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了,又到一年一度的「汗季」了。中醫認為,在夏季人體出汗量加大,可以排出身體的溼邪,減少溼熱和溼寒對身體的傷害。在夏季切忌貪涼怕汗,一味的貪涼吹空調會造成一些冬季高發的慢性病。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一味的追求出汗也是不對的,不是出汗越多對身體就越好。
出汗越多,排毒越多嗎?
對於出汗的多少,微微的、持續的出汗是對身體最佳的,這樣可以滋潤皮膚的毛孔,使皮膚看起來更有光澤。
健康出汗的標準:
範圍:全身都出汗
汗量:微微的,持續的,可以滋潤皮膚的
色味:無色或者淡黃色,微鹹,無異味
次數:一天出汗3次左右,不超過5次
出汗量過大會導致身體水分流失,血流速度減慢,引起血液粘稠,容易誘發血栓,冠心病等一些心血管疾病。
在中醫上,出汗過多容易引起陰虛火盛,對身體不利。所以出汗不等於排毒,出汗多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也可能是身體不好的信號。
出汗與健康也有關係!以下5種出汗情況,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提醒你身體需要呵護了
1、自汗:動不動就會經常出汗。
沒有外界因素的影響,在白天不怎麼動就會出汗,在運動後會出汗更多,這就是自汗,可能是身體陽虛和氣血不足引起的,這就提醒要注意調理身體的陰陽平衡了,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盜汗:夜裡睡覺出汗。
在晚上睡覺後會出汗,在醒來後就不出汗了,這種情況就是盜汗。這可能是身體的陰虛火盛引起的,陰虛造成身體煩熱,睡眠質量差。這種情況下不應該吃一些熱性的大補的食物。
3、頭面汗:頭上大汗淋漓,身上安然無恙
在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或者在暴飲暴食時,頭部會出大量的汗,而身上卻沒什麼汗,同時感到口乾舌燥的,食慾不好,這是因為身體的脾胃溼熱引起的,容易引起胃脹,胃酸。這種情況應該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每頓飯保證八分飽。
4、手足心汗:手和腳經常出汗,溼漉漉的。
手腳出汗多,可能是脾胃溼熱引起的熱氣蒸騰,這多為血虛,陽氣不足。這種情況應該少吃寒涼、油膩的食物,儘量保證手腳的乾燥通風。
5、私處汗:私處總是潮溼,陰涼
私處經常出汗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可能是腎陽虛和肝膽溼熱引起的。這種情況會導致口苦口臭,長痘痘,淋巴腫大,影響正常的性功能等症狀。這種情況應該少吃油炸油膩,辛辣的食物。
出汗後,做好這3件事,身體更健康
1、按止汗穴(合谷穴)
說起合谷穴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合谷穴也叫止汗穴,位於手背的虎口處。
出汗多了是對身體不利的,可能會損傷身體的陽氣,還可能導致身體脫水。所以在大量出汗後可以按按合谷穴,減少汗液的大量排出。
方法: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張開,另一隻手的拇指放在虎口上進行按揉,產生酸痛感為宜。
2、多喝水
在出汗後及時補充水分可以防止身體因缺水引起的血流不暢。喝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保持身體的水分充足。
可以在喝水時加上一些草本植物,可以增強肝腎功能,增加血管的彈性,促進血液循環,有益身體健康。
菊花:清肝明目,促進血液循環;
枸杞:滋補肝腎,補氣益中,提高肝腎功能;
金銀花: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分解身體的毒素;
牛蒡根:保護血管,增加人體的免疫力。
取以上的各種草本植物,按照合理的比例進行搭配,用開水泡3分鐘,每天堅持飲用,可以緩解異常的流汗,有益身體健康。
如果你經常出現以上的異常流汗,可以參考下面的同款茶包,進行詳細的了解,效果更好。
3、多吃水果蔬菜
對於流汗後除了及時的補充水分外,及時的補充營養物質也是很必要的。在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鈉鉀元素的食物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更有益與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劉高燕. 出汗與健康[J]. 解放軍健康
張婷. 夏季出汗健康談[J]. 保健與生活
凌燕. 出汗和健康有什麼關係[J]. 益壽寶典
【來源:大眾微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