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社交災難

2020-12-24 洞見

作者:洞見Autumn

人到掏心窩子時,就離分開不遠了。

微博上有個話題: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高贊回答說:我從來不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

看似幽默的回覆,其實揭示了一個戳心的社交真相:

世間的任何關係,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界限。

缺乏分寸感,是毀掉一段感情的隱形殺手。

01

一段關係的結束,始於不堪打擾。前陣子,朋友涓子跟我在微信上訴苦。

在大學教了十幾年社會學的她,年初因為疫情賦閒在家,重新拾起了寫作的愛好。

潛心苦更了三個月公眾號後,竟也出了幾篇小爆文。

朋友們看到她的文章被大號轉載,紛紛向她道喜,還有位久不聯繫的同學提出,想跟她學習新媒體寫作。

向來熱心的涓子,欣然應允。

她還特意將自己的經驗整理了一份文檔,給朋友發了過去。

沒想到,這位朋友全然不把自己當成外人,不管白天晚上,只要一碰見問題就來向涓子請教。

有時候凌晨一兩點,還會打來電話讓她幫忙修改文章。

涓子心裡不大舒服,但礙於兩人的舊交,仍舊耐心地解答朋友拋來的一連串問題。

後來學校通知開始上網課,涓子白天要給好幾個班的學生講課,晚上還要備課、看書。

忙的團團轉的她,常常不能及時回復朋友的求教消息。

沒想到這位朋友居然在朋友圈暗戳戳地內涵她:

「會寫幾篇文章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擺出一副心高氣傲的樣子給誰看呢!」

忍無可忍的涓子,一氣之下拉黑了她。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描述中國家庭時,曾提出過一種「漿糊邏輯」的概念:

「家庭成員之間如果沒有隱私,不分彼此,關係就會亂成一鍋粥,矛盾和衝突也將隨之升級。」

這個邏輯,用在人際關係上,也頗為合適。

不把自己當外人,沒有界限的肆意打擾,沒有底線的強人所難,只會讓關係越走越淡。

02

再好的朋友,也不能越界。在書上看到過一句話:

「要想得到一個人,你就去走近他;要想失去一個人,你就去無限度地走近他。」

深以為然。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死於久不聯繫,而是走得太近。

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在每一段關係中都有著各自舒適的安全空間。

再親近的關係,一旦越界,也逃不過愈走愈遠的宿命。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裡,宋倩和童文潔這對老朋友,曾經險些「鬧掰」。

因為誤認為英子和方一凡「早戀」,宋倩找到童文潔,想讓兩個孩子杜絕接觸。

童文潔覺得宋倩過於緊張,一直在試圖安撫她的情緒。

宋倩卻越說越激動,甚至指責童文潔的老公「在家遊手好閒,油嘴滑舌」,就差把「軟飯男」三個字直接說出來了。

末了,還不忘加上一句,說不定以後方一凡也會繼承爸爸的「不靠譜」。

話音剛落,向來好脾氣的童文潔頓時就翻臉了。

有時候,過於熱情地介入他人的私人空間,不僅不會讓彼此更親密,反而會導致雙方反目。

知乎上有個話題:「你為什麼和最好的朋友分開?」

下面的答案五花八門,卻多多少少都離不開「界限感」的缺位:

帶男友參加聚會,有人打著「關心你」的旗號旁敲側擊地打聽他的工作、收入、戀愛經歷;有朋友總愛當眾開你的玩笑,你稍有不悅,就要被指責「小心眼」;有人老喜歡找你幫忙,大到借錢,小到帶飯拿快遞,還總擺出一副理所應當的姿態;......

《朋友》裡有句話:

「朋友之間,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03

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東野圭吾的小說《假面前夜》中有個情節:

酒店女接待尚美,對前來住宿的面戴「面具」的單身女客人的來歷深感好奇。

大堂經理卻頗為嚴厲地告誡她:

「來我們酒店的客人都帶著一個叫做客人的面具,永遠不要試圖揭開面具。」

誠然,活在這個世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彼此的「客人」。

關係再親近的兩人,也需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就像蔡康永說的:

「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與人相處最好冷淡一點,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之前看綜藝時,很喜歡華晨宇和張歆藝兩個朋友間的相處方式。

張歆藝說,只要花花不主動提起,她從來不會過問他私下的生活和感情狀態。

但是如果花花心情不好,一個電話打來,她就會讓袁弘準備好一桌子他喜歡的飯菜。

兩個人的友情,就在這種不鹹不淡的交往中,愈來愈深。

陳道明談到自己交友觀時,說過一句話:

「人到掏心窩子時,就離分開不遠了。」

他一直嚮往的,是那種淡若水的「君子之交」。

小時候,我們總以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像《愛情公寓》裡演繹的那樣:

「最愛的人在身邊,最好的朋友在隔壁。」

經歷得多了,才發現人與人最舒服的關係,其實是「熟人生處」。

關係再好,也要學會把別人當成別人,把自己當成自己。

彼此之間,知進退,懂分寸。

相處舒服的朋友,才能越過乍見之歡,走向久處不厭。

04

孟非曾說:「做主持人也好,做人也好,我都願意和那種懂得分寸的人打交道。」

與人相處,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疏離和冷漠,而是一種識趣和智慧。

越是親近的關係,越需要用心經營。

朋友之間,關係再好,也不要忘記下面幾點:

1. 說話留餘地

樹立底線意識,避免出口成傷,須知口能生玫瑰,也能吐蒺藜。

與朋友交談,切忌把惡俗當幽默,把刻薄當成直爽。

學會把握說話的「度」,知道哪些能說,哪些不能說。

再親密的朋友,也不能當眾揭短。

2. 相處有距離

明晰彼此邊界,不窺探隱私,不幹涉生活。

不要打著「為了你好」的名義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強迫別人的看法和你一致。

關係再好,也不能不把自己當外人。

3. 做事多考量

學會換位思考,不強人所難,不予取予求。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最好不要麻煩朋友。

修得一顆同理心,就是最頂級的分寸。

4. 邊界要守好

不要總是在別人的世界踱步,也別允許別人在你的世界裡走來走去。

如果感到自己的邊界受到了侵犯,用行動和語言表達出來。

面對那些屢屢入侵你私人空間的朋友,能遠離就遠離。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

再親近的人,相處沒了分寸與邊界,也會演變成一場災難。

願你既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也不隨意侵入他人的世界。

把握好方寸之間的界限,在一段舒服的關係裡彼此滋養,久處不厭。

相關焦點

  • 李誕玩笑激怒張歆藝: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災難
    身為公眾人物,不經思考隨意玩梗,將對女性抱有惡意的文字隨意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是對女性不尊重,起了惡劣的示範作用。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同人開玩笑務必要掌握分寸感。適當的幽默玩笑就如同飯裡的佐料一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輕鬆和愉快。然而,過量的或者不適當的佐料卻會糟蹋掉一頓美餐。」
  • 李誕玩笑激怒張歆藝,500萬網友狂噴德雲社要角: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災難
    「」身為公眾人物,不經思考隨意玩梗,將對女性抱有惡意的文字隨意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是對女性不尊重,起了惡劣的示範作用。」還有網友認為,學藝先學德,藝人也不能忘了道德底線,開玩笑也要有限度。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同人開玩笑務必要掌握分寸感。適當的幽默玩笑就如同飯裡的佐料一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輕鬆和愉快。然而,過量的或者不適當的佐料卻會糟蹋掉一頓美餐。」言談的分寸感,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藏著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 李誕開玩笑激怒張歆藝,德雲社演員遭500萬網友抗議:沒有分寸感,是一場災難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同人開玩笑務必要掌握分寸感。適當的幽默玩笑,就如同飯裡的佐料一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和愉快。然而,過量的或者不適當的佐料,卻會糟蹋掉一頓美餐。」言談的分寸感,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藏著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 李誕玩笑激怒張歆藝,百萬網友狂噴德雲社:沒有分寸感,是場災難
    「」身為公眾人物,不經思考隨意玩梗,將對女性抱有惡意的文字隨意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是對女性不尊重,起了惡劣的示範作用。」言談的分寸感,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藏著一個人的頂級修養。凡事適度則益,過度則損,沒有分寸感的玩笑,是一場災難。
  • 李湘老公王嶽倫道歉,異性之間,沒有距離感是一場災難
    經過近一天時間發酵,李湘老公王嶽倫終於深夜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道歉:對於我昨晚上和朋友聚會醉酒後失態和不檢點的行為,我深感懊悔!給我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在此我深深的自責和反省!希望能得到家人的原諒…也向公眾真誠地道歉!
  • 交淺言深,暴露了成人世界最大的社交災難
    為人的教養、情商的高低,往往就體現在人際交往的分寸感上。蘇軾如是說:「交淺言深,君子所戒。」交淺,但不言深,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場自我的修行。1交淺言深,乃社交大忌。想營造出「相談甚歡」的氣氛,就迎合對方,不敢發表不同的意見;因為想成為別人眼裡「健談」的人,就費力裝出不屬於自己的性格;希望對方認為自己可靠、沒有城府,便把隱私毫無遮掩地如數分享。然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沒有讓彼此更靠近,反而惹得對方提防起來了。
  • 關係再好,也要懂得分寸感
    曾看到這樣一段有趣的對話:問:「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答:「我從來不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何為分寸感?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自帶分寸感,朋友之間的關係再好,也要懂得分寸感,懂得分寸感,才是真正值得深交的人。
  • 德雲社的章紹偉,惡意開玩笑遭網友抨擊,分寸感是成年人的必備品
    有些錯,和原不原諒沒有關係,這是人品和德行的問題。作為公眾人物,他隨意玩梗,將對女性有惡意的文字,隨意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沒有分寸感的玩笑,對於他人來說,不亞於一場災難。正如一句話所說:「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大家因為出身不同,經歷不同,身份不同,習性不同,可能同樣的一個玩笑,有人會被逗得哈哈大笑,也有人會尷尬介懷。
  • 24小時,沈騰、汪小菲連爆婚外親密照:沒有分寸感的人,少喊冤
    可見,如果沒有界限感,和親密關係之外的異性頻繁接觸,會有風險。 阿強誇別人家妻子的這種行為,就屬於沒有分寸感的表現。 界限感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現。 而異性社交又不同,因為性別不一致,所以需要的界限感需要再強一些,以表示對人的尊重。
  • 朋友圈的社交謊言:學會說謊,是成年人的分寸感
    01昨晚,在朋友圈裡圍觀了一場「惡戰」。起因是,好友米娜po了一張精修+濾鏡的自拍圖,微信好友紛紛點讚,留言誇她越來越好看。可總有那麼幾個,拒絕看氣氛的人,評論道:「P過頭了吧?」「你也太照騙一點了!」「難道就我一個人覺得很假嗎?」
  • 王嶽倫酒後「壁咚」上熱搜,無論男人女人,沒有分寸感是一種病
    有些事不能太隨便,那些沒有分寸感和界限感的事情堅決不能做。有時候覺得沒什麼,可不知不覺中陷了進去,到最後都無法收拾殘局了。據說視頻的後一段,王嶽倫還給那個年輕女人送回家了,重點來了,敲黑板:懂得分寸感和界限感,別不當回事兒!
  • 王嶽倫與女子舉止親密:已婚男人沒有分寸感,往往是出軌的前兆
    不過這次,奇怪的是,李湘跟王嶽倫都沒有回應。當事人沒有回應,咱們不信謠也不傳謠,但是有一件事情很值得關注:已婚男人沒有分寸感,往往是出軌的前兆,這句話還挺有道理的,太多的婚外情事件都是從沒有分寸感開始的。
  • 哪些星座和異性接觸有分寸感,懂得避嫌
    下面,摘星工廠—星吧就來列舉幾個和異性交往時特別有分寸感,懂得避嫌的星座!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天蠍座對待愛情,天蠍座可是相當痴情、相當認真的。一旦認定了某人就是自己下半生要依靠、守護的伴侶,那麼,天蠍座便會拿出百分百的熱情和精力,好好疼愛另一半、用心經營這段感情。
  • 分寸感,是一個人最高級的修養
    是啊,沒有分寸感的人,都不懂得為他人考量,說話不留餘地,有意無意讓人難堪,長久下去,自然沒人願意與他交往。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就是說出口的,都恰到好處;沒說出口,讓人也剛好都懂。看透,是能力,不說破,是智慧。
  • 「沒有距離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
    朋友之間,不越界曾看到過一個女孩在網上抱怨自己「遇人不淑」。我之前就遇到過這樣一個沒有界限感的「朋友」,大半夜總是能接到她打過來的傾訴電話。無論是失戀了、被老闆罵了、和家人吵架了 ,只要她心裡有氣,就會給自己的「朋友」打電話吐槽一番,完全不管時間、地點、以及別人願不願意聽。吐槽完,還要加一句:「拿你當朋友才和你說這麼多!」
  • 羅晉被曝與助理曖昧,粉絲為唐嫣喊冤:分寸感是已婚人該有的自覺
    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羅志祥和周揚青關係的破裂,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太貪婪,擁有周揚青後不僅沒有滿足,反而還一直惦記著別的女人。2:分寸感是已婚人該有的自覺在網易雲熱評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凡事不要過分,而已婚人該有的自覺是分寸感。沒有分寸感的人,做事沒有底線,註定要把婚姻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王嶽倫:出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分寸感
    誰知其反手摟住美女的脖子,將對方逼到牆邊,來了個「壁咚」,小姐姐居然沒有反抗。你老婆相信你沒有出軌,網友也相信你沒有出軌,但是短期多次因與異性親密上熱搜就說不過去了。再好的感情也會被消磨掉,再完美的演技也有掉線的時候。希望成年人都有點分寸感,珍惜自己眼前擁有的一切,尤其是公眾人物。
  • 李心艾曝唐嫣龍鳳胎:關係再好,也要懂得分寸感
    很多網友稱:「如果唐嫣真的已經生了,而且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官宣,明顯是人家不想官宣,李心艾又出來多什麼事?」,這麼重要的事情,人家當事人都沒有說,你李心艾又幹嘛多嘴。2013年,李心艾因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天台愛情》從而進入娛樂圈。
  •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沒分寸感的交往是災難
    南懷瑾大師曾經說:「這個世界上難以捉摸的事物千千萬萬,其中『交友之道』也屬實令人頭疼。」南懷瑾大師就曾提到,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在交流的過程中沒有分寸感,沒有束縛感。其實人的心理也有一定的「耐藥性」,湊得太緊,難免會產生一些排斥作用,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相處起來沒有了邊界,也會變成一場災難。 朋友如此,親人如此,愛人更是如此。 「我沒有對象,能不能幫我介紹一個城裡對象呢?」 …… 有時候,一些親戚不打招呼,便來陳銘家裡吃個飯,吃個飯後就住下了,讓他父親各種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