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成為日前落幕的《中國好歌曲》上最打動人的歌曲之一。在總決賽上,莫西子詩與鄭鈞再度合唱這首歌曲,令現場觀眾齊齊起立鼓掌,王菲也在微博稱讚聽完歌后「這顆心就稀巴爛」。近日,莫西子詩在北京的錄音室裡接受了京華時報記者專訪,談起音樂他有自己的倔強和堅持。莫西子詩堅稱很多人不懂他音樂的結構,誤以為他在舞臺上跟不上節奏,而他只是不喜歡給音樂設置框架,「我甚至認為,有時節奏錯了,也有它的道理」。
比賽
是冒險也是樂趣
在《中國好歌曲》總決賽,莫西子詩對決霍尊,以微弱票數落敗,但當晚他和鄭鈞演繹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讓現場沸騰。當晚,這首歌的主角、那位日本女友在臺下觀戰。
然而一開始對參加節目,莫西子詩有些牴觸。因為性格安靜,他自認跑到大舞臺上有點賣弄或出醜,「身邊很多音樂人朋友都不贊同。但參加了我也不後悔,這跟做音樂一樣是在冒險,也是樂趣所在,人生應該大膽嘗試」。
莫西子詩很感謝導師楊坤對這首質樸歌曲的改編,「楊坤老師希望把這首歌曲格局做大一點,於是加入交響樂、民族元素,他認為在視覺上也要有衝擊力,這些讓歌曲有了不一樣的東西。」
自由
演出不要設框架
莫西子詩是倔強的。參加《好歌曲》時,他本選擇了一首彝語歌,但導演組建議改為漢語、彝語各一半的形式,被他拒絕,這才選擇了《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有人擔心他跟不上節奏,莫西子詩回應:「我的作品,我怎麼會不懂節奏?我的結構沒有框框架架,因為音樂脫離自由是很奇怪的,不然每次都是翻來覆去的東西,那對我來說不是音樂。」
他認為很多人不懂他音樂的結構,也自認可能有些偏激:「我倒不是介意放在一個拍子裡,只是演出時樂隊和編好的東西不一樣,我又不喜歡數著那個節拍『1、2、3』,聽到提示音就跟著感覺走了」。
做音樂得有自我
《好歌曲》後,莫西子詩的第一站是上周在麻雀瓦舍的演出。當晚他演唱了正在籌備的新專輯《原野》裡的《投胎記》《知了只叫三天》《不要怕》和那首「成名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裡》。
《好歌曲》讓35歲的莫西子詩獲得了名聲和人氣,他會被粉絲圍住,出場費也開始翻倍。面對不少找上門的經紀公司,他最終籤了朋友的公司。「我身邊也有跟音樂公司解約的朋友,他們的困惑是在別的公司做音樂不由自己說了算,服裝、說話都有限制,而我只想做自己風格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