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在某乎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男孩和女友是一個公司的同事,因為工作的交際,慢慢走到一起。相處兩年過後,感情之間穩定,倆人就結婚了。
但婚後的生活,卻是一地雞毛。他不滿意妻子做的飯,不滿意妻子打掃的衛生,不滿意妻子疊的衣服。而妻子也不滿意他的無作為,他的衣來張口、飯來伸手。
所以每次兩個人都會因為這樣的事情,大吵一架。和好沒兩天後,又會因為同樣的原因爭吵。他也想過,不要吵,有問題好好說。可每次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和妻子爭吵。
和你爸爸一樣
有一次和妻子吵架的時候,妻子怒吼:你和你爸爸一樣!
這句話,忽然就打醒了他。他想起來小時候,父母總是會這樣吵架,因為一點小事就互相指責。那個時候,他很討厭父母,同時羨慕那些坐在一起好好講話的家長。
可他卻在不知不覺中,走上父母的老路,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性格影響人的選擇
子女的婚姻是父母婚姻的「復刻」。
在心理學上,個體遇到的心理傷害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創傷」,像車禍、親人去世等急發的一些事情。
一種是「隱形創傷」,就是說你可能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受傷了,也不認為那樣會讓你受傷。但是,這種傷害的確在無形中改變了你的人生軌跡。
敏感多疑
例如,你因為生活在父母爭吵、家庭氛圍不好的家庭環境下,變得敏感多疑。你因為小時候經常被父母忽略,需求得不到關注,變成恐懼型依戀者。
通俗的來講,這種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影響一個人的交際方式,進而影響婚姻觀。
親密關係是早年母嬰關係的翻版
心理學上還有一個被證明很多次的定律:所有的親密關係都是早年母嬰關係的翻版。說白了,你愛上一個人,並不是單純的愛,而是因為他承擔了你童年缺失的那份母愛。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你所認為的愛情,其實就是潛意識裡,幼年的媽媽。因為他填補了幼年時期你缺失的那份愛,所以你對他產生了愛情。
因此,從這個方面也可以看出,你會嫁給誰,其實早已在你不知道的時候,註定了。
遇到誰,早已命中注定
想遇到什麼樣的人,就去成為什麼樣的人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不得不承認,現代社會,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生活在怎樣的環境裡,就會遇到一個什麼樣的人。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你有機會選擇。可以選擇讓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因此,若你不滿足於現狀,那你就先改變自己。畢竟,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當你足夠優秀時,也會遇到另一個優秀的他。
你會遇到誰,有什麼樣的婚姻,是命中注定的。但這「註定」也未必不能改變,倘若你能衝破原生家庭和環境帶來的束縛,那你也可「逆天改命」。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