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去追強勢股?註冊制後,選股越來越重要,散戶應該怎麼辦?
從科創板開啟到現在的這輪行情,結構性特徵非常明顯,但結構上已經打破了過去簡單的「二八原則」,而改為了「平庸不平庸原則」,現在市場資金持續在向不平庸的「價值成長」聚集,虹吸現象明顯,非成長類股票大都被主流資金拋棄,雖然「低估值」但無成長的股票已得不到主動資金照顧。具體表象就是想買的股票估值都不低,手中的所謂低估值的股票卻毫無生氣,表現越來越平庸,似乎越早叛變越早解脫……此局如何解?極端轉折還會不會來?何時來?是很多投資者心中的疑問。
過去我對抓二八轉換很有心得,2012做券商,2013年做創業板,2014年做券商,2015年初與小盤股共癲狂……二八轉換有個風向標就是券商,但2015年到現在A股還沒出現過大牛市,走的結構性行情中券商的風格轉換風向標特徵變得不太明顯,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股Z後國家隊的介入,國家隊手中持有太多券商股,致使遊資不敢對券商股介入太深,券商板塊走出四季圍獵(牧場)特徵;另一個是科創板註冊制的出現,打破了未來股票稀缺的可能性,強化了結構性行情特徵,二八的分界線被打破,平庸股和不平庸股票的命運開始分道揚鑣。
因為界限已經打破,再談風格轉換意義已經不大,追求不平庸的價值成長可能會成為A股永恆的主題。
明白了這個邏輯,給大家直接上秘籍:抓牛股的三板斧。
1、 了解牛股特徵
牛股分為真牛股(長期看很牛)和假牛股(短期很牛,長期現形),但真也好假也罷,能從其身上賺到錢的股票,就是實實在在的牛股。
真牛股有兩類,一類叫績優成長股,另一類叫成長股;
記住只是績優沒有成長,或沒有成長空間的股票不會牛的,比如銀行股業績都很好,但一些銀行股就是不牛,問題就是出在沒有成長空間上。牛的績優股一定有成長,甚至高速成長,有成長大象也起舞,比如貴州茅臺,一直有成長。
若成長速度夠快,業績就並不重要,哪怕虧損也沒關係,比如美股亞馬遜曾經虧損十多年,股價一直漲。
假牛股有三類,第一類是有業績想像空間,第二類是有成長想像空間,第三類是有價格上漲空間想像。記住只要有符合邏輯的想像空間就可以,不要有過多現實真假考慮。
假牛股遊資最喜歡,前兩類一般是事件驅動炒作對象,第三類多是痛無可痛股票,有故事的小盤低價股。
無論真牛股,還是假牛股,都在兩極,一定不平庸。
2、 知道哪裡去找牛股
真假牛股,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想像空間」,業績想像空間、成長想像空間、價格想像空間。
哪裡有「想像空間」?
A、中國最大的特點是人多,面向個人的消費想像空間最大,名特優產品用的人多,而且有護城河,可以漲價,而漲價必炒;
B、時代主線中,未來可望流行的創新產品(替代傳統)空間最大,比如科技賦能新消費;
C、改革開放政策突破領域,出現新業務、新業態,打破壟斷、打破市場原有空間,改變原有佔比的公司(行業拐點出現);
D、社會進步,財富增長催生新的生活方式和內容,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消費升級或下沉)……
E、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公司(細分行業特色公司)。
3、 明白該買哪類牛股
牛股不少,但牛股認主人,有些牛股不是發現不了,是發現了,也買了但也賺不到錢,因為不敢多買,也拿不住。所以,要買會認你做主人的牛股,或說要買自己配得上的牛股。
如果耐心足夠,能駕馭貪心,可買真牛股,即在真牛股調整時(溫度相對低)買入,耐心持有就好,持有期間可按年度做點極端滾動(一年不超過一次,採用H333滾動原則),比如可買名特優股票(各行業的真龍頭,尤其是消費行業的龍頭)。對真牛股,洪大班級群可以進一步討論,選出真牛股股票池,牛股選定了,耐心等待買入時機,買入後耐心守住就行了。
如果心態好,反應快,不患得患失,是個不忘初心的人,或說精通洪攻略,可以參與圍獵假牛股,但必須記住「嚴格遵循洪攻略極端交易原則,儘量參與中四季圍獵,也就是不要參與小行情。儘量採用H333降級打擊,圍獵季結束必須離場,不可戀戰。碰到反覆圍獵的股票,也要當新一次圍獵去做。」同樣,對假牛股(階段性牛股),洪大班級群也可以討論建立動態階段性牛股觀察池,跟蹤分析,季節不對及時調出股票池。
其實,對很多普通投資者,採用1/3資金建倉真牛股,1/3資金參與假牛股圍獵(參與熱點炒作),預留1/3資金只做大極端大交易(撿皮夾子),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