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莫西子詩 | 原野上的歌者,尋找生命最原始的聲音

2021-01-09 舞臺藝術工作組

6月12日

莫西子詩最新專輯《月光白得很》全網上線

月光白得很

演唱:莫西子詩

編曲:莫西子詩與樂隊

詩:王小妮

作曲:莫西子詩

鼓:張蔚

鍵盤:李靜

bass:大猛

電吉他:小西

箱琴:莫西子詩

月亮在深夜

照出了一切的骨頭

我呼進了青白的氣息

人間的瑣碎皮毛

變成下墜的螢火蟲

城市

是一具死去的骨架

月光

使我忘記我是一個人

生命的最後一幕

在一片素色裡靜靜地彩排

地板上

我的兩隻腳

已經預先白了

莫西子詩,被譽為彝族民謠創始人、歌手、音樂製作人,代表作《阿皆咯》、《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

口簧琴、吉他、鼓和囈語……它們古老、原始、粗糙、蒼涼,蘊含了太多生機,即使是將聽不懂的彝語唱詞譯成漢語,那也是最簡單、最詩意卻能產生共鳴的語言。

採訪莫西子詩是在一個工作日的下午(以下簡稱「莫西」)。眼前的他,和我想像中的樣子,沒有多大差別。依然樸素、接地氣。

此前莫西在S.A.G錄音棚錄製的新專輯——《月光白的很》已全網發行。「《月光白的很》是由王小妮老師的一首詩譜的曲,也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的一首詩。」

《月光白的很》這張專輯除了編曲是與樂隊一起編的,其他包括創作、製作等這些工作都是由莫西自己來完成。莫西說在S.A.G錄音這段時間,大家工作都非常認真,S.A.G無論是從硬體設備,還是人員配備都很專業,他這樣評價道:「在這裡錄音真的特別舒服,就是跟這個棚很有默契吧。」

錄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很多人認為錄音總是在重複一件事,時間久了會感到很枯燥,甚至會感到疲乏。而莫西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錄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來錄音棚會讓聲音更加清晰、立體,音質會更好。「比如我彈著我的琴,琴聲出來那一瞬間,我自己都感動了,就像自拍的時候那種自戀的感覺。」

「有句話說的是:『技術不好,拿琴來湊。』我覺得拿一把好的琴,聲音出來的時候,那一剎那思緒萬千,心臟都琴聲被牽動著。」

其實莫西子詩在圈子裡早已收穫了許多音樂人的賞識。

他和竇唯一起玩樂隊,被胡德夫所賞識,歌曲被田馥甄、譚維維等多人翻唱,和更多彝語音樂人、歌手交流音樂上的心得……

由莫西原創的《不要怕》(彝語「啊傑咯」)曾經被吉克雋逸等多位音樂人翻唱。即便到現在這首歌在網上也流傳著各個版本,但莫西卻一直沒有錄原版。

而本次發布的新專輯收錄了這首歌。「這首歌算是老掉牙的歌了,還有好多人都翻唱過,但是我自己的版本一直沒有出。畢竟這首歌是我寫的第一首歌,還是想出一個自己的版本吧。」

除此之外,新專輯中的收錄的中文歌曲較多,也會加入一些像馬布這樣的彝族小樂器。

馬布,是用竹子做的,像嗩吶一樣的彝族樂器。馬布也有粗細大小之分,不同的型號有不同的聲音。而製作馬布,需要先把竹子砍下來,穿幾個洞,按規則,用燒紅的鐵絲打孔就可以。裡面的哨片會稍微複雜一些。

莫西特別熱情的跟我們展示了自己製作的馬步、口弦等樂器

他說他不僅自己製作過馬布,還做過竹口弦。「這些都是比較原始的一些樂器,大多取自於自然,做工又很簡單,可能是人類最原始的樂器,所以聲音會比較奇怪、原始,也會粗野一些。」不僅如此,在樂器發聲的同時,隨之帶來了一縷淡淡的竹香。

莫西有顆孩子般的童心,對生活充滿熱愛。

他說如果可以,他希望自己會飛行。「我覺得飛行是比較自由的,想飛到哪裡就飛到哪裡。比如想親人了,就會立馬飛到他們身邊。想逃離哪個地方,也會很快的逃走。」

他像孩子般可愛,比想像中有趣。看看這個視頻你們就知道啦。

莫西和他的音樂不加過多的粉飾,保持了自然心性。城市包含了自然、土地和民間的概念,人構成了社會,每個人的身上都具備不同的自然、土地和民間。

即使生活在城市裡面,他的音樂也並未與自然稍脫離。

「雖然在城市裡自然的元素會少一些,但正是城市中缺少這些自然,而我又是來自於一個自然的地方,正好是有衝突,我才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莫西平常用的最多的還是吉他。「創作的時候最方便吧,也最直接。口弦也是我用的比較多的,聲音特別原始,感覺有一種特別原始的力量在召喚我。」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莫西內心的一點小野心是做世界性的音樂。哪怕會失敗,他也要做。

就像明知道黑膠賣不出去,他還是想做一張黑膠唱片;就像明知道大涼山當地的硬體設施匱乏,所以他更要下定決心發起「荒原計劃」,在大涼山興建一座「荒原圖書館」。

這個圖書館也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擺上幾本書。「我是想把外面的電影、攝影、繪畫、音樂,還有各種各樣的藝術門類放在這個空間,讓更多人體會藝術、感受藝術。讓村裡的人也能更好的接觸藝術,我希望做這樣一個不一樣的圖書館。」

「這個項目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和學習。我以前從來不會寫歌,後來用自己的母語來寫歌,我慢慢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所以我覺得認識自我和認識自己身上的優點是很重要的。」

把外界的思想帶回家鄉,同時將淳樸濃厚的彝族文化帶向世界。

「我所希望的荒原計劃是讓大涼山的彝族人和世界接軌。 衝突才會出現新東西,當地的思想文化和外地的相互衝擊和交流,接軌。」

小編了解到,「荒原計劃」從2015年開始籌備,期間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現在在那邊修建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據說那邊被劃做了景區,所以這個項目還需要去地方政府立項。「荒原計劃」也打算以眾籌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

莫西覺得他所做的,包括音樂創作的源泉,都是來自民族的、自然的、本真的。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類型的音樂,更知道原生態的音樂形式是多麼的不可或缺。

- - 那些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 -

趙雷┃ 李志┃ 逃跑計劃┃ 齊靜┃

郝雲┃ 李宇春┃ 鍾立風┃ 毛川┃

「尋雷計劃」┃ 「無法長大」┃

相關焦點

  • 大涼山有一首動人心弦的詩,名字叫莫西子詩
    莫西子詩 從大涼山走出來,像多數人一樣,上大學,找工作,2007年,莫西子詩獨身到北京闖蕩,先後做過日語翻譯、日語導遊、幼兒家教,也擺攤賣手工藝品、開淘寶店。莫西子詩 她在寫給莫西的信裡這樣描述著愛情:喜歡你的歌,喜歡你的聲音,你的聲音有的時候讓人不喜歡,但是偶爾又讓人喜歡。
  • 星奧預告|本周五,在西昌萬達偶遇莫西子詩,聆聽天籟之音
    可這是他與竇唯的第一次碰面,甚至是第一次讓竇唯聽見他的聲音,還是偶遇。這個令竇唯都忍不住稱讚的男人,叫莫西子詩。莫西子詩來自四川大涼山,是個土生土長的彝族人。從小,莫西子詩就跟著哥哥姐姐下地插秧、上山玩耍、坐大巴車去縣城。一路上,他總能在各種場合聽到各種即興的歌聲,這讓他對「音樂」有了最初的心動。
  • 莫西子詩:身處自由的原野,回歸到白得很的那片月光
    「春天走了,我們還欠她一首詩」。5月28日晚,鳳凰網文化2019春天讀詩之夜在北京燦爛啟幕,于堅、西川、黃燦然、詠梅、堯十三、莫西子詩六位春天讀詩的老朋友齊聚現場,在古典與現代、詩歌與音樂的結合中,奉獻給觀眾一場深情的重逢之旅。比起那些在舞臺上抱著吉他全情投入的瞬間,生活中的莫西子詩更像個率性十足的大孩子。
  • 莫西子詩《月光白得很》:路於遠處,月光在身邊
    你可以不聽這些歌,沿著這些文字,漫無目的地遊蕩,或者配上你自己的歌唱,鑽入到只屬於你自己的那片原野。2014年,莫西子詩以《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石破天驚般,震動了華語音樂界,而就在人們以為他會沿著這條路線走下去時,大家失算了,他以一張彝族母語的專輯《原野》,潛入了自己的心靈幽徑。2014年,在第15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上,莫西子詩一共獲得了九項提名(其中三項獲獎)。
  • 樂評 莫西子詩的第三條路(王莫之)
    我們聽到了僅有的一次例外,合成器的入侵,它是如此突兀,顯然是故意為之。象徵或者隱喻,這種氣氛早在曲子最初的兩組音符就已渲染。木吉他的暴力掃弦,一瞬間,仿佛樹被砍斷了,兩組音符之間的靜默是樹幹的無奈傾倒。偏偏第七首是專輯的標題曲《原野》,經歷了六分多鐘的施巫,現實如刀,對比是那麼慘烈。 曲目順序是莫西子詩抒情的重要表達。
  • 莫西子詩《月光白得很》 讓詩歌的張力穿透民謠
    原標題:莫西子詩《月光白得很》 讓詩歌的張力穿透民謠   為了傾聽莫西子詩的《月光白得很》,我關掉了瑞士與塞爾維亞激戰正酣的世界盃小組賽電視直播。比起足球、比起世界盃的鏖戰,此刻我可能更需要歌聲,莫西子詩的歌聲。
  • 莫西子詩不給音樂設框架:節奏錯了也有它的道理
    一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成為日前落幕的《中國好歌曲》上最打動人的歌曲之一。在總決賽上,莫西子詩與鄭鈞再度合唱這首歌曲,令現場觀眾齊齊起立鼓掌,王菲也在微博稱讚聽完歌后「這顆心就稀巴爛」。近日,莫西子詩在北京的錄音室裡接受了京華時報記者專訪,談起音樂他有自己的倔強和堅持。莫西子詩堅稱很多人不懂他音樂的結構,誤以為他在舞臺上跟不上節奏,而他只是不喜歡給音樂設置框架,「我甚至認為,有時節奏錯了,也有它的道理」。
  • 莫西子詩:音樂不可以不自在
    家鄉  「大涼山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莫西子詩來自四川大涼山,這片山清水秀的地域,曾為中國歌壇輸送了不少新鮮血液——「山鷹」、「彝人製造」兩個獨特的組合,還有吉傑、吉克雋逸兩位出色的歌手。在這方水土上長大的莫西子詩,也同樣不乏音樂才情。
  • 《好歌曲》莫西子詩:竇唯是老師 多人反對上節目
    建議在擁有WiFi的環境下觀看。)  騰訊娛樂專稿 (文/姜黎 圖/薛建宇)   「不是你親手所殺的 活下去就毫無意義 不是你親手打碎的 就不可能破鏡重圓」,彝族歌手莫西子詩以一曲粗莽而深情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成為上周五《中國好歌曲》舞臺上最驚喜的存在。
  • 莫西子詩:蘇尼和畢摩仍在行走的土地,淌出流水的命運
    莫西子詩的上一張專輯《原野》過去了四年,新專輯《月光白得很》才出版,而他本以為自己出專輯的頻率應該是一年一張,「沒想到幾年一晃就過去了。」在忙什麼呢?「帶樂隊演出很累的,有人說帶一支樂隊比管理一支軍隊還難。」去年演了多少場?「大的(演出)大概二三十場吧,也沒細數過。」
  • 《好歌曲》莫西子詩身份起底:他是竇唯的好樂友
    莫西介紹,定下這個價格一是因為今年是2014年,二則是「九」在彝語裡是很牢固的意思。當晚他和朋友們在酒吧裡看了會《好歌曲》的播出,靦腆地和記者說「覺得挺不好意思的」。 07年來北京的莫西子詩現在已經很少在酒吧演出了,他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做得最多的是在家唱歌和準備他的第一張唱片《原野》。 對了,竇唯會參與這張唱片的製作。
  • 莫西子詩:音樂在涼山大地自由生長
    節目中,莫西子詩用自己獨特的創作徵服了現場的導師,由俞心樵作詞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被他那種欲罷不能的曲調和演唱,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人開始追捧這首歌,同時也追捧莫西子詩,擁護者形容他的音樂狀態具有「前所未有的隨性」。如果談到成功,其實還要早。
  • 吉克雋逸、央吉瑪、莫西子詩、扎西平措,你最喜歡誰的聲音?
    「華語樂壇需要更多的新聲音」相信這句話你已經聽了很多遍了,新聲音不一定動聽,但好的新聲音總讓你享受其中。近幾年,音樂選秀節目總能推出新人,但你會發現少數民族的表達方式格外引人矚目,《中國好聲音》的吉克雋逸、《中國夢之聲》的央吉瑪、《中國好歌曲》的莫西子詩、《中國新歌聲》的扎西平措他們各自的比賽中大放異彩,給觀眾留下了美妙的聲音,不知道你曾經是否陶醉在他或她的音樂裡。
  • 莫西子詩的「另一種語言」:用音樂安靜地反觀世界
    四川大涼山的彝族獨立音樂人莫西子詩沒有在傳統的演出場地,也沒有事先通過售票形式確定觀眾,甚至在沒有固定絢麗舞臺的情況下,隨性地在成都最具「煙火氣」的人民公園內唱起了曾在《中國好歌曲》節目中驚豔四座的歌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孃孃叔叔們竟跟著音樂跳得不亦樂乎。「我覺得需要有這樣的東西,來換換血,來點兒新鮮的。」莫西子詩事後興奮地說道。
  • 【《中國好歌曲》莫西子詩:竇唯曾為我客串鼓手】
    雜草只是讓我們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而這個好的開始不是這把雜草,而是我把草藏在背包裡,突然掏出來送給她的這個過程。如果有一天你和有好感的姑娘在月光下散步,你突然從懷裡掏出一朵花給她,她一定會記住你的!」莫西子詩作為「過來人」給眾多單身青年支招。
  • 莫西子詩竟然是竇唯老友
    全國網收視率也超過第一期達到1.95%,再度成為同時段第一。另外,學員的身份及故事也同樣不簡單,繼第一期崔健貝斯手張嶺現身後,第二期竇唯多年的合作夥伴莫西子詩也來到了這個舞臺。 大牌學員頻唱神曲莫西子詩竟是竇唯老友        首期節目中,曾有崔健老友、最牛貝斯手張嶺登場,而第二期亮相的莫西子詩也是頗有背景的學員。
  • 於時間的荒野裡,莫西子詩、馬條、簡弘亦在這裡相遇
    在騰訊音樂人3周年之際,張楚發了新歌,「用心相信就好」;他與馬條、莫西子詩、簡弘亦、宋黛霆、閆澤歡等共6位跨世代音樂人也在騰訊音樂人的陪伴下,不斷自由追尋著關於音樂和自我的不凡之處 2014年在《中國好歌曲》中憑藉《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莫西子詩一夜成名
  • 尋找臺灣人最原始的聲音—謝謝你
    文案君(MrCopywriter)想到臺灣人最原始、表達感謝的聲音,你會想到什麼?臺灣人壽圖文創作比賽,有哪些感動人心的作品?由臺灣人壽主辦、動腦雜誌媒體協辦,臺灣變形蟲設計協會協辦的2014年「第三屆臺灣人壽創藝獎」,以《尋找臺灣人最原始的聲音—謝謝你》圖文創作為主題,藉此表達對週邊的人、事、物感謝之意,任何一個微小的付出,都讓我們的生命更美好。
  • 《中國好歌曲》第二期選手背景深度揭秘 莫西子詩和竇唯合作親密無間
    莫西子詩和小野麗莎合照  莫西子詩近年來合作最多的音樂人,就是前「黑豹」主唱竇唯。他不僅早在竇唯與FM3的唱片《和諧福》中,就曾經與竇唯合作過《和無題》,還曾經在2011年桂林山水音樂節上,擔任竇唯樂隊的吉他和人聲。同年,莫西子詩、竇唯與子楓合作的EP《七月雷雨》,也曾經在網絡上進行過數字發行。
  • 【視頻】莫西子詩最新歌曲《親人》首發!
    莫西子詩2021年單曲《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