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廷生和他的《周村進士》

2021-03-05 老邵說說

聶廷生和他的《周村進士》

 

自從2月1日拿到聶廷生老師著的《周村進士》以後,就盤算著寫一篇讀後感,來表達對聶老師的感謝之情。但是由於忙年忙寫作,著實無力全部讀完,這次只得撿著我最熟悉的部分內容,匆匆讀過,所以本文只能是以偏概全了。

在我學習寫作的道路上,孫方之和聶廷生兩位老師是對我幫助最大的人,也可以說是對我寫作起到很大幫助的人。多年前,我的第一本著作《和共和國一塊成長》,他們兩人都分別為之作序,聶老師還幫我審閱校對了大部分稿子,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前些日子,孫老師贈書給我後,我寫了篇《良師益友孫方之》,爾後幾次蠢蠢欲動想寫一篇「菩薩校長聶廷生」。為啥突然冒出這麼個古怪的題目?是因為小時候聽父親說過:「西遊記,大離話(太離譜的話),沒了治(沒了辦法),找菩薩。」也就是說孫悟空打不過妖怪的時候,就去找觀音菩薩求救了。同理,我在寫作中遇到了問題,都是找到聶老師,他總能想辦法給我解決了,所以在我的心目中,聶老師就是在寫作路上給我掃除攔路虎的菩薩!


1、聶老師的新作《周村進士》(2月日拍攝)

聶老師的《周村進士》,不僅收錄了周村進士57人(文進士52人,武進士4人,武狀元1人),還收錄了周村舉人82人(文科舉人54人,武科舉人28人),共計進士舉人139人,每一個人物都凝聚著聶老師的心血。52萬字,字字珠璣。從2015年一個小小的學生疑問,到確立「掀開歷史看教育的」宏願;從2017年《周村進士》列入區政協《周村商埠文化叢書》編纂計劃,到2020年完稿出版。5年的光陰,1800多次日落,聶老師都是在燈下奮筆疾書,因為他是淄博六中的副校長,白天還有一大堆事情在等著他呢!

幾年來,知道聶老師在創作《周村進士》,也讀過他在《蒲松齡研究》雜誌上發表的《聊齋志異與周村文化》等文章,也為聶老師提供過點滴資料。近年來,我接觸了不少的家譜資料,對淄西畢自嚴(萬曆二十年進士)家族,周村李化熙(崇禎七年進士)家族,尹家莊邱璐(順治十二年進士)家族,冶頭曹佳和(嘉慶十四年進士)家族,石廟村趙珣家族(天啟四年舉人)家族的族譜序言、名官顯宦,都發在我的QQ空間裡。每每遇此,聶老師總是詢問,族譜裡面有沒有進士?從不放過點滴的信息。

我在「老邵說說」裡發了一篇寧治泉先生寫的《鳳凰山記憶》,其中有「寧家莊的寧璇,於明嘉靖十年中進士,號堯魯公。先任湖南寧鄉縣令,再任河北河間縣令,後任天津靜海縣令……」的內容。聶老師對寧璇「嘉靖十年中進士」的信息,頗感重要,就約我冒著細雨來到寧家莊寧治泉家裡,親自查閱了《寧氏族譜》,又認真核對了《淄川縣誌》,最後確認寧璇是嘉靖十年舉人,並非進士,最終收錄在《周村進士》中的《周村文科舉人小傳》裡。可見聶老師治學之嚴謹,以史為實,絕不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2、《寧氏族譜一》(2020年9月24日拍攝)

3、《寧氏族譜二》(9月24日拍攝)

4、《寧氏族譜》中的寧璇(9月24日拍攝)

5、採訪現場(9月24日拍攝)

6、採訪時,雨中的小院(9月24日拍攝)

2020年6月16日,聶老師給潤心書屋講課,課題就是《周村進士的文化精神和當代價值》,我就知道聶老師的《周村進士》已經完稿了。因為這個課題就是《周村進士》中的《導言》部分,也是聶老師挖掘歷史文化最獨具匠心的部分,是《周村進士》的精華!因為後面的進士、舉人,就是個搜羅材料的過程,用不著聶老師去「理論」。

在《周村進士的文化精神》篇章裡,聶老師以18位進士23人次的實例,歸納出周村進士的「家國情懷」「恪盡職守」「以人為本」「清廉正直」「頑強進取」「平民本色」等六方面的文化精神。

其中《家國情懷》一節裡,先以明末的遼東巡撫韓取善(韓家窩人,萬曆五年進士)「三至朝鮮,察之既真」,發現總兵楊紹勳玩忽職守,「恇怯不前」,將其彈劾。再以順治朝王鼎蔭(蘇李莊人,順治三年進士)任宜陽縣令時,發現前任謊報墾荒土地二千二百多頃,導致「邑民苦累,逃亡略盡」,王鼎蔭再三向上申訴,都被駁回;王鼎蔭不顧自己的前途安危,毅然帶領百姓進京叩閽,為民請命,使得朝廷下減賦之令,而自己卻遭降職。後以焦雲龍(清泉村人,同治十三年進士)在陝西為官30餘年,他以「視國事為己事,視民人為家人」為自警,勤政愛民,興利除弊,賑災濟民,百姓呼之為「焦青天」。這些實例凸顯了周村進士的「為官為政、為民為人」之本色,昭示出周村進士深厚博大的文化精神。

7、聶老師在潤心書屋講課中(6月14日拍攝)

    如果說《周村進士的文化精神》是對周村進士文化的探討汲取,是總結升華;那麼《周村進士文化的當代價值》就是對周村進士文化的深化傳承,是弘揚提升。

在《周村進士文化的當代價值》篇章裡,聶老師從「文化傳承的精神血脈」「核心價值的有效載體」「激勵進取的力量源泉」「文旅發展的豐富資源」「城市宣傳的獨特名片」「鄉村治理的寶貴經驗」等六個層面展開論述。

在《文化傳承的精神血脈》一節裡,聶老師列舉了李化熙家族七代人,先後近200年為周村商賈「代完市稅」的事實,說明了李化熙家族對周村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六七代人血脈相連,近200年精神相傳,這是何等的毅力,這是何等的動力!一通「今日無稅」碑,默默地立在古商城大街、絲市街、銀子市的交匯處,碑裡碑外,無不透出周村進士的文化精神和當代價值!

在《激勵進取的力量源泉》一節裡,聶老師以焦雲龍為例作了解讀。焦雲龍家境貧寒,16歲輟學務農,但他嗜學如命,常以戒尺自責,堅信「古來王佐出耕耘」的道理;在兄長、母親相繼去世的困境下,30歲考中秀才,34歲中舉,35歲中進士。短短五年,完成了秀才、舉人、進士的三級跳!焦雲龍有詩曰:「徹夜不眠誦讀聲,一聲一淚具深情。那知兩捷榮親日,不是讀成是哭成。」寫到此處,聶老師有感而發:「困難是弱者的痛苦深淵,是強者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

8、聶老師(前排左四)與潤心書屋i的書友們合影(6月14日)

在《周村進士》最後所列的《參考文獻》裡,聶老師列出了110種參考資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既包括明清時期的官方府志、縣誌,也包括域內各大家族的族譜、墓誌,還包括古今文人學士的著作文集……在這些浩瀚如海的資料裡,聶老師需要細心查、巧取捨、精構思、準應用,沒有充足的時間,沒有駕馭材料的能力,沒有重新編織架構的才略,難以完成的。

聶廷生,山東省特級教師,淄博六中副校長,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費五年之心思,上起宋元,下至明清,集周村進士、舉人為一冊,堪稱巨篇。資料詳實,分析精準,挖掘有深度,提升有高度,集周村進士之大成,補周村文史之大缺,功不可沒。聶老師的《周村進士》一書,值得好好閱讀;他對周村進士文化精神和當代價值的闡釋,對我們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大有幫助!2021年2月13日

 
9、聶廷生(前排左一)在潤心書屋寫作班第一期街業典禮上(8月2日拍攝)

相關焦點

  • 周村大街「今日無稅」碑的傳說:李化熙的故事
    這位古城公娶了兩位夫人,生了兩個兒子,長子號槐軒,次子號松軒,這便是四世上的兩位傳人。槐軒公曾以例監的身份當上開封府原武縣的主簿,是李氏家族由自耕農向官宦之家的轉折點,也是由三世單傳向人丁興旺的轉折點,他一生生了逢春、遇春、迓春三個兒子。兄弟分家後,李迓春由古城遷居長山,生夢龍、夢鳳二子。其中李夢鳳又由長山遷居古城村北傅家(今前進村),生五子,其次子即為李化熙。
  • 周村106路公交車線路臨時調整 終點站遷至周村火車站廣場
    齊魯網7月13日訊記者獲悉,根據周村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和淄博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周村大隊,於2019年5月29日聯合下發的通知,從2019年6月3日開始,周村區因城市供熱管網提升改造工程,6月5日機場路封閉施工、6月14日站北路封閉施工,7月10日站北路一四八醫院路段封閉施工,影響周村區部分公交線路正常運行
  • 周村燒餅起源的幾個疑點
    》《周村燒餅志》和周村檔案館的一些資料,所以對周村燒餅的歷史略知一二。但是早期的周村燒餅不僅邊子厚,入口硬而不酥,其形狀像木耳,故稱「木耳邊」。後來,郭雲龍之子郭海亭繼承父業,改革生產工藝,抹去「木耳邊」,提高了酥脆度,成為「酥脆、香薄」的美味佳品。在包裝方面,他將原來的「線捆」改成「商標紙」裝潢,既美觀大方又便於攜帶,深受歡迎。清朝宮廷曾點名調「聚合齋」燒餅為供品。周村商業界知名的「八大祥」也爭相訂購,成箱發往埠外各地。
  • 【咱周村】新鮮出爐!周村兩文學藝術家再度聯袂,創作歌曲《大地少年》!
    最近,咱周村的藝術家們又創作出一首名字、旋律、歌詞、創作目的超級「接地氣」的歌曲——《大地少年》!她是周村文學藝術家們為鄉村學校量身打造的校歌。由著名作家葛思緒和著名鋼琴教育家、作曲家商維城在2007年,成功創作了鳳鳴小學校歌《鳳鳴曲》,一舉獲得全國校歌比賽第一名。隨後,二人又聯袂打造了周村區城市形象歌曲——《旱碼頭戀曲》。
  • 全國「周村燒餅」詩詞曲賦創作大賽 獲獎作品公布
    【15】注釋 :本文以擬人化的手法介紹周村燒餅的「前世今生」以及它的堅守和所求,以餅喻人、喻事、喻道。 【1】蔗境意為漸入佳境。【2】以上皆介紹山東周村燒餅的工藝。剡溪藤原指宣紙,此處指經延展後的薄餅之薄。【3】此處秋練、春羅、璧月、金衣皆指燒餅,霞指火。
  • 周村燒餅、酥鍋、豆腐箱,沒有人能在淄博減肥!
    周村燒餅周村是清代中國北方的一個重要商埠,號稱「齊魯重鎮」,有「天下之貨聚焉」、「金周村」、「旱碼頭」之美譽。誕生於100年前的周村大酥燒餅,雖歷經時代變遷卻經久不衰,其傳統手工技藝用料簡單,只需麵粉、芝麻仁、食糖或食鹽即可,卻以「薄、酥、香、脆」四大特點譽滿天下。
  • 齊魯儒小賢|周村以前的樣子,現在還能認得出來是哪裡嗎?
    100年前剛剛開埠的周村 清末周村火車站 歷史上第一列開往濟南的列車是從周村火車站始發的
  • 這裡有乾隆榆次天下第一村,周村古商城,中國活的古商業建築
    大家好,是《小編》的第一期,為大家帶來旅遊指南的更新,讓我們從城市與您共享,小編是山東淄博,讓我們介紹一下周村Gu商城。古代周村古代商城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古代的商城也被稱為大街,被稱為「絲綢之鄉」、「旱碼頭」、「天下第一村」和國家4A旅遊景點,聽這些,你聽不懂,不用說,4A級別是不夠的。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幾年前鳥叔的那首歌《江南style》,當時,他很受歡迎,而且周村大街還製作了《江南stlye》的宣傳片,當時,編輯還在學校,老師給我們播放,真的很酷很開心。
  • 免費的,來真的 周村的 5D電影也免費了?
    周村首家5D電影落戶夏源購物中心三樓!周村東街301號(夏源購物中心三樓)諮詢電話:0533-6173158此微信轉發三天朋友圈,憑手機及微信,免費領取5D電影票一張!本信息由都市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周村分公司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 業務熱線:6168182 18553328457
  • 魯商發源地,山東東方華爾街的民間記憶周村古鎮,素有旱碼頭美譽
    周村古鎮很小,但歷史卻很龐大:春秋時代,商人出身的管仲重農而不抑商,在齊國開漁鹽之利,民間開始互市,以商立國的齊國最後居然也成就了霸業,名列「春秋五霸」之首。周村古商城也叫大街,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山東主幹道濟青高速設有周村出口、309國道繞城而過,素有「旱碼頭」、「金周村」的美譽。周村歷史上絲綢業非常有名,明清時期發展成為北方重鎮,乾隆御賜「天下第一村」。1904年5月19日(清光緒三十年四月初五)周村被清政府批准開闢為商埠。
  • 周村融媒體現在這麼厲害了嘛~
    6月29日,是小周哥和同事們超級激動的日子!因為「智慧周村」手機臺進行首次直播!緊張!「智慧周村」手機臺的直播也同步開始!容小周哥和同事們驕傲一會~「智慧周村」手機臺不僅有直播!還能讓你第一時間圖、文、視頻全方位、無死角掌握周村新聞!能看電視、聽廣播!GET周村吃喝玩樂!
  • 周村一司機駕駛套牌車,肆意闖紅燈、變道……
    近日,周村交警就依法查處了一輛套牌車輛。周村交警大隊二中隊民警通過分析研判,發現一輛懸掛魯M9**3Z的汽車涉嫌使用其他車輛號牌。通過對該車圖片進行比對,發現該車真實號牌為魯ML**78,該車駕駛員時而用魯ML**78的真號牌,時而用套用的魯M9**3Z的車號牌,軌跡非常混亂,並且沒有規律可循。
  • 16日淄博公交周村分公司106路公交線復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15訊 (記者 徐鳳超 通訊員 王萌萌) 為做好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工作,滿足市民出行基本需求,淄博市公共汽車公司周村分公司在充分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自2020年4月16日起, 106路公交線恢復運營。
  • 韓國漢信STech公司董事李東俊一行參觀周村·連城智造小鎮
    周村·連城智造小鎮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經濟開發區,新309國道(魯泰大道)以南,中潤大道以北,西臨東門路,東臨絲綢路。項目整體規劃佔地約1000畝,總建築面積約71萬平方米。項目一期—周村節能環保裝備智能製造示範項目佔地約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8.4萬平方米。
  • 明天,周村106路公交線復運!發車間隔時間20—30分鐘
    為做好交通運輸服務保障工作,滿足市民出行基本需求,淄博市公共汽車公司周村分公司在充分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自2020年4月16日起, 106路公交線恢復運營。106路公交運營線路為周村客運中心—長山客運站,其中周村客運中心的首班時間為05:40,末班時間為18:20;長山客運站的首班時間為06:40,末班時間為19:07,發車間隔時間20—30分鐘。
  • 臺灣進士黃裳華
    字通材,號祝堂,生於1848年,1873年舉人,1874年連捷進士,年方二十六歲。歷任刑部主事、秋審處總辦、加員外郎、記名軍機章京。可謂少年得志。他又急流勇退,聞母病即歸家不仕,在泉從事教育和慈善事業,卓有成就。亦極重親族,我族家譜收有他為我村耆老寫的數篇傳記和壽序,情辭並茂。1932年,黃摶扶以八十四高齡去世,極盡哀榮。黃裳華是紫雲溪後黃氏郡西派。
  • 進士王衷亮
    由附生中式道光戊子科舉人,己丑科進士,即用知縣,歷任浙江浦江、義烏、安徽寧國府太平等縣,充浙江壬辰鄉試同考官,年78歲(約在同治七年,即1878年)卒於家。王衷亮後人保存的「進士第」牌匾王衷亮是莊河地域第二位進士,學籍海城,岫巖和蓋平志書也都有記載,在清中期的遼南地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對於王衷亮,各個志書都是寥寥數句概述其簡歷,不免讓人覺得平面化、不完滿。
  • 賈雨村的進士跟曾國藩的同進士有何不同?來自皇上的鼓勵與戲謔
    賈雨村趕上了會試,而且考中了進士。 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隱贈銀之後,他於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考中進士就能做官,從而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就是古代學子們熱衷於科舉考試的根本原因和動力,但是學而優則仕這條路並不好走,十年寒窗未必能金榜題名,有人考了一輩也沒考中,賈雨村一擊而中,確實是不簡單。但是熟悉明清科舉制度的人,肯定會有點疑惑,賈雨村有資格參加進士考試?
  • 被太監打了,就讓兒子當太監;被進士揍了,就讓兒子考進士
    在明朝嘉靖年間,有這樣一位奇葩的父親,他先是被一位太監打了,於是一咬牙、一跺腳,將自己的大兒子也送去當了太監;後來,他又被一位進士給揍了,於是乎,又把自己的二兒子培養成了一位進士,在朝中當了官,真是夠奇葩的!
  • 秀才、舉人、進士與現在的學歷
    另人意想不到的時拍戲前,導演告訴又告訴他之前讀的書全部都沒用,演員聽了之後很喪氣無語。因為這相當於告訴他之前做的努力都白費了,結果一下把秀才憤憤不平、文鄒鄒的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結果播劇的影視效果非常出色。我們都或多或少地知道: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分為:進士、舉人、秀才。通過這篇文章來跟大家說說古代得進士、舉人、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和今天的大學生比起來又有怎樣的區別。