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到了,路邊拽點艾草,掛在門框上,有「闢邪」的作用

2020-12-22 向陽愛生活

端午節快到了,路邊拽點艾草,掛在門框上,有「闢邪」的作用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端午節吃粽子,吃雞蛋,賽龍舟,綁個小掃帚系在手上,這都是小時候經常做的事情,南方人對端午節是非常注重的,在北方基本上只吃個粽子就完事了,新鮮的糯米粽也是非常好吃的,小時候很喜歡吃。

說到糯米粽,以前在小的時候,只有糯米加紅棗,現在的糯米粽子種類非常豐富,各式各樣的餡料有,鴨蛋黃的,紅燒肉的,水果的,很是豐富,除了吃粽子以外,還有一件事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掛艾草」

艾草是一種野生的植物,在鄉下農村經常能見到,艾草長在路邊,堤堰上,小河邊,艾草在鄉下是非常多的,每到端午節,村裡很多人都會割上一小把,用紅色的絲繩綁起來,掛在門沿邊上或者是門框上。

艾草自身帶有一股子香味,清香的味道能起到驅蟲的作用,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艾草掛在門沿邊上還有「闢邪」的作用,二十多年以來,我家的門沿上每年都會掛,每年到了端午節就會換上新的艾草,已經成為習慣了。

留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其實艾草是不招蟲子的,任何一種昆蟲都會距離艾草遠遠的,昆蟲受不了艾草散發出來的味道,新鮮的艾草打成結,用麻繩綁起來,曬乾後,到了晚上用打火機點燃,放在窗戶邊上,能起到燻蚊子的效果,很實用。

曬乾的艾草點燃後是不起明火的,跟我們平常燒的香火是一樣的,只會冒出白煙,看不到明火,燻蚊子的效果非常好,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割一些曬乾了,留著平常用,比起蚊香好用多了,艾草散發出來的濃煙還沒有味道,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家住城市的朋友,周末周六,可以到附近的公園,山上,剪幾支艾草放在家裡,無論它是否能不能闢邪,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不能少了,也不會耽誤多少功夫,一上午的時間就能採到。

採的時候,可以多採集一點艾草的葉子,新鮮的艾草葉子可以用來泡腳,把艾葉撕成碎片,放在洗腳盆裡,用熱水衝泡艾草葉子,浸泡3分鐘,然後用浸泡過艾草的葉子洗腳,可以很好的去腳臭味,效果真是很好,我家住鄉下,經常用艾草泡腳,感覺非常的舒服。

其次呢,新鮮的艾草葉子還可以上鍋跟雞蛋一起煮熟,多煮一會,煮熟的雞蛋會帶有淡淡的艾草香味。

相關焦點

  • 艾草香包怎麼做有什麼用 端午節艾草香包的寓意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是很多的,像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掛艾草、划龍舟、戴五彩繩、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在端午節佩戴香包是因為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在端午節佩戴香包首先就可以留香,另外還能強身健體,那大家知道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這種草農村很多,掛門上能闢邪,葉子能煮雞蛋,很多人不認識
    這種草農村很多,掛門上能闢邪,葉子能煮雞蛋,很多人不認識艾草在鄉下到處都能見到,說到艾草它的作用可大著呢,從小在鄉下長大的朋友,對艾草的印象一定是非常深刻的,從我剛記事的時候,我就知道了艾草,小的時候還用艾草洗過頭。
  • 端午節習俗禁忌,闢邪增運知多少?
    防止傳統位理學上禁忌入內的邪氣。過去插艾草、菖蒲是為了「避毒蟲」,現在應該是避煞氣。特別提醒朋友們:一定要在下午三點前插艾草和菖蒲。五毒餅就是用刻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蓋在餅上、內有五種不同顏色的餅。吃五毒餅位理學三是把「五毒」吃掉,使它們不能毒人,能防止小人搗鬼。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6月已經來臨,馬上就到端午節了,那麼,今年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今年的端午節放假一共是三天時間,端午節放假的具體安排如下: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講究?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看完有數了!
    昨天晚上的一場強降雨天氣並沒有將人們割艾草的熱情澆滅,今天一大早媽媽便和鄰居一起去野外割艾草。端午節這一天除了要吃粽子以外,掛艾草這件事情也十分重要,所以每年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著艾草。那麼端午節為何要掛艾草呢?有什麼講究呢?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呢?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有許多精彩繽紛的習俗活動,有賽龍舟、食粽、掛艾草菖蒲等等。而端午習俗食物為粽子、雄黃酒、五紅、五黃為代表。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別有一番節日氛圍呢。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是什麼?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過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端午節有它獨特的美
    端午,也被稱作端陽,「端」是初始的意思,農曆五月按照十二地支來分是用「午」來表示,午為仲夏農曆五月,火勢最旺。端午節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仲夏農曆五月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古人為驅蟲闢邪在端午節這天也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 全株有毒,只有在端午節時才有用,和艾草綁成一捆3塊錢一把
    導讀:全株有毒,只有在端午節時才有用,和艾草綁成一捆3塊錢一把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艾葉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這也端陽,哪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端午節也被叫做端午節節,也是陽氣最盛的日子,但凡事都有個度,過了之後就不是什麼好事了,所以在民間也不端午節叫做
  • 掛艾草,佩香囊,還有毛雄黃酒,看看古人是怎麼過端午節的?
    古人會在這天掛艾草、佩香囊和毛雄黃酒,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讓我們向希望小編學習一起來。俗話說:「插柳,插艾」,艾葉可以祛溼,古人很早就知道了他的好處,所以在潮溼的多雨古人用祛溼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來祛溼防病,所以艾葉,菖蒲和大蒜也叫「三友」。用紅紙把他們捆成捆,然後插進去或掛在門上,可以用來祛除病原體,排毒闢邪,保護健康。
  • 端午節改運秘法,錯過等一年!
    1、佩戴香包驅邪瘟傳愛意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闢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裡面放入硃砂、艾葉、雄黃、香藥、石榴花,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剋星,所以,有闢邪驅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和款式,美女們還可以用各種香味的香包送給意中人,來表達愛意。
  • 端午艾草香
    董全雲農曆五月,時光重疊在一株株挺直的綠色艾草上。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的清早,我就跟著父親踩著露水帶著鐮刀來到地裡去割艾草。父親把那些直楞楞的艾草輕輕割下,我卻沉迷在它的清香裡。我採集著艾草葉子白色茸毛上的露水珠,塗抹在眼帘上、手臂上,用力嗅著它的清香愛不釋手。父親把艾草拿出兩捆,用紅色的頭繩系好插在門前兩側。母親正在家裡忙著包粽子、炸糖糕、炸菜角和麻葉。婆婆眼睛不好,每年端午節總會備了大把的艾草,插在門口,晾乾後藥用。每晚用水煮了艾草燻洗,說這樣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清熱祛火,活血化瘀。
  • 它是農民口中的「闢邪草」,老中醫說,它的功效作用不止一兩個
    在你的老家有沒有一種傳統,那就是在端午節的時候在房門上系五彩繩掛闢邪草呢?說起「闢邪草」很多人表示不認識,沒有聽說過,可是說起艾蒿,很多人就會表示太熟悉了,生活中隨處可見。其實「闢邪草」就是艾草,只不過不了解它的人用它來闢邪,而了解它的人用它來調理身體。
  • 農曆五月初五,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有些甚至已經流傳到鄰近諸國,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 端午習俗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有些民俗漸已消失。
  • 「端午節」風俗歷久彌新,文化傳承當遵謹
    因此,端午時節懸掛鍾馗圖像是有深刻寓意的。一方面,闢邪,通過懸掛鍾馗圖起到驅妖斬鬼的效用;另一方面,避瘟,鍾馗一直被當作驅除癘疾的神祇受到民間的廣泛信仰。端午節掛鍾馗畫像,除了闢邪避瘟,還被寄寓了迎福禎祥之意。
  • 端午節食物改運秘笈
    傳統的端午活動有那些?賽龍舟、沐蘭湯、飲蒲酒、雄黃、硃砂酒、採茶、制涼茶、掛艾草、菖蒲、榕枝。如果無法到現場看龍舟比賽,可以浸浴木蘭湯。木蘭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煎水沐浴。採茶、制涼茶、掛艾草、菖蒲、榕枝,是生於秋天(西曆8月8日-11月7日),端午節陽氣旺盛,植物的生命旺盛,最適合增加木運。
  • 端午艾草香 || 中華詩詞學會女子詩詞工作委員會
    艾草入藥,既可內服也可外用,能理氣血逐寒溼溫經安胎散寒止痛,還能抗菌消炎抗病毒止血袪痰鎮咳平喘;艾草入膳,鮮嫩之葉芽可當菜蔬,可煲蛋湯熬米粥制青團做麵條蒸饅頭包餃子,還可製成艾葉酒艾葉茶;艾草驅疫,則是自祝融始,端午時節暑溼最重,易發瘟疫蟲害,人們便在門窗上掛艾草用以驅疫闢邪,在住宅燻艾草煙,給孩子們洗艾草澡……在今年新冠肺炎病毒防治中,艾草的抑菌殺菌抗病毒功效得以最有效的發揮,艾草香氣瀰漫在車站機場醫院學校車間商場及社區服務中心等處
  •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吃粽子戴香囊還有什麼習俗呢?
    端午將至,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周易在線在此提醒大家可以在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為家人去病消災。編輯五月初五是毒日,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日子。所以非遺專家楊廣宇教授說,要掃掃肓了,不是所有節日都給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
  • 端午節五月初五 「粽」享美妙,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起源於中國最初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扒龍舟、放紙鳶掛五色絲線掛艾草和菖蒲、吃粽子。曾是很流行的習俗在端午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
  • 貼午時聯 炒午時鹽端午正午12點有講究
    晉江新聞網6月7日訊 上回說到端午節許多習俗都帶有闢邪祈福的痕跡,除了跟其他地區一樣會在家裡懸掛艾草、菖蒲之外,晉江人過端午節還要貼「午時聯」、炒「午時鹽」。  午時,是從中午十一點到中午十三點,而正午則是十二點。「端午節貼午時聯,一定要在正午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