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年回鄉
「我真正全身心進入鄉村振興,是從一幅留守兒童想念媽媽溫暖的懷抱,自己在地面上畫了一幅媽媽的畫像,脫了鞋子蜷縮在媽媽的懷裡。」黃紹慶秘書長說。
青創這個組織從2005年就開始幫助年輕人創業,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雙創的環境,國家也沒有大力鼓勵青年創業,社會上也很少有像青創這樣的機構願意去幫助年輕人創業起步。
當時的模式很簡單(年輕人有創業想法,我們給他做培訓,然後提交商業計劃書,通過評審後給予小額的無息貸款),同時我們會給他配一個一對一的創業導師,陪伴他三年的創業時間,期間也會給他對接一些資源。現在升級為F5模式:資金、社會資源、政策、創意、文化,從這五個方面來支持創業者。不僅有一對一的三年期陪伴式輔導,還有針對一次性的個案輔導,比如說這個創業青年從單店擴展到連鎖店。我們找一個連鎖經營這方面專家,來做一次一對一的個案輔導。在創業期間,每年我們會派相關專家、導師去實地做會診和巡診。
在這段幫扶的過程中,黃秘書長發現這樣的扶持確實對一些年輕人有所幫助。她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多想法都是出乎意料的,如果能把這些想法變成一項事業,讓年輕人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一方面能夠讓這個社會更穩定,另一方面也會帶動周邊的人就業,創造經濟價值。
在2007年時候,黃秘書長為了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這份公益事業中去,她毅然決然將自己的顧問公司移交給其他管理者,自己以職業公益人的專職身份投入到這個青創組織,並在團省委指導下同年她和她的團隊創立了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她認為這份公益事業更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做,因為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把它做好,別人看到有專業的團隊在負責,也會更加信任。
在2015年,她和她的團隊又籌建了福建省青年創業促進會,這樣就可以把導師團隊放在促進會裡,資金放在基金會裡。
其實早年青創並沒有專門針對哪一方面的的創業者,什麼行業、什麼類型的都可以來申請,直到2015年才留意到創業青年中,鄉村青年佔的比例最多。加上鄉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事件頻繁映入人們的視線,一幅「留守兒童想念媽媽溫暖的懷抱,自己在地面上畫了一幅媽媽的畫像,脫了鞋子蜷縮在媽媽的懷裡」觸動了黃秘書長的內心,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帶,這一走可能就是一年。這種長時間孩子思念父母之情的滋味,在黃秘書長心中蕩漾不停。
而要解決這種現狀,唯一的方法就是鼓勵青年回鄉創業、就業。
但是鄉村青年他們起步特別艱難,他們碰到的是綜合性問題,創業青年與鄉政府之間的協調,土地的流轉,資金,勞動力缺乏,交通物流,以及產業規劃等等問題。
經過不斷的探索、研究。把原來在市級的創業培訓班,慢慢延伸到縣級去,有的甚至放到鄉鎮去,讓更多的年輕人到鄉村去,在那裡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項目落地。基金會與銀行合作,由基金會做部分擔保、收集青年問題向政府反饋、國家出臺政策、為他們對接上下遊渠道,組織優秀青年創業導師走入鄉村等等。同時也摸索出新的模式:聚焦產業人才,創業助力脫貧「三二一的模式」即三個區域專項試點、兩個鄉村產業扶持模式、一套鄉村創業人才支持體系(賦能、扶持、連結)。
三個區域專項試點:分別在福州永泰、閩清溪源村、南平政和縣設立專項試點,目前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兩個鄉村產業扶持:生機地球、民宿文旅。
經過自然農法培訓班學習、項目眾籌。不僅為生機農人籌集啟動資金,也幫他們積累種子用戶以及客戶的反饋,給生機農人帶來紮根鄉村、堅守土地的信心。
民宿文旅:走訪臺灣鄉村、莫幹山&安吉民宿、併到實地學習考察,組織嶽山嘉茗、歸來院」等鄉村私董會。
通過鄉創培訓、自然農法培訓、境內外遊學、導師實地考察、個案輔導、鄉村私董會等形式給創業者賦能,讓他們不斷成長起來。
幫助他們連結龍頭企業、服務機構和銷售渠道等社會資源,並成立了福建省政府指定的消費扶貧對接平臺青創心選,去幫助那些創業青年,銷售、推廣他們農產品。
黃秘書長說:「年輕人有創造力、傳播力、融合力。我們青創提供平臺、提供導師、提供資金扶持。」
讓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鄉村追夢人加入這支隊伍,共同為振興鄉村發展,同時也為了減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事件發生。國之發展離不開鄉村發展,讓我們共同攜手為鄉村發展盡一份自己的力。
在分享過程中,黃秘書長言語平實卻富有感染力,妙語金句頻出,讓在場的嘉賓受益匪淺。同時,在場的嘉賓也紛紛發言提問,氣氛十分熱烈。其中,還有空姐現身讀書會現場。現場的很多嘉賓也是出身農村,感同身受,更有甚者在分享過程中眼角泛著淚花,鄉村問題時刻牽動著眾多人的心。鄉村振興問題,一直是國家發展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穩則國家穩,農業興則國家興。作為青年的一份子,我們共同為振興鄉村,改變鄉村面貌而努力。非常感謝黃秘書長在百忙中抽空出席元泰之友讀書會,今天的主題感觸很深,黃秘書長的人生格言:「做快樂的自己和善良人一起」。在我看來,那是最幸福的事。我們與善良的人在一起,把善良的種子種下去,天道酬勤,將來一定會收穫善果。黃秘書長她15年孜孜不倦公益事業,實屬不易,從青創再到鄉創,她本身就是在做一個示範,我們共同祝福她走得越來越好。
今天的讀書會可以說是別有心意,感謝到場的各位嘉賓。大家有收穫,我們舉辦讀書會才有意義。希望今天的鄉愁能夠勾起更有故事人的鄉情,把這份滿滿的鄉情帶回家分享給更多的人。
識別二維碼,觀看讀書會《讓青年人回鄉》回放
由元泰【紅茶圖書館】館長陳濱女士介紹【紅茶圖書館】使用規定、公約。辦理讀書證流程:填寫申請表,審核通過,提交一張一寸照片並繳納300元保證金(退館時原額歸還)。目前圖書館藏書有2000多冊,包括茶具、茶藝、外文茶書等多類書籍,歡迎社會愛茶人士前來辦證、借閱。成為【紅茶圖書館】的讀者,還有如下福利:
福利①:可提前預約使用福州榕城商貿中心25樓圖書館閱覽室及26樓讀書專區。
福利②:可免費參加館方提供的各種茶事活動,如周末元泰之友讀書會、茶文化沙龍、講座等;
福利③:本圖書館接受社會各界熱心人士捐贈茶文化類別的書籍,凡捐贈達300本以上者,將獲頒發「榮譽館長」證書以為紀念。
「平凡人的精彩創客故事」待續。。。
「元泰之友讀書會」活動定於每周六的上午在元泰紅茶圖書館舉辦,現正進行每周茶歇贊助商的邀請。有意願贊助的朋友可以聯繫。
小館長:13600880468
劉同學:15280763215
書籍簡介:
天下沒有任何方式,能夠檢測「真心」,
能做的,只有不斷溝通。
黑心油、毒澱粉、化工添加物,三年來不斷引爆的食安地雷
讓臺灣人驚恐搜尋提供安心食品的避風港。
此刻,在揭發黑心、建立規範之外,
人們似乎更需要一個跳出食安負面輪迴的方法,
一個穩定提供安心食品的可能,一條讓父母放心餵養小孩的出路。
「從來沒有好事情,除非有人做了好事情。」
當我們重新檢視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係,驚恐的食安連環爆,這才有了解答。
本書盛裝著15個大感動,69則「食食,在在」的小提醒,22句擲地有聲的「誠食他說」
以及〈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直接跟農夫買〉買買氏、〈248農學市集〉楊儒門、
〈馬修嚴選〉王世煌、〈真食物〉白佩玉、〈種籽節氣飲食研究室〉淦克萍,他們對「食」的選擇
書裡有一群人,把吃進去的東西看得很慎重,
即使這條路走得異常辛苦,但他們堅持、而且互助。
走過百年、留住新竹傳統純米粉的「永盛」;
「福義軒」經過N次失敗,終於做出好吃卻完全無添加的胚芽餅;
務農二十年的菱角農,卻決定重頭學種有機;
還有裡仁如何透過農產輔導、商品開發、食品檢驗和理念的推廣,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通路。
這些人的努力,讓臺灣不是鬼島,而是有機會成為亞洲的安全食物基地!
「利他,才是最大的自利。難的、沒人要做的,才正需要我們去做。」——日常老法師
透過《誠食》,讓我們找回街頭巷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