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命名!溧陽這五個村成為「江蘇省首批傳統村落」!

2021-01-18 溧陽融媒體中心

日前,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認定公布了

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

溧陽共5個村落榜上有名

分別是

竹簀鎮陸笪村陸笪

別橋鎮塘馬村塘馬

上興鎮餘巷村牛馬塘

戴埠鎮同關村靈官

崑崙街道毛場村沙漲

傳統村落

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

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

一起去瞧瞧這些首批省級傳統村落

竹簀鎮陸笪村陸笪

陸笪村位於北山重鎮竹簀的最北部,村的西北群山連綿,一條彎彎曲曲的澗河從村前流過,南下經溧陽北河到太湖,人稱「四十九條凹,凹凹歸陸笪」,這裡丘陵、水田、桑園、茶葉、竹木掩映,猶如桃源。近年來,在陸笪村還發現了世界瀕危物種——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

別橋鎮塘馬村塘馬

塘馬村位於生態絕佳,田園詩意,民風淳樸的別橋原鄉核心景區內,北枕省級水利風景塘馬水庫,與丫髻山、瓦屋山遙遙相望,是一個有著800餘年農耕歷史的村莊。

上興鎮餘巷村牛馬塘

坐落於曹山旅遊度假區內的牛馬塘村,是上興鎮餘巷村委的一個自然村莊。牛馬塘地處丘林地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素有「三塘擁田舍,悠然見曹山」之稱。

戴埠鎮同關村靈官

靈官村倚靠南山竹海和御水溫泉景區,是典型的山村。房成梯形狀錯落分散,分為上靈官和下靈官,村風敦厚純樸。近年來經過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一座富有山村特色且古樸美麗的石村。

崑崙街道毛場村沙漲

沙漲村原名沙溪村,位於溧陽城區北部,丹金溧漕河東側。該村始建於元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是少數民族官吏遷居並繁衍形成的古村落,也是全球「偰」姓的發源地。歷史上四面環水,街巷格局為「六巷兩街」,整體呈現「古水」、「古村」、「古墓」、「古樹」的風貌特色,是溧陽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江南傳統古村落。

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繫著中華文明的根,寄託著中華各族兒女的鄉愁,是民族的寶貴遺產。

小編相信,未來溧陽

將會擁有更多獨特民俗民風的村落

內容來源 |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本期編輯 | 費小蘊

相關焦點

  • 臺安這四個村 成為鞍山首批傳統村落
    在最新評定的鞍山首批傳統村落中,臺安縣桓洞鎮桓洞村、桓洞鎮九鄂村、達牛鎮嶽家村、黃沙坨鎮下薄村四個村落,因其歷史悠久,原始風貌保護完好,民風民俗傳承有序等,被評定為鞍山首批傳統村落。十八戶門張家老宅。張家日漸興旺,張氏夫婦和五個兒子在東地蓋了九條檁的五間房,房內隔斷多,開了十八扇門,時間長了,當地就以十八戶門為名了。一百多年來,張姓重視教育,一直秉承「再窮不能窮教育」的理念,因此人才輩出。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桓洞鎮九鄂村為張學良將軍出生地。
  • 邳州這3個村入選省級傳統村落!
    近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公布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示名單138個村落入圍其中邳州3個傳統村落榜上有名!繞村而過的一河碧水,倒映著排排白牆黛瓦的農家院落。瀝青鋪設的老街兩側,「櫃族」風情小屋錯落有致。一處處頗具古韻的景點,讓孝道文化薪火相傳……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江蘇省生態文明示範村、江蘇省水美鄉村、江蘇省康居示範村……授賢村的金字招牌,不勝枚舉。
  • 古屋文化、賢士故事、傳統家風:107個江蘇傳統村落等你來
    從2017年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以來,經過三年左右的精心培育,如今,江蘇省公布了首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首批107個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如下: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是江蘇;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是江蘇;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是江蘇;南浦春來綠一川,這是江蘇。
  • 溧陽這些村莊真的要「發」了!
    日前 省住建廳等五部門聯合發文 認定公布了 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 常州11個村落名列其中 其中,我們溧陽5個村莊 入選的村長均為歷史悠久
  • 溧陽陸笪村:舊貌煥新顏,顏值實力雙提升!
    近日,江蘇省住建廳公布首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竹簀鎮陸笪村榜上有名,這標誌著陸笪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自2019年3月啟動建設以來,僅一年時間,陸笪走出了傳統村落的特色之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一睹風採。
  • 小布帶你打卡11座常州絕美村落
    今天小布就打算帶著大家一起「雲踏青」去瞧瞧第一批江蘇省級傳統村落3月12日,省住建廳等五部門聯合發文,認定公布了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共107個。溧陽市竹簀鎮陸笪村陸笪、別橋鎮塘馬村塘馬、上興鎮餘巷村牛馬塘、戴埠鎮同官村靈官、崑崙街道毛場村沙漲,武進區前黃鎮楊橋村楊橋老街、雪堰鎮城西回民村陡門塘、雪堰鎮雪西村雪西,新北區春江鎮魏村老街、孟河鎮萬綏社區萬綏,天寧區鄭陸鎮焦溪村南下塘等11個村榜上有名,數量居全省前列。
  • 丹陽這些地方入選江蘇首批名單,旅遊建設潛力大!
    三年培育 一朝上榜丹陽5個村正式入選江蘇首批傳統村落名單傳統村落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文化支點。讓傳統村落保護真正「活」起來,鄉愁就不再是一張窄窄的船票,而轉化為了我們看得見、留得住的鄉土味道。近日記者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經過三年的精心培育,首批107個江蘇省傳統村落名單正式出爐,其中丹陽5個村落入選。
  • 泉州市加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
    隨著首期古民居修復工作的完成,位於石獅市靈秀鎮的中國傳統村落——華山村,風貌重現、氣質卓然。繼華山村2019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泉州市級重點扶持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以來,華山村傳統村落保護提升今年又被列為省重點改善提升「十鎮百村」和泉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在各級的關注、支持下,華山村經過保護提升,留住了鄉愁記憶,生機煥發。  從華山古民居的入口開始,一種厚重的年代感撲面而來。
  • 焦作博愛這四個傳統村落被點名了!
    懷商文化與傳統村落日前,河南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太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錕帶領市懷商文化研究會、太行發展研究院的有關專家、學者來到博愛縣,對柏山鎮柏山村、許良鎮許良村、孝敬鎮塢莊、金城鄉武閣寨村進行「懷商故裡文化旅遊及傳統村落保護性開發
  • 全域旅遊看江蘇|溧陽:採「茶」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019年9月25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布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共71個區縣市。同年12月,江蘇省公示了首批6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2020年,江蘇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已增至23家。為展示全域旅遊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成果,交流創建工作經驗,6月28日,「全域旅遊看江蘇」媒體專題採訪活動在淮安金湖正式啟動。
  • 溧陽1號公路——最美彩虹路
    全長365公裡的「溧陽1號公路」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旅遊風景道後,彩虹公路激活了溧陽鄉村的「旅遊細胞」,"人在景中走,如在畫中遊。"1號公路不僅是溧陽旅遊業的"顏值擔當",從農家樂到鄉村遊,從全域旅遊到鄉村振興,讓原本"陷於深山"而苦惱的鄉村悟到了"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深意 。
  • 溧陽:美麗水西村,紅色勝景地!
    溧陽水西村,居寧杭滬三角洲的中心,是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慢村。山清水秀,美麗富饒,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和蓬勃活力。水西村源遠流長,威名遠揚,是新四軍江蘇第一站,新四軍江蘇抗戰的發源地。多少年來,經歷血與火洗禮的水西村,更是一方載入黨史、軍史的紅色高地……一個美麗的水鄉慢村水西村由來已久。宋時,永泰鄉竹簀上梅的李姓分支遷居來蘇鄉西北部丘陵區,漸成村落。水西村地屬丘陵區,村中卻多水域,水西村名由此而來。
  • 2020中國(溧陽)天目湖創新設計大賽新聞發布會
    溧陽市域面積1535平方公裡,總人口約80萬,現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天目湖旅遊度假區)1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溧陽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曹山旅遊度假區)1個,轄9個鎮、3個街道。
  • 河北邢臺十大古村落,除了英談村還有哪些?
    邢臺擁有3500餘年文明史,距今五萬至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歷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稱,是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被譽為「燕趙第一城」。在邢臺尤其是太行上裡散落著無數的古村落,宛如被遺落的珍珠鑲嵌在邢襄大地上。鄉村不僅是一個生活的地方,還是一個孕育歷史文化的搖籃。這些村落很多都保留著原始的滄桑感,還有質樸的人文韻味。
  • 【方志四川•傳統村落】楊奎昌‖米倉道上的農經村
    雖經無數年代,但仍存留許多歷史古蹟和傳統風俗習慣。2017年2月,農經村被國家住建部列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入選名單。 鑲嵌在大山褶皺裡的農經村,整個村落呈一個巨大的撮箕形狀。在農經村南北走向的山脈之間,就是有名的伏溪河。伏溪河發源於福慶賀家山,從崇山峻岭中流出,沿途匯聚無數條小溪細流,一路奔騰向東,在國華花街匯入西河。伏溪河流域面積達0.2平方公裡,河水乾淨清澈,溪中多桃花魚、木葉魚。
  • 騰衝5個村莊上線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騰衝5個村莊上線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 2020-08-12 15: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鶴壁市王家辿村:隱藏在太行山深處的桃花源村落
    鶴壁市位於豫北西部太行山東麓和華北平原交接處,多樣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分布廣泛、類型多樣的眾多傳統村落。從城市到鄉村,從山地、丘陵到平原,全市各縣區都有不少傳統村落,基本達到覆蓋全域。由於地理條件不同,不同地區傳統村落中的建築尤其是傳統民居在材料、構造技術與方法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
  • 「天人合一」的傳統自然觀,中國傳統村落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京西齋堂西北狹谷中部,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勢而就,高低錯落。以村的後龍頭為圓心,南北為軸線,整個村莊呈扇面形展於兩側。現存有清代民居74套、689間。村上、村下被一條長200米、最高處20米的弧形大牆分開,村前又被一條長170米的弓形牆圍繞,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條通道貫穿上下,還有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的建築格局,這些古民居建築是寶貴的歷史文物,對研究中國的民居建築史具有重要的作用。爨底下村位於天津關古道中,爨頭下方是一處天然關隘,裂谷長達100多米,是典型的斷層景觀,堪稱天險,其景觀奇特,俗稱「一線天」。
  • 組圖:煙臺牟平有個「下雨村」,是有名的孫姓聚居村落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市牟平區高陵鎮境內,它的名字很有個性,叫做「下雨村」。下雨村位於高陵水庫的西側,從徐村向南,過了一個大坡之後,再轉向東,走不遠就可以來到下雨村。聽到「下雨」這兩個字,很多朋友一開始或許不相信是村莊的名稱,不過牌子上的確是如此寫的。下雨村是一個比較大的村落,人口多的時候超過了兩千人,村裡以孫姓居多。村莊周邊群山環繞,自然風光還是相當不錯的。
  • 貴州發布首批10個「最美紅軍村落」 貴陽修文縣大木村入選
    近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團省委主辦的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尋找最美紅色故事徒步體驗活動在遵義市播州區舉行,活動儀式上,發布了貴州省首批10個「最美紅軍村落」。這10個「最美紅軍村落」分別是:貴陽市修文縣大木村、遵義市播州區苟壩村、遵義市匯川區婁山關社區、安順市鎮寧自治縣弄染村、畢節市黔西縣丘林村、畢節市納雍縣槍桿巖村、銅仁市石阡縣樓上村、黔東南州黎平縣少寨村、黔南州甕安縣下司社區、黔西南州興義市發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