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大洋彼岸的賈躍亭沉寂了許久,看著國內造車新勢力一個勁地漲漲漲,市值高速狂飆,不免五味雜,轉發了一條FF關於電動汽車專利與特斯拉不相上下的微博,並稱將持續為行業發生引領作用。
時間倒回2014年,賈躍亭因病回國,他還沒來得及走出醫院病房,就意氣風發地在微博上透露了樂視的下一步計劃—造車。他說,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業奇蹟」,並決心激流勇進,「扼住命運的喉嚨」,當時外界的人都覺得他是瘋了。
而整個樂視湧動出一種巨大的興奮感。2016年樂視年會上,賈躍亭深沉吟唱《野子》,年輕的樂視人從中聽出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壯與豪情,感動不已。直至後來,這些最初的追隨者仍堅定地相信,「賈躍亭所做的是價值1000億市值的事情,只是缺少現金流」。
老賈去往美國已三年有餘。第一年,他出現在拉第未來的一個工廠車間裡,標誌性黑色T恤衫外加黑色夾克,滿臉笑容,美國員工們圍在他周圍振臂高呼;第二年,他現身破產重組聽證會,依舊一身黑色,但神情不悅、略有疲憊;第三年,他很少公開露面,連微博發得都聊勝於無。
這一次發微博,與其說是為了夢想,倒不如說是尋求存在感。曾經為夢想窒息的賈老闆,似乎已經放棄了夢想,在商業世界中艱難掙扎求生。
追趕不上的特斯拉
2012年6月,特斯拉開始交付Model S,如同汽車產業的「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直接改寫了幾個男人的命運。
這要感謝馬斯克,2014年Model S賣入國內,馬斯克親手將車鑰匙交給國內首批特斯拉用戶。李想和尹喜地就是最早收到Model S的兩位用戶,前者深思許久,後來發了一篇長微博,決定加入造車大軍,後者愛車「成魔」,雖說不務正業,但力帆從摩託車嘗試進入電動汽車,多少也受此影響。
何小鵬起初不大相信網際網路有能力改變傳統汽車製造,當他親自駕駛Model S後,他意識到時代已然處在變革的前夜,李斌也是如此。但賈躍亭顯然比他們兩更瘋狂。
馬斯克的中國之行結束後,賈躍亭猶如發現了新大陸,馬不停蹄地趕往美國,他是去考察特斯拉的,回來後,更加堅定了造車的信念。在當時幾乎所有高管都反對的情況下,他言辭激烈,表示「即使樂視造汽車會萬劫不復,我也義無反顧」。
兩年後,「舊汽車人」丁磊駕駛著LeSEE概念車緩緩駛向舞臺,站在一旁的賈躍亭熱淚盈眶,哽咽失聲。
此時的賈躍亭,固然瘋狂、偏執,但沒有人懷疑他對造車夢的熱忱,而他最大的夢想便是超越特斯拉。 他在採訪中誇誇其談,一面盛讚「特斯拉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一面又稱「我們希望超越特斯拉,並帶領整個行業邁入新時代」。
如果樂視沒有資金鍊斷裂,多少人還在相信著賈躍亭的夢想。
然而,「賈布斯」註定命途多舛,幾度被救,幾度鬧翻,最後只得靠自己重新再來。2018年,他邀請了一些媒體參觀FF,臨走時,一再懇請記者「一定要體驗一下我們的產品」,看看是不是比特斯拉領先一個時代。
儘管當時外界已經將其定性為「騙子」、「老賴」,但這個老賴在同一個地方跌倒,還能反覆爬起來,大聲向外人訴說自己的夢想,如此精神不該被嘲諷和否定。
可惜,現在的法拉第未來漸漸沒有了追趕特斯拉的勇氣。更諷刺的是,當賈躍亭終於和馬斯克能夠在一樣的市場環境下競爭,他的造車夢不僅搖搖欲墜,而且法拉第未來不得不依靠特斯拉瘋狂高漲帶給整個行業的利好,去討投資人的歡心,以求得融資及續命。
在過去12個月裡,特斯拉的股價漲勢驚人,只要電動汽車的增長勢頭良好,美國投資者就很可能願意把錢投給其他電動汽車廠商,即使它們比特斯拉還差得遠。
屈居於特斯拉之下,這不是賈躍亭最初的夢想。
生存、死亡還是夢想?
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時期,創業者們喜歡對夢想高談闊論,投資者也恰恰熱衷投資這些異想天開的「追夢人」。可是現在,如此經濟形勢和外部環境壓力下,光鮮亮麗的數據成了企業們爭相「炫耀」的資本,生死邊緣的創業公司再談夢想,就顯得格格不入。
幾年前樂視超級手機的發布會上,賈躍亭小跑到舞臺中央,一番慷慨陳詞的演講,背後的PPT適時地顯示出十個大字,「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他張開雙臂,像一個迎風而立、無所畏懼的勇者。
這一場景至今都讓很多人記憶猶新,一位樂視體育的前員工稱,對他的感情很複雜,會有點唏噓難過,但還是希望他還能東山再起。
今年,在賈躍亭的發聲中,你會發現他越來越少提起「夢想」兩字。
造車為賈躍亭貼上了「夢想家」的標籤,他拆東牆補西牆,兩次「戲耍」大佬,逃避債務飛往美國,都是在追尋他的造車夢。說起來,無論賈躍亭怎麼折騰,「夢想」似乎都給他的行為裝上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也同樣因為這一點,很多人仍舊對他保留一絲幻想或嚮往。
但法拉第未來需要的不是夢想,而是活下去,賈躍亭也逐漸認清了這一點。2018年,恆大與法拉第未來成立合資公司,許家印欲救賈躍亭於水火,可半年後,雙方宣布「分手」。一個核心的原因在於,恆大想要自己控制法拉第未來,惹惱了賈躍亭,為此,即使當時資金鍊可能再次引發危機,老賈依然選擇公開叫板。
然而不久之後,他又欣然接受了法拉第未來「去賈躍亭化」的一系列舉動。2019年賈躍亭辭去CEO一職,由畢福康接任,他發聲道,「我之所以放棄一切,只為把FF做成」。
或許賈躍亭非常信任畢福康,但更有可能的是,他已不再將法拉第未來當成自己不容他人染指的夢想,而是翻身的最後一張底牌。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賈躍亭執著於造車,不是為了人生的終極理想,也不是變革汽車產業的偉大願景,僅僅是賈躍亭想要作為一個創業者繼續生存。
對於賈躍亭而言,破產重組成功,只是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讓其能夠暫時擺脫債務困擾去專心發展法拉第未來,至於東山再起,還很遙遠。
從技術制勝到金錢制勝
平心而論,如果拋開賈躍亭糟糕的個人信用,法拉第未來所走的路線無疑是艱難而偉大的。一旦從技術上打破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優勢,帶來的將是我國汽車製造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
賈躍亭一開始就堅信技術制勝。他說,「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像FF一樣立志於造出一款追逐極限科技的(電動)車,他們都只是從商業角度考量的,做一款普通的電動車。你看完我們的車就知道,我們是比特斯拉領先一個時代的。我們做FF不是僅僅為了商業利益。我們是為了顛覆這個產業」。
儘管描述誇張了許多,但法拉第未來對技術的投入是可見的。2018年,公開資料顯示,FF擁有了世界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名科研專家及380件專利。
直到現在,賈躍亭在微博不談夢想之後,談的最多的就是技術。而且業內大佬畢福康當初投奔法拉第未來,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它的技術,他聲稱,「FF不是一家單純的造車企業,而是一家科技公司」。據悉,菲亞特-克萊斯勒(FCA)曾考慮過,要使用法拉第未來的純電動車技術。
但是現在沒有錢的賈躍亭,似乎難以支撐法拉第未來繼續走技術路線。
一則,公司獲得的專利已經開始有些落後了。如FF自主研發的充電設備,效率為200kW,而特斯拉已投入使用的充電站,功率達到250kW;在三電系統方面,FF擁有最大輸出功率783kW三電機集成驅動系統,不過,競爭對手們已經朝這方面發力。
二則,法拉第未來當前的工作一切都圍繞在融資上,賈躍亭個人破產是為融資,公司在不成熟的狀態下啟動上市計劃,也是為了融資。可是,即使等到公司上市繼而融資,再把錢投入到量產和交付時,似乎未必能保證那時的電動汽車技術會比競爭對手優越。與此同時,沒有資金流入,法拉第未來研發下一代技術的進程將被無限延後,技術制勝將無從談起。
如今一切的關鍵點落在上市上,前段時間,法拉第未來在美宣布,正在談判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形式上市。SPAC模式今年大受歡迎,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上市速度快於傳統的IPO。
但SPAC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它的財務透明度和公眾監督度,這讓外界更加擔心個人信用破產的賈躍亭,是否會利用這一漏洞蒙蔽投資者。所以,上市成功與否還很難說。
靠技術顛覆整個汽車產業,賈躍亭恐怕很難再做著如此龐大的夢想。
新能源汽車在股市大受追捧,但這種熱鬧已經不屬於賈躍亭。他心血來潮在微博上發個聲,終究只是想告訴外界「我還在」,「我的夢想還在」,可其實沒有多少人在意了。
那個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和他的商業帝國二次復興,似乎已經變得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