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膽量以及運氣,重慶商人葛偉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海南房地產熱潮中,以輕盈的身姿,博取了可觀的財富,並得以全身而退。
嘗到房地產紅利的他,此後一直在房地產行業打轉。而事實上,房地產行業也確實持續給他帶去了巨大的財富,巔峰時,他的身價一度高達5億,他住著700平米的別墅、每個月開銷20萬,僱了5個保姆。
然而,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一個別墅項目,成了葛偉破產的直接誘因,這讓他背上了3.7億元的債務。
破產後的葛偉,租住在一個100多平米的房子裡,這是他創業30多年來住過最小的房子。同時,在失去巨額財富之後的他,慢慢才相信,一個人一個月花一萬能活下去是真事。
但即便破產,57歲的葛偉依然不願意做老賴,他開始在自媒體領域創業直播還債。同樣身陷債務泥沼的羅永浩點讚他說,雖然公司破產有可能不需要還,但能還的都是好漢。
01初露鋒芒
1963年,葛偉出生在重慶一個普通的家庭。
1982年,19歲的葛偉經歷了三次高考失敗,終於考進了渝州大學(現重慶工商大學)。
上大學那會兒,葛偉的經商天分就顯現了出來。
在那個憑票購買貨物的年代,機靈的葛偉開始倒賣摩託車票,一張票一進一出,就能賺50元,而當時飯店一盤紅燒肉的價格是三毛五分錢。
但那會兒的葛偉志不在此,倒賣摩託車票只是為了改善生活,他的終極理想是做一個文人。
然而現實很快就給葛偉上了一課。
畢業之後,葛偉如願分配到一家報社當記者。
有一次外出採訪,5天時間他就花了78元,這是他一個月的工資。當時報社的編輯部緊挨著廣告部,他總能看到廣告部的人提著一個密碼箱,往開一打,滿滿當當都是鈔票。
在那個宣傳渠道匱乏的年代,報紙絕對是覆蓋人群最廣的載體之一,趕上風口的報社廣告人,那會兒的月收入就是一萬。
本來有個作家夢的葛偉,再看身邊所謂的作家文人,多數過得落魄不堪,他決定好好賺錢。
恰逢報社的廣告業務準備外包,葛偉立馬包下來,開啟了他的創業之旅。
為了拉更多的廣告,他過上了聞雞起舞的生活,跑遍了周邊的大小城市。一年之後,在那個連萬元戶都缺少的年代,葛偉整整賺了30萬。
這一年,葛偉年僅26歲。意氣風發的他,覺得自己已經摸準了時代的浪潮。
果然,很快他就迎來了走進房地產的巨大機會。
02春風得意
1988年,海南建省,成立經濟特區,一夜間催生了無數機會。很多能人志士前去尋夢掘金,十萬人下海南,成為當時海南火熱發展最生動的寫照。
葛偉敏銳地察覺到,這又是一個巨大的風口。於是,他義無反顧地來到海口,投身火熱的房地產之中。
那個時候,海南的房地產已經是眾多商人眼饞之物,人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人們開始炒圖紙和批文,房子還沒開始蓋,圖紙和批文已經加價轉手好幾道了。
葛偉感覺這就像賭博,但他認為在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當中,他不會倒黴到是最後接盤的那個人。
圖源澎湃
和葛偉有同樣心理的,還有日後赫赫有名的「萬通六君子」。在這波浪潮中,創造了很多暴富神話,巔峰的時候,海南有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
然而,泡沫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終究會破滅。1993年,大熱了幾年的海南房地產終於崩盤,潮水退去之後,很多人連內褲都沒來得及穿就被拍在了沙灘上,而葛偉已經身段輕盈地上了岸,還穿上西裝。
為了獎勵自己,葛偉在海口買了別墅,花了175萬,這是他人生第一棟別墅。在別墅裡,他喜歡赤裸著上身享受海風的吹襲。
不過,那會兒已經形成凡事喜歡一把「梭哈」性格的他,不會想到,將會迎來一場人生突變。
03折戟沉沙
1997年,重慶設立為直轄市,一年後,國家對住房進行改革,實行取消福利分房,實現居民住宅貨幣化、私有化的政策,於是又一個風口形成。
葛偉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再次踏準了節奏,他回到家鄉成立了恆潤置業,在這波浪潮中,大賺特賺,巔峰時身價一度高達5億。他住上了700平米的別墅、每個月開銷20萬,僱了5個保姆。
志得意滿的葛偉想到了當年將海南那棟別墅出售給朋友,朋友轉手一賣就賺了20萬。
這激起了葛偉做別墅的想法,但他不會想到,這居然會成為他的折戟項目。
1999年,葛偉先是蓋了43棟獨棟別墅,風格為日式,造價成本很高。開售後別墅並沒有出現葛偉想像中的搶購熱潮,最後,一期別墅整整賣了兩年才賣完。
雖然談不上失利,但一期別墅的不暢銷並未能引起葛偉的警覺。2003年,他開始開發第二期別墅,這次他把別墅風格設計成了北美大戶型。
第二期別墅推向市場後,同樣遇到了銷售不暢的問題。
葛偉那種豪賭的性格使得他不願意降價銷售,這樣一來,資金無法及時回籠。
此時,葛偉依然沒有察覺到危險即將來臨,他依然堅信別墅的升值空間大,受到市場歡迎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他又做了一個讓他萬劫不復的決定——開發第三期別墅。但此時,因為二期的別墅遲遲無法賣完,導致沒有現金流投入到第三期,他只能從銀行貸款,然後就是私人借貸。
從2006年開始到2014年,他已經背負了3.7億的債務,一天的利息就要15萬。
雪球越滾越大,債務問題已經成了葛偉無法盤活的一盤殘棋。
被逼無奈之下,2019年,他進行了破產清算,但依然資不抵債,拍賣完所有的財產後,他還需要償還1.2億的債務。
如今的葛偉身在重慶,這座曾經見證過他輝煌的城市雖然近在眼前,然而屬於他的榮光卻不在了。
在人生的低谷,他有了很多新的體驗,比如他租住在一個100多平米的房子裡,這是他創業多年來住過的最小的房子;第一次坐輕軌;開始相信一個人每個月花一萬元也能生活下去……
當然,葛偉也見了很多在現實面前展現出的各種隱匿的人性,那種赤裸裸的打擊,讓他一度難以接受。
一個追隨他多年的女下屬,出生貧寒,由葛偉一手提拔成分公司的老總。
破產清算時,只因為葛偉欠她一些錢,這位老總就把分公司的鑰匙扔在了垃圾桶裡,讓葛偉派去的人去撿。
然而,如今這一切都不重要了,葛偉打算和之前的種種告別,他學著羅永浩進入新媒體帶貨直播還債。
同樣身陷債務泥沼的羅永浩轉發了關於葛偉的新聞,並點讚說,雖然公司破產有可能不需要還,但能還的都是好漢。
這或許是對葛偉最後一點體面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