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想要不增加一點體重是不可能的,坐月子期間簡直就是「增肥」的天堂。減肥永遠都是女人恆久不變的話題,從不因時間場合體重基數而改變,產後身材恢復更是是我們女性同胞們的一個痛處,產後松垮的腹部、寬大的臀部、健壯的四肢,這些確實很讓人發愁,有哪位媽媽能甘心,從此少女變大媽,女神變「翠花」!然而產後瘦身大軍中總有那麼一股清流,孕前瘦、孕期瘦、產後也瘦;產前美、孕期美、產後更美,吃瓜群眾們還在觀望時,人家已經生完孩子恢復好身材了。很多網友打趣說,明星們說恢復就恢復,我們是說變形就變形。
關於減肥的話題太多太雜,別的就不囉嗦,今天就挖一挖近幾年瘦身新寵「斷食減肥法」。據說這種方法被認為不僅可以減肥、增強精力,甚至還可以延壽。但是,是否存在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些效果呢?
前些時間,發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為我們展示了10小時的「限時飲食」,對健康的改善效果。近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上的這篇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Mark Mattson教授又得出了新的結論:間歇性禁食確實有效,並且可以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Mattson早在25年前就開始了間歇性禁食對健康影響的研究,並於20年前親自採用了這種方法。他的新研究旨在闡明間歇性禁食的科學原理以及臨床應用,從而幫助醫生指導想要嘗試間歇性禁食的患者。
一種是每日限時進食,即將進食時間段縮窄至6到8小時;另一種是所謂的「5∶2間歇性禁食」,即每周7天中有兩天僅吃一頓中等量的餐食。
Mattson一系列動物研究和人類研究表明,禁食與進食之間的交替有助於細胞健康,可能是通過觸發一種代謝轉換,即古老的應對食物短缺時期的適應方式。當細胞耗盡能快速獲取基於糖的能量儲備,並開始以較慢的代謝過程將脂肪轉化為能量時,就會發生這種轉換。Mattson說:「研究表明,這種轉換改善了血糖調節,增強了對壓力的抵抗力,並抑制了炎症。因為現在大多數人每天都吃三頓飯再加額外的零食,所以並沒有機會體驗這種代謝轉換,也就不可能體會到代謝轉換的益處了。」
英國南曼徹斯特大學NHS信託基金會對100名超重女性進行的兩項研究表明,以5∶2的間歇性禁食方式進行減肥的女性與限制熱量攝入的女性減掉的體重相同,但在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減少腹部脂肪方面,間歇性禁食比減少熱量攝入的效果更好。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在去年四月進行的一項多中心臨床試驗發現,在兩年內堅持熱量限制飲食的220名健康、不肥胖的成年人在一系列認知測試中表現出記憶力改善的跡象。Mattson表示,儘管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證明間歇性禁食對學習和記憶的影響,但如果找到了這種證據,那麼禁食,或模擬禁食效果的藥物,可能會提供預防 神經變性和痴呆症的新幹預手段。
Mattson 說:「我們應告知患者,在禁食開始時感到飢餓和易怒是很常見的,通常在身體和大腦習慣了新習慣後兩周到一個月後就會消失。」為了克服這一障礙,Mattson認為醫生應該建議患者在幾個月的過程中逐漸增加禁食的持續時間和頻率,從而不至於因無法忍受禁食的痛苦而放棄。
我的體重除了孕期,一直保持的是大學入學體檢的體重,腰圍相比產前還有一寸的縮水,是不是很找打😑。
回想起來應該是從大學就無意間養成了斷食的習慣,而且屬於每日限時進食這一類:早晨一杯水,午飯免掉,下午四點後才開始吃點點心,晚餐想吃什麼吃什麼,完全沒有限制。當然那時候根本沒有斷食減肥法這一說,誤打誤撞而已。
學生時期感覺白天斷食讓身體處於半飢餓狀態,學習效率會提高,後來就把這個習慣保持到了工作中,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當然期間父母、朋友、同事都覺得我的生活習慣會嚴重損害健康,各種勸告我都敷衍過去了,尤其是不吃午飯這件事兒讓很多人覺得我為了減肥不要命。這麼多年堅持下來,事實證明這就是一種飲食習慣而已,身體已經習慣了這種進食方式並且也讓我的體重體型維持的很棒。
既然間歇性禁食有這麼多科學數據支撐的益處,到底該不吃早飯還是不吃晚飯呢?禁食時間達不到規定要求有沒有效果呢?那是不是人人都適用呢?別的注意事項?
1. 16-18小時斷食,不吃早飯-國外比較流行這個;不吃晚飯-中國人一般都選擇這個,都是可行的。達不到規定時間要求,毫無疑問效果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哦。
2. 體弱、多病、有胃病、胃潰瘍、低血糖等疾病患者切勿嘗試,以免加重疾病危及生命,畢竟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事兒。
3. 防止暴飲暴食,禁食後的第一餐是關鍵,按照正常飲食,均衡碳水、蛋白質和脂肪,正常飲食!正常飲食!正常飲食!切記不能暴食!!!
4. 注意循序漸進,一開始可能做不到16小時禁食,仔細體會身體信號,逐漸加長禁食時間。量力而行,如果真的做不到也不必沮喪,畢竟除了禁食減肥還有很多別的途徑。
文章介紹的間歇性禁食的定義:
網上關於斷食減肥的推薦五花八門:不吃主食,滴油不沾,只能吃水果蔬菜等等。很多都是偷換概念虛假鼓吹,文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Mark Mattson教授的研究中明確定義了所謂斷食就是間歇性禁食:一種是每日限時進食,即將進食時間段縮窄至6到8小時(也就是每天禁食18-16小時);另一種是所謂的「5∶2間歇性禁食」,即每周7天中有兩天僅吃一頓中等量的餐食。
👇 水健康!不同體質的寶寶該喝什麼樣的水?
👇 兒童「防病毒卡」=智商稅?
👇不跟風,不盲目,寶寶該怎麼防曬?
👇懷孕必備紅寶書《孕期知多少(一)》
👇關於寶寶洗澡我們知道的還不夠 有些問題要注意
👇保護乳牙 未來才能擁有健康潔白的牙齒
👇如何警惕嬰幼兒性早熟,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感冒藥如何破壞孩子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