圍繞

即便電磁波過敏症還沒成為公認的疾病,但有一種假說,把病因歸咎為患者是對於高頻電流聲敏感的人群。

人耳通常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在20Hz到20000Hz之間,而有極少部分人能聽到高於頻率20000Hz的聲音。就像有的人能聽到顯像管發出略高於20000Hz的聲音,某些電磁波設備也可能發出高頻的電磁噪聲使這部分患者敏感。

 

雖然還沒能給電磁波過敏症定性,但在一些社會福利比較好的國家,就率先把它納入疾病的範疇。例如瑞典就成為第一個把電磁波過敏症視為殘疾的國家。另外,德國也承認這是一種疾病。

法國一位住在偏遠山區的39歲婦女,還因此獲得了巨額的殘疾補助。她自稱受到日常生活中電話的電磁波影響,向法院請求支付補助。

而儘管裁決並沒有正式把電磁波過敏症當作疾病,卻依然同意每個月給婦女支付800歐元(約6300元人民幣)作為殘疾津貼,為期三年。

 

當然了,在探究清楚病因之前,輿論都不應該對電磁波過敏症患者有過多的揣測和質疑。畢竟就算他們只是想找個藉口遠離現代社會的壓力和喧囂,也是值得被諒解的選擇啊。

1. Caitlin Dewey. Are 'WiFi allergies' a real thing? A quick guide to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The Washington Post,2015.09.01.2. Pagan Kennedy. The Land Where the Internet Ends. TheNew York Times, 2019.06.21.3. Gadget 'allergy': French woman wins disability grant.BBC News, 2015.08.27.4. Alison Nastasi. I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a Real Illness? GIZMODO, 2017.07.24.5. Nicholas Blincoe. Electrosensitivity: is technology killing us? Guardian, 2013.04.29.Caitlin Dewey. Are 'WiFi allergies' a real thing? A quick guide to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The Washington Post,2015.09.01.6. Pagan Kennedy. The Land Where the Internet Ends. TheNew York Times, 2019.06.21.7. Gadget 'allergy': French woman wins disability grant.BBC News, 2015.08.27.8. Alison Nastasi. Is Electromagnetic Hypersensitivity a Real Illness? GIZMODO, 2017.07.24.9. Nicholas Blincoe. Electrosensitivity: is technology killing us? Guardian, 2013.04.29.

相關焦點

  • 奇葩過敏症:有的人這輩子都也用不上WIFI,因為他們對電磁波過敏?
    有電磁波的地方,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折磨。與大多數人焦慮失去信號相反,他們更恐懼的是信號太強。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享受沐浴在暢通無阻的WiFi信號之下,而每一百萬人中卻有幾十人因此不堪其擾。他們聲稱對電磁波敏感,患上了一種叫做電磁波過敏症(EHS)的「疾病」。普通的過敏反應是人對同種抗原物質,在二次刺激下產生病理性的免疫反應。而EHS所反映的過敏,卻是患者對磁場和電場的過度敏感。
  • 稀奇古怪的過敏體質,你有嗎?是怎樣的體驗?
    水過敏 水過敏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過敏,對水過敏的患者如果短暫接觸體液、飲用水、生活用水等就會出現過敏症狀。 汗液過敏 世界上有些人真的對自己的汗水過敏。引起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溫度的變化,能感覺到類似發燒的症狀和呼吸困難。
  • 電磁波5:電磁波傳播損耗
    當無線電磁波遇到遠大于波長的障礙物表面的時候會發生反射,這種反射的現象跟我們拿著鏡子把光線反射回去的原理是一樣的,這種反射一般都是建築物間的反射。當電磁波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密度不同的介質時,它不會完全反射,而是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時候就會發生電磁波的折射。
  • 對wifi過敏的姑娘,日常怎麼生活?
    但他沒想到,此後他開始一次又一次地偶遇女主,不管是在教堂內、公交站前還是大街上,似乎哪哪都是女主的身影。這讓他不得不相信,傳說中的緣分降臨了!因為醫院始終無法治好女主的病,家人們相信了wifi過敏的推測,把女主帶去沒有wifi的鄉下外婆家調養。
  • 一聞巧克力就暈倒,一吃小龍蝦就腫成豬頭,更奇葩的是,有人對大姨媽、WIFI也過敏!
    ,用這些患者的話說:「我們的痛苦,你們永遠不會懂。」上初中的木木(化名)是一名巧克力過敏症患者,與巧克力有關的食物都成了她的禁忌。只要吃了巧克力,木木就會出現蕁麻疹之類的症狀,渾身難受。 光看不能吃,已經讓人大喊痛苦。但對木木而言,聞聞巧克力的味道也成了她一個奢侈的願望。
  • 「科學之道」「電磁波」學說與「廣義相對論」,都是徹頭徹尾的神話!
    本期毒言推薦:電磁波學說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完全正確,不容置疑。(推薦人:程奉獻忠 推薦正確結論:不存在電磁波;不存在作為基本力的強、弱作用力;不存在所謂的時空彎曲、宇宙學紅移等;建立在電磁波基礎上的廣義相對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神話!)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 電磁波技能獲得方法
    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了解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電磁波技能效果介紹 招式 電磁波 習得方法 ... 寶可夢劍盾電磁波技能怎麼獲得?
  • 一文看懂電磁波的波段命名
    最早用於搜索目的的雷達,電磁波波長是23cm(後來改為22cm),英國人將其定義為L波段。L,是英文「Long」的開頭字母。L波段,也就是長波波段。後來,工程師們又搞出了波長為10cm的雷達,定義為S波段。S,是「short」的開頭字母。沒錯,S波段就是短波,比長波「短一點」的波。
  • [靈性功課] 擺脫負面電磁波的影響
    ●訊息提供:光之兄弟群體●莫妮克·瑪修(Monique Mathieu)於2020年8月14日傳導●廬影譯自其法文網站「從天到地」    問:你們說電視、電腦等會發出有害的電磁波,那請問看電視的人、用電腦的人能否保護自己免受這些波的傷害?
  • 探索科學:假如沒有電磁波,我們的世界可能會是漆黑一片?
    生活在21世紀的今天,肯定有不少朋友會慶幸自己生在這個時代,生活中處處透露著科技成果帶來的便利,手機通訊、衛星信號,家電紅外波(電磁爐、微波爐),行動支付這些高科技的應用,都離不開基礎科學的發現和發展。由於「太陽光」也是電磁波的一種(特定波長),那麼假如沒有電磁波,很可能我們的就會是漆黑一片。
  • 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在這些我們遇到的人群當中,有些人從一開始走進我們的生命就陪伴在我們的身邊一輩子,從未曾離開,比如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血緣關係的親人。而對於我們遇到的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與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結伴而行了一陣子,走散在我們生活中的過客……    雖然大部分走散的都是過客,然而過客與過客也有所不同。
  • 補陽還五湯加肉桂附子合黃芪建中湯治療化學物質和電磁波過敏症
    然而,在某一天,風平浪靜的日子忽然劃上了休止符。卡羅爾開始出現流鼻血、暈眩、無法呼吸的症狀,而這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為此,卡羅爾和格雷格沒少求醫問診,但令他們感到困惑的是,從檢驗報告上來看,卡羅爾的一切身體器官都運行如常,然而她所表現出的症狀又的確確有其事。(摘自豆瓣電影)聽起來很恐怖是不是?現代社會,或者說發達國家,這種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
  • 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可能就是一輩子
    記住,有些人有些事當你錯過了,可能就是一輩子!一顆受傷的心碎了,不會再有複合的機會,見過破碎的鏡子有重圓的嗎?有看官肯定會調侃,可以直接重新回爐再造,批量生產的不就行了嘛!而你有見過同一片葉子嗎,有見過兩個性格相同並且樣貌一樣的女生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可能見過長得很像的兩個人,但是性格卻天差地別;當你找到性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而長相卻有很大的差異。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微波輻射通常是指頻率在300~300000MHz波長在1m以下的電磁波,是一種物理性汙染源,不易被察覺。超過一定量的微波輻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具體的影響主要是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導致頭痛、頭昏、睡眠問題、記憶減退等等。此外,還會對心血管系統及生殖系統產生影響。微波輻射在生活中存在很廣泛,手機、微波爐、路由器等都存在少量微波輻射。
  • 【生活】手機電磁波對兒童危害大 家長應儘量避免讓孩子玩手機
    現在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每個人手上都有一部或者兩部智慧型手機,而人們也已經把手機納入每天必備的用品,很多人片刻都離不開手機,甚至已經成為一種依賴,就連孩子們也都非常喜愛手機,2、3歲的孩子都可以用手機玩遊戲,看來手機有的時候比家人更重要
  • 【暑期福利】wifi增強器的DIY
    家裡wifi信號不給力!
  • 有些人,我們深愛一輩子,但卻又一輩子都不能在一起
    作者:胡楊映月有些人,我們深愛一輩子,但卻又一輩子都不能在一起。雖然人不能在一起,但那份情卻藏在心裡一輩子。我們因為記憶中的曾經太美好,即使受一生一世的相思之苦也捨不得去忘記。其實,放下一段情、一個人很簡單,只是心無法逾越愛的領域……我們在這份情中飽受著愛的折磨、情的思念,不肯放過自己……不是回憶不肯放過自己,而是我們自己不肯放過自己……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無奈,有時候,我們明明彼此很愛,但也被現實逼迫的要去放棄,因為我們知道跨不過現實這道鴻溝,邁不過道德、良心、責任那道坎……有些人,我們深愛一輩子,但卻又一輩子都不能在一起
  • 光學簡史之十:赫茲證實了光是一種電磁波,可是感到了一絲寒意
    他自認是全世界唯一了解星光是什麼的人,在他看來滿天的星光是不同的光體,規律地發出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來到地上…… 在他的說明中,星夜不只是美麗的,而且是規則準確的。」很快兩人就在大學裡建好了愛巢。有工作,有愛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已經是別無所求了,但是對於赫茲還不夠,因為他還沒有完成著名的電磁波實驗。
  • 禁出汗,禁碰水,這些人的生活因為奇葩過敏處處是「陷阱」
    前段時間,熱播網劇《半是蜜糖半是傷》裡的女主江君可謂「有點慘」——她必須在想流淚的時候控制住,否則可能有生命危險。用男主袁帥的話說就是:「別的女孩子遇見傷心的事情,哭一哭也就算了,可是你呢,你是一個連眼淚都流不起的人。」因為江君從小就對自己的眼淚過敏,只要一流淚,臉上立馬出現麻疹樣紅斑點,繼而導致暈倒,若送醫不及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 【恐怖】這個幾乎每家都有的東西,15歲少女竟因此過敏上吊自殺
    ●背景英女孩因WiFi過敏自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15歲少女Jenny Fry自2012年開始表現出EHS(電磁波過敏症)症狀,會因WiFi而感到頭痛、疲憊、膀胱不適等。例如9月1日環球網消息,法國一名39歲女子因對WiFi過敏,不得不搬進深山居住,法國政府因此每月給其發放650英鎊(約合人民幣6370元)補助。 南大二附院皮膚科張穎鵬博士介紹,常見的過敏源包括通過呼吸、飲食、觸摸接觸到的物質,也有看不見摸不著的過敏源,比如紫外線、輻射等。臨床確實有人對紫外線過敏,但WiFi過敏可參考的病例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