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2021-01-18 張某談歷史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每個人物的形象都深入人心,可也因為襯託其他人物而錯誤地刻畫了一部分人,使他們被後人誤解,我們之前所說的張飛便是如此,本來是一富貴人家的文化人,卻被描寫成了一個大老粗(可以翻閱作者之前的文章)今天我們便來說一下另一個被他人誤解極深的人物——周瑜。

相信有心者不難發現,三國演義這本書其實是圍繞著蜀漢這一陣營來寫的,為了突出蜀漢陣營的人物,經常會更改一些歷史事件和其他人物形象來襯託,比如為人們所熟知的過五關斬六將,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存在,而三國演義中將周瑜刻畫成了一個小肚雞腸、妒賢的人,只是為了襯託諸葛亮的賢明,真實歷史上的周瑜反而是一個很有氣度的人。程普是東吳一員大將,也是孫堅的舊部之一,很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他經常以自己年長的資歷來侮辱周瑜,周瑜卻,始終不與程普計較。程普最終被周瑜所折服,後來敬服周瑜而愈加親重,更向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與周瑜成為了莫逆之交,連他人的侮辱周瑜都能以德服人,又怎麼因為諸葛亮而被氣死?

周瑜畫像

更何況在當時諸葛亮不論是名氣還是功勞都遠遠比不上周瑜,周瑜年紀輕輕就被封為中郎將,東吳的人都稱他為周郎,他不到20歲便已出仕,而諸葛亮26歲才剛出山,而且在正史上周瑜才是赤壁之戰的真正主角,諸葛亮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更不可能會有被諸葛亮氣死的情節。

在正史上周瑜不僅僅是有氣度的君子,才華相比諸葛亮也是不遑多讓,他年紀輕輕就輔佐孫策徵服江東,而此時的諸葛亮還未出山幫助劉備,周瑜不管是氣度還是才華,在三國時期都當屬一流,只是因為作者羅貫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才華,而故意設計了三氣周瑜這一情節,令得周瑜背了這麼一口大黑鍋。不知周瑜地下有靈,是否真的會被氣死。

#周瑜#喜歡作者文章的可以點一下贊和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發表對歷史的認識。

相關焦點

  • 三國: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三氣周瑜成為婦孺皆知的名典。那麼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關於周瑜的死因,史學界有很大的爭議,因為在史料當中並沒有提及周瑜少年時期有過什麼疾病,而從他在病逝之前還能給孫權上奏書這一情況來看:周瑜並不是突發急病去世的,而是慢性病或者是舊病復發導致的最後死亡
  • 歷史上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赤壁之戰期間,諸葛亮只身前往東吳,也就在這段時期,周瑜多次輸給了臥龍先生——諸葛亮。大戰結束以後,周瑜被諸葛亮氣了3次,而且在最後一次還直接被氣死了。 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回到了許昌,並只留下了曹仁、張遼、夏侯惇等人鎮守荊州地區。曹軍士氣低落,因此荊州地區就成了劉備、孫權搶奪的「肥肉」。
  • 氣死周瑜?諸葛亮算老幾?
    那麼問題來了,三國歷史上周瑜真的有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嗎?如果有,到底是哪三氣?如果沒有,那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呢?周瑜真的很絕望。之後悲憤交加的周瑜向劉備討荊州未果,率兵攻打又被人家打回來了,箭傷復發,病危前說了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就這麼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而是被孫權氣死的,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三國演義》上說,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我們都知道,這個說法是假的。
  • 歷史上的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讓世人盡知周公瑾英雄風採,赤壁之戰大破曹軍,世人皆知周瑜大名。然而,對於周瑜的形象,許多人都是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得知的,特別是諸葛亮三氣周瑜,最終周瑜吐血而亡,臨死前嘆道"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片段尤為之印象深刻。
  • 周瑜真是被諸葛亮氣死嗎?如果不是,那周瑜是怎麼死的?
    在這部電視劇中諸葛亮可以說是智慧的化身,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整個赤壁之戰中似乎成了諸葛亮的個人秀,周瑜也開始嫉妒了,主將周瑜則成了一個嫉妒賢能的小人形象。赤壁之戰後,周瑜率兵和曹仁爭奪荊州,諸葛亮卻趁虛而入,佔領了南郡和襄陽。周瑜被氣到吐血。臨死前,他臨終之前喊道:「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氣絕而死,以至於今天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周瑜是個小人。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還是病死的?
    三國周郎,七分病死,三分氣死。而讓周瑜生氣的不僅僅是諸葛亮,主要是孫權,魯肅和劉備。官宦世家(周瑜)周瑜出身名門望族——廬江周氏,祖上多為高官。周瑜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官至東漢太尉。其父周異曾擔任洛陽令,堂叔周尚曾任丹陽太守。由此可見,周瑜並不是草根出身,家族背景相當顯赫。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專家:兩人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周瑜被抹黑了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6歲,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真的是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嗎?氣死是不可能的,史書上關於周瑜之死也說法不一。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同意了周瑜攻打益州的軍事方案,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路上身患重病,最終病死巴丘,年僅36歲。
  • 周瑜死因揭秘,被諸葛亮氣死屬無稽之談
    周瑜也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塑造成一個心胸狹隘、自作聰明的人,以至於最後被諸葛亮氣死。後世之人形容一個人嫉妒心強,也經常拿周瑜作為參考。諸葛亮「三氣周瑜」也是《三國演義》中的著名典故,用來描述諸葛亮無與倫比的智謀。周瑜真的嫉妒諸葛亮嗎?周瑜可能嫉妒諸葛亮嗎?下面本著研讀歷史的態度分析這種設計的可行性。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拜《三國演義》所賜,一個「完美高富帥」的優質男周瑜,變成了一個狹隘的受氣包,一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倒黴鬼,最後還落得個被活活氣死的可憐結局,這黑鍋真夠大的。01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想到周瑜,腦子裡就蹦出《國風》的這句詩。眉目俊朗,身長玉立,翩翩濁世佳公子,就像他的名,瑜。
  • 周瑜真是氣量小,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還原周瑜真正的死因
    由於《三國演義》之中,身在東吳的周瑜被羅貫中醜化,成為了諸葛亮的陪襯,因此世人大多認為周瑜是氣量小,而被諸葛亮「三氣」而死。由於周瑜中有箭傷,因此他每次被氣急攻心時,會「大叫一聲,金瘡迸發」,在舊傷復發下,加上心有不甘,最終口吐鮮血,感慨「既生瑜,何生亮」,最終鬱鬱而終。
  • 三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原來不是真的,那麼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
    三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原來不是真的,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名大將,他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周瑜是個心胸狹隘,小心眼的人,但其實歷史上真實的他並非如此。那麼周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真的是如羅貫中所言被諸葛亮氣死的嗎?他的墓穴有多處,哪裡才是他真正的長眠之地?下面,快跟小編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周瑜到底是被誰氣死的?
    爭功也就罷了,更離譜的是,作者還編排了個「三氣周瑜」的橋段,說周瑜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屢次破壞孫劉聯合抗曹統一戰線,設計陷害諸葛亮,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惱羞成怒,被諸葛亮活活給氣死了。儘管孔明先生事後一再否認:不是我,不知道,別瞎說。但一部《三國演義》還是讓他背了一千多年的鍋,諸葛亮咋想的我不知道,反正周瑜跟羅貫中的血海深仇算是徹底結下了。
  • 揭秘: 周瑜死因為何, 真如小說中被諸葛亮活活氣死, 含恨而亡?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三國之中最讓人難忘的就是諸葛亮和周瑜二人一決高下的情景,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周瑜是一個心胸狹隘的小人物,而且更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處處想和諸葛亮比一個高低,最終呢周瑜的計謀都被諸葛亮識破,反被諸葛亮算計一番,後來被活活氣死,最終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不甘心的一句話就死了,可惜也是一代英才就這樣隕落了。
  • 周瑜被氣死?快醒醒!周瑜真正的死因...
    其中周瑜和諸葛亮又聯合又鬥爭的故事,不但成為赤壁一役成敗的關鍵,而且還為決勝以後情節的發展增添了嫋嫋不絕的餘韻。留下最著名的的警語,便是周瑜臨終前發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周瑜用盡心機謀害諸葛亮的種種打算失敗之後,應該取的正確態度是「學藝不精,技不如人,認栽。
  • 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而是被孫權害死的?
    赤壁之戰是三國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對壘雙方是號稱80萬大軍的曹魏和孫劉聯軍,這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裡有著極重的筆墨,主要突出了諸葛亮神機妙算,而東吳大都督周瑜在諸葛亮的面前好像成了背景板,最終被三氣而死,事實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文韜武略,而且寬宏大量,三氣周瑜都是小說杜撰,那麼周瑜又是怎麼死的呢?
  • 歷史上周瑜怎麼死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來源:網絡《三國演義》中記載赤壁之戰,諸葛亮可謂是大出風頭,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整個赤壁之戰好像成了諸葛亮的一場個人秀
  • 男子打遊戲4小時連輸肺氣炸 看來諸葛亮氣死周瑜也是可能的
    男子打遊戲4小時連輸肺氣炸 看來諸葛亮氣死周瑜也是可能的時間:2020-10-28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打遊戲4小時連輸肺氣炸 看來諸葛亮氣死周瑜也是可能的 10月28日據媒體報導,福州30歲男子小陳(化名)平時愛玩手遊,22日晚連續玩了4個小時皆為敗績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別再冤枉諸葛亮了,和諸葛亮沒有關係
    而在三國時期,就有這樣一個人物,曾因不服諸葛亮比自己計謀高深,而說出過這樣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沒錯他就是周瑜!然而很多書上對於周瑜死因的記載都是說被諸葛亮三氣而死,然而其實周瑜的死和諸葛亮一點關係也沒有,不要再冤枉諸葛亮了!
  • 諸葛亮不可能氣死周瑜,若不是周瑜英年早逝,不可能有三分天下
    但是小說畢竟不是真實的歷史,有很多杜撰的成分,比如說諸葛亮並沒有借東風,也沒有上演空城計,張飛並沒有鞭打督郵,而是劉備打的等等。 因為《三國演義》傳播的範圍太廣,乃至一些讀者將其當做歷史來解讀,其實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