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每個人物的形象都深入人心,可也因為襯託其他人物而錯誤地刻畫了一部分人,使他們被後人誤解,我們之前所說的張飛便是如此,本來是一富貴人家的文化人,卻被描寫成了一個大老粗(可以翻閱作者之前的文章)今天我們便來說一下另一個被他人誤解極深的人物——周瑜。
相信有心者不難發現,三國演義這本書其實是圍繞著蜀漢這一陣營來寫的,為了突出蜀漢陣營的人物,經常會更改一些歷史事件和其他人物形象來襯託,比如為人們所熟知的過五關斬六將,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存在,而三國演義中將周瑜刻畫成了一個小肚雞腸、妒賢的人,只是為了襯託諸葛亮的賢明,真實歷史上的周瑜反而是一個很有氣度的人。程普是東吳一員大將,也是孫堅的舊部之一,很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他經常以自己年長的資歷來侮辱周瑜,周瑜卻,始終不與程普計較。程普最終被周瑜所折服,後來敬服周瑜而愈加親重,更向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與周瑜成為了莫逆之交,連他人的侮辱周瑜都能以德服人,又怎麼因為諸葛亮而被氣死?

更何況在當時諸葛亮不論是名氣還是功勞都遠遠比不上周瑜,周瑜年紀輕輕就被封為中郎將,東吳的人都稱他為周郎,他不到20歲便已出仕,而諸葛亮26歲才剛出山,而且在正史上周瑜才是赤壁之戰的真正主角,諸葛亮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更不可能會有被諸葛亮氣死的情節。
在正史上周瑜不僅僅是有氣度的君子,才華相比諸葛亮也是不遑多讓,他年紀輕輕就輔佐孫策徵服江東,而此時的諸葛亮還未出山幫助劉備,周瑜不管是氣度還是才華,在三國時期都當屬一流,只是因為作者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才華,而故意設計了三氣周瑜這一情節,令得周瑜背了這麼一口大黑鍋。不知周瑜地下有靈,是否真的會被氣死。
#周瑜#喜歡作者文章的可以點一下贊和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發表對歷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