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變頻發的泰國政壇上,他信領銜的西那瓦家族,無疑曾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在21世紀以來的泰國所有大選中,幾乎從來沒有輸過,先後造就了他信、頌猜、英拉「一門三總理」的政治奇蹟。
不過和歷屆民選政府一樣,觸動王室和軍方利益的他信,在完成4年任期後,也難逃被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的結局,不得不流亡海外。
(英拉擔任泰總理時)
英拉美麗知性,又和善親民。常常利用女性稟賦,微笑躬身,雙手合十,向老婦或農民行泰國禮,還沿用哥哥他信的重農政策,提高公庫農產品收購價,增加農民收入,因此深得泰國底層民眾歡迎。
但英拉的聲名鵲起很快又引起王室、軍方和精英階層的恐慌,於是軍方再一次發動政變,推翻了英拉的民選政府,並以大米瀆職罪迫使英拉流亡海外。
(英拉的「流亡」生活)
人們不禁要問,在海外流亡的他信和英拉兄妹倆,究竟靠來維持他們仍然奢華的生活呢?
一、西那瓦家族的產業帝國
當年他信在參加競選演講時,曾說「鄉村貧窮的苦楚,讓我學會如何通過艱辛工作取得收穫」,似乎要把自己塑造成白手起家的富豪,但事實上,早在1949年他信出生時,西那瓦家族就已經是清邁的首富大家族,他屬於地道的"富四代"。
泰國素來輕商重官,富有的西那瓦家族,開始努力向軍政界發展,他信從皇家警察學院畢業後,迎娶了前警察總監沙默中將最小的女兒普乍曼為妻,此後他在警界一路高升。
(流亡海外的英拉)
在警界任職13年後,他信於1982年辭職從商,創辦西那瓦電腦服務公司,並在1986年順利拿到第一批電信牌照。到1990年上市時,他信的公司已壟斷泰國的電視和行動電話業務,很快成為泰國的首富,在當時《財富雜誌評出的世界500位富翁》中,他信是唯一入選的泰國人。
即使到了今天,流亡海外的他信仍然以567億泰銖的身價,高居泰國富豪榜第21位,而這還是在他當年下臺,被泰國軍方沒收463億泰銖資產後,其家族企業重新賺取的利潤。所以他們兄妹倆顯然不會在流亡期間為錢發愁。
二、海外投資眾多
早在他信擔任總理時,西那瓦家族的海外投資就延伸到了海外,在新加坡、香港、倫敦、杜拜等國家,到處都有他們的資產。就連非洲的盧安達,多個礦山和彩票發行中心,都歸西那瓦家族所有。
(英拉他信為泰國人捐贈的防疫物品)
2007年六月,流亡海外的他信,以低於8000萬英鎊的價格,收購處於低谷期的英超老牌勁旅曼城隊,引進羅比尼奧等實力球員,使得曼城在新的賽季一改頹勢,連戰連捷,到聯賽末期時,已經領先上屆冠軍曼聯10分之多。
但就在曼城即將奪冠,股票飆升之際,他信卻以2億英鎊的價格,將球隊賣給了阿聯阿布達比財團,短短十個月間,獲利超5000萬英鎊。
前南斯拉夫解體後,作為繼承主體國的塞爾維亞,一度被西方國家圍堵,經濟每況愈下,在重建的過程中,急需國外資本投資進入,幫助國家恢復經濟。
(西那瓦-他信國際大學)
他信流亡後,塞爾維亞政府主動找到他,給出極其誘惑的優惠政策,吸引這位泰國金主參與塞爾維亞的投資建設。而他信也十分看好塞爾維亞的未來發展前景,雙方一拍即合,目前塞爾維亞不少旅遊資產都有他的股份。
三、白富美英拉從商路
作為西那瓦家族中最小的女兒,英拉自身也擁有不少財富,早在她大學畢業後,就曾在西那瓦家族中,先後擔任彩虹傳媒公司總經理,泰國艾斯電信公司總裁及SC地產公司總裁,其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份市值,也讓她成為實至名歸的白富美。
2018年春節時,泰國《民意報》等媒體報導,流亡海外的前總理英拉和他信兄妹倆,現身北京街頭,在王府井買糖炒板慄,人們紛紛猜測,他信和英拉已經將投資方向轉向了中國。
(疫情期間的他信和英拉)
2018年底,香港首富李嘉誠出售名下的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他信財團將其收購後,由英拉出任公司董事長,從此這位集美麗與智慧並存的廣東梅州裔女強人,再次開啟從商曆程。
今年疫情期間,泰國巴吞他尼府的民眾在愛心人士所設的「幸福共享櫃」中,發現了可供免費取用的口罩和酒精噴霧等防疫用品,其包裝還印有他信和英拉的照片,以及對泰國人民的祝福話語。
而網絡上也流傳出一些關於英拉疫情期間,健身休閒的近況照片,從這些照片不難看出,他信和英拉的「流亡」生活宛如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