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大易晟
商學院
來源:富書(ID:kolfrc)
作者:武小五
嬉鬧有度
過則成災
這兩天,微博熱搜一條帖文讓德雲社相聲演員章紹偉陷入輿論的漩渦。
8月18日晚上19:58分,章紹偉在微博發文寫道:「友情提示:今天殺了女朋友的話,七夕正好是頭七。」
章紹偉的動態發出後,立刻引起網友們抨擊,閱讀量迅速攀升到500萬,上萬人留言。
隨後他刪除了這一條動態,並發布道歉微博:
「玩笑開大了,誠意道歉。本是朋友圈一個段子,沒想給大家帶來不適,知錯就改。感謝部分朋友善意的提醒,也感謝部分朋友『善意的祝福』。」
然而一些網友對他的道歉並不買帳。
要知道章紹偉作為德雲社下一代力捧的要角,本來應該嚴格要求自己。
「」身為公眾人物,不經思考隨意玩梗,將對女性抱有惡意的文字隨意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是對女性不尊重,起了惡劣的示範作用。」
還有網友認為,學藝先學德,藝人也不能忘了道德底線,開玩笑也要有限度。
人際交往中,開個得體的玩笑,可以鬆弛神經,活躍氣氛,拉近彼此的距離。但是玩笑開得不當,則會適得其反,甚至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傷人害己。
之前,李誕和張歆藝一起參加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在節目中,李誕一如既往插科打諢,開玩笑吐槽。
聊到「租房子」的話題時,張歆藝說自己和袁弘曾經算過一筆帳,買不如租划算。
李誕明知張歆藝和袁弘感情好,卻在公眾場合開了一句玩笑:「萬一離(婚)了呢」,氣得張歆藝想要罷演。
隨後,李誕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節目錄製過後向張歆藝道歉,並在以後的脫口秀和訪談節目中,更加重視起了開玩笑的場合。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
「同人開玩笑務必要掌握分寸感。適當的幽默玩笑就如同飯裡的佐料一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輕鬆和愉快。然而,過量的或者不適當的佐料卻會糟蹋掉一頓美餐。」
言談的分寸感,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藏著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凡事適度則益,過度則損,沒有分寸感的玩笑,是一場災難。
感情如面
最忌越界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歡歡是一家公司的外勤人員,她腦子靈活,喜歡開玩笑,無論到哪兒都是顆「開心果」。
但如此可愛的歡歡,卻一直得不到老闆的青睞,問題就出在她跟老闆亂開玩笑上。
有一天,老闆穿著一身灰色新西裝來上班。別人都是微笑著對老闆說:「您今天真精神啊!」 老闆聽了笑眯眯的。
只有歡歡誇張地大叫:「老闆,你今天穿新衣服了,不過看起來像一隻灰老鼠。」
老闆聽完非但沒有笑,臉色變得特別難看。
還有一次,歡歡帶著剛剛談好的客戶和協議來找老闆籤字。看到老闆龍飛鳳舞的籤名,客戶連連誇獎老闆:「您的籤名可真氣派!」
歡歡聽後又是一陣壞笑:「能不氣派嗎?我們老闆可是暗地裡練了三個月了!況且這是他寫得最多的文字。」
此言一出,老闆和客戶都陷入了尷尬。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不同人的人,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心理承受力不同,同樣一個玩笑,也許能把甲逗得哈哈笑,但卻會讓乙氣得跳起來,所以開玩笑一定要看對象。
一般來說,後輩不宜同前輩開玩笑,下級不宜同上級開玩笑,女性不宜同男性開玩笑,初次見面的陌生人之間不宜開玩笑。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不看對象的玩笑,其實是缺乏界限感的表現。
有距離才會有尊重,有尊重才會讓關係持久。
熟不逾矩
是一種修養
人們常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場合對人際交往具有限制作用,有些話在這個場合能說,在另一個場合卻不能說。只有根據當前場合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才能把話說得得體、到位。
開玩笑也是如此。一般來說,在教堂、醫院等嚴肅莊重的場合,不宜開玩笑。
另外,在悲傷的氣氛中,我們也不能隨便說笑,容易讓對方產生誤會。
有一次,一位年輕人去參加朋友父親的葬禮,當他看到朋友正為失去至親而傷心時,他突然想要開個玩笑,好讓處於悲傷中的朋友心情舒緩些。
於是,他笑著對朋友說道:「你老爸生前一定是一個個性強硬之人,不信你看,他現在從頭到腳都是僵硬的!」
這句話非但沒有讓朋友感激,反而讓在場者視其為無禮滑稽的小丑,最後把他從葬禮中趕了出去。
那麼,喜慶的場合就可以隨意開玩笑嗎?當然不是,喜慶歡樂的場合同樣要注意開玩笑的措辭,不能使用「死」、「倒黴」、「離婚」這類敏感的字眼。
歌德說:「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某種不便公開的成分,假如公之於眾,必將冒犯別人。」
除了對方的隱私外,生理方面的缺陷也是對方特別看重的地方,不希望別人拿來開玩笑。
自尊心是人的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拿別人的隱私和缺陷開玩笑,就是在往對方的自尊心上撒鹽。
馬歇爾·盧森堡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看場合的玩笑,往往事與願違,給他人帶來精神的傷害和痛苦。
熟不逾矩,正是因為關係好,才更要尊重對方,守住玩笑的界限。
須知,對方覺得好笑的,才叫做玩笑;覺得不好笑的,是沒禮貌。
你的分寸感
藏著你的運勢
網友@子亦不語講過她的高中同學畢業二十年聚會的故事。
聚會定在老家縣城裡,一個大包間裡,三十多人圍成三桌,大家落座後有說有笑,很熱鬧。
同學大強子來得比較晚,他因為早上出早餐攤炸油條,收完攤已經十點半了,回家簡單換了個衣服,就匆忙趕了過來。
大強子剛一坐下,身上那股油膩的味道大家都聞到了,班長連忙讓正在上菜的服務員把窗戶打開,說透透氣,不然沒了食慾。
大家哄然笑起來,大強子撓撓頭尷尬地跟著笑。
班長跟很多留在縣城的同學都很熟悉,招呼著大家喝酒,時而說些小笑話,逗得大家前仰後合。
輪到大強子給班長碰杯時,班長坐著說大強子:「你怎麼還在炸油條,做點什麼不比這個強?」
大強子想要解釋什麼,班長接著嬉皮笑臉地問道:「你平時走親訪友、到商場購物時,有沒有人說過你很有味道……」話音還沒落,幾個同學已哄然大笑起來。
同學小娜看著這情景,心中升起一股無名之火,她奪過大強子的酒杯把酒潑到了正在笑的班長臉上,大吼一聲:「有你們這麼欺負人的嗎?」
班長臉脹得通紅,站起來想要發作,卻又不知該說什麼,最後踢開凳子悻悻地出去了。
聚會在尷尬的氣氛中沉悶地結束了。回去的路上,一起的幾個同學說起這個事,紛紛點讚說:「潑得好。」
網友的班長被小娜潑酒一點都不冤,這是對他玩笑不當的抗議和懲罰。
他與在縣城工作的熟悉的同學有說有笑,唯獨對擺攤炸油條的大強子另眼相看,看似是拿對方開玩笑活躍氣氛,但言語間卻充滿了對大強子身份低微、職業卑賤的嘲弄。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開玩笑應該出自善意,是為了促進彼此感情,如果開玩笑單純是為了拿對方尋開心,以開玩笑之名行貶低他人尊嚴之實,拿就是對對方一種感情的傷害。
知乎上有人提問:分寸感是什麼?
有個回答很簡潔,卻獲得高贊:
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別無理取鬧、別亂開玩笑。
主持人汪涵說過:「低俗和幽默的區別應該就是有毒的蘑菇和沒毒的蘑菇的區別,表面上看都能讓人發笑,但是有毒的蘑菇吃了以後讓人噁心,沒毒的蘑菇吃了以後讓人舒心。」
刻薄和直率完全是兩碼事,玩笑與傷害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願我們都能出言有尺,嬉鬧有度,讓玩笑增進彼此感情,相見甚歡,久處不厭。
關注我們
財大易晟商學院 ID:Ethan-BusinessSchool 頂級財富管理俱樂部! | |
財大易晟商學院:全財富管理 終身制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