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端午節有它獨特的美

2021-01-13 欣欣相念

端午,也被稱作端陽,「端」是初始的意思,農曆五月按照十二地支來分是用「午」來表示,午為仲夏農曆五月,火勢最旺。端午節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仲夏農曆五月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古人為驅蟲闢邪在端午節這天也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從古自今,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有划龍舟、戴香包、吃粽子、掛艾草等習俗。每逢端午,人們會去山上採摘艾草插在門口,艾草有驅邪保宅的作用,也寓意著美好的生活。艾草作為草本植物,有極大的藥用價值。艾草性溫,入脾、肝、腎經,有祛溼、止血、消炎、止咳等功效,也常用於針灸。除了藥用價值,艾草還可以食用,新鮮的艾草汁和糯米粉按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豆沙、花生餡,軟糯可口中有帶有艾葉的清香。

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吃粽子成了人們過端午節的習俗,糯米用粽葉包裹住,放在鍋裡蒸熟,糯米裡可以放入蜜棗、蛋黃、豆沙等食物,清香入口,甜而不膩。

除了插艾草,端午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香包、系五彩繩。用各種顏色的綢布縫製成一個個小袋子,袋子中放入燻草、艾葉等香料,把袋子口用紅繩紮緊,袋子下面掛上用紅繩製成的穗子,用彩色的絲線在綢布上秀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有的簡潔大方,有的精美細膩。古時候的人們有佩戴香包的習慣,男女相戀會以香包作為贈送給彼此的信物,現代的人們會把香包當成生活中的裝飾品。無論怎樣,端午節的時候隨身帶著一個美麗的香包,再戴上用五種顏色紅、黃、黑、綠、白線編成的手繩,寓意著吉祥。

許多地方在端午節這天還有賽龍舟的活動,龍舟的活動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龍舟比賽的船通常用木雕成,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舟大小不一、姿態各異,龍舟上有鑼鼓、旗幟、繪畫來裝飾。比賽時,船上的水手們隨著船上鼓點的節湊划槳前行,端午節這天的比賽總是緊張而有趣的進行著。

賽龍舟的有趣、艾葉的清香、粽子的美味,人們的期盼與喜悅,這些構成了端午節的畫面。端午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不僅僅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延續,更是古往今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祝福。

相關焦點

  • 端午節,你還會包粽子和縫香包麼?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外,小孩還佩包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包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端午節的粽子最好吃的還是媽媽的味道,雖然市面上有太多品種的各色粽子,但吃起來都少了一種味道。速凍的粽子少了家的味道,少了媽媽的味道。
  • 包粽子、掛香包、編五彩繩...
    包粽子、掛香包、編五彩繩...你是否也為家人或朋友挑選了好看的端午節小禮物呢?萌娃也來逛早市兒啦!五彩的葫蘆多大個兒的都有,買回去掛在屋子裡不但看著養眼還增添了節日氣氛~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艾草香包怎麼做有什麼用 端午節艾草香包的寓意是什麼?
    端午節的習俗是很多的,像大家所熟知的就有掛艾草、划龍舟、戴五彩繩、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在端午節佩戴香包是因為什麼原因,據小編了解在端午節佩戴香包首先就可以留香,另外還能強身健體,那大家知道端午節佩戴香包的寓意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端午節的香包,今年你戴了嗎?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童年時的端午節,似乎總縈繞一股粽香和一串笑聲。那天我們迫不及待地綁上五彩繩,臉上也樂成了一朵太陽花,一碰到小夥伴兒就得意地舉起手腕,問一聲:你有嗎?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講究?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看完有數了!
    昨天晚上的一場強降雨天氣並沒有將人們割艾草的熱情澆滅,今天一大早媽媽便和鄰居一起去野外割艾草。端午節這一天除了要吃粽子以外,掛艾草這件事情也十分重要,所以每年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著艾草。那麼端午節為何要掛艾草呢?有什麼講究呢?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呢?
  • 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為啥還要「立蛋」和艾草煮雞蛋
    導讀: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為啥還要「立蛋」和艾草煮雞蛋端午節越來越近了,三天小長假也馬上就要到來,今年的6月25號-6月27號是端午節的三天小長假,端午節來臨,大家又開始一年一度的粽子大狂歡,購買現成的粽子、購買粽子的原料自己回去包的,這幾天是忙得不亦樂乎,粽子味道香濃,可鹹味的也可以甜味的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小編翻開日曆2016年6月9日是端午節,可喜可賀的是端午節與周末連放3天。端午節有許多精彩繽紛的習俗活動,有賽龍舟、食粽、掛艾草菖蒲等等。而端午習俗食物為粽子、雄黃酒、五紅、五黃為代表。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別有一番節日氛圍呢。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是什麼?
  • 明天端午節,你知道有哪些傳統習俗嗎?提前了解,早做準備
    還有人認為划龍舟是為了驅散河裡的魚,以免吃屈原的屍體。此後,每年5月5日都會舉行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懸艾草民間有句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在仲夏時期,這是一個皮膚病頻發的季節。端午節那天,人們打掃庭院、掛艾草、灑雄黃水、喝雄黃酒,以祛腐、殺菌、防病。雖然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但它有許多醫學基礎,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祖先的智慧。佩香囊香囊內通常裝有雄黃、硃砂和香藥,不僅具有驅蚊的功能,而且還有避邪的寓意,非常漂亮。
  • 端午節的8大民俗活動,看看你知道幾個?
    二、吃粽子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傳說,和賽龍舟一樣,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於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後,被水中蛟龍所困,人們哀憫同情屈原,每到這一天的時候,就將五色絲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驅趕蛟龍。後來,粽子便成了最受人們歡迎的端午節食品。
  • 掛香包 送粽子五彩繩……溫馨巴士打造端午節主題車廂
    青島新聞網6月22日訊(記者 丁淑華)6月22日,記者從交運溫馨巴士了解到,為迎接端午節,603路隊給環衛工人送去了香噴噴的粽子,601路隊車廂內懸掛起香包及艾草,還有溫馨巴士株洲路路隊自編制的五彩繩送給乘客。
  • 端午艾草香
    董全雲農曆五月,時光重疊在一株株挺直的綠色艾草上。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的清早,我就跟著父親踩著露水帶著鐮刀來到地裡去割艾草。父親把那些直楞楞的艾草輕輕割下,我卻沉迷在它的清香裡。我採集著艾草葉子白色茸毛上的露水珠,塗抹在眼帘上、手臂上,用力嗅著它的清香愛不釋手。父親把艾草拿出兩捆,用紅色的頭繩系好插在門前兩側。母親正在家裡忙著包粽子、炸糖糕、炸菜角和麻葉。婆婆眼睛不好,每年端午節總會備了大把的艾草,插在門口,晾乾後藥用。每晚用水煮了艾草燻洗,說這樣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清熱祛火,活血化瘀。
  • 端午節就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你不知道的戴五毒香囊、鬥草等民俗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其歷史悠久,習俗眾多,流傳至今範圍最廣的習俗就是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 您有一份香包忘記查收了!快點進來看看!
    端午節不掛兩個《第一時間》的專屬香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時間君的忠實粉絲哦~啥?你沒有香包?趕緊來參與我們的活動贏取香包!看!
  • 端午節快到了,除了吃粽子戴香囊還有什麼習俗呢?
    1、佩戴香包驅邪瘟傳愛意。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闢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裡面放入硃砂、艾葉、雄黃、香藥、石榴花,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剋星,所以,有闢邪驅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和款式,美女們還可以用各種香味的香包送給意中人,來表達愛意。2、戴五彩繩手鍊,祈求愛情,旺運勢。
  • 端午節有哪些「特殊」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划龍舟、吃粽子,是自古傳承的習俗。除此之外在各個地區還有著一些獨特的習俗,比如吃「五毒餅」、掛鴨蛋絡子、送禮物……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各地都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吧!
  • 【端午節手工】粽子香包的製作
    佩帶香包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端午節小孩佩香包,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包形狀不同,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香包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
  • 【端午親子DIY】艾草香包+ 卡通民俗版畫,一起來過夏天中最重要的節日吧!
    食午粽、划龍舟、掛艾草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掛艾草的傳統已經延續了上千年,艾蒿被稱為「百草之王」。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疾病多發,人們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用其特殊的香味驅病、防蚊、闢邪。端午節戴五彩繩的習俗,從宋朝就開始了。
  • [布藝手工] 端午將至,自己動手用零碎布頭做香包,好看又實用
    端午節到了,每到這個時候大家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還要戴香包。在我國戴香囊有悠久的歷史,是古代留下來的習俗。大人孩子戴香包有不同的含義。特別是要給孩子戴香包,具有驅蚊蟲,提神醒腦等作用,還包含著盼望孩子健康平安的美好祝願。
  • 端午節禁忌你知多少?
    端午節佩戴香包,傳統認為有闢邪、驅瘟之效。實際上,香包裡面放入硃砂、艾葉、雄黃、香藥、石榴花,散發出清香怡人的香味,對蚊蟲而言就是剋星,所以,有闢邪驅瘟的作用。香包外包用絲布,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和款式,美女們還可以用各種香味的香包送給意中人,來表達愛意。2、戴五彩繩手鍊,祈求愛情,旺運勢。
  • 小學部活動預告 | 卡通香包、粽子掛飾……平潭賽爾學校邀你一起「玩轉」端午!
    > 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歲歲端午時,情濃粽飄香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端午節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為與學生們共度一個美好的端午假期,平潭賽爾雙語學校決定於端午假日期間組織開展卡通香包及粽子掛飾DIY活動,與同學們一起用巧手「玩轉」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