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看公安,重點看辦案;社會評警察,關鍵評執法。
為切實服務一線需求、加大監督力度,從2019年下半年起,山東各地在市、縣兩級公安機關開展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推行執法辦案、監督管理、服務保障「一體化」運行機制,目前完成率達80%。這些執法辦案管理中心作為公安部門的「新基建」,它們都有什麼作用?怎樣使用?效果如何?
「單縣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從科技、平臺支撐和機制運行等各個層面賦能辦案質量和監管效能的提升,推動信息化、智能化、規範化執法辦案和管理深度融合,自2020年7月份啟用至年底行政訴訟複議案件同比下降53%。2020年,單縣公安局因執法不滿意引發的投訴和信訪案件同比下降20%和36%,未發生一起引發國家賠償或者審判機關撤銷的案件。」單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韓偉介紹。
不當管家,只當衝鋒員
「要聊執法中心?太好了,新環境、新手段、新感受!兩個字,痛快!」2020年10月15日,在單縣公安局執法辦案中心門口,記者碰到剛辦理完一起違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的高韋莊派出所所長賈永峰。
「拿剛辦的這起案件說,我們共需詢問8人。所裡5名正式民警,以前,從做筆錄、提取證據到批捕、送拘留所,再努力也得到第二天傍晚。」賈永峰說,「有了辦案中心,今天天沒黑就全辦完了!可以回家問問孩子學習情況、睡個踏實覺了。這些日子熬夜少了,老婆都說我臉上的氣色好多了。」
其實不只是派出所,還有刑警大隊、治安大隊、經偵大隊、交警大隊……「以前,我們抓獲犯罪嫌疑人後,除搜集證據、審訊、製作卷宗外,還要跑多個部門辦理嫌疑人體檢、存放隨身物品等事項。現在這些工作都由辦案中心負責,我們認真辦案就行了,案卷全程留痕、財物倉儲式管理,入門先體檢、看押有專人……」單縣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張庚乾掰著指頭說起以前辦案中的煩心事和現在的順心事,滔滔不絕。
單縣公安局的基層執法者們都感覺有了執法中心後,不僅工作中感覺有了靠山,質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壓力減輕,減少了加班加點熬夜,長此以往,氣色自然也就好了許多。
「現在,有了保姆式、全方位、一站式的辦案中心,我們專心辦案,攻堅克難,當好衝鋒員就行,輕鬆多了!」賈所長、張隊長都這樣說。
新基建引領執法管理改革
「根據場所的分布狀況,執法中心可分為高度集中一體化模式、相對集中一體化模式、關聯一體化模式。單縣的執法中心屬第一種,即在同一場所集中建設執法辦案區、案件管理區和涉案財物管理區等區域,實現『一站式』辦案和辦案管理服務『一體化』運行。執法中心絕不僅是一個基建項目,不光帶來辦案地點的變化,它正在引領基層執法工作革命式升級……」具體負責中心建設的單縣公安局副局長瞿森認為。
單縣公安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建設歷時1年時間,於2020年7月份開始啟用,依照全流程的設置要求,分執法辦案、辦公生活等六大功能區,為各辦案單位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單縣公安局明確:刑事案件、可能裁決行政拘留的行政案件一律在辦案中心辦理,實現「人員在中心審查、案件在中心審核、卷宗在中心保管」。
——實現全鏈條辦案。辦案區細化入區登記、人身檢查、物品登記、信息採集等12個功能分區。中心毗鄰看守所、拘留所,信息共享,通過專門「送押通道」將嫌疑人送入,避免外出輾轉,實現單向性流轉、閉環式管理。
——實現智能化科學管理。對帶入辦案區的人員,運用技術手段一體化採集源頭信息,核查結果數據信息實時推送辦案民警和合成作戰民警,支撐後續審查訊問。實時監測全面覆蓋,以智能手環為紐帶對嫌疑人、辦案人員入區後活動軌跡24小時無死角自動跟蹤,降低執法風險。建設公檢法一體、規範統一的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實現公檢法涉案財物信息實時共享、流轉。
——最大限度滿足辦案需要。在辦案聯動區設置執法監督考評、物價鑑定功能區;設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室,嚴格落實監護人到場制度;設置戒毒康復工作室,引入社工矯正幫教服務,為吸毒人員即時提供社區幫教;完善律師會見、法律援助救濟、翻譯人員聘請等執法辦案流程內容。
深度學習的「頭部工程」
群策群力勝過單打獨鬥。圍繞執法者和嫌疑人,這裡形成了一個執法活動的生態圈。
有監督者。法制部門是中心運轉規則的維護者,憑藉自主研發的執法辦案智能管控平臺,對「嫌疑人行為異常、無人看管、同案人員同室」等執法風險點自動判別、實時告警;對辦案人員定時巡查;對即將超期的警情、受立案、強制措施、逮捕起訴等環節的時間節點進行預警、緊急催辦、告警,做到案件辦理全程跟蹤、重點環節動態提醒、執法質效實時公示。
有引領者。優化合成作戰區集中刑偵、技術、圖偵、禁毒等警種專業力量,整合資源、手段,發揮專業部門警種服務實戰的優勢,集成「最全數據」和「最強平臺」,提供跨警種、跨平臺、跨區域查詢服務、深度挖掘、關聯分析,精準指導調查核證、審查訊問和定性處理。
有服務者。看押隊伍專職承擔日常值守登記、人身檢查、信息採集、筆錄列印等辦案輔助工作。設置專門監管病房,值班醫生24小時提供辦案入區體檢、醫療救治、看守所、拘留所巡診、防疫服務和專業醫療保障。
有研究者。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合作,建設信息採集室、多模態智能評判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推送動態審訊策略和技巧,指導民警下一步工作。
「這裡是公安科技、智慧的集大成,是執法活動的『頭部工程』、深度學習的土壤,辦案的過程就是學習實踐的過程。」賈永峰說,「我們所裡青年民警現在學習勁頭很足,大家從辦案中心一個個環節設計、一條條信息提醒、一項項大數據和AI技術中體會了什麼是規範化和智能化,開始了警察職業的數位化轉型。」
文章錄入:QL 責任編輯:楊莉 網友評論: (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