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針會導致糖尿病?封閉針到底是「毒」還是「藥」?

2020-12-28 唯醫骨科

作者:鮑哲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骨病科

很多患者在骨科臨床門診就診時,醫生經常會用到一種叫做封閉治療的方法,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打「封閉針」。

可是有的患者一聽說打「封閉針」,就皺起眉頭,連連搖頭不肯接受:「聽說打『封閉』只能暫時減輕症狀,治標不治本!」「聽說打『封閉』後副作用大!」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眾所周知,很多運動員由於長年累月的訓練,避免不了身上的各種傷痛,他們在訓練和比賽時經常靠打封閉針來完成比賽。

那麼到底什麼是封閉治療,打封閉又究竟打的是什麼「神藥」呢?

封閉針即封閉療法,是指將某些特定的藥物注射於身體痛點、關節囊、神經周圍等部位,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痙攣等作用,通過局部注射可以將藥物直接輸送到病變局部,在病灶處發揮最大的治療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全身的影響,對於骨科的急性病及慢性勞損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

換句話說,封閉治療相對於全身止痛,更像是精確打擊。

封閉治療使用的藥物通常包括少量的激素類注射液與局麻藥,有的醫生還喜歡在藥液中添加維生素以及中成藥物等。但是由於大多數中成藥注射液沒有明確的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同時純度得不到保證,因此不太建議在傳統的配方中亂添加一些不必要的成分。

激素類注射液常用的是複方倍他米松、曲安奈德等,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快速的緩解炎症,減輕因為炎症造成的疼痛和滲液。

局麻藥常用的是利多卡因、普魯卡因等,它們的作用是阻斷病變部位神經痛覺過敏,迅速鎮痛,把神經對疼痛的傳導敏感性降低到一個較低的水平,避免疼痛引起的繼發瀑布效應。

兩種藥物各有其作用,混合到一起就產生1+1大於2的作用。

從封閉療法傳入我國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很多疾病包括肩周炎、腱鞘炎、肌肉勞損、滑囊炎以及其他神經疼痛和骨科疼痛疾病,都可以使用封閉療法。

雖然很多慢性疼痛疾病需要採用封閉治療,而且運動員都可以長期使用,但是很多人聽說封閉可能一次治不好,封閉裡的激素對人體不好,仍然會擔心長期多次局部封閉會有危害,牴觸這種治療方法。

封閉療法初入我國時曾經廣為流行,這也導致了被很多醫生濫用,出現了很多問題,從而讓老百姓產生了恐懼心理。

想要從根本上解除這個顧慮,我們就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封閉治療可能會有哪些問題,到底該如何正確的選擇封閉。

激素產生強大的抗炎作用同時,也會引起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說肥胖,糖尿病,導致抗感染能力下降,引起骨質疏鬆、骨頭壞死等等。

對於任何藥物的副作用來說,忽略濃度和劑量而談危害都是「耍流氓」,通常來說規範的封閉治療都是短效、小劑量激素,而且每次封閉之間都要間隔一到兩周以上,同一部位連續不超過3-4次。

對於局部的這點激素來說,對於全身的影響微乎其微。如果過度依賴封閉治療,長期多次使用的話,就有可能導致局部皮膚肌肉的萎縮壞死,甚至引起肌腱斷裂的情況。

在注射推藥之前,還必須要回抽看是否有回血的情況,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將藥物直接注射到血管當中,引發遠端肢體壞死或者藥物中毒的情況。因此,只要是正規醫院按照規範操作的醫生,一般來說是可以有效規避這些副反應和危害的。

很多人認為打完封閉之後,等到麻藥藥效過了就會反覆,治標不治本,其實這種觀點也是片面的。因為封閉針的藥物配比,以及注射的頻次,都是需要根據病情和部位而調整的,只要方法得當,對於沒有發生感染的無菌性炎症來說,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相比於全身服用藥物,封閉療法能夠增加局部藥效濃度,減少全身藥物吸收,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之所有很多情況下病情反覆,和病人所患的疾病以及後續的康復都有很大關係。如果病人是由於器質性損傷引起的疼痛,那麼封閉肯定是只能解一時之痛。

腱鞘炎的病人封閉後如果不遵醫囑制動休息,還是天天「折磨」病灶,那麼再有效的藥物也無法治癒持久的病損。

既然封閉療法有著如此神通廣大的本事,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疼痛病人都能夠打個封閉呢?

其實並不然。任何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封閉治療也有它的禁忌。對於局部皮膚有感染,全身有結核、腫瘤或者其它感染的病人,糖尿病控制不佳,全身免疫力低下或者膿毒敗血症等情況,是不能夠打封閉的。如果您對封閉藥物中的成分過敏,也是不能夠使用的。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患有骨性關節炎的病人,以前關節局部封閉治療疼痛被認為是有效的方法,但是近些年的研究發現,關節長期使用激素封閉注射,可造成骨質疏鬆、軟骨營養失衡和軟骨加重磨損。

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長期注射皮質類固醇激素對骨性關節炎患者是沒有用的,甚至還會使病情惡化。因此在這裡我們建議骨性關節炎病人在選擇長期局部注射治療時,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注射的什麼藥物。

同樣的一個治療操作,醫生的操作水平、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面對爭議,一知半解就會更容易感到迷茫,不知道這項治療的效果到底如何。

希望通過學習上面的內容以後,讓您能夠正確認識封閉治療,不再談封閉而色變。

相關焦點

  • 科普:封閉針,究竟是「毒」還是「藥」?
    臨床上很多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發生疼痛去就診的時候被告知要打封閉針,患者一頭霧水,不懂也不敢問,在心裡默默地想著打了封閉針腰椎間盤突出就好了?然而打過的人可能會告訴你,「別打,那東西不好」、「打了也沒用,過幾天還疼」……封閉針到底是什麼?如果沒用為什麼醫生還要讓你打封閉針?
  • 打封閉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看完後明白了!
    封閉針是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腰肌勞損、腰椎棘上韌帶損傷、棘間韌帶損傷、第3腰椎橫突症候群、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及各種滑囊炎等這些軟組織損傷和無菌性炎症,所採用的一種將治療藥液分量混合後注射到病痛區域或病變部位,或椎管內給藥治療的一種封閉治療方法。
  • 骨科醫生:打封閉針?先了解這 5 點!
    那麼,到底什麼是封閉?打封閉效果能持久嗎?有人說,打封閉還會「上癮」,這是真的麼? 1、什麼是「打封閉」? 疼痛是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之後的人類「第5大生命體徵」,其中骨科疼痛更是常見臨床症狀之一,比如骨折了會疼,肌肉拉傷了會疼,韌帶撕裂了會疼,如果疼痛不能消除,會直接導致我們生活質量的下降。
  • 天天聽說「打封閉」,封閉針到底是什麼?
    在視頻的最後,主持人提到了這兩個字:封閉。自此,電視機前所有觀眾不由得將跟腱斷裂和封閉聯繫在了一起,每當醫生向人們提起封閉時,人們都一臉畏懼的說:不打封閉,我再忍忍。那麼封閉究竟是何方神聖?作為一把雙刃劍,它究竟是一針毒藥,還是一劑良方?什麼時候請它出馬能得到最佳療效?也許只有了解了這些問題,充分認識封閉,才能將這把雙刃劍掌握在手。
  • 疼痛難忍時「封閉針」到底能不能打
    封閉療法是咋回事    提到疼痛治療,人們對應用最多的「封閉針」耳熟能詳,卻又因知之甚少而常常望而卻步。大連市婦幼保健院疼痛門診副主任醫師侯憲佳說,封閉療法由來已久,現代醫學的封閉療法是在原有用藥基礎上,聯合嚴格運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療程分3至5次注射,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 科普聲帶打封閉+迪瑪希聲帶或「永久性損傷」
    封閉針是會影響音質和技巧的!!! 我現在只希望迪瑪希下次回國的時候 爸爸媽媽還能認得出他,希望他這兩天連軸轉7,8首高音、高難度歌曲之後,還能說得出話。 最重要的,希望這次的演唱前,他沒有打第3針封閉。
  • 保胎針打多會導致畸形?打了300針保胎的徐若瑄,用事實告訴你
    這位孕媽一共住院七個月,並且使用了上百隻保胎針,最終是保證了孩子的生命沒有流逝,但是換來的卻是孩子出現了嚴重的畸形。孩子的耳朵沒有穿孔,手腳也是彎曲的,眼睛更是不能閉合。那麼對於打保胎針到底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畸形?結果顯而易見,通過徐若瑄生下的健康寶寶我們也可以看出,打保胎針並會影響孩子變成畸形。
  • 糖尿病皮膚瘙癢用什麼藥?請看此文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分為多種類型的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而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進食過多和體力活動較少導致的,糖尿病會帶來多尿,多食消瘦肥胖等等症狀,但是有時會引起皮膚的劇烈瘙癢。當糖尿病導致皮膚瘙癢的時候,該吃什麼藥?外用什麼藥呢?
  • 糖尿病吃二甲雙胍和伏格列波糖,體重降了10斤,需要減藥停藥嗎?
    服用二甲雙胍和伏格列波糖,會導致體重下降嗎?的確是可能有這種情況的。不管是二甲雙胍還是伏格列波糖,都是很好的降糖藥,其長期服用期間,都有一個健康「獲益」,就是能夠有助於糖尿病人的減重,二甲雙胍能夠促進胰島素的血糖利用,抑制腸道細胞的葡萄糖吸收,同時還有一定的抑制膽固醇合成作用等,因此,在長期服藥期間,是有一定的減重作用的;而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藥物,能夠延緩腸道對於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同樣也有一定的加強體重控制的作用
  • 糖尿病患者持續消瘦,是甲亢?腫瘤?還是……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其中的「少」是指體重下降。通常情況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患者體重也會逐漸回升,但也有部分糖尿患者儘管血糖控制良好,但體重還是繼續下降。其實,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最近,門診來了一位劉大爺,兩月前出現口乾、乏力、體重明顯下降,經相關檢查後確診為2型糖尿病。
  • 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有人打屁股針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相信在農村長大的,都是忘記不了小時候打生病打針的情況,要知道在農村打針可不是輸液的,而是直接打屁股針的,打完之後那真的是屁股挺痛的,可是小時候痛苦的記憶了。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有人打屁股針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睡午覺可能是導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到底還能午睡嗎?
    但是有研究表明午睡可能是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對於午睡,我們需要審視它的利弊了,那麼到底還能午睡嗎?一、 睡眠真的會影響糖尿病的發生嗎?有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比如失眠和血糖水平控制、老年痴呆等有直接的關係。以下兩個情況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 不節食不運動,自己往肚子上扎一針就能瘦20斤,揭開朋友圈爆火減肥針真相!
    好啦,接下來,嚴謹羊就跟大家扒一扒這個減肥針到底是什麼成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用,以及最重要的——究竟安不安全。所以簡單理解,這種所謂的減肥針本質上就是一種降糖藥!你們感受下,用法用量和治療糖尿病時也差不多。
  • 一次打了兩針胰島素 糖尿病婆婆險喪命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韓立山 通訊員 周漢橋 張宇)五天前,由於前一天忘打一針胰島素,好心的老伴給李婆婆一次性「加補」了兩針的劑量,導致李婆婆出現嚴重低血糖症狀。經武漢市第三醫院中醫科治療,李婆婆恢復正常,已於昨日出院。家住武昌的李婆婆今年75歲,十多年前檢查出糖尿病,近幾年開始注射胰島素。
  • 糖尿病人小問題可能引起麻煩,當心摳腳皮導致了糖尿病足
    丁大叔想想還是去醫院看看有沒辦法吧。到了醫院,醫生說:「您怎麼現在才來醫院,您這傷口都滲出膿來了!」丁大叔這才開始著急起來,趕緊讓醫生給他開點藥。可醫生說了,這糖尿病足啊,很難治,不是抹點藥那麼簡單,您現在血糖也很高,最好能住院全面治療一下。所以,丁大叔住院了,他在醫院的病床上和我們分享了他最近的這個尷尬事兒。
  • 老兩口同樣都是糖尿病,為什麼醫生開的藥不一樣,糖友快看
    李大爺、李大媽都有糖尿病,可是為什麼吃的藥卻不一樣呢?最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李大媽和李大爺鬧脾氣了,非要說是大爺開錯藥了,李大爺實在沒辦法,帶著大媽到了門診上詢問醫生,醫生一聽就樂了,於是,給大爺大媽仔細地講了一下關於降糖藥的專業知識。
  • 疤痕針一打凸起疤就能變平?別被騙了!
    凸起性疤痕不僅會影響容貌,若長在器官部位的疤痕,還影響器官功能。眾所周知,疤痕軟化針是治療凸起疤痕的常見方法,不少祛疤機構更是宣稱「打一針就能讓凸起疤變平」,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疤痕軟化針並不是一種特定的針劑,而是局部的激素注射,通過藥物注射的方式,促進疤痕的成熟從而脫落,最後軟化和去除疤痕。
  • 三種情緒或會誘發糖尿病,最好不要輕易忽視,常飲1茶,穩定血糖
    然而長期處於這種負面的情緒當中,也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雖然現在糖尿病並沒有辦法根除,但是通過合理調節飲食習慣,再配合適量的治療,還是可以控制住血糖,所以應該及早收起自己的那些負面情緒,積極應對糖尿病。,長時間較多的怨氣在心中累計,不利於身體健康,同時還可能會招來很多疾病在這其中最為明顯的應該就是糖尿病。
  • 今天,在這裡為「封閉」正名
    聽別人說打封閉效果並不持久,只是「暫時止痛」。而且「副作用很大」,搞不好還會「上癮」。經常聽說「打封閉」,「封閉針」到底是什麼?什麼是封閉治療?「封閉」針,一般是指「局部封閉治療」,是局部注射治療的通俗說法。
  • 千億糖尿病用藥市場,即將迎來頭款國產創新藥
    【製藥網 企業新聞】近日,華領醫藥公布其在研的第3代口服糖尿病藥物dorzagliatin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HMM0302)的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性數據。受此消息影響,華領醫藥當日股價一度上漲超過12%。   據了解,華領醫藥是一家致力於糖尿病創新藥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